2007-12-31|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台灣的民族主義(六)

二、錯誤的宣傳
今天主要媒體的寫手、宣傳與政論家,多半是很糟糕的。糟糕的問題不在於他們的學識不好,而是宣傳錯誤的理論。報紙政論家在評論台灣的政治局勢時,多半將「意識形態」作為貶詞,將「實用主義」的觀念灌輸給民眾。
簡單說,經濟不好只是執行力、政策的規劃或是個人意識形態阻撓,跟這一套經濟的思想方向無關;政治不清明只是個人的操守不好、制度上的缺陷,跟這一套政治制度的價值體系無關;教育搞不好是意識形態作祟,只要我們加強國英數物化史地⋯⋯,就會提升國民競爭力。(註:筆者幫讀者翻譯一下:「跟我想的不一樣就是意識形態作祟」。)
Elijah O'Donnell on Unsplash
這種說法錯的可以,完全忽視思想的重要性,這種忽略思想的說法,連「實用主義」都稱不上,根本就是雙重標準,便於自己批評他人用而已。就算是講求實用,科學界也不是只有一套絕對標準,不同的科目在解釋同一個現象,都會有不同的切入角度與結論。唯一不會變的是現象,不是解釋的道理。
一個人不可能沒有思想,有思想就會有意識形態,不管你要稱呼這是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還是立場不一樣,總之就是不會「沒有」。當我們執行一個經濟政策,是因為我們「認為」這套政策會有怎樣的效果,不見得是「科學證明此政策百分百有效」,尤其在社會學科上,多半沒辦法去實驗證明,我們只能以過去類似的經驗推想,並不能保證可行。
我們無法去猜想這些政論家到底在想什麼,是否領錢辦事故意的,沒證據前我們都不能確定。但這後遺症對建構民族主義來說是極負面的,因為這讓民眾拒絕去思考「我族」與「他族」問題,使民眾陷入邏輯陷阱,誤以為推論過程正確,答案就是對的。這表現在政策面上,就是即便兩黨提出的政策都前後矛盾,但就是有一票死忠支持者。這些支持者不見得是意識形態太強烈,很可能是根本就沒型態,被政黨的說法影響,而忽略了每一個政策背後的價值體系。
政治人物希望模糊意識型態,這在兩黨來說並沒有太多差別,只不過因為兩黨的民族主義論述,本質上是反對且衝突的,遂使得意識形態衝突被隱藏在政黨衝突,讓我們以為台灣本身已經不存在民族主義的問題。
國民黨希望模糊化,是因為他們所持的中國民族主義,既無土地支撐、又無本體論述。其論述本身無法連結台灣的土地與社會,使得推動民族主義所需要的「認同感」不具體,在本體的詮釋權上又被共產黨搶走。這讓國民黨只能模糊意識形態問題,利用經濟議題以及對中國的恐懼,讓民眾相信意識形態並不存在,藉以讓支持者規避掉其中心思想的空洞。(註:筆者承認,賺錢這一個思想一點都不空洞,但既然如此,為何經濟必須透過中國走向世界?這在意識形態上來說,代表你必須先相信台灣附屬中國,不然不可能有這種疊床架屋的論述。這說明這一套包裝過的意識形態,在核心上還是中國民族主義。)
民進黨希望模糊處理,是因為他們還沒有搶到輿論的主導權,這使得任何的意識形態都會被刻意負面化,那還不如不說。在現實上,只能選擇利用經濟、內政等議題,同樣的先把意識形態模糊掉,降低民眾已經被建構的「反意識形態」思想,藉由實體上的成功,獲得民眾的支持,再轉為對台灣民族主義的支持。只是實務上的做法讓民進黨與國民黨並無二致,更進一步弱化一般民眾對建構民族主義認知的重要性。(註:這是現實上的妥協,沒有政權就沒有一切,要求政黨只追求民眾福利而反對追求權力,邏輯上說不通。)
這種矛盾是目前台灣最大的困境之一:「沒有主體意識」。主體意識就是一種意識形態,若此意識形態被多數人所認同,產生全體民眾認同的符號、圖騰,就是一種民族主義。這就跟美國911後的愛國主義是相同的,美國人靠著相同的悲傷故事,用恐怖攻擊影像串起共同的記憶。台灣當然沒有這些記憶,也沒有故事,現在更沒有全國性的事件可以凝聚彼此。
不管是王建民的投球、百年風災的肆虐,這些都只是短暫且可替代的。台灣年年都有颱風,王建民受傷時有郭泓志替代,台灣民眾並沒有一個共同的深刻記憶,可以做為一個全體性的標誌。悲劇通常都可以做為建構民族主義的起頭,但白色恐怖跟228力道不足以影響全民,地震水災在台灣是大自然賦予的宿命,與民族意識無關。就以現狀來說,故事與記憶都太過地區性,沒有一個全國性的共同事件。
一套民族主義對台灣的重要,在於台灣的處境並不好,地理上強權環繞,在經濟上海島屬貿易形態,若無一個中心思想,那這種內外交迫的環境,台灣的獨立主體遲早會解體。政論名嘴的最大錯誤,就是預設台灣不需要民族性的論述。 (註:意即先預設了台灣遲早完蛋的結論。)

三、中國民族主義與台灣民族主義
選擇哪一種,其實都是民眾的選擇,沒有什麼不可以。只是不管哪一種,都有客觀上的優缺點,沒有道理只看優點忽略缺點。
中國民族主義的好處是,現實上聯結到強大的鄰國,在政治與經濟上依附大國對小國來說是有即效的好處。問題在於,中國民族主義等同消滅台灣民族,將台灣的本體貶低於地方地位甚至是消滅掉。這意即當一個人選擇中國民族主義的時候,就已經是一個中國人,要當中國人當然可以,也可以用中國人的思維來建議台灣該怎麼做。就以選擇上來講這絕對沒有錯。(註:選擇本身沒有對錯,只要你可以很乾脆的負起責任,想不想自殺都是自己的選擇。但如果是要牽拖別人一起死,這就有點⋯⋯)
問題是,中國民族主義的性質,到底對我們選擇的人來說有無益處?中國民族主義在今天,已經很清楚的是要恢復古中國的光榮,表面說詞是如此,實質做法就是一種向外壓迫式的帝國主義。在遠東地區無敵手的狀態下,這種侵略性質極強的民族主義並沒有什麼不好,但現在是美國無敵的霸權時代,一個民族要挑戰世界霸主,也要先秤秤自己斤兩。
換言之,就是承認台灣的命運要和中國與共,甚至對抗美國也在所不惜。只是現在中國的強盛,根本就是建築在複製過去西方國家的成功經驗,我們是否要把命運賭在中國贏過美國上?這筆者已經強調很多次了,這種夢想我們可以寫在家訓上,要子孫去實行。現在要做,還是韶光養誨比較好。
台灣民族主義,優點是建立一個「我族」的認同。政黨之間的鬥爭通常都是由上而下,大方向先是爭意識形態,政策的細節後談。簡單說,假如台灣每一個政黨都對台灣民族主義沒有疑義,那麼國內的政客貪污、公共工程弊案,都會因為「我族」的建立,在立場上沒有偏袒。(註:認為沒這問題的,看看馬總統跟陳前總統就好,相同的case民眾有不同的標準,要說台灣內部面對政客做事情的態度舉國一致,莊孝維。)
缺點是在國際上缺乏彈性,台灣今天在國際間可以有操作的空間,很依靠模糊處理。但一個建構完整的台灣民主主義,一定會衝突中國現有的中國民族主義,這兩套本身是不相容的,說白一點就是跟中國鐵定衝突起來,差別是怎麼個衝突法。台灣是沒辦法正面對抗中國的,這意味著必須找美國當靠山,只是美國會願意因為台灣與中國正面衝突嗎?這是國際政治的專業問題,筆者沒辦法兩句話解釋完。但至少可以跟讀者說明,台灣民族主義不可能獨立國際間自己發展,但若真發展起來,歷史的巨輪也要動了。(註:動不見得會往對台灣有利的方向走。)

結論
以筆者的立場來說,筆者個人不支持中國民族主義,理由有三:一、現代國家不適合儒家思想,中國民族主義的本質脫不了儒家。二、可預見的本世紀,中國不可能取代美國的霸權地位,沒有理由台灣要從霸權勢力下,轉投靠一個不可能成為霸權的勢力。三、筆者個人的人生故事,與中國完全無直接關聯,科學家背景很難去支持一種虛幻又不現實的古老記憶。
也許讀者完全不認同,但也請您自己想一想,人不可能沒有思想,你是要有自己的思想,還是要聽從他人的想法呢?這是個人的選擇,但請不要選擇順從他人思想的同時,強迫別人也要順從同樣的思想。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