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而發(二)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每個孩子的內心世界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如何以文字表達出來是一件事,但啟導他們表達又是另一件事。我認為「想法從想法而來」,意思是你未必清楚你所有的想法,而透過聆聽或閱讀別人的想法,往往能獲得啟導,梳理自己的想法,再以語言或文字表達出來。
孩子閱讀故事,除了想知道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事,還會把故事投射到自己身上。他可以把自己融入至故事之中,或者把故事帶進實際生活裡去。大人跟孩子分享故事,最重要的,是讓他們透過故事引發自己的意念。最簡單的回饋表現,是如果他們是故事的主角,會如何克服困難?他們的意念反映他們對世界和人事的看法。那些看法不用修飾,是比較貼近他們真實的情感。這對他們的成長以及學習創作是十分寶貴的。
孩子沒有機會從閱讀別人的作品中獲得啟導,抒發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到他們創作時,作品自會因其他外在因素,例如制度、別人的看法,甚至希望應付考試、比賽而相似得「像在旁邊抄出來的」,有人就抄襲韓劇或荷里活電影橋段。「例如寫『舊傢俬的命運』,寫梳化的人最多,形容自己原本很多人喜愛,到老舊時被丟棄,以為去回收時會死定了,怎料有人好心拾我回去,十篇差不多十篇都是這樣。丟到海裏盡是這些作品,那麼我便不需要你了。」
我們一般所謂開拓孩子的思維與創作力,都多從技術層次切入,其實孩子的世界從年幼起,多半是由成人塑造的。我見過家長帶孩子到書店,無所不用其極要引導孩子選取他們心目中的書:「這些不會好看的,那些很悶的……這些你就沒有看過。」這樣無疑是遏抑孩子的獨特個性發展。
事實上,兒童文學作品題材廣泛,許多表面上屬成人題材,例如政治、戰爭、性、死亡等等,其實都會從兒童的視角出發,目的是希望引發他們開放地認識及表達他們的想法,只有透過開放和自由的溝通,才能開拓他們的創造力。成人不用像禁忌般要避免孩子接觸;如果他們限制孩子閱讀這些專為兒童而設的讀物,日後子女在其他途徑看到不當資訊,反而會有更壞的影響。
例如一個孩子寫道:有一天我上學時才發現忘了帶鉛筆,於是我問四周的同學,希望借到一枝。有一個好心的同學借了一枝鉛筆,我感到很溫暖。
作者忘了帶鉛筆時有甚麼感受?從創作的角度,作者不一定要寫出來,但從閱讀的角度,探尋作者的感受和想法,對創作是十分有作用的。成人不妨從這些微小的地方,跟孩子多些交流,或者除了幫助他們寫作外,更可以引導他認識自己和周遭的人和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9會員
    183內容數
    跟喜歡閱讀與寫作的青年人和孩子,以及孩子的家長,分享我對閱讀與寫作的一點看法、經驗與感想,讓大小朋友慢慢喜歡這個讀寫象外的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鄭子遴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誠然,孩子在學習寫作的過程中,難免為了訓練技巧而把感受放到一旁,不然很多文章是寫不成的。可是,寫文章除了應付考試外,還是一片真正屬於寫作人的自由天地,讓他不受干擾與批判地表達所思所感,對孩子的成長是有著關鍵的作用。
    我跟孩子分享創意寫作時,通常鼓勵他們把一些看似無關痛癢的東西,嘗試放大來觀寫和思考,想像力並非來自外太空,相反,它往往是微小得可以被一陣風吹走,一腳踏得支離破碎的小東西,匿藏在無人關注的地方,需要孩子從小處著眼來尋找它。文人可以多大話,只要是在創作上寫出來,而不是寫一些偽善的人愛說的屁話(Bulls
    初學寫故事的朋友,不妨先試改寫旅程式的故事作為練習,例如改寫《西遊記》為一篇小小說(約一千到三千字),重新設定唐僧與徒弟們所經歷的劫難和結局,然後隔幾天重讀,看看哪些情節不太吸引,自行修改,修改後給有經驗的作者朋友給予意見,然後再修改,相信這樣的練習對初學者而言,必有幫助。
    孩子喜歡讀故事不等於喜歡寫故事,樂於做一個讀者也是很不錯的選擇,好些小說評論專家都不會創作,他們是專業的讀者(沒錯,閱讀是可以專業訓練的。)相反,小說家亦未必能好好的分析文本。再者,如果孩子真的喜歡寫作,他暢游書海一段日子後,自然會按耐不住,或張開口或拿起筆要吐出醞釀已久的故事。那時候,大人要做的,
    大凡敘事的背後總有意圖,意圖可以簡單,也可以複雜,即使多複雜的意圖,也需要整理、琢磨,在過程中把意圖弄清楚,才能好好敘事。
    許多家長都問我,孩子都不愛閱讀,其實他們不是不讀,而是把「讀」轉化為互聯網的「搜尋」(search)功能。只要用手指在手機屏幕上一滑再一點,想要甚麼文章故事都瞬間「躍然mon上」。怪不得文化理論家詹姆遜(Fredric Jameson)說後現代文化的特徵是碎片化、零散化,其中就包括閱讀。
    誠然,孩子在學習寫作的過程中,難免為了訓練技巧而把感受放到一旁,不然很多文章是寫不成的。可是,寫文章除了應付考試外,還是一片真正屬於寫作人的自由天地,讓他不受干擾與批判地表達所思所感,對孩子的成長是有著關鍵的作用。
    我跟孩子分享創意寫作時,通常鼓勵他們把一些看似無關痛癢的東西,嘗試放大來觀寫和思考,想像力並非來自外太空,相反,它往往是微小得可以被一陣風吹走,一腳踏得支離破碎的小東西,匿藏在無人關注的地方,需要孩子從小處著眼來尋找它。文人可以多大話,只要是在創作上寫出來,而不是寫一些偽善的人愛說的屁話(Bulls
    初學寫故事的朋友,不妨先試改寫旅程式的故事作為練習,例如改寫《西遊記》為一篇小小說(約一千到三千字),重新設定唐僧與徒弟們所經歷的劫難和結局,然後隔幾天重讀,看看哪些情節不太吸引,自行修改,修改後給有經驗的作者朋友給予意見,然後再修改,相信這樣的練習對初學者而言,必有幫助。
    孩子喜歡讀故事不等於喜歡寫故事,樂於做一個讀者也是很不錯的選擇,好些小說評論專家都不會創作,他們是專業的讀者(沒錯,閱讀是可以專業訓練的。)相反,小說家亦未必能好好的分析文本。再者,如果孩子真的喜歡寫作,他暢游書海一段日子後,自然會按耐不住,或張開口或拿起筆要吐出醞釀已久的故事。那時候,大人要做的,
    大凡敘事的背後總有意圖,意圖可以簡單,也可以複雜,即使多複雜的意圖,也需要整理、琢磨,在過程中把意圖弄清楚,才能好好敘事。
    許多家長都問我,孩子都不愛閱讀,其實他們不是不讀,而是把「讀」轉化為互聯網的「搜尋」(search)功能。只要用手指在手機屏幕上一滑再一點,想要甚麼文章故事都瞬間「躍然mon上」。怪不得文化理論家詹姆遜(Fredric Jameson)說後現代文化的特徵是碎片化、零散化,其中就包括閱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孩子們的童言童語,總是讓我們感到有趣,從他們的視角所看出去的世界,似乎與我們眼中的大不相同,也因此重新開啟了我們對於這個世界的好奇心。 有時候小孩與這個世界接觸的方式會讓我們感到困擾,看在我們眼裡是搗亂及破壞,但卻是他們對萬事萬物展開好奇心的表現,就如同閱讀《這裡有什麼呢?》可以發現孩子敞
    Thumbnail
    許多人害怕上繪畫課,感覺與藝術創作遙不可及。但是,繪畫對於大人與孩子來說,仍然可以是一個很好的形式來發展創造力和美感。這篇文章分享了一個關於繪畫和創意啟發的故事,並提供了一些建議,讓我們能夠從中看到每個人都擁有藝術細胞的潛能。
    Thumbnail
    兒童文學是一個充滿魔力的領域,通過故事來啟迪智慧、塑造品格,以及引導孩子走向更美好的未來。本文探討了故事的力量、教育與啟迪、共鳴與成長等主題。
    Thumbnail
    孩子這幾天回來分享給我他的作品. 當下看到時. 說實在得,我挺震驚得. 由畫看出孩子心思細膩到這樣的地步. 不由得需要好好跟孩子談談了. 詢問他最近的心事. 後來講蠻多的吧 他說其實很多事他看得出來, 只是不想要講,不想要讓我擔心. 大人在做什麼其實小孩子都知道, 看得出
    請先花個幾分鐘思考這個問題:「你為什麼會想要說故事呢?」 說故事者必須先對繪本有感受,才能傳遞這份美好的能量。
    Thumbnail
    許多父母都知道,閱讀對孩子的重要性,但父母常常會想,小孩還那麼小,我跟他說故事講聽得懂嗎? 每天讀,到底對孩子有什麼幫助呢?為什麼親子共讀那麼重要?那要選擇什麼樣的書比較好呢?心中的疑問會不停跑出來,C媽在孩子剛出生時,也不斷的在思考這問題,也不斷在找答案,要如何幫寶貝選出好書?但在選書之前要先了解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瞭如何面對孩子想要留舊東西的議題,作者通過一個小品故事,表達了對孩子們情感和記憶的重視,以及父母身上塑造孩子的模型,這對教育和家庭價值觀提供了深刻的思考。
    Thumbnail
    讀了那麼多年的繪本、故事書,我一直很推崇孩子閱讀、親子共讀,那種看著孩子期待聽故事的臉、還有把孩子抱在懷裡的溫暖傳遞,實在很想要一本一本的念下去、一個一個故事一直說下去。由於一直都是當個英文老師,在學校很少機會說到中文繪本,但私底下因為畫風、書所傳遞的教育意涵,或者『自己喜歡』的因素,家中也有不少中
    Thumbnail
    每一幅兒童畫作都充滿了想像力和創造力,並反映了他們深藏的情感和經歷。文章探討了兒童繪畫的意義和心理分析的重要性,呼籲支持和尊重每個孩子的心靈,並分享了作者的社群資訊。
    Thumbnail
    -把曾經消失的一切,都找回來- 透過閱讀,孩子不僅是在認識文字,更是在感受文字所帶來的情感和觸動。 當孩子在「老樹之歌」的故事中找到觸動心靈的一句話時,他的成長和讀書的自信也隨之增長。 希望通過這個小品,讓讀者可以感受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閱讀對孩子成長的意義。
    Thumbnail
    孩子們的童言童語,總是讓我們感到有趣,從他們的視角所看出去的世界,似乎與我們眼中的大不相同,也因此重新開啟了我們對於這個世界的好奇心。 有時候小孩與這個世界接觸的方式會讓我們感到困擾,看在我們眼裡是搗亂及破壞,但卻是他們對萬事萬物展開好奇心的表現,就如同閱讀《這裡有什麼呢?》可以發現孩子敞
    Thumbnail
    許多人害怕上繪畫課,感覺與藝術創作遙不可及。但是,繪畫對於大人與孩子來說,仍然可以是一個很好的形式來發展創造力和美感。這篇文章分享了一個關於繪畫和創意啟發的故事,並提供了一些建議,讓我們能夠從中看到每個人都擁有藝術細胞的潛能。
    Thumbnail
    兒童文學是一個充滿魔力的領域,通過故事來啟迪智慧、塑造品格,以及引導孩子走向更美好的未來。本文探討了故事的力量、教育與啟迪、共鳴與成長等主題。
    Thumbnail
    孩子這幾天回來分享給我他的作品. 當下看到時. 說實在得,我挺震驚得. 由畫看出孩子心思細膩到這樣的地步. 不由得需要好好跟孩子談談了. 詢問他最近的心事. 後來講蠻多的吧 他說其實很多事他看得出來, 只是不想要講,不想要讓我擔心. 大人在做什麼其實小孩子都知道, 看得出
    請先花個幾分鐘思考這個問題:「你為什麼會想要說故事呢?」 說故事者必須先對繪本有感受,才能傳遞這份美好的能量。
    Thumbnail
    許多父母都知道,閱讀對孩子的重要性,但父母常常會想,小孩還那麼小,我跟他說故事講聽得懂嗎? 每天讀,到底對孩子有什麼幫助呢?為什麼親子共讀那麼重要?那要選擇什麼樣的書比較好呢?心中的疑問會不停跑出來,C媽在孩子剛出生時,也不斷的在思考這問題,也不斷在找答案,要如何幫寶貝選出好書?但在選書之前要先了解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瞭如何面對孩子想要留舊東西的議題,作者通過一個小品故事,表達了對孩子們情感和記憶的重視,以及父母身上塑造孩子的模型,這對教育和家庭價值觀提供了深刻的思考。
    Thumbnail
    讀了那麼多年的繪本、故事書,我一直很推崇孩子閱讀、親子共讀,那種看著孩子期待聽故事的臉、還有把孩子抱在懷裡的溫暖傳遞,實在很想要一本一本的念下去、一個一個故事一直說下去。由於一直都是當個英文老師,在學校很少機會說到中文繪本,但私底下因為畫風、書所傳遞的教育意涵,或者『自己喜歡』的因素,家中也有不少中
    Thumbnail
    每一幅兒童畫作都充滿了想像力和創造力,並反映了他們深藏的情感和經歷。文章探討了兒童繪畫的意義和心理分析的重要性,呼籲支持和尊重每個孩子的心靈,並分享了作者的社群資訊。
    Thumbnail
    -把曾經消失的一切,都找回來- 透過閱讀,孩子不僅是在認識文字,更是在感受文字所帶來的情感和觸動。 當孩子在「老樹之歌」的故事中找到觸動心靈的一句話時,他的成長和讀書的自信也隨之增長。 希望通過這個小品,讓讀者可以感受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閱讀對孩子成長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