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臺文天文臺】許雅婷:民俗愛好者的生涯紀念——《臺灣民俗》和書名銅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這片銅刻是凸版印刷的銅版,而凸版印刷的原理像是蓋印章一樣,製作好的印刷版上,欲印刷的圖文處是凸起的。
(藏品/吳瀛濤捐贈,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我們為什麼選這個藏品】
  臺灣研究在這幾年蔚為風潮,許多人都懷著飢渴,迫切想瞭解這塊土地上的民俗、傳說、妖怪等文化。吳瀛濤的《臺灣民俗》出版在1969年,即使距今有段時間了,背後的精神卻或許歷久彌新,與如今的潮流遙相呼應。
  身為作者,吳瀛濤留著好幾本《臺灣民俗》,但除了書籍本身,「臺灣民俗」的銅刻也令人感興趣。這片銅刻是凸版印刷的銅版,而凸版印刷的原理像是蓋印章一樣,製作好的印刷版上,欲印刷的圖文處是凸起的。印刷時,將那塊圖文版固定在印刷機,讓墨刷過版,再蓋壓上一枚枚的紙張,圖文便會被印刷到指定的位置上,俐落整齊。
  燙金也是運用凸版印刷的原理,只不過印刷時,版材必須均勻加熱,隔著燙金箔在書封上壓燙,如此燙金箔的顏色便會轉印過去,留下發亮的烙印。
  精裝版的《臺灣民俗》封面上,書名以及中央的小插圖都經過燙金或燙黑處理,這塊「臺灣民俗」銅刻版,或許就曾這樣碰觸過某一版次的封面們,熾熱又貼近。

也許因為身處非中心位置,吳瀛濤反而能透過民俗書寫,進行一次次的文化突圍。
(藏品/吳瀛濤捐贈,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王詩琅評吳瀛濤的《臺灣民俗》時,說是「臺灣民俗的集大成。」翻開《臺灣民俗》目錄就能知道,裡頭收錄的資料豐富非常,有歲時祭儀,有婚喪禮俗,有歌謠謎語,有傳說笑話,還有種種其他,簡直是臺灣民間俗信的百科全書。但有趣的是,本書作者並不算是赫赫有名的民俗大家——吳瀛濤雖然詩名在外,但在盤點「民俗學家」時,多半不會特別算上他。這也許是因為他並未身處民俗學界之中,只能算是民俗研究的業餘個體戶。
  但也許就是因為身處非中心位置,吳瀛濤反而能透過民俗書寫,進行一次次的文化突圍。
  吳瀛濤生於日治臺灣,儘管從小受日語教育,二十三歲就開始發表日文詩作,但在戰後跨越語言一代的文人之中,他卻身懷特別的優勢:吳瀛濤在戰前就學了「國語」。吳瀛濤在1943年時曾前往香港工作,期間和當時的詩人們以文會友,程度好到已經可以發表中文詩,終戰後,甚至進到臺灣行政長官公署,當了一陣子通譯。在那個轉變的年代裡,如此精通多語的文人理應能迅速站穩發聲位置,吳瀛濤也正如所有心懷抱負的知識分子,在報章雜誌積極投稿詩、隨筆,也不吝發表對臺灣文化時局的評論,試圖嶄露自身才華。
  直到1947年,二二八事件發生。
  二二八事件給吳瀛濤相當大的衝擊,事件後,不曾因語言轉換而失語的詩人,卻陷入了啞然,此後數年,幾乎沒有再發表作品,要到1953年,才終於出版了詩集,重返文壇。
  雖然經歷數年空白,不過吳瀛濤並非頹然喪志。他必定經歷一番冥想整頓,心裡某些部分反應了、重組了,才得以用不畏怯的步伐重出江湖,一步步走上根植本土的詩路。
  而除了詩的創作,「民俗採集」也許同是他經年思索後,決心投身的領域。
戰前,吳瀛濤便對民謠諺語深感興趣,到了戰後,他更有意識地投入採集,希望保存臺灣民間文化。
(藏品/吳瀛濤捐贈,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戰前,吳瀛濤便對民謠諺語深感興趣,到了戰後,他更有意識地投入採集,希望保存臺灣民間文化。當時,民俗研究的領域正承受新舊時代交接帶來的劇變。語言一夕轉換,去日本化、強調中華文化的論述成為主流,而政府儘管主持了一些文獻採錄工作,卻隱隱然有收編之意,要讓本省籍知識分子安於整理資料,不要批判時政。面對這個本土文化受到擠壓,生存空間逐漸流失的時代環境,曾經針砭時局的吳瀛濤不可能無所知覺,而沉潛過後的他,以務實的方式尋找著出路。
  從1958年開始,吳瀛濤在《臺灣新生報》經營〈臺灣民俗薈談〉專欄,一連載便是十多年,總數將近六百則,在一片〈錦繡河山〉、〈大陸之憶〉的方塊文字之間,硬是替本土文化佔下了一方展示版面。
1963年時,國民政府對日本宣傳的月刊《今日之中国》開辦,應龍瑛宗之邀,吳瀛濤開始協助雜誌的翻譯工作。在將中文文學作品譯為日文的同時,吳瀛濤也在雜誌上發表了不少臺灣文化的介紹文章,臺灣的民俗、民謠於是又得以面對更寬廣的方向,朝外突破界線。尤其,吳瀛濤在紀錄民間歌謠時,用了片假名標注閩南語的發音——在日語、閩南語皆受壓抑的年代裡,吳瀛濤在官方媒體裡出此一手,真可算是叛逆之舉了。
  除此之外,甚至在農業雜誌或軍方期刊裡,都能見到他的民俗短文。吳瀛濤似乎從不放過展演民俗文化的機會,而這一次次的游擊出擊,都是一次次的宣示,是吳瀛濤除了詩作之外,展現本土性格的另一種方式,更是基於土地認同而生的熱情分享。
  這多年來的點滴積累,最終才成了《臺灣民俗》一書。這本書在吳瀛濤過世前兩年出版,說是他民俗努力的成果發表之作,應該當之無愧。而王詩琅在評《臺灣民俗》時,也特別點出了吳瀛濤的本省籍身分,如今想來這個「集大成」之譽,或許隱隱秤量著書籍內容以外,屬於那個時代的包袱之重。
這枚銅刻曾一次次押上書的封面,就像是一次次對臺灣斯土表露情感的深深親吻。
(藏品/吳瀛濤捐贈,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臺灣民俗》在吳瀛濤心中,想必也有特別的重量,而將書名印刷版留作紀念品,也真像是民俗愛好者會有的浪漫情懷。不知道吳瀛濤是否曾將這塊銅刻拿在手上把玩?他也許曾看著銅刻,想像著這本書印刷的時刻,那時這枚銅刻曾一次次押上書的封面,就像是一次又一次對臺灣斯土表露情感的深深親吻,每一次,都留下了清晰印跡。

★作家小傳
吳瀛濤(1916-1971),臺灣臺北人,臺北商業學校畢業,臺灣商工學校北京語高等講習班第五期結業。吳瀛濤是跨越日據時代末期的本省籍重要詩人之一,吳瀛濤認為詩離不開生活,對於詩的本質上要求應該具備時代意識和批判性,創作文類以詩為主,另有小說、散文、兒童文學以及臺灣民俗相關研究等。
吳瀛濤編纂綜合記述臺灣民俗的專書,1969年出版。其編纂形式與片岡巖所編輯的《臺灣風俗志》相彷。內容涵蓋廣泛,編有20章:歲時、祭祀、家制、生育、冠、婚嫁、喪葬、俗信俗習、衣食住、工藝製造、音樂、戲劇、遊戲、猜謎、地名、民俗薈談、地方傳說、民間故事、民間笑話、山地傳說。其中有關民間文學的資料,記載於「音樂」單元中的歌謠,以及「猜謎」、「地方傳說」、「民間故事」、「民間笑話」和「山地傳說」等各章。
★ 延伸閱讀
★觀測員簡介
許雅婷 1991年生,臺大園藝系研究所畢業,現為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地縛靈兼打雜工,平常用青悠這個名字走跳。《唯妖論》、《城市邊陲的遁逃者》、《尋妖誌》的共同作者之一,曾獲時報文學獎小品文獎。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氣味,對你的意義是什麼?應該是啟動記憶的鑰匙,一如《追憶似水年華》,那片浸了茶的瑪德蓮味道在口中散開,沈睡已久的記憶因而甦醒。
三毛關於外地的散文,是一扇臺灣人理解外界的窗口。打開三毛的書,就像打開撒哈拉沙漠一樣,來自外地的風與沙迎面而來。即使三毛離開我們,至今還是有人捧著她的作品,前往她曾經待過地方。因此希望藉由白馬車牌為發想,讓讀者從另一個角度理解三毛筆下的世界。
賴和是日治時期最重要的本土作家,為臺灣文學帶來了根本性的變化,也在當時樹立了新文學的基礎,供後輩借鑑而更加茁壯,他被譽為「臺灣新文學之父」。賴和在白話文學的成就固然豐厚,但眾人所常未見的是賴和的漢詩,也就是他自幼學習的文學啟蒙:古典漢詩,佔據了他生命中極大一部分。
今天,有一本書值得我們回頭「朝聖」,這一回頭未免也回得太遠——是1923年動筆、1925年出版的《十項管見》。作者蔡培火寫了十篇社論,針砭臺灣的社會狀況,今日讀來,方知蔡先生根本先知一尊。好了,穿好護膝,來翻翻這本書吧。
「醫生無趣味不可,這是古來之習。」吳新榮在日記上這樣說。這位醫生不僅是嗜好文藝的知識分子,他關心底層農民的生活,流露在作品及日記當中;他在意殖民無形的不平等意識,所以鼓勵臺灣人創作,組織文學團體;他關懷人文歷史,投身地方文物考究,完成《南瀛文獻》。一直到國民政府接手臺灣,二二八後完全變調……
學生社團,或聚會、或運動,在今日的臺灣社會裡已具備充分的自由意識。但回顧歷史可以發現,即使解嚴了,卻也無法馬上恢復或建立所謂的「自由與民主」。透過〈四六事件不起訴處分書〉,我們深入「四六事件」的案件始末,引領讀者走回歷史情境,藉此反思臺灣歷史上重要的學生抗爭運動與他們的創傷遺緒。
氣味,對你的意義是什麼?應該是啟動記憶的鑰匙,一如《追憶似水年華》,那片浸了茶的瑪德蓮味道在口中散開,沈睡已久的記憶因而甦醒。
三毛關於外地的散文,是一扇臺灣人理解外界的窗口。打開三毛的書,就像打開撒哈拉沙漠一樣,來自外地的風與沙迎面而來。即使三毛離開我們,至今還是有人捧著她的作品,前往她曾經待過地方。因此希望藉由白馬車牌為發想,讓讀者從另一個角度理解三毛筆下的世界。
賴和是日治時期最重要的本土作家,為臺灣文學帶來了根本性的變化,也在當時樹立了新文學的基礎,供後輩借鑑而更加茁壯,他被譽為「臺灣新文學之父」。賴和在白話文學的成就固然豐厚,但眾人所常未見的是賴和的漢詩,也就是他自幼學習的文學啟蒙:古典漢詩,佔據了他生命中極大一部分。
今天,有一本書值得我們回頭「朝聖」,這一回頭未免也回得太遠——是1923年動筆、1925年出版的《十項管見》。作者蔡培火寫了十篇社論,針砭臺灣的社會狀況,今日讀來,方知蔡先生根本先知一尊。好了,穿好護膝,來翻翻這本書吧。
「醫生無趣味不可,這是古來之習。」吳新榮在日記上這樣說。這位醫生不僅是嗜好文藝的知識分子,他關心底層農民的生活,流露在作品及日記當中;他在意殖民無形的不平等意識,所以鼓勵臺灣人創作,組織文學團體;他關懷人文歷史,投身地方文物考究,完成《南瀛文獻》。一直到國民政府接手臺灣,二二八後完全變調……
學生社團,或聚會、或運動,在今日的臺灣社會裡已具備充分的自由意識。但回顧歷史可以發現,即使解嚴了,卻也無法馬上恢復或建立所謂的「自由與民主」。透過〈四六事件不起訴處分書〉,我們深入「四六事件」的案件始末,引領讀者走回歷史情境,藉此反思臺灣歷史上重要的學生抗爭運動與他們的創傷遺緒。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A Legend from Yao (傜的傳奇) / 劉鐵山、茅沅   Arr. 葉樹涵 〈傜的傳奇〉為臺灣小號演奏家葉樹涵的編曲作品,原曲為中國作曲家劉鐵山、茅沅於1952年創作的管弦樂作品〈傜族舞曲〉,樂曲描寫傜族人們能歌善舞的特色。
Thumbnail
1970年代台灣文學研究仍得設定中國框架,框定台灣文學的地方性、民族性才得以在當時進行。 因此1977年鄉土文學論戰雖然看起來是在討論寫實主義和鄉土視角,但實際是在壓抑/醞釀台灣的主體意識,也因此余光中才扣得上工農兵文學帽子,余光中的狼來了在說鄉土文學是共產黨、是台獨才那麼有殺傷力
Thumbnail
提到台灣文學研究史,自然得提到葉石濤及其《台灣文學史綱》。
Thumbnail
戰後真正要說「台灣文學研究」──與台灣相關、在台灣書寫、台灣人書寫文學開端,大概還是得從1970年代算起。
Thumbnail
1950年代布袋戲園大量演出劍俠戲,按照劇目來看,有些是改編自現有著作,例如:《說唐演義》、《蜀山劍俠》、《十八路反王》、《新封神榜》⋯⋯
Thumbnail
台南,一個人文薈萃的好地方,同時也是古老的府城,歷史的痕跡在這裡比比皆是,但是越古老的東西,就越有它的智慧,同時更加古老也往往代表更危險。 漢人在台灣的足跡能上溯到哪?我想,鄭成功應該是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在台政權吧。 沒錯,今天的任務來自於明鄭時期的故事,現在回頭想想,說是現代版的戲說台灣一點也不為
Thumbnail
衛城推出新書《神明離去之後》和《戰爭中的美術》。前者以物品談藝術和歷史,從不同日本神社文物切入臺灣歷史觀察,有意思的觀察。後者介紹二戰時期的戰爭畫,分析藝術家的詮釋方向,以及促成這些畫作的因素。兩本書深入淺出地說明臺灣歷史,論述明確且嚴謹,非常值得一讀。
Thumbnail
《出版島讀:臺灣人文出版的百年江湖》回顧了清領時期、日治時期、冷戰時期與九○年代《著作權法》修訂的江湖風雨,也指出前輩們百年追求的路,作者們也描繪出臺灣人文出版的面貌,同時介紹出版史上獨特的出版現象,呈現這一個議題的時代意義,以及未來如何開拓人文出版的道路與方向。
Thumbnail
臺靜農教授(1902-1990)是安徽霍邱縣葉家集鎮人。當代知名作家、文學評論家及文 史學界重要學者。原名臺傳嚴、字伯簡,在民國20年代改名為靜農,晚號靜齋,筆名 青曲、孔嘉、釋耒等。 臺靜農早年加入「未名社」,大約在1925年春初結識當代著名作家魯迅,兩人往來密切,友誼深厚。
Thumbnail
沒有土地,哪有文學。──葉石濤 從日常生活被文字包圍切入,帶領觀眾進入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文學發展史。由原住民的口傳文學開始,反應了島嶼及海帶來的自然生命經驗,再到殖民時代、反共時代的不屈意志,最後行至每個人都能放肆書寫的現代,共寫下一個文學盛世。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A Legend from Yao (傜的傳奇) / 劉鐵山、茅沅   Arr. 葉樹涵 〈傜的傳奇〉為臺灣小號演奏家葉樹涵的編曲作品,原曲為中國作曲家劉鐵山、茅沅於1952年創作的管弦樂作品〈傜族舞曲〉,樂曲描寫傜族人們能歌善舞的特色。
Thumbnail
1970年代台灣文學研究仍得設定中國框架,框定台灣文學的地方性、民族性才得以在當時進行。 因此1977年鄉土文學論戰雖然看起來是在討論寫實主義和鄉土視角,但實際是在壓抑/醞釀台灣的主體意識,也因此余光中才扣得上工農兵文學帽子,余光中的狼來了在說鄉土文學是共產黨、是台獨才那麼有殺傷力
Thumbnail
提到台灣文學研究史,自然得提到葉石濤及其《台灣文學史綱》。
Thumbnail
戰後真正要說「台灣文學研究」──與台灣相關、在台灣書寫、台灣人書寫文學開端,大概還是得從1970年代算起。
Thumbnail
1950年代布袋戲園大量演出劍俠戲,按照劇目來看,有些是改編自現有著作,例如:《說唐演義》、《蜀山劍俠》、《十八路反王》、《新封神榜》⋯⋯
Thumbnail
台南,一個人文薈萃的好地方,同時也是古老的府城,歷史的痕跡在這裡比比皆是,但是越古老的東西,就越有它的智慧,同時更加古老也往往代表更危險。 漢人在台灣的足跡能上溯到哪?我想,鄭成功應該是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在台政權吧。 沒錯,今天的任務來自於明鄭時期的故事,現在回頭想想,說是現代版的戲說台灣一點也不為
Thumbnail
衛城推出新書《神明離去之後》和《戰爭中的美術》。前者以物品談藝術和歷史,從不同日本神社文物切入臺灣歷史觀察,有意思的觀察。後者介紹二戰時期的戰爭畫,分析藝術家的詮釋方向,以及促成這些畫作的因素。兩本書深入淺出地說明臺灣歷史,論述明確且嚴謹,非常值得一讀。
Thumbnail
《出版島讀:臺灣人文出版的百年江湖》回顧了清領時期、日治時期、冷戰時期與九○年代《著作權法》修訂的江湖風雨,也指出前輩們百年追求的路,作者們也描繪出臺灣人文出版的面貌,同時介紹出版史上獨特的出版現象,呈現這一個議題的時代意義,以及未來如何開拓人文出版的道路與方向。
Thumbnail
臺靜農教授(1902-1990)是安徽霍邱縣葉家集鎮人。當代知名作家、文學評論家及文 史學界重要學者。原名臺傳嚴、字伯簡,在民國20年代改名為靜農,晚號靜齋,筆名 青曲、孔嘉、釋耒等。 臺靜農早年加入「未名社」,大約在1925年春初結識當代著名作家魯迅,兩人往來密切,友誼深厚。
Thumbnail
沒有土地,哪有文學。──葉石濤 從日常生活被文字包圍切入,帶領觀眾進入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文學發展史。由原住民的口傳文學開始,反應了島嶼及海帶來的自然生命經驗,再到殖民時代、反共時代的不屈意志,最後行至每個人都能放肆書寫的現代,共寫下一個文學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