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看似平平無奇的晚上,因著彗星橫越地球,「8」個人凝聚起來,成為命運共同體,打開了量子悖論的無限盒子。然而,好奇心害死的不只是薛定諤的貓,還有人性。這是2013年的美國科幻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 Coherence》。
電影隨著女主角Emily前往朋友的晚餐派對路上開始,突然,手機螢幕從手中裂開,她覺得,這個彗星來臨的晚上好像有不祥之兆。當四對情侶就座用餐,各人攀談時對彼此的記憶誤差令氣氛變得異常,就在此時發生大停電。但他們很快發現,在不遠的街區,有一間跟自己一模一樣的房子正亮著燈⋯⋯
劇本寫了一年,成本僅有五萬美元,在導演James Ward Byrkit的家用五個晚上拍完。演員只拿到當晚自己角色演出的「指令」,對白自由發揮。在演員也不知道對手的「指令」和全盤故事走向的情況下,交出自然的互動和真實感。(接下來有劇透哦。)
【凝聚的命運共同體】
既然電影不靠大場面、特效雕琢,就特別倚重故事本身,故事用彗星橫越地球做契機,引出平行時空的主題。故事裡提到一些科學理論,好比片名Coherence,解作「凝聚」。彗星幾十年一遇,8個人剛好定在這晚相聚,注定要共同面對命運的決擇題。不過,開頭「凝聚」的8個人是來自同一個時空嗎?
果然,魔鬼藏在細節裡,在開場短短的十多分鐘,流水式的對談互動間,從人物的對白性格、服裝到場景的佈景之間,其實已逐分逐分地改變著。這一秒,Emily情敵Laurie用綠色杯喝酒,下一秒,換成透明的。Mike是一檔科幻劇的主演,但Laurie卻堅稱自己從來都沒有在劇中看過他。電影透過剪接,把不同時空的晚餐現場串連在一起,乍看之下,只是一班關係有暗湧、帶點生疏感的朋友。但原來他們是兩班各自凝聚了不同平行時空的人,電影暗示,時空的缺口早已打開,就在角色和觀眾都還未察覺之時。
當這些像拼圖碎片般四散的線索擾亂著觀眾的視線時,角色的組合又隨著他們離開房子而形成新的凝聚:每一次角色離開房子,回到的已經不是原本的房子,而是另一平行時空、另一人生的房子。
【害死了⋯⋯】
在著名的思想實驗薛定諤的貓(Schrödinger's Cat)中,一隻貓被鎖在箱子裡,箱裡還有個毒氣瓶。用量子理論角度看,貓的生與死是兩種同時並存的狀態,唯有直到箱子被打開的那刻,疊加狀態瓦解,才得出一個現實。
戲中,眾人就是貓,房子便是箱子。因為好奇心,Hugh和Amir離開房子,開啟了往後一連串好友們分裂相爭的事件。Emily親眼見證了自己人生的無限版本與可能性,那麼問題來了:該改變自己的命運嗎?在彗星離開、把眾多平行世界重新分隔開之前,Emily應該努力找回本身的世界,還是找個更加完美的?
在看過不同職業、個性的好友及男友後,Emily找到了自己該有的完美人生版本:身為當紅舞蹈員、男友準備求婚,事業愛情兩得意。諷刺的是,完美的版本竟是「沒有被打開的箱子」,沒有「貓」受到傷害,沒有人離開過房子,這正是一開頭就已提及的最好應對方法,所有人只仰望著彗星,一切如常。
但是在這個完美版本中,Emily必須狠下心去解決房子內的「自己」才能取代其位置,為了生存,她拋開人性負擔,狠狠地砸破了「自己」的頭。可是,隔天醒來後,「自己」似乎還未死去,而Emily亦再也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