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疫情,兩樣旅情? 爭相獵巫譴責出國是扯防疫後腿,但連假在國內成群出遊這樣可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本文同步刊登於Medium,標題與內文略有修訂。2020年4月13日由本人授權,修改標題後刊登於鍵盤大檸檬

我覺得顏清標應該很幹(抱歉我用了很直接的字眼),因為清明連假墾丁街頭出現大批繞境的遊客,但是原訂的大甲媽祖繞境卻在不久前為了配合防疫,忍痛宣布取消。
一樣都是人群逛大街,不知道那位姓林的祖嬤,有沒有托夢給誰為自己抱不平。
「忍個一陣子不出國是會死嗎?」鎖國之前,類似這些被道德/防疫魔人掛在嘴邊的說教,言猶在耳。
我沒出國當然是不會死,但是我自己寫的研究計畫可能會因為看不到某些國外的材料,導致需要轉換論題方向,更慘的可能是科技部不核准我下一期的研究費,所以這些防疫魔人會在我失業之後,出錢資助我未完成的研究議題嗎?當然是不會!
若當時照原訂計畫去日本,按照警示的級別,回國需要進行14天自主管理。到底居家隔離、檢疫跟自主管理的差別在哪,我自己全部都有弄清楚,還打電話問了1922防疫專線確認過。
總之,為了不成為拖垮防疫的害群之馬,除了人在國外的防護之外,我也想好了回國之後可能需要因應的所有備案。

不過,離我最近的防疫魔人們,顯然沒有具備上圖的基本認識(遑論其他),任憑我怎麼解釋也不願意把這些放進腦袋,像瘋子似一股腦的隨便亂揮,說他已經跟旅行社認賠取消原訂的跟團旅行,誰誰誰要去某南太平洋小島度假也取消了,為什麼我就是不取消還是決定要去?
這些人根本不在意,我還是冒險要跑一趟日本到底是為了甚麼,反正就是把所有的「出國」, 一律扣上「爽玩」的帽子,「我都認賠不能出國爽玩,所以你也要跟我一樣,不然就是拖防疫的後腿」。說穿了,他們心裡的本音其實是:
我沒出國爽到你也別想出去爽!
我沒出國爽到你也別想出去爽!
我沒出國爽到你也別想出去爽!
是在哈囉呢?出國旅行又不是軍備競賽,或是小女生們在比誰的偶像學園卡比較多。
除去白目又得意忘形輕忽防疫的遊客,我相信在鎖國之前,還是決定出國的旅人,應該都有些不得不的理由,如果有自覺的做好具體的防疫警覺與措施,也評估了可能承擔的風險,那出國到底對不起誰?
魔人不過就是利用防疫作為幌子,掩飾自己無奈打退堂鼓,又眼紅別人還要往國外跑的扭曲心態!總之不管啦都將之視為要去「爽玩」,再把人獵巫成會帶病菌回國的魂淡。

一樣都是旅行,對照鎖國之前,魔人們對出國回國的人群不由分說的批評,甚至獵巫,而連假期間看到墾丁大街等觀光景點這麼熙來攘往,他們對在國內出門「散心」給予的批判力道,感覺相對溫良恭儉讓。
「忍個一陣子國內出遊都避免是會死嗎?」我說。
因為不能出國爽覺得很不爽,很無奈的留在國內玩墾丁宜蘭花蓮這種比較不爽的,跟出國不能相比,所以不影響防疫?可以放心玩?卯起來玩?
我很好奇,此前靠邀出國回國拖垮國內防疫的這些人,參與清明連假出門「散心」的有多少呢?
你們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愛嚕貓的狗奴,很魯蛇的自由寫作者,2018年定居方格子,在這裡寫旅行史、遊記與魯蛇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出身於英格蘭牧師家庭的博兒,最初苦於脊椎的病痛,在家人與醫者的建議下,試圖以旅行作為療病的解方,而遠離家園展開一段又一段的旅程。1878年,遠赴日本的博兒亦是為了養病散心,她從橫濱上陸,展開為期半年多的日本之旅。
抓個四月的尾巴,來聊聊徐志摩,不談感情,談點旅行。
長久以來作為「一萬元」同義詞的福澤諭吉,將在日幣新鈔發行之後正式引退。除了血拼爆買的存在感之外,我們與福澤諭吉的距離,實際上應該是既熟悉又遙遠。這樣的距離不會因為用了遠傳就會沒有距離。
我實在是不知道出國旅行就代表有國際觀的幹話,在這種時代,每隔一陣子就會出現一次,到底是有甚麼好講的?因為一個人經常出國趴趴走,或是長時間住在國外(生病再回來看健保),來作為是否擁有國際觀,或是目光如豆的判準,把出國旅行跟國際觀綁在一起,就是一個假議題
歐洲各國基於一戰後的經濟蕭條,將腦筋動到發展觀光業,誘致外客以刺激景氣的背景下,航業與國際觀光業更為密切互動。各國船公司為了招攬旅客,紛紛在食宿娛樂的相關設備與服務上,力求新穎與舒適,豪華郵輪應運而生。而旅行案內與紀行文本的作者,對船艙軟硬體設施與船中生活的介紹,無異於扮演著旅行「教學文」的角色
船艙到機艙的變革,除了代表交通工具的日新月異,使旅客到達目的地的時間大幅短縮,人們對旅行的意義,像是離返、鄉愁、異國憧憬等情緒,甚至國際觀、世界觀,也基於這樣的變革而存在極大的差異。和田博文的這部《海上的世界地圖:歐洲航線百年紀行史(1861-1964)》,或許能彌補我們對這段百年海上旅行史的空白
出身於英格蘭牧師家庭的博兒,最初苦於脊椎的病痛,在家人與醫者的建議下,試圖以旅行作為療病的解方,而遠離家園展開一段又一段的旅程。1878年,遠赴日本的博兒亦是為了養病散心,她從橫濱上陸,展開為期半年多的日本之旅。
抓個四月的尾巴,來聊聊徐志摩,不談感情,談點旅行。
長久以來作為「一萬元」同義詞的福澤諭吉,將在日幣新鈔發行之後正式引退。除了血拼爆買的存在感之外,我們與福澤諭吉的距離,實際上應該是既熟悉又遙遠。這樣的距離不會因為用了遠傳就會沒有距離。
我實在是不知道出國旅行就代表有國際觀的幹話,在這種時代,每隔一陣子就會出現一次,到底是有甚麼好講的?因為一個人經常出國趴趴走,或是長時間住在國外(生病再回來看健保),來作為是否擁有國際觀,或是目光如豆的判準,把出國旅行跟國際觀綁在一起,就是一個假議題
歐洲各國基於一戰後的經濟蕭條,將腦筋動到發展觀光業,誘致外客以刺激景氣的背景下,航業與國際觀光業更為密切互動。各國船公司為了招攬旅客,紛紛在食宿娛樂的相關設備與服務上,力求新穎與舒適,豪華郵輪應運而生。而旅行案內與紀行文本的作者,對船艙軟硬體設施與船中生活的介紹,無異於扮演著旅行「教學文」的角色
船艙到機艙的變革,除了代表交通工具的日新月異,使旅客到達目的地的時間大幅短縮,人們對旅行的意義,像是離返、鄉愁、異國憧憬等情緒,甚至國際觀、世界觀,也基於這樣的變革而存在極大的差異。和田博文的這部《海上的世界地圖:歐洲航線百年紀行史(1861-1964)》,或許能彌補我們對這段百年海上旅行史的空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啊...最近肺炎好像越來越嚴重了,到處都有人染疫。」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之前好不容易解除口罩但其他病例早就開始蠢蠢欲動。 最近看到新聞、廣播都不時提到這個超級無敵大怪獸又作怪,我目前也在照顧失智家人(她目前很〔盧〕的時間點,我弟能選擇能拖就拖跟他講就一堆看似合理的理由,問題我在處理)演變成我的自身免疫系統整個大亂(感冒)。 我中過2次問題都不算大都很頭痛(乾癬大發作
Thumbnail
長新冠後遺症 重複確診 導致重複發炎 即老化的開始 走在街上戴口罩的已經是少數人,幾乎回歸疫情前正常生活,大眾對於確診不在恐慌不安,視為常態。然而,我們還是會聽到二度確診,甚至三度確診的案例,雖然大多症狀與病毒感染的感冒無異,但實則病毒對身體影響,已有數據顯示,若重複感染恐導致人體器官加速老化,尤
Thumbnail
當初那霸共管區是在元月十六封城,今日是二十六,已經過了十天。 小強其實對「流行病學」沒什麼研究,只是依稀記得流感的潛伏期三天,感染力會持續到發病後七天。 根據統計資料顯示,這幾天只剩下零星新發病者就醫,表示疫情的擴散已經獲得大幅控制,該感染的人都感染過。
Thumbnail
你們知道,近日流感病毒肆虐和新冠病毒蔓延,一樣都是很嚴重的問題?且在過年期間,可能會在高峰上呢! COVID-19 仍然是全球🌍主要的健康問題,但另一種呼吸道敵人 - 流感 病毒🦠。的出現,為這個冬季,增添了新的複雜和嚴重影響。一個特別令人擔憂的方面是:混合感染的風險在冬季一直在增加,即是患者
Thumbnail
肺炎鏈球菌已經在台灣銷聲匿跡二十幾年有了!如今好像死灰復燃了?
Thumbnail
新冠疫情升溫 疾病管制署公布,上周國內新冠肺炎併發症上周新增增515例,續創5個月來新高,死亡病例增48例也創4個月來新高,中重症和死亡個案雙創新高。疾管署提醒,未來3周新冠疫情會持續上升,約1月28日~2月3日春節前一周,與流感疫情同時在同一周,一起到達最高峰。 疾管署指出,目前國內COVID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啊...最近肺炎好像越來越嚴重了,到處都有人染疫。」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之前好不容易解除口罩但其他病例早就開始蠢蠢欲動。 最近看到新聞、廣播都不時提到這個超級無敵大怪獸又作怪,我目前也在照顧失智家人(她目前很〔盧〕的時間點,我弟能選擇能拖就拖跟他講就一堆看似合理的理由,問題我在處理)演變成我的自身免疫系統整個大亂(感冒)。 我中過2次問題都不算大都很頭痛(乾癬大發作
Thumbnail
長新冠後遺症 重複確診 導致重複發炎 即老化的開始 走在街上戴口罩的已經是少數人,幾乎回歸疫情前正常生活,大眾對於確診不在恐慌不安,視為常態。然而,我們還是會聽到二度確診,甚至三度確診的案例,雖然大多症狀與病毒感染的感冒無異,但實則病毒對身體影響,已有數據顯示,若重複感染恐導致人體器官加速老化,尤
Thumbnail
當初那霸共管區是在元月十六封城,今日是二十六,已經過了十天。 小強其實對「流行病學」沒什麼研究,只是依稀記得流感的潛伏期三天,感染力會持續到發病後七天。 根據統計資料顯示,這幾天只剩下零星新發病者就醫,表示疫情的擴散已經獲得大幅控制,該感染的人都感染過。
Thumbnail
你們知道,近日流感病毒肆虐和新冠病毒蔓延,一樣都是很嚴重的問題?且在過年期間,可能會在高峰上呢! COVID-19 仍然是全球🌍主要的健康問題,但另一種呼吸道敵人 - 流感 病毒🦠。的出現,為這個冬季,增添了新的複雜和嚴重影響。一個特別令人擔憂的方面是:混合感染的風險在冬季一直在增加,即是患者
Thumbnail
肺炎鏈球菌已經在台灣銷聲匿跡二十幾年有了!如今好像死灰復燃了?
Thumbnail
新冠疫情升溫 疾病管制署公布,上周國內新冠肺炎併發症上周新增增515例,續創5個月來新高,死亡病例增48例也創4個月來新高,中重症和死亡個案雙創新高。疾管署提醒,未來3周新冠疫情會持續上升,約1月28日~2月3日春節前一周,與流感疫情同時在同一周,一起到達最高峰。 疾管署指出,目前國內CO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