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成一個好習慣|《原子習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有什麼想養成的好習慣,卻始終無法持續下去嗎? 又有什麼壞習慣,是努力想戒卻戒不掉的呢?
我有不少想養成的習慣,例如:看書習慣、好的飲食習慣、早睡早起的習慣等。
與此相對的,是我也有不少想要戒掉的壞習慣,例如:睡前滑手機的習慣(這會導致我晚睡)、餐後喝飲料的習慣(這會讓我發胖)、回到家東西亂丟後直接坐到椅子上玩電腦的習慣(這會使我把正事丟到一旁)等。
原本我以為自己大概是一個自制力不夠又非常懶惰愛拖延的人,所以才會在「習慣」這件事情如此掙扎吧?
直到我讀了一本書:《原子習慣》
在看完這本書之後,我整理了書中的方法,透過幾個問句以及宣告性的話語幫助自己養成一項新的習慣,同時打敗惰性與拖延症,分享給像我一樣在習慣上苦苦掙扎的你。

第一個問題是:我想養成什麼習慣?
說來好笑,我其中一項想養成的習慣就是讀書習慣,但我卻是透過看一本書來學習這件事情;因此我便想:我何不利用這個機會,使用一邊看書,一邊練習讀書的這項習慣呢?
所以,我的第一個問句的回答便是:讀書習慣。

然而重要的其實不是習慣本身,是養成這個習慣的目的是什麼?
例如我想養成健身的習慣,最重要的其實不是健身這個「行為」,而是想要有六塊肌的這個「動機」。
換句話說,重點是我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這個想法會驅動著我們養成一個習慣。
第二個問題是:我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而我其實是想透過讀書這個習慣,成為一個有智慧、會批判性思考、懂得反思,並且擁有多方思維的人。
書中也提供了一個在養成習慣的過程中,可以不斷反問自己的問句,藉由這個問句來強化動機:身為一個 的人,會怎麼做?

有了習慣與動機,接下來需要行動了!
這時候可以藉由一些提示,像是「宣告性的話語」與清楚明確的「情境」,強化行動的意圖。 例如:我要在明天晚上七點半的時候,坐在家裡的書桌前,前面放著樂譜與節拍器,拿起吉他,開始練習。
若是能夠唸出來寫下來,也會加深要去做這件事情的動力。 越明確清楚的人事時地物,越能夠成為一個推動力,幫助我們觸發養成習慣的正確行為。
還有另一個也很好用的方法,書中稱作「習慣堆疊」,就是在既有的習慣上,接續想要養成的新習慣,例如我可以宣告:我要在洗完澡並吹完頭髮(舊習慣)之後,開始整理背包,並且備妥隔天要帶或要用的物品(新習慣)。
同時透過一連串相關的行動,將其環環相扣並預備好環境,也有助於養成不同的習慣。 以我自己為例,在養成讀書習慣的這件事情上,我同時養成了數個新的習慣:睡覺前把書桌整理好(註1),並且在隔天早上提早一小時起床,刷牙洗臉後,泡杯咖啡(註2)、拿起桌上的書並開始閱讀,隨後寫下今天的代辦事項與確認行程(註3)。

上面我只提到了書中大概三成的內容,之於我而言,足見其效。 這本書還有提供其他不少方法,都有很實際的例子與應用,並且佐以神經科學、心理學與科學等依據,以不同的角度幫助讀者養成好習慣與杜絕壞習慣。 我正在嘗試透過書中的其他方式來養成不同的習慣,若是成功了再來跟各位分享。
可能不會每個方法都適用每種習慣,但我相信在養成習慣的這條路上(這可不是短期的事)一定會帶來改變。

【註1】這是為了把書準備好在書桌前,對比過去筆、鍵盤、滑鼠、無用的紙張等物品散落在書桌上,只有一本書真的乾淨多了,也讓我更加願意翻開書好好閱讀。
【註2】我養成了在前一晚準備好咖啡與器具、洗好杯子的習慣,此時悠悠哉哉喝著手上的咖啡的我,實在是很難想像過去的我,是如何在出門前一刻匆匆忙忙把口中的「熱」咖啡喝完。
【註3】在過去,我沒有整理代辦事項的習慣。
avatar-img
1會員
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文探討宋怡慧老師新書《怡慧老師的原子習慣實踐之旅》的核心概念,並結合書中提及的原子習慣四大步驟(提示、渴望、回應、獎賞),以及子彈筆記術、習慣捆綁、最小努力原則、獎勵機制等實用技巧,提供讀者養成好習慣的方法,並分享作者如何藉由習慣養成,達成一年出版兩本書的目標。
Thumbnail
閱讀《原子習慣》後,我開始從六月起培養好習慣,通過習慣堆積策略,早上靜心和晚間寫作,形成日常規律。書中提到,成功最大的威脅是無聊,持續的練習和自律是培養好習慣的關鍵。我相信,這些小改變會帶來長遠的積極影響,最終實現自我提升與成長。
Thumbnail
引言: 《原子習慣》是一本革命性的自我提升指南,深入探討了如何有效地建立良好習慣和打破不良習慣。這本書的核心理念是通過專注於微小的、持續的改變(即"原子習慣"),我們能夠在長期內實現顯著的個人成長和成就。 習慣的形成: 習慣形成的四個階段:提示、渴望、反應和獎勵,並圍繞這個框架提供了一系列
Thumbnail
培養習慣只能依靠意志力?還是有其他撇步可以輕鬆做到? 一起看看《原子習慣》中的「習慣堆疊法」吧!
Thumbnail
NVDA創立歷程與策略發展的歷史,以及趨勢的觀察。回顧過去的決策與策略,啟發對自身及產業的思考。瞭解當初NVDA的經營策略如何讓其逐漸成長為今日的半導體巨頭。
Thumbnail
作者:詹姆斯.克利爾 版權為作者所有,內容僅個人心得與摘要 這本書會告訴你怎麼利用四個步驟建立更好的習慣?
Thumbnail
這是本教導你如何建立習慣的工具書,裡面有大量的方法可供你挑選適合的來做使用。這也是我目前看過講解「習慣養成」最完整的書。
Thumbnail
很多人有「習慣」,有的人是「好習慣」,有的人是「壞習慣」。好習慣是會做早晚定課、誦經修法,父親、母親生日或長輩的忌日都會去放生、打齋,有這些習慣。我朋友前兩天跟我講,他說:「我有一個習慣,只要讓我看到出家人,不管多少人,我一定就供養錢在他的缽裡,除非身上沒錢,不然我都供滿為止,一位都不漏掉。
Thumbnail
禮儀產業日益受到重視,成為許多年輕人關注的職涯選擇。本文介紹了目前大專院校開放的相關系所,包括宗教系和生死學系。第一是宗教系,第二則是生死學系,以下將針對兩大系所進行介紹,並討論學生在此領域的未來出路。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文探討宋怡慧老師新書《怡慧老師的原子習慣實踐之旅》的核心概念,並結合書中提及的原子習慣四大步驟(提示、渴望、回應、獎賞),以及子彈筆記術、習慣捆綁、最小努力原則、獎勵機制等實用技巧,提供讀者養成好習慣的方法,並分享作者如何藉由習慣養成,達成一年出版兩本書的目標。
Thumbnail
閱讀《原子習慣》後,我開始從六月起培養好習慣,通過習慣堆積策略,早上靜心和晚間寫作,形成日常規律。書中提到,成功最大的威脅是無聊,持續的練習和自律是培養好習慣的關鍵。我相信,這些小改變會帶來長遠的積極影響,最終實現自我提升與成長。
Thumbnail
引言: 《原子習慣》是一本革命性的自我提升指南,深入探討了如何有效地建立良好習慣和打破不良習慣。這本書的核心理念是通過專注於微小的、持續的改變(即"原子習慣"),我們能夠在長期內實現顯著的個人成長和成就。 習慣的形成: 習慣形成的四個階段:提示、渴望、反應和獎勵,並圍繞這個框架提供了一系列
Thumbnail
培養習慣只能依靠意志力?還是有其他撇步可以輕鬆做到? 一起看看《原子習慣》中的「習慣堆疊法」吧!
Thumbnail
NVDA創立歷程與策略發展的歷史,以及趨勢的觀察。回顧過去的決策與策略,啟發對自身及產業的思考。瞭解當初NVDA的經營策略如何讓其逐漸成長為今日的半導體巨頭。
Thumbnail
作者:詹姆斯.克利爾 版權為作者所有,內容僅個人心得與摘要 這本書會告訴你怎麼利用四個步驟建立更好的習慣?
Thumbnail
這是本教導你如何建立習慣的工具書,裡面有大量的方法可供你挑選適合的來做使用。這也是我目前看過講解「習慣養成」最完整的書。
Thumbnail
很多人有「習慣」,有的人是「好習慣」,有的人是「壞習慣」。好習慣是會做早晚定課、誦經修法,父親、母親生日或長輩的忌日都會去放生、打齋,有這些習慣。我朋友前兩天跟我講,他說:「我有一個習慣,只要讓我看到出家人,不管多少人,我一定就供養錢在他的缽裡,除非身上沒錢,不然我都供滿為止,一位都不漏掉。
Thumbnail
禮儀產業日益受到重視,成為許多年輕人關注的職涯選擇。本文介紹了目前大專院校開放的相關系所,包括宗教系和生死學系。第一是宗教系,第二則是生死學系,以下將針對兩大系所進行介紹,並討論學生在此領域的未來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