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31|閱讀時間 ‧ 約 15 分鐘

雜談 part 21—天主教歷史(現代版)

因為最近遇到很多例子,不少人分不出天主教與基督教的差別,還遇到不只一個,是用「有沒有拜聖母」跟「拿香」來區分。呃,坦白說,不是只有一些歐巴桑會這樣想,連好幾個周遭年輕點的朋友也這樣想。所以,這邊要簡單的用現代術語來整個瀏覽歷史,順便把一些基本差異講一下。(註:想深入了解的,網路上有數不完的資料,再不然看看維基也可以知道大概。)
因為所以這樣故很長,請讀者耐心看,想看簡易版的請跳到最後一段。

複雜囉嗦版

在兩千年前的中東,若瑟與瑪利亞生下一名男嬰,被命名為耶穌。這個小孩長大後,決定脫離了木匠的生活,到處遊歷。多年以後他成為一個遊歷各地的地下電台名嘴先知,獲得廣大農民的支持,當他發現為數不少的軍公教人員城市民眾也天天收聽他的節目聽從他後,決定進入耶路撒冷去開設據點傳道。(註:耶穌都在鄉村地區居多,直到支持者眾才決定進城。)
為了不讓當地掌權的天龍羅馬人反感,他開納智捷騎驢子而不是一般上層社會的雙B馬匹進城,成功的削弱反對聲浪,而且獲得多方大力資助,並派遣自己的十二助理使徒到處站肥皂箱演講上台傳道。(註:羅馬官員就是天龍人。耶穌進城的時候騎驢子而非馬匹,以表示自己的謙卑。)
很不幸的是,因為收入與支持者喜好的問題,節目傳道內容越來越辛辣,更糟的是因為耶穌始終都沒拿到營業執照獲得羅馬認同,猶太教士因為支持者流失而越來越討厭他,施壓新聞局羅馬政府並嚴加取締。(註:沒辦法,收入跟廣告費是有正相關的。依靠羅馬的猶太教士沒收入,當然賭爛。)
不過,政府總督比拉多因為不想得罪太多民眾,而且多一個名嘴先知與否跟他也沒切身關係,就一直呼嚨這些自以為是天龍人上層猶太教士。但言多必失,終於在「是否效忠繳稅給羅馬政府」這問題上,說了政治不正確的言論。(註:耶穌說「上帝的歸上帝、凱薩的歸凱薩」,嚴格說也沒錯,只不過羅馬天龍人只看主流媒體,就被扭曲成想要鼓動造反了。)
在拿到出三十銀幣的價碼後,使徒之一的猶大決定當假證人,最後把他的老闆耶穌送上十字架釘死,其他的使徒與支持群眾則被驅離。不過因為當年沒有證人保護法,猶大最後也迫於內外壓力自殺。(註:對自以為是天龍人的猶太教士來說,不是自己人的死活都不會在乎的。)
在耶穌被抓前,痛感光一張嘴,是不能夠保護自己的信仰,透過簡單的儀式,讓首席助理彼得正式組織宗教,並且離開耶路撒冷到處去傳教,散佈自己的理念。彼得很認命的接下第一任執行長主教,在羅馬人宣布非法組織者死的法令下,彼得跟其他使徒顛沛流離,多年後有不少人已被逮處刑。
不過,這一套簡單易懂,又能夠抓住多數賤民心靈的理念,還是迅速的傳開來了,這段期間內最大的事蹟就是招收到了使徒保羅,保羅是有羅馬公民身分的猶太人,又受過良好教育,提倡「信望愛」三個原則,把基督教的理念在羅馬帝國內傳開來。
只不過當時的高級天龍人不吃這一套,後來保羅跟彼得都被抓去處死了。但是這一套信望愛的概念,卻漸漸的深入到下層民眾的心裡去,尤其當時羅馬人會在競技場公開處死被抓的奴隸與罪犯,無數信徒在獅子老虎等猛獸利爪下不改其信仰,堅定的意念反而讓更多的羅馬人震驚與詫異。經過數百年的政治迫害與白色恐怖後,羅馬皇帝正式承認基督教的合法性。(註:信仰是要受到檢驗的,羅馬人原本就是多神信仰,並不會不相信基督徒的上帝。經過無數基督徒的犧牲與流血洗禮,讓越來越多的羅馬人去思考,這個新的神祇有何法力,可以讓信徒犧牲至此。加上當時的一些天災人禍,促使了羅馬人接受了這套信仰。)
在羅馬皇帝也信教的此時,基督教開始有了自己的財源基礎,於是從宗教組織轉型為財團法人,並且開始金援政客提供貴族宗教服務、置入性行銷廣告請官員到各地推廣、入股營利事業參與各項慈善事業,基督教遂逐漸成為羅馬帝國內最龐大的組織。
好景不常,因為軍事上的需要,皇帝決定遷都到希臘去,皇帝搬家的時候,把政府機關、各大企業總部、國會議員都搬了,就是忘了把羅馬大教堂也搬過去。等一切都安頓好了之後,才發現到君士坦丁堡沒有教堂,不過皇帝想想也算了,幾個僧侶又能幹嘛?自己重蓋一個,順便任命大主教就好。(註:應該不是真的忘了,只是當年宗教對君士坦丁來說,並沒有元老院這些重要,再說他自己可能也認為,宗教很好掌握,誰當大主教都沒有差別。)
結果,同一時間內在義大利半島跟希臘半島上都有了大主教,這產生了很致命的後果。因為皇帝搬家後在羅馬形成了政治真空,羅馬大主教突然之間變成了當地最大的勢力者。而希臘大主教則要聽皇帝的話,成了君士坦丁政府的宗教部部長。
這段期間內,因為政治中心轉移,宗教中心變成兩大部分,皇帝又喜歡開會來制定宗教教義,所以有不少的主教在君士坦丁堡的會議中,因為對教義的詮釋問題,鬥爭失敗後被打成異端,幾個主教離開了羅馬帝國,輾轉來到了中亞,有一支成為後來的景教。(註:假如馬總統去參加鎮瀾宮的會議,並自行決定遶境的時間,我們來猜猜看他到底想幹嘛。)
君士坦丁遷都後沒多久,日耳曼蠻族入侵,義大利的羅馬皇帝無法抵抗,後來被打敗後成了傀儡,在這幾百年的時間內,皇帝被換來換去,最後蠻族自己加冕當皇帝了。當然,東邊的羅馬帝國當然不承認蠻族的政府,還派兵要收復義大利半島,而雙方各有勝負,不過羅馬卻因為多次劫掠,早就不復光彩了。
這段期間內,最大的勝利者就是羅馬大主教,原因說穿了很簡單,沒文化的死南部人蠻族居然當起了總統皇帝,這叫原來的羅馬人怎能接受。因此,皇帝強迫主教加冕,承認其皇帝的權力,至少外表看起來是比較有合法性。而在數百年的加冕遊戲中,羅馬大主教的「加冕權」逐漸變成了一個有實質意義的形式,而由於多數的死老百姓聽不懂治國理念,必須用藍綠與族群去洗腦宗教方式加以說服,這造成了後來的皇帝只要沒有說化成灰都是台灣人被主教加冕,死老百姓根本不鳥你。
就這樣,羅馬大主教逐漸取得了最大的發言權力,但是因為東邊的君士坦丁堡教會也不甘願屈居老二,在很多宗教事務上與羅馬產生衝突。最大的問題,在於跟皇帝一起搬家的君士坦丁堡教會,並沒有受到蠻族入侵的衝突,蠻族入侵不僅僅是衝突到上層政治組織,義大利半島遭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壞,這也讓羅馬教會介入了各項俗世的衝突。羅馬教會也因此較有彈性,對於包容異教徒上比較有空間,這使得宗教教義的詮釋比較軟性,與東方的君士坦丁堡的硬性解釋屢起衝突。(註:本質上講的都一樣,差別大約就是每年開放「五萬噸」與「五千噸」美國牛肉進口。只不過,當玉米、小麥、汽油都有差,感覺起來就變成「鎖國與開國」。)
不斷衝突下,終於在第十一世紀中,十字軍東征順便洗劫了君士坦丁堡後,中國與台灣互相否定對方的存在羅馬與君士坦丁堡教會互相開除對方的教籍,自詡為使徒彼得的正統傳承者。在羅馬的基督教會被稱為「羅馬公教」,君士坦丁堡的基督教會稱為「希臘正教」,在台灣我們一般稱為「天主教」與「東正教」。這兩個教會彼此平行了數百年,直到了教宗若望保祿二世,雙方的關係才正式解凍。
在羅馬的基督教會,因為獲得了實際的統治土地,可以正式招兵買馬,又因為教會的旗幟,以羅馬為首都的教皇國,成為一大政治力量。而西歐各國的國王需要被教會承認才有合法性,加上教宗可發動十字軍征討異教徒,更因整個中古世紀的知識幾乎都被教會壟斷。於是中古歐洲的教會,成為了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各項上的唯一權力者。
正所謂「絕對權力、絕對的腐化」,更因為「樹大有枯枝、人多有白癡」的定律,教會的膨脹產生了更多的腐敗人員,讓有心於宗教的神職人員感到痛心。在16世紀馬丁路德率先打響第一砲,公開批評羅馬教會的腐敗,基督教在此發生了第二次的大分裂,新成立的各支派又被稱為「基督新教」或「新教」,在台灣一般稱為「基督教」。
新教的產生,主要原因是神權與王權的衝突,沒有一個國王會喜歡權力被限制,但是要跟教會辯又辯不過(你想挑戰上帝的話語?),要用打的又打不贏(科科,隔壁的白癡國王宣布要反抗教會,我們組十字軍去搶劫好了。)。再加上教會的腐敗很大一部分來自人性,使得教宗常常會偏袒某些人,這就讓吃虧的國家群情激憤。所以才會推一些不怕死的神職人員去衝撞教會,反正就裝死庇護到底,真的裝不下去就驅逐出境,又沒差。
因為新教的教義主張回歸聖經,這讓在東方吃了伊斯蘭幾百年虧的希臘正教找到盟友,此時的希臘正教已經搬家到了莫斯科,政治上又符合俄羅斯等斯拉夫人西擴的想法,中國與印度雙方暢談打倒帝國主義雙方一時之間你儂我儂,不過最後還是在基本教義上沒法溝通,還是合不起來。
到此為止,目前基督教三大主要教派成型,成為我們熟知的「天主教」、「東正教」、「基督教」。
以下為對幾個台灣人常見的疑惑,與分不清楚的地方解釋一下。

立即上手版

一、創立到第一次分裂
  1. 一世紀耶穌創立基督教
  2. 使徒彼得創立基督教會(創社)
  3. 使徒保羅成功傳教到羅馬帝國各地(老鼠會)
  4. 基督教獲得羅馬皇帝君士坦丁承認(有牌的直銷公司)
  5. 羅馬皇帝君士坦丁搬家到君士坦丁堡(掛同一牌照的羅馬與希臘公司)
  6. 羅馬大主教逐漸取得宗教上的地位(羅馬分社業績一枝獨秀)
  7. 羅馬與希臘大主教互相爭辯(兩大分社總經理爭辯企業經營理念)
  8. 羅馬組織十字軍攻陷君士坦丁堡(羅馬總經理找黑道砸了希臘分社的房子)
  9. 羅馬與希臘大主教互相開除教籍(羅馬與希臘各自申請牌照獨立營業) 以下為稱呼為天主教與東正教
  10. 希臘教會將勢力拓展到中東、北非、俄羅斯大部(東正教成立海外事業部)
  11. 羅馬教會把勢力拓展到歐洲大部分(天主教成立海外事業部)
  12. 羅馬大主教的地位上升到無可置疑的教皇(羅馬總經理把頭銜改為執行長)
  13. 羅馬教宗由7名樞機主教中選出成為慣例(董事會成立)
  14. 希臘教會在俄羅斯高速成長(東正教海外部俄羅斯區總經理權力膨脹)
  15. 羅馬教會下各種次級修道會陸續成立(天主教成立研發部門)
  16. 馬丁路德加入羅馬教會成為神職人員(研發部日耳曼會計課課長上任)

二、天主教神權與西歐各國王權的衝突到第二次分裂
  1. 西歐各國王權受到天主教會壓制(天主教承包政府工程與軍隊合約)
  2. 各國民族主義情緒高漲(世界各國掀起反全球化示威)
  3. 宗教壓迫愈發強烈(抗議群眾與天主教參與幹部遭白色恐怖消音)
  4. 權力導致天主教腐敗(發生多起神職人員與官員勾結斂財事件)
  5. 天主教販賣贖罪卷(政府勾結神職人員發行不可能履行的公債)
  6. 馬丁路德公開反對(大日耳曼區財務經理發現公債對公司長期經營不利)
  7. 天主教會要求馬丁路德到羅馬受審判(執行長發函召回財務經理進行調查)
  8. 馬丁路德拒絕回羅馬並受到薩克森的庇護(薩克森政府提供政治庇護)
  9. 大日耳曼區響應宗教改革(日耳曼區管理階層公開批評總公司政策不當)
  10. 歐洲其他地區陸續響應(天主教海外事業部形同虛設)
  11. 天主教會開除改革者教籍(天主教發函對批評者提起瀆職與毀謗訴訟)
  12. 各國相繼庇護改革者(各國政府對宗教改革者提供政治庇護)
  13. 宗教戰爭爆發(支持天主教會與否的政府互相派兵攻打) 以下為稱呼為天主教與基督教
  14. 天主教支持的哈布斯堡王朝落敗(支持改革的國家勝利)
  15. 威斯特發利亞條約簽訂而保障了新教地位(原海外事業部部門獨立掛牌上市)

三、現今世界上的基督宗教發展狀況(以台灣熟悉的天主教與基督教為主)

天主教
  1. 梵諦岡的教宗為最高領導者(企業執行長)
  2. 教宗由樞機主教團選出(執行長由董事會成員互選)
  3. 依照範圍設立大主教管理多個教區(依照人口在各區常設地區經理)
  4. 各教區內設有一教堂,並由神父管理教堂與每一教區(依需要派任教堂主管)
  5. 神職人員不得結婚(公司幹部不得結婚)
  6. 教廷組織內依照功能有各修道會並直屬梵諦岡(研發、教育、業務、公關各部直屬董事會)
  7. 神職人員須經過嚴格考核與長年培養(幹部教育訓練非常紮實與嚴苛)
  8. 神職人員並不主動招收信徒(業務不採直接推銷手法)
  9. 除一般宗教活動外,進行包括濟貧等社會活動(長年且低調進行公關活動)
  10. 除從小受洗外,進入教會成為信徒,必需先有多年的參與以及神父的認可(公司入門考核包含忠誠度測試,相當嚴格)
  11. 允許信徒參加一般祭祖活動(公司一般職員可以祭祖,幹部視情況而定)

基督教
    基督教各宗派繁多且沒有為最高領導者(採不收加盟金的加盟制度) 各教區由牧師自行創立(加盟店店長自己想辦法) 牧師的重要性跟其信徒數量有關(說話最大聲的店長就是規模最大間的店長) 依照教派不同,有些教派的牧師需有神學訓練,有些則無(教育訓練依照各地區自行決定) 多半教派會主動且積極向外招收信徒(直接推銷、試用等手法眾多) 除一般宗教活動外,進行社會福利活動甚至介入一般政治活動(進行各項公關與政治活動) 牧師多半可以結婚(依照加盟店的特性,店長可以娶老婆) 進入教會成為信徒較為簡易,多半由牧師認同即可以簡單儀式通過(填寫基本資料就可以擔任店員) 多半不准許祭祖 基督教派的派別太多,以上只列出台灣較常看到的現象

四、共通項目與特別說明 不管是天主教跟基督教,都不會強迫捐獻,捐獻完全依照個人意願;基督教因為遠無天主教的財力雄厚,所以在捐獻上的勸募比較積極。 天主教的神父有受過很多教育訓練,除了神學外多有其他工程、會計專長;基督教的牧師養成看不同教派,但多半沒有長年神學訓練。 天主教的神學訓練嚴格,且有內部的討論管道,對外的教義宣傳一致;基督教有各教派的差異,神學訓練有些有有些沒有,這讓個別牧師的講道落差很大。 天主教的神父相較基督教的牧師專業,較不會出現鬼扯教義的神棍牧師;基督教的牧師傳教則較有彈性,依照不同派別,有的會積極介入信眾的生活,提供較多的服務。 的確有天主教神父會性侵男童,也會有基督教牧師性侵教友,原因是「樹大有枯枝、人多有白癡」,敗類在每一個地方都會有,這跟人數比例有關,跟哪一個宗教比較好無關。 天主教與基督教的最大差別,在於組織化程度的差異,還有吸收歷史教訓的程度不一。天主教的組織化很深,又有兩千年的經驗,實際上的彈性很高,只是當然會有檯面下的黑暗;基督教恰好相反,教派間的彈性高,但就教義上的解釋很沒有彈性,就算有黑的也多半是個案。 真要比較台灣其他宗教,天主教是不會抨擊佛、道與其他民間信仰,基督教則要看個別牧師。或者應該說,天主教批評其他宗教是罵人不帶髒字,基督教則比較常直接幹下去。 筆者個人的看法是,台灣佛教各大山頭,以及地方民間信仰,真的想要成長茁壯,或是永續發展,應該多學一學現在的天主教會。玩了兩千年的組織戰,可不是在玩假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