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摘要】《原子習慣》掌握習慣複利:改變習慣、設定目標為何總失敗?成功的三大關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前言

你是否時常想改變生活、建立新習慣,卻又因倦怠、壓力、意志力不足等原因,最終半途而廢,導致新習慣胎死腹中?甚至還在習慣失敗後,回頭自我責怪,究竟自己出了什麼問題?為什麼做不到?

其實,有問題的可能不是你,而是在於你改變習慣的方法和觀念。在我閱讀《原子習慣》前,也常一頭熱地想建立各種習慣,最後卻多數無疾而終。

透過這本書,我才知道,原來習慣背後牽涉心理學、關乎環境變因,甚至需要透過追蹤工具輔助,簡直像是一門科學。《原子習慣》會透過歷史案例、系統化地教學、實作方法,帶你走入習慣科學的世界,進而改變人生。

本書雖然是2019年出版,但卻在出版後連續三年,橫掃各大通路的暢銷書排行榜,在金石堂、誠品、MOMO、讀墨都位居第一。究竟一本習慣書,如何掀起台灣人的閱讀炫風?從其內容便可略知一二。

本書開宗明義就指出,一個看似無足輕重的小習慣,只要經年累月重複執行,也能創造人生驚人的改變。好比,就算你一天只進步1%,一年後也能創造成長37倍的龐大複利。這也意味,我們日常生活的各種習慣,對人生影響至關重要。

然而,所有人都知道好習慣很重要,實務上卻鮮少人能確實執行、長期培養,究竟問題出在哪?關鍵就在心態、方法、工具。

書中一共寫了20章、200多頁細細論述,筆者幫大家濃縮、摘錄其中三大關鍵:

關鍵一、捨棄目標導向,先從身份認同下手

許多人會以「設立目標」作為改變習慣的手段,但意想不到是,目標導向的思維,卻可能是習慣胎死腹中的種子。

改變習慣可分為三個層次,包括改變的結果(目標,你得到什麼)、改變的過程(系統,你做了什麼)、改變身份認同(你相信什麼)。

當我們只以結果、目標作為改變習慣的終點,一來可能導致你在達成目標後,立刻被打回原形;二來透過目標定義滿足和快樂,一旦沒達到就會帶來滿滿失望。反之,我們應該先從「身份認同」下手才是。

雖然這聽起來很像自我催眠,但當你先改變自己的身份認同,你才會有動力去維持與之相符的習慣。當然,同時也要小心身份認同的負面效益,如果愈是盲目強化自己的負面刻板印象,久而久之也會陷入心理慣性,成為自己變好的阻礙。

所以,你的第一步,應該是先思考,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不再是告訴自己我要變健康,而是「我要成為健康的人」。改變身份認同,就能進而牽動改變的過程(系統),進而創造目標。

不光是改變認同,生活中做任何決策時,也要時時捫心自問,比如「一個健康的人會怎麼做?」進而在生活中累積相符合的習慣證據,進而真正成為這樣的身份認同。

raw-image


關鍵二、別靠意志力硬撐,先改變環境設計更輕鬆

再來是環境。許多人往高估了習慣動機、獎勵的影響,卻忽略了環境可能才是決定行為的關鍵變因。一項習慣、行為多半始於「提示」,當環境中充斥過多壞習慣提示、卻鮮少好習慣提示時,想改變習慣,簡直是逆勢而為。

舉例來說,如果房間裡充斥著垃圾食物、遊樂器、電視等壞習慣的提示,那想要變健康、想要專心工作,簡直難如登天。

書中提到,其實那些看似自律的人,他們並非真的靠強大的意志力壓抑自己對惡習的渴望,反倒透過環境設計,將環境變得有紀律、充斥正面習慣提示、減少壞習慣提示,他們就算不用強大的意志力,也會自然被環境導引,去從事正面習慣。

環境設計還有個進階版,不只可以透過提示設計,讓好習慣的提示顯而易見,還能反向讓壞習慣變得難如登天。好比,上班時直接將手機鎖入同事抽屜,即便你想要滑社群、玩手機,也會因為阻力太大而作罷。

你的社交圈也是環境的一環。人的從眾習性,通常會傾向模仿自己親近者、社會多數人,乃至社會上有力人士的行為,所以與什麼樣的人共處,其實也會改變我們自身對於習慣的認知和想法。

raw-image


關鍵三、建立習慣,還要工具/方法加持

除了身份認同、環境之外,還有一些小工具、小方法能有助你建立習慣。好比說,透過精確的計畫,並設定達成獎勵、未達成處罰,來敦促自己完成習慣。

書中強調,這種計畫要愈明確愈好,最好是明確地設定「時間、地點、行為」,以免有任何模糊偷懶、不執行的灰色地帶。至於,執行後的獎賞,則可自己設定簡單的激勵方式,比如積點數、與獎賞行為連結等,來創造誘因;懲罰部分,則可與友人協調共識,請對方協助敦促、施予信任壓力,如果未達成,便必須如實執行懲罰等。

再來,習慣的開頭,務必始於一項簡單任務,書中以「兩分鐘法則」描述之,好比,我在習慣建立之初,可以只執行該習慣開頭最簡單的兩分鐘,在毫無負擔的前提下,先培養起對該習慣的起步儀式,避免因為習慣過於困難,導致根本無法起始。

起始之後,記得建立習慣追蹤制度,透過追蹤制度(透過APP或者記事本皆可),可以提高自己對習慣執行的滿足感,敦促自己進步,甚至可以在狀態不佳、低潮時,回溯自己的習慣追蹤,這時,你會發現自己原來已經頗有成效、完成如此多里程碑。

raw-image


結語

《原子習慣》是一本相當「不雞湯」的習慣書,基本都是從科學、步驟式的方法論,引導讀者一步步建立好習慣、屏除惡習。每一章的前提,都會先分享一則有趣好讀的歷史事件,應證該習慣方法論真的有效、可實踐。

除了作為改善習慣之用,裡頭的許多觀念同樣適用工作職場、適用人生的方方面面,不論你現在遇到什麼挑戰,相信這本書都能給你不同啟發和收穫。

不過就如同許多工具書,一旦讀完沒有馬上實踐,其效力可能與時俱減。因此筆者建議,可將裡頭關鍵的金句、守則、方法抄錄下來,當未來你又陷入培養習慣瓶頸時,可拿出筆記隨時翻閱,對於自我激勵、警示,也都相當實用。

整體來說,是一本非常推薦的好書,也難怪《原子習慣》這本2019年就出版的舊書,能夠連續三年橫掃暢銷書排行榜。推薦在任何階段的你,都可以來試讀看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羊羽的財經備忘錄
217會員
116內容數
嗨,我是羊羽,一名財經文字工作者,主要關注投資研究、自我成長、職場工作議題。過去在財經雜誌任傳產記者三年,有許多拜訪產業的經驗與故事,後來轉入金融業工作,考取高業證照。擅長將複雜議題化繁為簡,期許成為投資與大眾間,說故事的人。工作之餘,寫下觀察投資學習的備忘錄。連絡信箱:devinwang17@gmail.com
2025/02/03
每逢新年,我們往往會許下新年新希望,但也往往在年底發現,最終結果不如預期。 最近閱讀《12 週做完一年工作》,相信書中方法與工具,能幫你離目標更近一點! 本文介紹,書中核心理念為何?如何提高 12 週內生產力與效率?並透過量化、有架構方式,追蹤並達成目標,讓新年希望不再是空談?最後分享實務模板工具!
Thumbnail
2025/02/03
每逢新年,我們往往會許下新年新希望,但也往往在年底發現,最終結果不如預期。 最近閱讀《12 週做完一年工作》,相信書中方法與工具,能幫你離目標更近一點! 本文介紹,書中核心理念為何?如何提高 12 週內生產力與效率?並透過量化、有架構方式,追蹤並達成目標,讓新年希望不再是空談?最後分享實務模板工具!
Thumbnail
2024/12/30
我發現,很多人在思考職涯、設定目標時,容易陷入一種傳統賽道盲點。比如,目標成為最強工程師、行銷、......。然而,在這種大眾主流賽道中,要出頭何其困難。 我的省思是,與其競爭早已擠滿人的主流賽道,不如發掘自己的不平等優勢,並在利基賽道上盡量往前衝,這恐怕才是在職涯、專業領域突出的高勝率策略。
Thumbnail
2024/12/30
我發現,很多人在思考職涯、設定目標時,容易陷入一種傳統賽道盲點。比如,目標成為最強工程師、行銷、......。然而,在這種大眾主流賽道中,要出頭何其困難。 我的省思是,與其競爭早已擠滿人的主流賽道,不如發掘自己的不平等優勢,並在利基賽道上盡量往前衝,這恐怕才是在職涯、專業領域突出的高勝率策略。
Thumbnail
2024/10/28
真正的行情轉折何時到來?股市還能再創高嗎?如何在合理的時間點,調整配置,讓獲利入袋為安? 分享愛榭克的《景氣循環投資》中的「七大轉折指標」。 以下會解釋,為何務必掌握市場轉折?七大轉折指標如何觀察與使用?目前市場情況?我也利用M平方工具,幫大家畫出七大轉折指標儀表板,點擊收藏,即可幫助持續追蹤!
Thumbnail
2024/10/28
真正的行情轉折何時到來?股市還能再創高嗎?如何在合理的時間點,調整配置,讓獲利入袋為安? 分享愛榭克的《景氣循環投資》中的「七大轉折指標」。 以下會解釋,為何務必掌握市場轉折?七大轉折指標如何觀察與使用?目前市場情況?我也利用M平方工具,幫大家畫出七大轉折指標儀表板,點擊收藏,即可幫助持續追蹤!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你是否時常想改變生活、建立新習慣,卻又因各種原因,最終半途而廢?甚至還在習慣失敗後,回頭自我責怪,究竟自己出了什麼問題?為什麼做不到? 其實,有問題的可能不是你,而是在於你改變習慣的方法和觀念,《原子習慣》會透過歷史案例、系統化教學、實作方法,帶你走入習慣科學的世界,進而改變人生。
Thumbnail
你是否時常想改變生活、建立新習慣,卻又因各種原因,最終半途而廢?甚至還在習慣失敗後,回頭自我責怪,究竟自己出了什麼問題?為什麼做不到? 其實,有問題的可能不是你,而是在於你改變習慣的方法和觀念,《原子習慣》會透過歷史案例、系統化教學、實作方法,帶你走入習慣科學的世界,進而改變人生。
Thumbnail
盤據書籍電商及公共圖書館預約排行許久的這本書,終於輪到電子書的借閱,馬上來一探究竟到底是在紅哪一齣的。這麼 最後透過刻意練習好習慣達到精通,另外固定時間進行反省確認,重新回頭檢視是否持續原先的身分認同,降低身分喪失造成的影響,讓身分認同多元化發展,以便不斷的累積好習慣的複利。
Thumbnail
盤據書籍電商及公共圖書館預約排行許久的這本書,終於輪到電子書的借閱,馬上來一探究竟到底是在紅哪一齣的。這麼 最後透過刻意練習好習慣達到精通,另外固定時間進行反省確認,重新回頭檢視是否持續原先的身分認同,降低身分喪失造成的影響,讓身分認同多元化發展,以便不斷的累積好習慣的複利。
Thumbnail
1-1 創造成功的是日常習慣,不是千載難逢的轉變。 謝謝好友分享的原子習慣一書,開頭便當頭棒喝的提醒,微小習慣長期累積所創造出的巨大差異,以及你真正應該關注的不是現狀成果,而是你的生活系統。 重要的不是你現在多成功或多不成功,而是你的習慣是否把你放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別管目標,專注在系統就好。
Thumbnail
1-1 創造成功的是日常習慣,不是千載難逢的轉變。 謝謝好友分享的原子習慣一書,開頭便當頭棒喝的提醒,微小習慣長期累積所創造出的巨大差異,以及你真正應該關注的不是現狀成果,而是你的生活系統。 重要的不是你現在多成功或多不成功,而是你的習慣是否把你放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別管目標,專注在系統就好。
Thumbnail
你是否常常說要減重、多看書、戒菸或是要運動,卻總是半途而廢,開始沒幾天就放棄了?你是否想要培養更多小習慣,取代原本邋遢或貪嘴吃零食的壞習慣?造就成功的是日常習慣,而不是千載難逢的轉變。
Thumbnail
你是否常常說要減重、多看書、戒菸或是要運動,卻總是半途而廢,開始沒幾天就放棄了?你是否想要培養更多小習慣,取代原本邋遢或貪嘴吃零食的壞習慣?造就成功的是日常習慣,而不是千載難逢的轉變。
Thumbnail
《原子習慣》這本書,不是從如何養成習慣開始,而是先從「為何想要養成這個習慣」開始,從自己內心尋求原因。並且進一步將養成習慣的方式系統化,強調細微改變可以帶來的巨大變化,透過複利的概念來重新說明習慣養成後可以帶來的正面效益。我在閱讀的過程中,得到很多跟過去不同的觀點,這邊記錄並分享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原子習慣》這本書,不是從如何養成習慣開始,而是先從「為何想要養成這個習慣」開始,從自己內心尋求原因。並且進一步將養成習慣的方式系統化,強調細微改變可以帶來的巨大變化,透過複利的概念來重新說明習慣養成後可以帶來的正面效益。我在閱讀的過程中,得到很多跟過去不同的觀點,這邊記錄並分享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先說結論,這一本書是我今年看過最好看、最有價值的書,本書策略是以「習慣」的腦科學、心理學背景出發,在不悖逆人類「本性」的情況下建構出的方法。結合好所習慣與壞習慣對比的實驗,令人深深吸引想要讀下去與原來我就是這樣被習慣控制而不知的讚嘆。 人很容易高估一個決定性瞬間的重要,也很容易低估每天都做些小改善的
Thumbnail
先說結論,這一本書是我今年看過最好看、最有價值的書,本書策略是以「習慣」的腦科學、心理學背景出發,在不悖逆人類「本性」的情況下建構出的方法。結合好所習慣與壞習慣對比的實驗,令人深深吸引想要讀下去與原來我就是這樣被習慣控制而不知的讚嘆。 人很容易高估一個決定性瞬間的重要,也很容易低估每天都做些小改善的
Thumbnail
習慣這件事其實是可以有意識的養成的,而且可以很輕鬆,逐步調整,每一天進步1%,一年之後你就會有37倍的成長,是不是很驚人,透過原子習慣這本書,趕快來看看到底怎麼做到吧! 行為改變的三個層次 行為改變的有三層次的,最外層是結果,中間一層是過程,最裡層則是是身份認同 身份認同會驅使你改變過程,最後
Thumbnail
習慣這件事其實是可以有意識的養成的,而且可以很輕鬆,逐步調整,每一天進步1%,一年之後你就會有37倍的成長,是不是很驚人,透過原子習慣這本書,趕快來看看到底怎麼做到吧! 行為改變的三個層次 行為改變的有三層次的,最外層是結果,中間一層是過程,最裡層則是是身份認同 身份認同會驅使你改變過程,最後
Thumbnail
我認為習慣之所以難以養成,是累積效果的可視性較低,且通常無法線性歸因。我們很難說歐普拉的台風穩健、善於表達是源於每天冥想;稻盛和夫的經營成就是因為日日反省自我。然而長時間做一件事,也許未必真的能歸結到某個成果,但能讓你形成那個渴望的身分認同。
Thumbnail
我認為習慣之所以難以養成,是累積效果的可視性較低,且通常無法線性歸因。我們很難說歐普拉的台風穩健、善於表達是源於每天冥想;稻盛和夫的經營成就是因為日日反省自我。然而長時間做一件事,也許未必真的能歸結到某個成果,但能讓你形成那個渴望的身分認同。
Thumbnail
原子習慣 你是否曾經思考過,新年新希望為什麼永遠都一樣?或是為什麼所謂的「目標」總是那麼難達成?本書告訴你:「不是缺乏意志力,而是你用錯系統」。我們總是以為下定目標、朝它前進、努力不懈、就會成功,理論上沒有錯,但實際執行困難重重,要怎麼永遠努力不懈,又要怎麼一直讓自己向前呢?
Thumbnail
原子習慣 你是否曾經思考過,新年新希望為什麼永遠都一樣?或是為什麼所謂的「目標」總是那麼難達成?本書告訴你:「不是缺乏意志力,而是你用錯系統」。我們總是以為下定目標、朝它前進、努力不懈、就會成功,理論上沒有錯,但實際執行困難重重,要怎麼永遠努力不懈,又要怎麼一直讓自己向前呢?
Thumbnail
從出版(19年6月)到我寫文的現在(20年2月)整整9個月,這本書沒有1個月是沒有上暢銷榜單的,足以可見這本書有長紅。 為什麼這本講習慣的書會這麼紅?為什麼就連我對這種工作成功法類型的書不感興趣的人都拿起來看,看完甚至讚揚不已?
Thumbnail
從出版(19年6月)到我寫文的現在(20年2月)整整9個月,這本書沒有1個月是沒有上暢銷榜單的,足以可見這本書有長紅。 為什麼這本講習慣的書會這麼紅?為什麼就連我對這種工作成功法類型的書不感興趣的人都拿起來看,看完甚至讚揚不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