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2|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臺灣漫畫與代表臺灣的漫畫(3):名為風格的軸線?

由於語言、產地、作者國籍都存在可能的悖論,因此如同漫畫家彭傑所言,無論學界、輿論或創作者,多數人在嘗試處理臺灣漫畫的定義問題時,總會「努力尋找臺灣漫畫風格」,抑或「強調本土風格」。於是又將陷入另一個難解的問題──何謂臺灣的漫畫風格?進而重新回到題材與人、史、時、地、物的取現邏輯,形成迴環般無窮無盡的思辨迷宮。
圖 68 圖像創作風格與文字創作風格形成概念示意圖(來源:周文鵬整理)
圖 68 圖像創作風格與文字創作風格形成概念示意圖(來源:周文鵬整理)
圖 69 風格及其形成概念示意圖(來源:周文鵬整理)
如前所述,由於在涉及內容討論之前,繪畫式創作的成果早已因為接受者的存在,而可能隨著所有視覺特徵的浮現,被相同、雷同等分類邏輯逕行歸納;因此至少以漫畫而言,「風格」乃是一組作品內、外要素所共構的特質,姑且能以「畫風」為分界,區隔出外表及內容兩條不同的軸線。一如文學家在不斷寫成作品的創作歷程中,隨著題材、句法、用詞、結構、思維等指標物件的累積,將自然在接受者眼中轉化出某種共相般的個人特色,不難理解,漫畫也可以透過圖像特色、題材偏好、劇情手法等識別經緯,被讀者詮釋出不一而足的種種「風格」。
如圖68、69、70所示,作為一種立體而多層的結構,「風格」至少成立自一組包括題材、載體、情節的三角連鎖,然後才可能依醒目比例形成「表述」結果,衍生出受眾各自表述的「特色」。換言之,儘管一般情況下,創作者擇一改變題材、文筆或劇型,通常會被受眾定義為「風格的創新」,但嚴格來說,這段過程,其實更接近一場創作底蘊之於異樣元素的容受挑戰。若能順利完成內在要素的重構,那麼不僅作者自身的創作體系將延伸出新的脈絡,巨觀來看,只要擁有足夠的群眾基礎,獲得確立的創新成果,終將成為類型母體的創作基因。既在血統中影響後人作品的構成方式,更將隨著一組組範型、方法的前仆後繼,遷變出每段時期、每個世代的不同「風格」。
本文摘自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讀圖漫記:漫畫文學的工具與臺灣軌跡》/作者:周文鵬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