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兒防老」不是理想,是必要(上)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分享這個題目之前,我想先在此轉載一篇很長的網路文章。
***以下內容為轉載
李老今年七十歲,老伴兒六十八歲。退休前,李老夫婦都是省城電子研究所的研究人員。
李老的兩個兒子,一個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一個畢業於清華大學, 之後繼續深造,取得了高學歷後,如今都在北京定居。
李老夫婦的老年空巢生活,過了將近有十年了。
起初, 一切似乎都還和諧,充裕的養老金足夠老兩口安度晚年,那段時間, 兩位老人還經常出門旅遊,過著逍遙自在的日子。
但是, 隨著時光的流逝,這對在撫養子女上「功德圓滿」的老人, 卻越來越感受到了垂暮生命的重荷。兩位老人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 尤其到了最近兩年,更是每況愈下。
李老患有嚴重的心臟病, 老伴患有嚴重的高血壓,日常生活中,老兩口是彼此的醫生, 一個替另一個量血壓,一個監督另一個按時服藥。
老兩口知道控制病情的重要,心裡都很清楚, 一旦其中的一個倒下了,另一個都沒力氣將對方背出家門,而且, 另一個也勢必會跟著累倒。
這種擔憂在今年年初得到了證實。
當時李老的心臟病突發,幸虧鄰居幫忙,打電話叫來了 120 急救車。老伴也想跟著急救車一同上醫院,被鄰居好說歹說地勸住。 鄰居也是好心,擔心老太太跟到醫院去只會把自己也急出毛病來。
老伴留在了家裡,可是當天晚上, 一個人在家的老太太突然感到天旋地轉。依靠平時掌握的醫療常識, 老太太理智地沒有進行多餘的掙扎,而是就地躺在了地板上。躺下後老太太就感覺到完全動彈不得了, 整個身子已經完全不受自己的支配。她說,那一刻, 她認為自己要完了。就這樣躺在冰冷的地板上,直到黎明時分,老太太的病情才漸漸緩和。
她始終不敢動,更不敢睡著, 她怕自己一旦睡著了,就再也不會醒過來了。等到第二天, 鄰居發現了,也是喊來了 120,後腳跟著前腳,把老太太也送進了醫院。
這件事情發生後,李老夫婦的空巢生活正式敲響了警鐘。
李老先生說:
我們不是沒有想過去北京和兒子一起生活。以我們倆的收入, 即使生活在北京,也不會給孩子們增添太多的負擔,但是北京的情況太特殊了。在任何一座城市生活, 我和老伴兒的晚年都不會遇到今天這樣大的困難。
兩個孩子目前在北京生活都算穩定,也都買了自己的房子, 買的房子,都是一百五十平米左右,合計下來, 這兩套房就將近一千萬了。買完房子, 他們的人生基本上就被套死在那一百五十平米上了。 他們各自的一家三口,也夠住下我和老伴兒了, 但孩子們誰都不主動開口請我們去住。
有一年過年,全家人都在,兩個兒媳婦用開玩笑的方式互相說: 現在國家人均居住面積的小康標準是三十平米, 如果咱們誰家再擠進兩個人去,立刻就生活在小康線以下了。也許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我和老伴當時只能相視苦笑。
若是我和老伴兒在北京租房住,即便我們住在北京了, 兒子就在身邊,可日子一樣是我們老兩口自己過,還是空巢家庭, 頂多週末的時候孩子們能過來看一眼。 這樣就等於是白白花了一筆冤枉錢。
思前想後,唯一的出路就是我和老伴兒獨守空巢。
對於暮年的生活,我們不是沒有做過設計。可現在看,事情沒有發生之前,我們的想法都太過樂觀了些。當年我們退休的時候,想著自己老了,絕不拖累孩子們。我們老兩口和孩子之間的關係,自從他們考上大學那天起, 就已經是「功德圓滿」了,從此,在彼此的義務上,都不做強求。
那時我們想:
我們在自己的老年,依靠自己不薄的退休金, 可以遊山玩水,完全投身到大自然的懷抱中去, 直到老的哪兒也去不了的時候,就找一個小保姆伺候我們。
起初一切都按照我們的計畫進行著。
我和老伴兒退休後年年去外地旅遊,在麗江,我們還租了一間民房, 連續三年都在那邊過的夏天,自己買菜做飯,就像居家過日子一樣。 我們自得其樂,孩子們也很高興,都說自己的父母真是瀟灑。因為彼此無擾,我們老兩口和孩子們的關係處理得非常融洽。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這樣的日子沒有過上十年, 計畫就完全被打亂了。我們沒有料到,自己的身體垮得會這麼快。只能終止雲遊四方的日子了,提前進入請保姆的程式。
可是,真的開始請保姆時,我們才發現自己太幼稚了。
在我們的思想裡,花錢請人為自己服務,就是一個簡單的雇傭關係, 只要付得起錢,一切就會水到渠成。誰能想到,如今請保姆難, 居然已經是一個社會問題了。
我們最先找了家政公司, 伺候兩個老人,對方給出的要價是每月三千元。這個數目雖然也在我們能夠承受的範圍內, 但還是讓我們有些小小的驚訝。在心理上,我們認為價錢是高了些。老伴有些想不通,我還給她做了做思想工作。我說既然是市場化了, 這個定價一定就是市場自我調節出來的,是被供求關係所決定的。
通過這個價格,我們就可以得出如今老人對保姆的需求有多大, 供不應求,所以才導致出了這樣的價格。
你看, 我們研究所剛剛畢業的研究生,一個月的工資也就是三千塊錢, 可是一個不用受太多教育就能勝任的保姆崗位, 也開出了和一個研究人員同等的薪酬標準, 這個價格不能說沒有一些扭曲。
但這就是現實, 我們處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中,購買服務,只能接受如此的定價。好不容易,老伴兒的思想工作做通了,第一個小保姆被請進了家門。但購買保姆服務的交易方式,遠遠不像我們購買其他商品那麼簡單。
購買其他商品,基本上還有個公平原則、誠信原則在裡面, 但購買家庭養老服務,這裡面的不確定因素就太多了。這個小保姆為我們提供的服務品質,遠遠和我們的預期不相吻合。 我們老兩口也是自認有修養的人,但是的確難以容忍。
於是又換了一個,每個月還多給出五百塊錢。 但是隨著付出的價格抬高, 獲得的服務品質與預期的落差反而更大了。
就這樣接二連三換了四個保姆,最終不約而同, 我和老伴都決定不再嘗試這條路了。我們決定, 在我們還能動的情況下,彼此照顧對方。這裡面沒有不理性的因素, 我們都是學理科出身的,不會感情用事,任何決定,都是經過理性推理出來的。
但是現在不得不承認, 我們的理性思考的確有僥倖的成分在裡面。老年人的身體狀況, 更是個不可估算的變數。
發生在老伴身上的危險,讓我知道了, 現在身邊有個人還是非常必要的, 起碼不會讓我們在突發險情的時候坐以待斃。
上次老伴被救, 是因為我們防患於未然,留了一把鑰匙在鄰居家裡。鄰居很負責任, 我住院後,就擔心我老伴一個人會有什麼不測,一大早敲門問安, 沒人應門,這才開門看到了躺在地板上的老人。
這種僥倖的事還敢再重演嗎?不敢了。
現在我和老伴又有了一個共識,那就是住院兩個人必須一同去, 反正以我們現在的身體狀況,任何時候都夠得上住院的條件。我想啊,也許我們最終的那個時刻,會是雙雙躺在醫院的病床上, 彼此看得見對方,一同閉上眼睛。如果真是這樣,那可的確就是功德圓滿了。
現在孩子們當然很著急,可也只能勸我們再去請保姆。他們總以為我們是捨不得花那份錢, 根本體驗不到這種買賣關係如今的混亂——不是你支付了金錢, 就一定能夠換來等值的服務。他們不知道,這種「等值」的要求, 更多的還是指人的良心,是良心和良心之間的換算。可是如今人的良心,是個最大的不確定值,最難以被估算和期待。
我們住院後,兩個孩子都回來了,當孩子們出現在病房門口的時候, 那一刻,我真的感受到了情感上的滿足。那一刻,我居然有些傷心, 就好像自己受了什麼天大的委屈一樣。老伴兒更是哭得一塌糊塗, 孩子們越安慰,她哭得越凶。
好在我還算比較克制,如果我也落淚, 孩子們會感到震驚的。我從來沒有在兩個兒子面前掉過淚。孩子們不會理解他們的父母怎麼會變得如此脆弱, 就像我年輕的時候一樣,也一定是難以理解如今的自己。
在醫院陪了我們幾天,看我們的病情都穩定下來了, 孩子們就回北京了。他們太忙。是我讓他們回去的, 有生以來第一次,我在理性思考的時候,感到這麼違心。
孩子們走後,我和老伴突然變得特別親。不是說我們以前不親, 是這次事情發生後,我們之間那種相濡以沫的情緒變得空前濃厚。我們倆的病床挨著,各自躺在床上,伸出手, 正好可以牽住彼此的手,我們就這樣躺在病床上手拉著手, 連護士看到都笑話我們,說我們比初戀的情人還要親密。
護士說得沒錯,我和老伴兒年輕的時候, 好像都沒有像今天這樣情重。這就是相依為命啊。我們手拉著手, 各自還吊著液體,我覺得液體滴進我們的血管裡,就融合在了一起, 這種感覺真好!
在醫院裡,我和老伴商量了下一個決定——我們住進養老院去。
出院後我們立刻考察了一下,有幾家養老院還是不錯的,比較正規, 主要是管理相對嚴格。
畢竟是有那麼一個機構, 為老人提供服務的人員,有組織的管理,這樣一來, 就杜絕了老人在家養老,讓保姆關起門來稱王稱霸的可能。
你要知道, 老年人的狀態,決定了在私密的空間裡,相對身強力壯的保姆們, 他們絕對是處於弱勢地位的。
我們看中的那家養老院還提供家庭式公寓,就是一個小家庭的樣式, 廚房、衛生間一應俱全。
我們並不需要過集體生活, 每天服務員會送來三餐,自己願意的話,也可以自己做飯, 醫務人員會隨時巡視老人的身體狀況。
當然,這種收費比較高, 一個月我們兩個人需要繳納六千塊錢。這個價格我認為是合理的, 因為吃住、醫療保健都在裡面。入住手續我們已經辦好了,現在只等養老院的通知。這家養老院的公寓房很熱門,需要排隊。
去養老院, 看來就是我和老伴兒的最後一站了。
也許真的是走到人生的盡頭了,這段日子在家, 我和老伴兒總覺得是在和什麼告別,情緒上不免就有些低落。收拾收拾東西,每天夕陽落山的時候, 我們老兩口就坐在陽臺上說一些過去的事情。這套房子我們住得並不是很久,退休前才換的, 也就住了十年左右的光景,可是如今就好像是人生前一個階段的最後一個驛站了。從這個門走出去之後,我們的人生就該進入落幕的倒計時了。
我們這一輩子,傳統觀念不是很重, 自認為我們的生命和孩子們的生命應當是各自獨立的,可是如今看來,人之暮年, 對於親情的渴望卻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這是我們獨有的民族性格,而現代性,說到底是一個西方觀念。所以,當我們國家邁向現代性的時候,獨有的這種民族性格, 就讓我們付出的代價、承受的撕裂感,格外沉重。
老伴兒現在特別思念孩子們,我也一樣, 這些日子突然想起的就總是兩個兒子小時候的樣子了。有時候還會有些錯覺,好像看到他們就在這套房子裡玩耍。實際上, 我們搬進這套房子的時候,他們早已經在北京落戶了。這種視覺上的位移,在物理學上也許都能找到符合科學的解釋吧!就像海市蜃樓,我想也許不完全是個主觀上的錯覺。
前兩天我和老伴兒做了一個大工程。就是把孩子們從前的照片都整理了出來,分門別類, 按照年代的順序,掃描進電腦裡,給他們做成了電子相冊。我還買了兩部平板電腦,分別給他們儲存了進去。我想,有一天, 孩子們也會開始追憶自己的童年吧!
這也是給我們進養老院做的準備工作。要離開家了,我和老伴兒想了想,需要從這個家帶走的, 好像並沒有太多的東西。除了我們的養老金卡、身份證件, 好像唯一值得我們帶在身邊的,就只有孩子們的照片了。
人生前一個階段積累下的一切有形的事物,我們都帶不走,也不需要帶走了!
avatar-img
1.0K會員
309內容數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蓋了一間農舍 的其他內容
買農地、蓋農舍這條路,充滿挑戰,難度高,很多人可能因此卻步,不敢奢想有一天能夠離開都市,回歸單純的鄉間生活。 其實想過鄉居生活,不見得要買農地、蓋農舍,尤其目前蓋農舍的門檻如此難跨,實在沒有必要跟自己過不去。如果預算許可.......
我們一家六口從台北移居台東,買農地,耕種作物,取得蓋農舍的資格,到農舍完工入住,一共花了四年的時間。搬進農舍兩個月後,武漢肺炎爆發。而兩個月後的今天,疫情在全球各地越演越烈,對生活造成的衝擊空前之大,令人難以置信。居住台東偏鄉,生活日用品和各類乾糧大多靠網購的我們,最近開始買不到衛生紙.....
兩年前,有一天下午,先生帶著三個孩子在農地上幹活。突然間,聽到一陣非常淒厲的狗叫聲,像是垂死前的哀號。老二緊張的說:「聽起來像是我們的狗咪咪!」那叫聲是從農地北方傳來,跟我們的農地,隔著一道深大約十幾公尺的河谷。 先生聞言立刻快速掄起一把開山刀和一把大剪子.......
我們這六口之家,每天早餐都需要煎七個荷包蛋,一個月需要用到210個蛋,這還不算偶爾煮個蛋花湯或炒個蕃茄炒蛋。 為什麼這麼仔細計算每個月需用的蛋量呢? 因為,好的蛋,實在不便宜。 我們是買沒施打抗生素和荷爾蒙的雞蛋,價格相對高很多。我們喜歡向附近的養雞人家買蛋,但如果他們的蛋量不夠,我們就需要網購。
四年前,我們剛搬到台東時,收入尚未穩定,各樣的支出卻十分驚人。存褶裡的錢,大多是要留著兩年後蓋房子用的,雖然有撥出一些預算,在收入青黃不接的時期做為補貼生活費之用,但是燒錢之快,完全出乎意料之外。原因大約如下:
搬來台東的第二年秋天,開始學習種菜,只要想吃的菜,都想試試。有照相留下記錄的如下:牛皮菜:這是營養價值很高的菜,但過去被台灣人視為餵豬的菜。這菜的味道有點特別,不是每個人都愛吃,而且本身就帶有鹹味,炒來吃根本不必加鹽。毛毛蟲也愛吃這菜。
買農地、蓋農舍這條路,充滿挑戰,難度高,很多人可能因此卻步,不敢奢想有一天能夠離開都市,回歸單純的鄉間生活。 其實想過鄉居生活,不見得要買農地、蓋農舍,尤其目前蓋農舍的門檻如此難跨,實在沒有必要跟自己過不去。如果預算許可.......
我們一家六口從台北移居台東,買農地,耕種作物,取得蓋農舍的資格,到農舍完工入住,一共花了四年的時間。搬進農舍兩個月後,武漢肺炎爆發。而兩個月後的今天,疫情在全球各地越演越烈,對生活造成的衝擊空前之大,令人難以置信。居住台東偏鄉,生活日用品和各類乾糧大多靠網購的我們,最近開始買不到衛生紙.....
兩年前,有一天下午,先生帶著三個孩子在農地上幹活。突然間,聽到一陣非常淒厲的狗叫聲,像是垂死前的哀號。老二緊張的說:「聽起來像是我們的狗咪咪!」那叫聲是從農地北方傳來,跟我們的農地,隔著一道深大約十幾公尺的河谷。 先生聞言立刻快速掄起一把開山刀和一把大剪子.......
我們這六口之家,每天早餐都需要煎七個荷包蛋,一個月需要用到210個蛋,這還不算偶爾煮個蛋花湯或炒個蕃茄炒蛋。 為什麼這麼仔細計算每個月需用的蛋量呢? 因為,好的蛋,實在不便宜。 我們是買沒施打抗生素和荷爾蒙的雞蛋,價格相對高很多。我們喜歡向附近的養雞人家買蛋,但如果他們的蛋量不夠,我們就需要網購。
四年前,我們剛搬到台東時,收入尚未穩定,各樣的支出卻十分驚人。存褶裡的錢,大多是要留著兩年後蓋房子用的,雖然有撥出一些預算,在收入青黃不接的時期做為補貼生活費之用,但是燒錢之快,完全出乎意料之外。原因大約如下:
搬來台東的第二年秋天,開始學習種菜,只要想吃的菜,都想試試。有照相留下記錄的如下:牛皮菜:這是營養價值很高的菜,但過去被台灣人視為餵豬的菜。這菜的味道有點特別,不是每個人都愛吃,而且本身就帶有鹹味,炒來吃根本不必加鹽。毛毛蟲也愛吃這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如果逐漸年老的父母,因為怕打攪、麻煩子女,就自己主動表示以後要去住養老院。這個父母會想自己要去養老院,他不要麻煩子女;或如果感染瘟疫就算是救好了,也怕自己身體狀況變得相當不好,麻煩子女,就跟子女交代不要搶救。這個年老的人已經有問題,他已經被傷心了,做子女的自己要檢討。要去檢視正常老人不講
扶老 一位同學談起年邁母親安養的問題。論老年人所面臨的不只是健康惡化的問題,還有齡老孤獨的寂寞,兒女都成家立業了。有各自的家庭,當老伴還在時,兩人生活上互持與依託,心靈上還不至於空虛,ㄧ旦ㄧ方離世,那種頓然若失,孤寂感不時的襲來,沈浸在思念與對未來的徬徨。如似禁錮在暗黑牢籠,既無助又絕望,只有日日
鄉下長輩需要長時間的照護,需要提供便利老人家的一些設施,如扶手、安全座椅,保障他們的生活品質和安全。這個文章講述了一位同學準備從教職退休,為了滿足媽媽的希望,蓋大房子讓父母住,並提到了鄉下老人入城的難處。讓人們思考了長輩的生活狀況和需求。
Thumbnail
40多歲的阿雄,上有三個姐姐,他是爸爸50多歲時,好不容易盼來的兒子,當然自幼就備受寵愛,還好他沒有許多獨子的通病,不但沒有恃寵而驕,反而非常又孝順,成家後還是堅持住老家裡,好方便照顧父母。   如今,爸爸也邁入90高齡了,由於行動不便,加上有中度失智,阿雄擔心白天上班時,爸爸一個人萬一有狀況沒
Thumbnail
如果自己這一生過得還可以,工作穩定,身體健康,經濟也過得去,孩子長大各自發展,先生對家庭有責任感,一生不長不短,擁有這麼多,過得這麼舒適,如果對人群沒有一點付出,算不算愧對老天爺對我們的疼惜。 有一位老媽媽,住在北台灣濱海鄉鎮,五十歲那年從公家機關退休,從此投入公益二十五年。老媽媽每天開車為獨
Thumbnail
父母有義務扶養我們長大,讓我們接受教育,協助我們進入社會工作。那是父母的義務,我們的義務是在父母年老體衰的時候扶養他們直到生命告終。父母給我們生命,我們用生命養護他們。 有一位老太太跟兒子媳婦同住,無奈婆媳不合,老太太住得不順心,女兒得知母親過得不開心,心中不捨,於是把母親接回家照顧。老太太住
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 人前恩愛,人後翻臉無情 生病後,才看透原來一切都是那麼經不起考驗 一場病讓老高癱在床上無法下床,吃喝拉都要在床上,而老高的妻子,卻嫌棄自己的丈夫,為了躲避自己的另一伴,什麼理由都有,老高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沒責任不照顧,還好有小兒子的照顧,也在里長幫忙下,申請了長
Thumbnail
心情筆記 2024.1.20 #老年生活 看到國小同學賴群組的訊息,一位同學生病住院治療,孩子都不在身邊,在外工作,家中沒有其他人可以幫忙,只好請看護照顧。同學們也都將近70高齡,單獨生活已是正常,父母大多不在,孩子也長大成人,自立工作生活。 晚年要面對的就是如何照顧好自己,不像
Thumbnail
這一次爸媽特地趁著連假下來臺南找我玩,三個人擠在我只有八坪大的 套房,他們倆睡床,我鋪著瑜珈墊、裹著睡袋,睡地板,雖然才第一晚 就腰痠背痛了,第二晚換脖子痠痛,但三十幾歲的我,還能有機會和爸 媽睡在一起,甘之如飴
Thumbnail
如果逐漸年老的父母,因為怕打攪、麻煩子女,就自己主動表示以後要去住養老院。這個父母會想自己要去養老院,他不要麻煩子女;或如果感染瘟疫就算是救好了,也怕自己身體狀況變得相當不好,麻煩子女,就跟子女交代不要搶救。這個年老的人已經有問題,他已經被傷心了,做子女的自己要檢討。要去檢視正常老人不講
扶老 一位同學談起年邁母親安養的問題。論老年人所面臨的不只是健康惡化的問題,還有齡老孤獨的寂寞,兒女都成家立業了。有各自的家庭,當老伴還在時,兩人生活上互持與依託,心靈上還不至於空虛,ㄧ旦ㄧ方離世,那種頓然若失,孤寂感不時的襲來,沈浸在思念與對未來的徬徨。如似禁錮在暗黑牢籠,既無助又絕望,只有日日
鄉下長輩需要長時間的照護,需要提供便利老人家的一些設施,如扶手、安全座椅,保障他們的生活品質和安全。這個文章講述了一位同學準備從教職退休,為了滿足媽媽的希望,蓋大房子讓父母住,並提到了鄉下老人入城的難處。讓人們思考了長輩的生活狀況和需求。
Thumbnail
40多歲的阿雄,上有三個姐姐,他是爸爸50多歲時,好不容易盼來的兒子,當然自幼就備受寵愛,還好他沒有許多獨子的通病,不但沒有恃寵而驕,反而非常又孝順,成家後還是堅持住老家裡,好方便照顧父母。   如今,爸爸也邁入90高齡了,由於行動不便,加上有中度失智,阿雄擔心白天上班時,爸爸一個人萬一有狀況沒
Thumbnail
如果自己這一生過得還可以,工作穩定,身體健康,經濟也過得去,孩子長大各自發展,先生對家庭有責任感,一生不長不短,擁有這麼多,過得這麼舒適,如果對人群沒有一點付出,算不算愧對老天爺對我們的疼惜。 有一位老媽媽,住在北台灣濱海鄉鎮,五十歲那年從公家機關退休,從此投入公益二十五年。老媽媽每天開車為獨
Thumbnail
父母有義務扶養我們長大,讓我們接受教育,協助我們進入社會工作。那是父母的義務,我們的義務是在父母年老體衰的時候扶養他們直到生命告終。父母給我們生命,我們用生命養護他們。 有一位老太太跟兒子媳婦同住,無奈婆媳不合,老太太住得不順心,女兒得知母親過得不開心,心中不捨,於是把母親接回家照顧。老太太住
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 人前恩愛,人後翻臉無情 生病後,才看透原來一切都是那麼經不起考驗 一場病讓老高癱在床上無法下床,吃喝拉都要在床上,而老高的妻子,卻嫌棄自己的丈夫,為了躲避自己的另一伴,什麼理由都有,老高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沒責任不照顧,還好有小兒子的照顧,也在里長幫忙下,申請了長
Thumbnail
心情筆記 2024.1.20 #老年生活 看到國小同學賴群組的訊息,一位同學生病住院治療,孩子都不在身邊,在外工作,家中沒有其他人可以幫忙,只好請看護照顧。同學們也都將近70高齡,單獨生活已是正常,父母大多不在,孩子也長大成人,自立工作生活。 晚年要面對的就是如何照顧好自己,不像
Thumbnail
這一次爸媽特地趁著連假下來臺南找我玩,三個人擠在我只有八坪大的 套房,他們倆睡床,我鋪著瑜珈墊、裹著睡袋,睡地板,雖然才第一晚 就腰痠背痛了,第二晚換脖子痠痛,但三十幾歲的我,還能有機會和爸 媽睡在一起,甘之如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