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潔:照顧空間與人的需要 ─ 琳達.湯瑪斯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Picture from 三元生活實踐社
『一本好書』提案
『一本好書』提案:拾起斷捨離,你真的在斷捨離嗎?
這些年,坊間出了許多關於整理或清理雜物的書籍。
關鍵字圍繞著「斷捨離」,教我們清理空間就是清理內在,外在是內在的投射......等等。
代表著在這過度消費的小時代,整理似乎是人們的課題,內在紛擾與囤積已是人們的正常狀態,不斷地尋求與釋放,似乎是唯一途徑?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囤積的傾向,你可能有一個抽屜或櫃子,裡面裝滿暫時不想處理的東西。
囤積與收藏有什麼差別呢?
收藏,井然有序,並且易於取用。囤積通常很雜亂,佔用大量空間,很難在空間走動。
DSM-5(精神疾病診斷)首次將囤積症 (hoarding disorder) 診斷標準獨立出來。診斷內容,主要是不顧所有物的實際價值,持續囤積它們,並且有困難或有壓力拋棄,以致生活空間凌亂,整間屋子最後只剩下儲物功能而已。
而囤積者是缺乏自覺,在面對勸說時,多是否認。而他們認為把精神花在清理上是「弊大於利」,所以不太可能主動清理房子。如果想改善現況,首要之務就是協助他們找出動機,讓做出改變比死守物品更有吸引力,如同成癮患者,總是在改變與死守間擺盪,關係連結與改變動機是其介入策略的重點,。
而情緒跟囤積有什麼關係呢?過去將囤積掛在強迫症底下,我們很容易理解,囤積是種強迫行為。
直到DSM-5才將囤積獨立出來,因為就思考脈絡及科學證據下,囤積與強迫症完全是不同的樣貌。
『囤積症,是憂鬱與焦慮的綜合,對過去的依戀與對未來的渴求。』
研究發現,囤積症患者試圖丟棄東西常常會引起強烈的情緒,感到不知所措,囤積症患者往往傾向於延遲或避免做出有關扔掉什麼的決定。
物品本身,有著過度的情感連結、連結破裂或不當的依附關係。這樣的不當連結與依附,對患者來說是有意義的,是自我保護、安全的,以避免人際關係的焦慮。但卻導致在丟棄物品時,伴隨強烈的負向情緒。
------------------------------------------------------------
筆者某天看到抽屜蠻亂的,心想此刻就來整理這個抽屜吧!從拿起第一個物品,就開始踏上記憶的旅程。
「這個東西從哪來的,誰給我的?我什麼時候用過它?為什麼它被我放在這裡?它失去了存在價值。」
接著從書桌轉移到衣櫥,這是個無意識的過程。
拿起了一件衣服,濕黏的感覺湧上,就像蛞蝓或蝸牛,在身上爬行,經過之處,都會留下黏液。
『記憶沾黏 / 情緒沾黏』
筆者稱此現象為「沾黏」。回想起,曾經有個案提到,自己曾經骨折,未充分復健,肌肉會沾黏,沾黏會阻礙身體的代謝活動,甚至細胞的代謝循環,而引發一連串的「阻塞效應」:如發炎、疼痛等症狀。
原來整理的時候,記憶(情緒)的沾黏是這樣的狀況。
拿起了這件衣服,我想起了某個時刻、某個場景,某個人,接著情緒湧上,可能是當時的情緒,也可能是這人離開時最後的情緒。
最後,很自然地再放回去,放回去的地方是櫃子抽屜裡的最後面、最下層。在擺放的位置上,很清楚了解,這是比較不會穿的衣服,但也許哪一天會穿到也不一定,心裡這樣滴咕著。
在心理的位置上,有意識地,不碰觸它,但殊不知只是暫時。未來,在某一刻,還是會整理到它,再次經驗沾黏的感覺。
我寧願讓它停留在身上,享受那依戀的感覺,也不願多跟它對話,直到身體出現疼痛、過敏。
濕黏的身體伴隨著焦慮,一面對抗身體,一面害怕失去僅存一點點的自我。
『記憶脫鉤 / 情緒脫鉤』
我拿起了另一件衣服,記憶再次響起,情緒如浪潮般湧上,我有意識地,此刻停留久一點。這次我改變它的位置,從第一個抽屜的左邊第三層,擺放到右邊第二層。
它如古典樂般,不再沾黏(註1)。它如電視畫面般,有了距離(註2)。
每拿起一樣物品,擺放位置如故或重新排列組合,海馬迴與杏仁核的再活化,記憶與情緒的意義也跟著重新轉譯。
從拾起物品開始,就不再只是思考,決定需不需要這麼簡單了。
試著問自己,你已經準備好開始了嗎?
『一本好書』提案:拾起斷捨離,你真的在斷捨離嗎?
註:
1. 研究顯示,古典樂與其他音樂相比,較不會引起記憶的連結。
2.接受與承諾療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ACT)中,會運用到的認知脫鉤(Defusion)技巧。改變自己和負面想法的「關係」,電視畫面,讓我們與想法保持距離,這是脫鉤的一種方法。
參考資料:
琳達.湯瑪斯。(2019)。清潔:照顧空間與人的需要。三元生活實踐社。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2K會員
166內容數
《聽聽心理說的話 PSYCHOLOGY LISTENING》 「人生不是有待解決的問題,而是等著被經驗的現實。」 心理非心裡,卻也說進您的心裡。這裡有一篇篇的生命經驗、心理治療的看見與心理學知識,轉換為療癒性的文字。當您看了,希望能讓您安住當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本好書』提案 虐待,不再只發生於有形的生理傷害。 虐待,藏在關係裡,以它最安全的姿態,滲透到你的自我信念。 情緒勒索、依賴、控制、忽略、保護,各種當下的只能接受,帶著疑惑,混淆我們未來的人際關係。 即使幸運的你,發現了它,也趕不走或害怕趕走它。 因為,它走了,自我也崩解了。
『一本好書』提案 虐待,不再只發生於有形的生理傷害。 虐待,藏在關係裡,以它最安全的姿態,滲透到你的自我信念。 情緒勒索、依賴、控制、忽略、保護,各種當下的只能接受,帶著疑惑,混淆我們未來的人際關係。 即使幸運的你,發現了它,也趕不走或害怕趕走它。 因為,它走了,自我也崩解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觸斷捨離這個議題,覺得我也可以試試看斷捨離,理由如下 生活太如意,小廢物隨手可得 1)對於小廢物沒有免疫力,所以擁有太多裝飾品,多到展示櫃已經呈現擁擠狀態,美其名是多采多姿,但在沒有興趣的人看來,實在是一些不知所云的物品,無法從中感受到個人特質或美感。 居家不大,已無空間 2)從與公婆同住
Thumbnail
從實質的物品到內心深處進行整理,在整理過程中找回生活的掌控力,用大刀闊斧的方式捨棄無法怦然心動的物品,擁抱更輕鬆自在的人生。
Thumbnail
你是否有這種感覺:家裡的陳年雜物已塞滿櫥櫃抽屜和儲藏室,早就想要斷捨離了,卻總是覺得任務龐大而害怕,沒有動力開始。 或者,以往的整理經驗都是不了了之,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所以對整理的態度變成能拖多久就是多久? 回憶我過去斷捨離的經驗,發現最大的阻礙就是「太無聊」。雖然剛開始總是滿腔熱血非常投入,
Thumbnail
說到整理,實在是有夠費心費力的。 所以,在增加物品上,真真切切要更加小心翼翼。 斷捨離的書看了不下十本,每次看過都以為自己要轉變了。 每次實施,卻更像是減肥過程: 一開始很想努力,好像下了很大的決心,腦袋風暴得狂烈。在想像中一切都很巨大,很美好,很快樂,很簡單,喔!太棒了。 但實施起來雙手雙腳好
Thumbnail
斷捨離的概念讓人們時不時想要整理生活空間,但真正的整理並不是把東西重新擺放。在《理想的簡單生活》一書中提及,斷捨離不只是整理物品,更是釋放心靈壓力的過程。
Thumbnail
囤積症(hoarding disorder),指稱一種過度購買、囤放及收集物品的強迫性行為......
Thumbnail
近年流行斷捨離,即是將多餘物品做相應處置以達舒適空間。然而,心理聲音和處理物品去處仍具挑戰。透過捐贈、二手賣場等方式可尋找物品有緣人。除斷捨離物品外,心理排毒亦應繼續努力。
Thumbnail
去年 10 月從高雄搬回台北後,首要之務就是重新整頓居住空間,特別是我那過去 20 幾年來厭惡的房間。 我丟了很多東西,屬於我的、不屬於我的。除了物品,我也下定決心丟掉陪我一路長大的鵝頭牌木書桌,以及父親生前使用的大辦公桌。然而下決策的是我,母親卻比我還糾結。在預告要丟那書桌後,她不只一次透露「好
Thumbnail
因為住家以及診所辦公室累積近二十年的雜物,已堆得有點干擾正常生活,也就在這幾個月開始進行我的「斷捨離」行動。     前幾年日本作家山下英子提出斷捨離的概念,書大為暢銷,也掀起一股從清理家裡雜物到整理自己生活的風潮。     所謂斷捨離是指,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棄多餘的廢物,脫離對物品的執著,甚
Thumbnail
大概從11月份起,就開始每天斷捨離家裡的東西。 不知道是冥想起了作用,還是我內心起了什麼變化,忽然感覺物慾少了很多很多。 某一個週末我大概清出了五大袋(黑色大型裝屍體?的那種)不需要的衣服。 衣櫃空出了至少有一半的空間,清完的時候心理一陣清爽,看著還有很多空間的衣櫃,心裡想的不是要再買
Thumbnail
接觸斷捨離這個議題,覺得我也可以試試看斷捨離,理由如下 生活太如意,小廢物隨手可得 1)對於小廢物沒有免疫力,所以擁有太多裝飾品,多到展示櫃已經呈現擁擠狀態,美其名是多采多姿,但在沒有興趣的人看來,實在是一些不知所云的物品,無法從中感受到個人特質或美感。 居家不大,已無空間 2)從與公婆同住
Thumbnail
從實質的物品到內心深處進行整理,在整理過程中找回生活的掌控力,用大刀闊斧的方式捨棄無法怦然心動的物品,擁抱更輕鬆自在的人生。
Thumbnail
你是否有這種感覺:家裡的陳年雜物已塞滿櫥櫃抽屜和儲藏室,早就想要斷捨離了,卻總是覺得任務龐大而害怕,沒有動力開始。 或者,以往的整理經驗都是不了了之,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所以對整理的態度變成能拖多久就是多久? 回憶我過去斷捨離的經驗,發現最大的阻礙就是「太無聊」。雖然剛開始總是滿腔熱血非常投入,
Thumbnail
說到整理,實在是有夠費心費力的。 所以,在增加物品上,真真切切要更加小心翼翼。 斷捨離的書看了不下十本,每次看過都以為自己要轉變了。 每次實施,卻更像是減肥過程: 一開始很想努力,好像下了很大的決心,腦袋風暴得狂烈。在想像中一切都很巨大,很美好,很快樂,很簡單,喔!太棒了。 但實施起來雙手雙腳好
Thumbnail
斷捨離的概念讓人們時不時想要整理生活空間,但真正的整理並不是把東西重新擺放。在《理想的簡單生活》一書中提及,斷捨離不只是整理物品,更是釋放心靈壓力的過程。
Thumbnail
囤積症(hoarding disorder),指稱一種過度購買、囤放及收集物品的強迫性行為......
Thumbnail
近年流行斷捨離,即是將多餘物品做相應處置以達舒適空間。然而,心理聲音和處理物品去處仍具挑戰。透過捐贈、二手賣場等方式可尋找物品有緣人。除斷捨離物品外,心理排毒亦應繼續努力。
Thumbnail
去年 10 月從高雄搬回台北後,首要之務就是重新整頓居住空間,特別是我那過去 20 幾年來厭惡的房間。 我丟了很多東西,屬於我的、不屬於我的。除了物品,我也下定決心丟掉陪我一路長大的鵝頭牌木書桌,以及父親生前使用的大辦公桌。然而下決策的是我,母親卻比我還糾結。在預告要丟那書桌後,她不只一次透露「好
Thumbnail
因為住家以及診所辦公室累積近二十年的雜物,已堆得有點干擾正常生活,也就在這幾個月開始進行我的「斷捨離」行動。     前幾年日本作家山下英子提出斷捨離的概念,書大為暢銷,也掀起一股從清理家裡雜物到整理自己生活的風潮。     所謂斷捨離是指,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棄多餘的廢物,脫離對物品的執著,甚
Thumbnail
大概從11月份起,就開始每天斷捨離家裡的東西。 不知道是冥想起了作用,還是我內心起了什麼變化,忽然感覺物慾少了很多很多。 某一個週末我大概清出了五大袋(黑色大型裝屍體?的那種)不需要的衣服。 衣櫃空出了至少有一半的空間,清完的時候心理一陣清爽,看著還有很多空間的衣櫃,心裡想的不是要再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