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影評|上周看什麼:《1917》——浩大中的微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你可能看到《1917》反差極大的評價,這是因為,就如同片名《1917》,極為簡約,簡約得只是戰爭中的一日裡,一個「微不足道」的故事。
《1917》具有跟《敦克爾克大行動》相似的質地,充滿了大量、大量的人,壓抑,殘酷。紀錄片似的拍攝曾存在的戰事,但相較《敦克爾克》陸、海、空三線敘事,《1917》選擇了精簡的敘事,畫面裡沒有回憶,沒有司令部,也沒有軍政的協商。只是純粹地,聚焦在兩名士兵身上。他們忽然被派發了傳令任務,藉以拯救走向陷阱的一千多名同袍。在戰爭中,他們的任務,失敗了僅是一小部分的損失,成功也無法改變戰局。
沒有爆破,沒有軍械的砲轟,只有兩名士兵,孤身橫跨戰線。那一切的緊張,就來自於未知。來自司令部的空拍是敵人已經撤退,但備守前線的長官又憑直覺否定。支持主角一行的動力是,主角的哥哥,就在前往陷阱的部隊中。為了走向死亡的兄弟,不顧危險地跨過重重險域。觀眾跟隨他們,走入充滿未知的戰場。遇見任何的情況,都只能臨機應變。其中優異的地方是,你可以在那些行走的畫面裡,望見戰爭的殘酷。那些主角身周的事物,可能飽受摧殘,可能遍佈屍體,可能肆意堆棄了廢物。導演並沒有透過太多的言語,去控訴戰爭的敗壞,讓觀眾親眼見識其中的荒唐。
《1917》並沒有帶來太多娛樂效果,沒有浴血奮戰,沒有英勇事蹟。這僅是在描繪微不足道的士兵,僅是作為一個人,在那人間地獄裡,咬緊牙關,隻手攀在生存的懸崖上。就像裡頭軍官所說的:

「You know how this war will end? Last man standing.」

想看到更及時的廢影評嗎?歡迎追蹤粉專:廢影評
有不明覺厲,希望更了解的電影嗎?
廢影評最近開始了付費服務「影評外送(客製影評)」,歡迎了解喔!
按讚支持廢年: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8會員
87內容數
主要經營著廢影評與廢年百態。 簡單來說分別是:  廢影評:主要經營,希望讓人看見更多好電影,相信好電影能洗滌疲憊。  廢年百態:紀錄看電影之外的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沈廢年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周防正行在《嫌豬手事件簿》,展現了迥異於近日的《王牌辯士》,或名作《我們來跳舞》的風格。寫實而壓抑地,展演了冤罪的無奈、痛苦,與法庭的拖沓。
《兔嘲男孩》導演塔伊加・維迪提,2016年的作品。 在笑鬧之餘,令人產生階級與制度的反思。
《蜜蜂與遠雷》看起來,像是常見的,探討天才的電影。實際看了之後,才發現,天才的議題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劇情背後,想要傳達「所謂創作,便是自己。」。而飾演女主的松岡茉優,有著非常優秀的演出。
上禮拜看了兩部名導的電影,根本經典周。 飽滿、扎實,令人反覆咀嚼的《痛苦與榮耀》。 悲哀的《在黑暗中漫舞》,就算在全然地寂黑之中,仍歌唱著。
兩個禮拜沒寫上周看甚麼了,一次把之前看的電影,都寫出短評了(灑花 《王牌辯士》、 《兔嘲男孩》、《別告訴她》、 《夏之庭》(The Friends)、《燃燒女子的畫像》
廢年二月期待的新片。 《蜜蜂與遠雷》、《1917》、《王牌辯士》
周防正行在《嫌豬手事件簿》,展現了迥異於近日的《王牌辯士》,或名作《我們來跳舞》的風格。寫實而壓抑地,展演了冤罪的無奈、痛苦,與法庭的拖沓。
《兔嘲男孩》導演塔伊加・維迪提,2016年的作品。 在笑鬧之餘,令人產生階級與制度的反思。
《蜜蜂與遠雷》看起來,像是常見的,探討天才的電影。實際看了之後,才發現,天才的議題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劇情背後,想要傳達「所謂創作,便是自己。」。而飾演女主的松岡茉優,有著非常優秀的演出。
上禮拜看了兩部名導的電影,根本經典周。 飽滿、扎實,令人反覆咀嚼的《痛苦與榮耀》。 悲哀的《在黑暗中漫舞》,就算在全然地寂黑之中,仍歌唱著。
兩個禮拜沒寫上周看甚麼了,一次把之前看的電影,都寫出短評了(灑花 《王牌辯士》、 《兔嘲男孩》、《別告訴她》、 《夏之庭》(The Friends)、《燃燒女子的畫像》
廢年二月期待的新片。 《蜜蜂與遠雷》、《1917》、《王牌辯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這裡的一切就像是發高燒,沒有人想發燒,但忽然就燒起來了。我們不想要,敵人不想要,但我們卻走到了這一步,半個世界走到這一步。而且上帝眼睜睜看著我們互相殘殺。
Thumbnail
我很推薦大家去看的原因,就是在孤獨中總有個能意外理解、並成為你好夥伴的人,當在戰場上你只能被量化成效判斷有沒有用時,仍有那麼一個人是純粹的擔心你、為你想發揮的喜好展現熱情而大力鼓掌,一起對著彼此說聲「我要活著,你也要活著」的人,也為自己開始有了找尋「為什麼」的動力。
Thumbnail
到底是戰爭抹殺了人性,還是毫無感情的殘殺即是人的劣根性?原本對勝利還抱有一絲希望的他,在戰爭的摧殘下漸漸逼出人性卑劣的黑暗面。
Thumbnail
  終於知道為什麼說看完後的心情都很沉重,因為……結尾沒有配樂。電影院突如其來的寧靜,留待人們消化、回憶紀錄片給人的情緒。   任何紀錄片一定都有立場,但好的紀錄片多少應正反併陳。然而,片中僅聚焦在「反送中運動」上街抗議的200萬人及國際譴責的聲音,而未有對另外500萬人(香港人口約7
Thumbnail
第二次世界大戰倖存下來的士兵, 究竟是偉大的逃亡者, 或只是一個想尋求心靈平靜的垂暮老者?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戰廢品》,敘述主角在朝鮮戰爭中的艱難經歷與對戰爭的感慨,充滿人性與政治的複雜交織。書中揭露了戰爭的殘酷和戰俘在戰俘營中的遭遇。同時展現在國共內戰後選擇的困難抉擇,無論選擇何方,都伴隨著犧牲和後悔。文章表達了對戰爭的憎惡,對信仰的質疑以及對人生的絕望。
Thumbnail
乍看之下很無聊的電影, 但所有一切寓意都在畫面之外, 「無聊」正是這部片有趣之處。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電影的精緻度很高,所以就算是快十年前的片子,也不會很老舊。
Thumbnail
當初會選擇找這部電影DVD來看,是由於出自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產生興趣,因為這部電影提到的主軸故事筆者以前就有耳聞,只是不知道它的詳細經過。整體而言,《死間行動》的故事交代完整,筆者滿意導演的敘事手法,然而仍然有些待改進的部分,筆者將會在文末說明。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這裡的一切就像是發高燒,沒有人想發燒,但忽然就燒起來了。我們不想要,敵人不想要,但我們卻走到了這一步,半個世界走到這一步。而且上帝眼睜睜看著我們互相殘殺。
Thumbnail
我很推薦大家去看的原因,就是在孤獨中總有個能意外理解、並成為你好夥伴的人,當在戰場上你只能被量化成效判斷有沒有用時,仍有那麼一個人是純粹的擔心你、為你想發揮的喜好展現熱情而大力鼓掌,一起對著彼此說聲「我要活著,你也要活著」的人,也為自己開始有了找尋「為什麼」的動力。
Thumbnail
到底是戰爭抹殺了人性,還是毫無感情的殘殺即是人的劣根性?原本對勝利還抱有一絲希望的他,在戰爭的摧殘下漸漸逼出人性卑劣的黑暗面。
Thumbnail
  終於知道為什麼說看完後的心情都很沉重,因為……結尾沒有配樂。電影院突如其來的寧靜,留待人們消化、回憶紀錄片給人的情緒。   任何紀錄片一定都有立場,但好的紀錄片多少應正反併陳。然而,片中僅聚焦在「反送中運動」上街抗議的200萬人及國際譴責的聲音,而未有對另外500萬人(香港人口約7
Thumbnail
第二次世界大戰倖存下來的士兵, 究竟是偉大的逃亡者, 或只是一個想尋求心靈平靜的垂暮老者?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戰廢品》,敘述主角在朝鮮戰爭中的艱難經歷與對戰爭的感慨,充滿人性與政治的複雜交織。書中揭露了戰爭的殘酷和戰俘在戰俘營中的遭遇。同時展現在國共內戰後選擇的困難抉擇,無論選擇何方,都伴隨著犧牲和後悔。文章表達了對戰爭的憎惡,對信仰的質疑以及對人生的絕望。
Thumbnail
乍看之下很無聊的電影, 但所有一切寓意都在畫面之外, 「無聊」正是這部片有趣之處。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電影的精緻度很高,所以就算是快十年前的片子,也不會很老舊。
Thumbnail
當初會選擇找這部電影DVD來看,是由於出自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產生興趣,因為這部電影提到的主軸故事筆者以前就有耳聞,只是不知道它的詳細經過。整體而言,《死間行動》的故事交代完整,筆者滿意導演的敘事手法,然而仍然有些待改進的部分,筆者將會在文末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