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1|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憤談]欸你的角色好像誰喔!

「欸欸你的主角好像某個作品的角色喔!」
有時漫畫家們會被提到這個問題,好像自己辛苦設定的角色其實早有別人想過,自己的創意就有點不值錢,甚至還得受到別人是不是抄襲的質疑。
這個問題也不見得限定在漫畫,電影、小說、歌曲、動畫甚至多藝術都會被問到這種「你的作品中有誰誰誰的影子」這類問題,不過問題到底在哪?
也許該這麼說:說別人的角色或概念與其他創作者作品類似有沒有問題?

說起原創這回事

作家兼畫家的奧斯汀.克隆(Austin Kleon)曾經為原創這回事專門寫一本書談談他自己的看法,這個看法很有趣也很危險,而書名就是他的宣稱:點子都是偷來的。
雖然書中主要談及如何運用創造力,但是他否定「原創」的價值,他認為所謂的原創不過是將各種已知的東西重新排列而已,真正有趣的是排列的過程與結果的創意。
這是一個關於「原創」的老問題,古代對於藝術家的模仿到後來相信可以無中生有是經歷了好一長串的變化,現在多半相信藝術家(或是任何人)的創作是可以無中生有的概念幾乎來自文藝復興,到19、20世紀時則改變為類似奧斯汀的看法。
無論如何,看來要處理原創的有無是個浩大的工程,所以就先假設有原創吧,畢竟今天的問題不是問有沒有「原創」。
一個作品在藝術上是原創也好、不是也好,「創造性」是一項重要的評判價值,但這又會出現一個問題,起碼在現代我們還是不知道這個詞的具體意義是甚麼,簡單說就是我們其實不是很清楚「創造性」的定義。
但你跟我都知道有個感覺叫「創造性」對吧,起碼感覺上一個東西要被稱為「富有創造力的」,我們會認為他要在技術或文化上夠獨特,例如iPhone在功能上獨特、直播串流對娛樂習慣上的獨特。
現在可以說,討論有沒有「原創」似乎有點麻煩,因為很難撇清人類的創作與自然世界完全無關,不過可以確定的是一項作品我們都要認同有「創造性」才有價值。
在來,我們也通常認為人會有種能力叫「想像力」,想像力就是設想現實狀態其他的可能性,即便那些可能永遠不會實現,例如遊戲《魔物獵人》中基於已有的各種生物設想出某種新的生物,結果就是創造出各式各樣的魔物。
就對想像力來說,「聯想」是其中一種特別的想像力,他特別的地方在於聯想是從眼前的事物回憶到其他事物,例如看到天空一大群星星就聯想到河流、看到某遊戲就想到某個電競比賽或是看到惡魔就想到驅魔師一樣。
其中透過聯想的能力,人可以快速、精確的創作出新的概念,例如有些人看到鋁棒的顏色會聯想到藍色並在畫布上用藍色表現鋁棒,聯想是個很自然又有效的能力,幫助創作者快速的從已知的知識中抓出類似的東西,然後用這些東西加在自己的作品上。
所以可以說,姑且不論是否有「原創」的存在,創作至少是一種包含聯想在內的想像力、創意與其他各種能力的綜合,然後把心中的概念重現在自然世界中,而且這些東西具有「創造性」

「像誰」作為評論

剛剛說一項作品得要充滿創造性,而且是想像力是過程中重要的條件,而聯想是想像力的一種。
既然人都有想像力,反過來說大家也都會有聯想這個能力,剛剛「看到天空一大群星星就聯想到河流」的例子,姑且先稱這類聯想叫「相似聯想」,也就是看到某個事物就回想到某個性質相似的其他事物,他們之間不一定完全一樣,但是在某些部分或特徵上「長很像」。
創作者用這種能力為自己的作品抓一個相似的事物,這也就意味著有些讀者如果他也知道過一樣的事物也可以進行一樣的聯想,這時候聽到「欸你的角色好像誰喔!」這種話似乎也不奇怪。
這其實不難理解,創作者先看過某些事物,某天創作時針對他心中的概念進行聯想,結果作品在某些細微的部分類似某個事物,這些細節當然不減作品的創造性,而且通常來說這會被稱為「參考」。
例如史蒂芬金寫過一篇小說《迷霧》,而這篇《迷霧》中對於某些恐怖畫面的描述顯然參考過洛夫克拉夫特(H. P. Lovecraft)的作品。
創作者會聯想,讀者也會聯想,但有時說出像誰會有問題嗎?
我覺得要先釐清一件事,只要是一個能審美的人,他通常會講一些美感有關的評論,也就是說人都會說出一些判斷美感價值的言論,從簡單的「我不喜歡」到複雜的藝術評論都是這樣。
但是單純把聯想到的東西講出來,這種「陳述」能知道任何與美感有關的價值嗎?
如果可以,「說A像B」中的「像是」意味著A會繼承B的價值,但這不可能,因為「像是」代表A與B之間有他相似與不相似的地方,要繼承也只會繼承相似的地方,可是一項作品的價值可以切一小塊來評嗎?是當普天創作都披薩就對了?
而且說A像B也只是提到A與B相似的只有特點或概念上的性質,只是長的像而不是某種價值關係,除非今天能提到A與B相似的部分是價值上的相似,否則不能說聯想可以當作審美評價。
比方說看到某人做機器人,說他的機器腳跟另一個機器人的腳「長得像」,或是說跟另一個機器人的腳「長得像,可能抄襲」,這兩句話是不一樣的。
簡單的說,單純講出「長得像」只是一種對聯想的陳述,這種陳述沒有辦法判斷價值,因為這種話只是陳述某個回憶,單憑這樣不足以作價值判斷。
有沒有價值判斷要看上下文,說「長得像,可能抄襲」就帶有一些價值判斷,這時這些句子才有美感價值,一個句子是不是價值判斷句非常重要,原則上談到價值的句子跟只陳述事實的句子之間不能互相比較,也就代表只是講「像誰」是沒辦法知道些什麼有意義的資訊。

討人厭的話

有時會看到某些插畫家、漫畫家或任何創作者看到別人說「欸你的XXX好像誰誰誰喔!」總是會一股火上來。
但我想這類言論,就單純講出「像誰」然後就沒有其他的,因為看不出來用意,因此說到底也沒什麼好談的,特別是針對藝術創作時更是如此。
要說為甚麼,因為創作是一種主觀的活動,我沒有理由特別去證明我的作品「不像誰」,我只要透過作品講一些我想表達的東西就好,像不像誰不是作者應該證明的。
當然你可以說與某個負評滿滿的人比較也是種價值判斷,不過這樣說有點問題,舉例我說你的唱腔像黃安,的確黃安有他糟糕的地方,但我說你的唱腔像他不代表你做人也像他,我只是覺得你與他相似,不是說你等於他。
既然創作是主觀活動就會有主觀評價,只是陳述聯想是不知道除了「像誰」以外的資訊,要因為有人說你唱腔像黃安就不爽有點言之過早,不能知道的事情太多了,你又怎麼判斷人家是不在嗆你爛?
對方到底有沒有sense或甚至是道德上可以戰的地方,一切要看當下的情境跟上下文,如果說「你像黃安一樣難聽」就是一種價值判斷,是不是難聽就有的論,只說你「唱腔像黃安」是沒有甚麼多餘的意義的,不是好不好的問題,是沒有參考價值的問題。
說誰的作品像誰,這不是一個很好的評論,作為稱讚也不是甚麼好稱讚,「像誰」充其量只能說明你喜歡的作者程度與另一個人類似,對於力求獨特的現代,這反而聽得很刺耳。
雖然是很鼓勵大家多多發表審美評價,但也請多學學怎麼說話,如果沒有本事為自己的話辯出一個所以然,那你就說個「喜歡」就好,講多惹人嫌而已。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