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讓我們來總結一下這場大戰,究竟是如何發生?又是如何結束?這原因討論了幾十年,筆者也不認為會有一個定論。有人從經濟角度出發,有人從帝國主義角度切入,也有人從國際安全等問題考慮,每一種解釋都有其足與不足之處,且讓我們簡單解析。
首先,從帝國主義的角度出發,這場戰爭是帝國勢力的爭奪問題,最後累積的矛盾太多,而不得不發的結果。這說服力非常充足,因為在一戰之前百年,歐洲諸國開戰的次數,大概是五年一小打,十年一大打,若把嚴重外交衝突算入,則次數更是多到數不完。
在一戰爆發前,英法兩國就為了蘇丹法紹達幾乎開打,俄國將勢力伸入伊斯坦堡與阿富汗,差點就擦槍走火。而德國在海外雖沒有太多殖民地問題,卻屢次在外交事件上想扮演折衝腳色,德皇為了摩洛哥問題丟臉,根本上被英法不當回事。奧匈帝國的哈布斯堡王朝則有嚴重的民族衝突問題,為了巴爾幹的爭奪,與俄國幾乎兵鋒相見,土耳其帝國衰弱後的真空,不僅僅是在巴爾幹地區,從埃及到伊拉克無不如此。
而這麼多的衝突累積到了最後,因為賽拉耶佛事件引爆,更因為相互同盟保證,相互拉對方下水,造成一次大戰的僵局。像德皇提出了一份妥協方案,讓奧匈帝國軍隊象徵性的進入貝爾格勒,以消除維也納的怒火,這方案除了塞爾維亞以外,並不會有什麼人受到傷害,但俄國卻因為同屬斯拉夫的理由堅決反對。英法兩國此時與其說是為了和平努力,不如說是為了帝國聲譽去強迫奧國要吞下去,這怎樣都不可能的。
但帝國主義的解釋法,很難說明各國會為了面子問題,犧牲龐大的貿易與經濟利益,尤其之前有更嚴重的衝突,最後也擺平了,為何在此時卻是無可退讓?各國的理由都存在,但這一點都不理性,尤其各國政府都有龐大的金融與工商業界做後盾,他們最不希望戰爭,但最後卻走到了不得不戰的地步。而且不管哪一國家,公眾輿論與媒體一致認為,為了奧匈帝國皇太子之死,把歐洲付之一炬是愚蠢的,在這種情況下看,倒比較像是各國內閣怕倒台,所以拿國家利益賭自己的政治前途下去。
那麼就國際安全角度來說,這場戰爭始於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宣戰,接著是德國對俄國宣戰,緊接著因為協約與同盟關係相互宣戰。就以德國的角度來說,他們懼怕俄國是可以理解的,位於歐洲中心,兩面臨敵,說不怕是騙人的。德軍在大戰爆發前的估計是,等俄國回復國力後,德軍就再也沒有可以抵抗的力量,所以若真要開戰,也必須由德國先動手。
從安全角度來說,德國似乎真的只有剩下開戰一途?對照前段來說,歐洲每十幾年就有一場大戰要打,那德國害怕與俄國的交戰將會是毀滅性的,也不意外。但就以安全問題,所以向法國先動手,在西線上獲得確切的勝利後,再調轉槍口擊敗俄國,這順序就顯得奇怪。德皇表示過希望在西線上保持守勢,儘量不要攻擊法軍,以擊敗俄國為優先,但德軍參謀本部在開戰後似乎就不怎麼理會皇帝的想法,堅持其既有的西部優先計畫。
這計畫鐵定會破壞比利時中立,英國完全無法忍受此點,且根據不是很牢靠的法俄同盟,就決定先擊敗法國,這在外交上是很愚蠢的,俾斯麥還在的話絕對不會把軍事上的目標至於政治目標之上。而且就已當時狀況來說,明擺著是俄國堅定支持包庇恐怖份子的塞爾維亞,這在道義上只要德國堅持著原則,英法是沒有介入的理由,而且德國很清楚英國跟法國的盟約,是建築在法國先被攻擊的前提下。(註: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都比較像是德軍將領忘了老校長的教訓,把軍事目的至於政治目的之上,這種情況在往後四年屢見不鮮。)
那麼,就以殖民地爭奪的利益來看,這場仗似乎言之成理。各國都需要將自己的工業產品輸向海外,也都有內部的人口壓力。德國身為殖民後進國,想要分一杯羹的心理上,挑戰既有的秩序,這種說法倒是在筆者中學的時候常聽到。
但是,這種說法最大的漏洞在於,若因殖民利益開戰,最可能衝突的是英法兩國。英國還找理由佔領了埃及幾十年,每年都被各國政府施壓撤兵,結果也是沒有一次撤軍過。而德國正因為海外事業開展的慢,佔領的地區並不算好,反倒拿殖民地跟英國討價還價多次,說德國眼紅或是要消除人口壓力,這說法實在太牽強。
而且就以開戰後的狀況來看,各國都嚴重低估敵方的韌性,像德國以為可以靠潛艇戰逼英國斷糧,結果英倫三島的糧食產量因戰爭增產,根本就不受到多大影響。英國也以為斷絕貿易可以逼德國產業界妥協,結果德國發揮其民族特性,天然的沒有就自己合成,實際上也沒受到致命的影響。換句話說,各國本土其實都還有很大的開發潛力,硬要說是本國壓力太大所以開打,欠缺說服力。
筆者個人的意見是,一次大戰是一場擦槍走火的戰爭,在最糟糕的時機點遇到最糟糕的領導者。在大戰爆發前二十年,各國累積了太多衝突,卻沒有發生真正的戰事,各國內部的不滿者,以及利益受損者不少。就以各大帝國來說,面子問題已經快拉下到褲檔去,英國在法紹達占不到便宜,在中南半島對法國退讓,法國在法紹達事件上一樣不滿,更不滿英國長期佔領埃及,而在摩洛哥事件中也沒賺到什麼。
至於俄國更不用說,屈辱的對日戰爭失敗,國內革命與亟需重建軍力,使得俄國對巴爾幹斯拉夫人的保證,變成是帝國信用的最後一道防線,當開出的保證越高,就越刺激巴爾幹斯拉夫人去對抗奧匈帝國。而奧匈帝國經歷數十年的衰退,也禁不起在波士尼亞的退讓,更別提皇太子遇刺,要是什麼都不做就讓步,這對內對外都說不過去。
在這些累積的「勢」之下,若是有俾斯麥這等人物,是可以依靠外交折衝,讓周邊國家都滿意的。很可惜的是這種人物數十年難見一個,庸俗的政客是年年都有。
在大戰爆發前,德國內部面臨到強大的社會主義壓力,俄國則有革命危機,奧匈帝國有多民族問題,英國則是遇到內閣最混亂的時候,執政的自由黨內部不穩,只要有一個大臣下台,內閣就會垮台,這給予了激進派控制內閣的機會。這導致秘密外交跟協定的簽訂,反過來逼迫自由黨吞下去,以防在野保守黨獲勝。
在大戰爆發前幾年,各國的國會以及內閣,活脫脫像是為了保住自己的執政權,寧可將百萬同胞送上前線,也不肯負責任地承認外交工作失敗。這些領導人物難道是笨蛋嗎?他們一點都不笨,離愚蠢差十萬八千里,而是在面對危機時,個人去留就比國家利益重要了。
這像不像我們現在政府的作法?現實就是經濟衰退、軍力萎縮、外交休克,各種問題導致政治上的不信任,結果政府是選擇哪一條路?跟過去古人沒兩樣,製造國內衝突,綁架自己的選民,強迫大家替執政黨買單。理由永遠千篇一律,跟百年前的政客一樣,都是換人會更糟、沒有他會更慘、反觀其他政黨、都是大環境的錯。
結果會是怎樣?勢之所在,台灣又非大國,看不清勢之所趨,被洪流吞沒不過遲早的事情。但從過去的經驗也是可以看到,負責任的政治人物,是可以扭轉局勢,至少延緩悲劇的發生。只是出現負責任的政治人物,前提是國家有負責任的人民。
只要民眾不肯面對問題,誠實地承認自己投錯人,而不是成天看著熊貓拉屎跟美食新聞就心滿意足,感到生活中有一點小確幸就爽翻天。那我們就永遠看不到政治人物負起責任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