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藝術家都會被問到:「這些想法怎麼來的?」
誠實的藝術家會說:「我偷來的。」
作者奧斯丁.克隆 Austin Kleon,在他的個人部落格中,他用"is a writer who draws"來形容自己,這句話也融合在他的創作當中,《點子都是偷來》本書是由1+1圖配文的方式,以單篇幅小觀念,構成本書,閱讀上會像看童書一樣,不用任何壓力就能閱讀。
如同書名,奧斯丁認為,創意與原創就是偷來的,其中引述許多名人的語錄,也指名沒有百分百的原創,原作與創意的來源都會源於你所認知到的某樣事物,再透過你本身的觀念與認知事物的方式結合後,用專屬於你的方式創造,這就是原創的來源。
這樣的想法十分有趣,任何事物都會經歷學習,內化,產出的過程,包含創意也沒有區別。
你的創意如何展現,如何做出你的原創作品,也很大幅度會取決於你受到誰的啟蒙,看到最多的會是哪種類型的作品,同樣地,好的作品也會讓你對於藝術的敏銳度提高。
曾經聽過一句很有意思的話,為甚麼有錢人家的小孩對美感的敏銳度普遍比較高?因為他們從小就充斥在美的環境中,自然天生就能分辨出美與不美的事物。
只要多蒐集好的創意,多品嘗好的大師的作品,偷偷學起來,藝術家是收藏家,你也應該當個收藏家,而不是囤積症患者,自然而然,創作的品質也不會太低。
模仿是幫助你開始創作的過程,進步最快的方法就是模仿,模仿其他人的手法、觀念、形式,多模仿幾位大師,想辦法研究他們作品中的精隨、靈魂所在之處,這些是你很難偷走也很難模仿的,等到你想辦法學到你認知中的"精隨",大家就會說你是渾然天成,而不是抄襲仔。
Fake it, until make it!
當你擁有足夠多的input後,創作會自然而然地幫助你融會貫通你所學到的東西,也會自然而然地幫助你瞭解自我。
你一定有過這種經歷,當你下定決心提起你的創作工具時,不知道該如何開頭,腦海像是陷入未知的渾沌一樣,原本在腦中構想好的畫面,卻沒辦法呈現,當你落下你的第一筆,卻發現沒有想像中那麼好,但當你多下幾筆,中途可能會有停頓,多加思考的空間,但你也發現你在哪方面是有所欠缺的,此時,作品也自然而然地呈現在你眼前,你腦內的想像畫面也越來越清晰,這就是創作,也是本書中小貓貓最喜歡的一個想法。
Don't worry about unity from piece to piece
—what unifies all of your work is the fact what you made it.
不要擔心作品是否連貫,把你所有作品串連起來的就是你。
許多知名大師都曾說過,要成為大師最好的方法就是一直創作,日復一日,你喜歡寫小說,喜歡畫畫嗎?那就要讓自己不要停下來,每天都持續地寫,持續地創作,總有一天會做出連你自己看了都驚嘆不已的作品。
像網路小說作家,隨便去看一位在頂流的作家,會發現他們已發表作品的總字數,都是需要經年累月才能累積起來的龐大字數。
奧斯丁認為,創作無外乎:
1.持續創作,日復一日
2.與人分享
現在的世界已不再需要透過書信,甚至只能與身邊的人分享自己的創作,期待哪一天才能被人看到,只要透過網路持續發布,總會有一天被演算法眷顧,推播出一次你的作品。
在物質與資訊爆炸的時代裡,奧斯丁同樣認為,藝術創作是一種減法,藝術的構成不是加了多少東西上去,而是你選擇捨去了甚麼東西,去構成你的作品。
在他的舊作《Newspaper Blackout》也表達出他的理念,透過把報紙中不需要的字體用麥克筆刪塗的方式,留下他想表達的句子/單字,構成這本書籍。
有一種看法是,一本小說如果要寫得好,他要足夠聚焦在他的主線上,在小說寫作過程中常常會迸出許多天馬行空的想法,而且通常在當下都會覺得很棒,想要塞進故事裡,做為支線發展,然而,如果這樣做的後果,常常會導致主線進行不順利/吃書/作品過度臃腫等現象發生,如何選擇適當地保留途中產生的想法,該如何適當的出現這些支線,也與奧斯丁的想法不謀而合。
本書適合推薦給對創意思考卡關,想要適度來一點休息,但又不想動腦的讀者,有一點像故事書,翻著翻著就看完了,同時也不會灌輸你太多的觀念,讓你需要去咀嚼消化。
書中下半部分的內容在於大家熟知的陳腔濫調,但就如同陳腔濫調一樣,大家都知道,但不會去做,比如書中提及:好好生活、找個好伴侶、持續創作、保持善意、做個好人......等等內容,但不影響本書的精采程度,推推。
※預覽圖來源於作者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