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子習慣》
作者:詹姆斯・克利爾/譯者:蔡世偉/出版社:方智
以前都說養成習慣要21天,不過真的是這樣嗎?就我過往多次失敗的習慣養成計畫來看,這個說法完全不成立呀。
看了這本書我才明白了一個道理:關鍵不在於持續的「天數」,而是在於「身份認同」、「環境」和「次數」。
每當我想要做出什麼改變(養成好習慣或戒掉壞習慣),我會先預想,我的改變是為了達到什麼樣的「結果」,付諸「行動」後再回頭檢視「結果」。
這思維看起來好像沒什麼毛病?
《原子》的作者認為,想改變行為不該聚焦於「獲得什麼成果」,而是「成為某種人」。
決定好後,每個行為就該以此為準則,行動時以「你現在這個行為是否與此準則相符?」來判斷:相符,去做;違背,不做。(比如你想成為一個瘦子,那點飲料時就該點綠茶無糖而不是珍珠奶茶半糖。)
透過生活中的每個微小行動(習慣)向自己證明:你正在「成為」這樣的人!(執行過程中亦可視情況修正自己的信念。)當這個身份認同經過強化後,會推動自己繼續這些行動(習慣)。一個持續的正向回饋迴路於焉形成。
以我來說,工作忙起來會整天滴水不進(不含咖啡或茶),常常到傍晚才發現自己整天沒上廁所;長時間黏在電腦桌前,活動量低落;想做的事太多,天天熬夜。想當然爾,體力差、精神狀態不佳、身體老出狀況……
看這本書時,我很認真思考後決定了我的身分認同:我要成為一個身體健康的人!
為了成為一個健康的人,我要先多喝水、提高活動量、早睡。
那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