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職場讀書人選書】餐桌上的民族主義 台灣從來都不只有小吃《「台灣菜」的文化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什麼是「台灣菜」?是清粥小菜、夜市小吃?高檔酒家菜?阿沙力的快炒?或是辦桌流水席?(中略)本書做為一本歷史研究,目的不在廣泛探討當代「台灣美食」的內容,而是希望能回到歷史的經緯,檢視「台灣菜」(Taiwanese cuisine)這個概念的源頭與其意涵的歷史變遷,分析眾多對台菜源流的解釋從何而來,台灣人是透過怎樣的舌尖標準確認:「啊!這就是台灣味!」
牛肉麵、魯肉飯的真正滋味,或許只有曾經在異鄉的遊子能夠體會,而台灣小吃,更是各國遊客入境旅行的重點項目,然而是在怎樣的條件下,讓這些食物成為能夠代表台灣、引發鄉愁,所謂「台灣味」到底又是什麼?
從日治時期相對於日本料理與支那料理的「殖民地料理」開始說起,不論是日本皇太子來台的宴席,也是物資缺乏時期,必須節省油與時間形成的庶民「炒、煮、煎」料理方式,台灣本省人的傳統飲食曾經擁有複雜的紋理與內涵,然而一切,都在國民黨政府來台後,因為不符合新統治階層的口味與「大中華正統」的想像,被貶為「上不了檯面」的粗鄙食物。直到政黨輪替、國宴下鄉,以及本土意識再度興起,台灣本省傳統料理再度受到重視,連帶客家料理、原住民料理也開始,成為台灣多元飲食板塊的重要元素。
《「台灣菜」的文化史: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體現》,將台灣飲食文化中,長久未被梳理與重視的內涵文本化,鉅細彌遺地交代了「台灣菜」的誕生、轉化與不斷再定義。從曾經被認為是皇家餐桌上的珍饈,變成市井小民吃的「清粥小菜」,這段坎坷的命運藉由作者的文字,在讀者面前展演。
飲食文化做為產業的一環,可以有效地連結族群意識,建立族群文化傳統的價值,以及從之而來的族群自信與對族群的認同。
在作者陳玉箴的訪談中,「料理」經常被指稱為較精緻、高級的菜餚,而相對於各國「料理」,我們反而極少使用「台灣料理」這個詞彙,而更常稱它們為「台灣小吃」。藉由《「台灣菜」的文化史: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體現》,呈現的不只是「台灣菜」的前世今生,還有飲食與民族主義間的關係,以及國家權力如何透過飲食,達到階級化人民的目的。
以一本論文改寫而成的文化書籍而言,《「台灣菜」的文化史: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體現》的文字令人驚訝地流暢與容易理解,對於以「吃」為傲的台灣人,它更是一本值得閱讀的作品。然而本書有個致命性的缺點,就是不適合在深夜閱讀,因為裡面講述的各種菜餚,很有可能會讓人越讀越餓,忍不住衝出門買宵夜。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每週介紹一本書 (國定假日不定期加碼) 主成分:臺灣文化、社會科學、歷史、文學 ⚠️不含投資、雞湯書籍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位鋼琴教師逝去,讓曾經是鋼琴界明日之星的調音師,與絲毫不懂音樂的生意人產生交集,在緬懷亡者的路上他們結伴同行,甚至決定合夥開啟新事業。然而,他們的交會,卻撞擊出了調音師最深層的回憶,與最不堪的過去⋯⋯
在這個沒有人不知道五月天的年代,或許難以想像搖滾樂,曾經被認為是一種見不得人的文化,卻又奇蹟似地在威權政府下發展。透過追溯這段歷史,也會讓人更加了解「音樂歸音樂,政治歸政治」,只是一種否認現實的癡心妄想。
糖—現代生活不可或缺的食品與調味品,除了甜味外,有時也被用來提升口感或其他味覺效果,它涉入人類活動如此之深,讓人難以想像沒有糖的生活。不過更令人驚訝的,或許是這些「因為糖而帶來的改變」,其實只佔了人類歷史的一小部分。
為了擺脫貧窮,移工們遠渡重洋來到台灣,面對未知的命運,有人衣錦還鄉、有人卻厄運連連甚至就此殘缺,但不變的卻是回到故土後,仍必須努力活下去的現實。
東南亞地區的排華運動,就算是21世紀也未曾停歇,但對於華僑在當地的「罪狀」,卻經常只聚焦在權力與財富不對等。以華僑後裔的身份揭露這祖先拓荒的黑歷史,出生婆羅洲砂拉越並入籍台灣的張貴興,透過文字重現了華僑在當地開墾的種種惡行。
如同美學本身的多變與博大精深,「美學」兩個字,似乎也時常讓人感覺有距離,甚至誤以為所謂美感,只存在於特定的場域與設計當中。然而,《街屋台灣:100間街屋,100種看見台灣的方式!》卻讓讀者了解,我們的生活處處皆有美學。
一位鋼琴教師逝去,讓曾經是鋼琴界明日之星的調音師,與絲毫不懂音樂的生意人產生交集,在緬懷亡者的路上他們結伴同行,甚至決定合夥開啟新事業。然而,他們的交會,卻撞擊出了調音師最深層的回憶,與最不堪的過去⋯⋯
在這個沒有人不知道五月天的年代,或許難以想像搖滾樂,曾經被認為是一種見不得人的文化,卻又奇蹟似地在威權政府下發展。透過追溯這段歷史,也會讓人更加了解「音樂歸音樂,政治歸政治」,只是一種否認現實的癡心妄想。
糖—現代生活不可或缺的食品與調味品,除了甜味外,有時也被用來提升口感或其他味覺效果,它涉入人類活動如此之深,讓人難以想像沒有糖的生活。不過更令人驚訝的,或許是這些「因為糖而帶來的改變」,其實只佔了人類歷史的一小部分。
為了擺脫貧窮,移工們遠渡重洋來到台灣,面對未知的命運,有人衣錦還鄉、有人卻厄運連連甚至就此殘缺,但不變的卻是回到故土後,仍必須努力活下去的現實。
東南亞地區的排華運動,就算是21世紀也未曾停歇,但對於華僑在當地的「罪狀」,卻經常只聚焦在權力與財富不對等。以華僑後裔的身份揭露這祖先拓荒的黑歷史,出生婆羅洲砂拉越並入籍台灣的張貴興,透過文字重現了華僑在當地開墾的種種惡行。
如同美學本身的多變與博大精深,「美學」兩個字,似乎也時常讓人感覺有距離,甚至誤以為所謂美感,只存在於特定的場域與設計當中。然而,《街屋台灣:100間街屋,100種看見台灣的方式!》卻讓讀者了解,我們的生活處處皆有美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隨著《黑白大廚》的熱播,韓食受到全球關注,文章反思為何臺灣美食多與庶民小吃聯繫在一起,且這樣的現象與臺灣的殖民歷史、階級文化以及政治背景有著深遠的關係。透過分析阿舍菜、酒樓菜與酒家菜的發展,我們看到了臺菜在融合與調整中形成的獨特性和包容性,這使其能迎合不同口味,成為更廣泛人群的選擇。
Thumbnail
台灣的餐飲文化,在經過島上各族群幾十年的交流之後,形成了豐富多元的面貌,長久以來,電視的美食節目總是歷久不衰,而這樣的熱潮一直延續到網路時代,像是網紅到處去吃的影片,也都大受歡迎。只要講到吃,台灣人就會展現無與倫比的熱情,每到假日,不僅夜市大排長龍,連大小餐廳也都門庭若市
Thumbnail
莊雅閔的《古早味臺式點心圖鑑》透過食物的故事與歷史,展現臺灣飲食的豐富文化,也促進人們對於土地與飲食的理解。書中包含了多種臺灣常民文化可見的點心,並透過插圖和手繪插畫讓讀者重溫古早的回憶。探索這本書籍不僅是一場味覺的旅行,更是一段跨世代的文化對話。
Thumbnail
台灣是多元族群文化--常被台派拿來當作否定自身為華人的擋箭牌。他們會開始切香腸:台灣文化中有中華、南島、日本文化等等,所以台灣文化都外來的?真正中立理性的論述方式,應該是將兩者視為對等:『台灣文化和中華文化有相似相異的地方』,只有從這個視角出發,才有可能看出台灣文化更廣更深的發展性。
Thumbnail
臺灣小吃代表了臺灣的風土人情,臺灣味道承載著濃厚的歷史與文化背景,一段時間熬成的好菜,亦如淬煉和堆疊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看到一段影片的標題作:「台灣不只有小吃 日治時代台灣料理等於『精緻料理』?」感覺這實在有點「標題黨」。
Thumbnail
大家知道台灣早年的仙草凍是加麵粉做的嗎?原住民曾經不吃雞肉嗎?以前人吃牛肉都要偷偷吃?甚至還吃海龜肉,真的假的? 人文歷史總是會勾起我的興趣,深陷在各種有趣的冷知識魅力中無法自拔。如果你有同樣的喜好,這本來自翁佳音和曹銘宗共同著作的《吃的台灣史》,尋找台灣的飲食文化史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Thumbnail
風味小吃是飲食文化的基石,它就地取材,最足以反映、體現庶民生活的真正風貌,甚至於形成當地的重要文化特色,而歷史越悠久的地區,其小吃經過歲月的洗禮和淬鍊,必然創造出獨特的味道,成為浮雲遊子日思夜夢的故鄉象徵。  臺灣的開拓,自明鄭以來,雖只三、四百年,小吃卻已在華人社會建立絕佳口碑,其中又以府城小吃
Thumbnail
紅燒牛肉麵,以細緻烹調的牛肉、香濃湯頭和彈牙麵條為特色。其豐富的調味和獨特口感使其成為台灣飲食文化中的精華,深受人們喜愛和推崇。 於清朝時期由回族移民帶入台灣。初期以牛肉、麵條、調味料烹調,後演變成台灣特色料理。民國時期,隨著台灣飲食文化融合發展,牛肉麵成為台灣重要美食之一,深受當地人喜愛。現
Thumbnail
我們可以從一個地方的居民吃什麼,推敲該地的特色,例如靠海的地方漁產興盛,所以我們不會到山裡找好吃的海鮮;碼頭邊常有重口味又富含澱粉的美食,因為那是過去勞力階層補充能量的重要餐食。在外地討生活的遊子,時常說著想念「家鄉味」,其實想念的不僅僅是那道料理,而是那個飲食符碼背後所代表的地方風情與鄉土情懷。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隨著《黑白大廚》的熱播,韓食受到全球關注,文章反思為何臺灣美食多與庶民小吃聯繫在一起,且這樣的現象與臺灣的殖民歷史、階級文化以及政治背景有著深遠的關係。透過分析阿舍菜、酒樓菜與酒家菜的發展,我們看到了臺菜在融合與調整中形成的獨特性和包容性,這使其能迎合不同口味,成為更廣泛人群的選擇。
Thumbnail
台灣的餐飲文化,在經過島上各族群幾十年的交流之後,形成了豐富多元的面貌,長久以來,電視的美食節目總是歷久不衰,而這樣的熱潮一直延續到網路時代,像是網紅到處去吃的影片,也都大受歡迎。只要講到吃,台灣人就會展現無與倫比的熱情,每到假日,不僅夜市大排長龍,連大小餐廳也都門庭若市
Thumbnail
莊雅閔的《古早味臺式點心圖鑑》透過食物的故事與歷史,展現臺灣飲食的豐富文化,也促進人們對於土地與飲食的理解。書中包含了多種臺灣常民文化可見的點心,並透過插圖和手繪插畫讓讀者重溫古早的回憶。探索這本書籍不僅是一場味覺的旅行,更是一段跨世代的文化對話。
Thumbnail
台灣是多元族群文化--常被台派拿來當作否定自身為華人的擋箭牌。他們會開始切香腸:台灣文化中有中華、南島、日本文化等等,所以台灣文化都外來的?真正中立理性的論述方式,應該是將兩者視為對等:『台灣文化和中華文化有相似相異的地方』,只有從這個視角出發,才有可能看出台灣文化更廣更深的發展性。
Thumbnail
臺灣小吃代表了臺灣的風土人情,臺灣味道承載著濃厚的歷史與文化背景,一段時間熬成的好菜,亦如淬煉和堆疊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看到一段影片的標題作:「台灣不只有小吃 日治時代台灣料理等於『精緻料理』?」感覺這實在有點「標題黨」。
Thumbnail
大家知道台灣早年的仙草凍是加麵粉做的嗎?原住民曾經不吃雞肉嗎?以前人吃牛肉都要偷偷吃?甚至還吃海龜肉,真的假的? 人文歷史總是會勾起我的興趣,深陷在各種有趣的冷知識魅力中無法自拔。如果你有同樣的喜好,這本來自翁佳音和曹銘宗共同著作的《吃的台灣史》,尋找台灣的飲食文化史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Thumbnail
風味小吃是飲食文化的基石,它就地取材,最足以反映、體現庶民生活的真正風貌,甚至於形成當地的重要文化特色,而歷史越悠久的地區,其小吃經過歲月的洗禮和淬鍊,必然創造出獨特的味道,成為浮雲遊子日思夜夢的故鄉象徵。  臺灣的開拓,自明鄭以來,雖只三、四百年,小吃卻已在華人社會建立絕佳口碑,其中又以府城小吃
Thumbnail
紅燒牛肉麵,以細緻烹調的牛肉、香濃湯頭和彈牙麵條為特色。其豐富的調味和獨特口感使其成為台灣飲食文化中的精華,深受人們喜愛和推崇。 於清朝時期由回族移民帶入台灣。初期以牛肉、麵條、調味料烹調,後演變成台灣特色料理。民國時期,隨著台灣飲食文化融合發展,牛肉麵成為台灣重要美食之一,深受當地人喜愛。現
Thumbnail
我們可以從一個地方的居民吃什麼,推敲該地的特色,例如靠海的地方漁產興盛,所以我們不會到山裡找好吃的海鮮;碼頭邊常有重口味又富含澱粉的美食,因為那是過去勞力階層補充能量的重要餐食。在外地討生活的遊子,時常說著想念「家鄉味」,其實想念的不僅僅是那道料理,而是那個飲食符碼背後所代表的地方風情與鄉土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