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影的貓|《可憐的東西》:當我們從自由和禁錮的罅隙中醒來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自由與禁錮的罅隙中重新醒來,願我們都不再混沌。
raw-image

電影中關於科學怪人的被再造,是把我們的自大和未知一同縫進了肉身,並任兩者在體內解構並重構,最後才吐出精神上的五彩幻泡。《可憐的東西》即是如此,用如夢境般的奇幻向觀眾開展一段超越時間限制的領域,講述關於人類的自負、駑鈍、新生,以及直視我們的最最矛盾。


導演尤格藍西莫把奇異的、荒誕的、反常的想像給再度影像化了:故事是輕輕吹出了一個架空的仙境,那裡以古典與華麗的宅所作為基地,其中有長著豬頭的鵝、用小狗身軀在走路的鴨,和被縫補過的破碎且孤獨的靈魂——博士的靈魂是慘白的,而他的肉身是照映下反面的那片黑影。他喜愛科學的心似乎囊括了那份無處宣洩的愛、想被理解的渴望;在無數的創造和修補肉體的過程裡,是過度理性所反彈的極度空虛,感性是無底的巨大窟窿,他的欲忽視,愈是造就了他的靈魂深陷。

而貝拉由此而生。

靈魂的重生如一場夢境般失真,而貝拉的二度生命是在期望、實驗、空無、孤獨的情緒底下被捏著塑形而成:記憶被抽空、過往縮了水——後來才知道,原來失去記憶的人類,再獲得可以重新被敲擊打磨的原石後,即使肉體沒有逆著時光之河,我們也能重生。


貝拉是懷著博士的孤獨與寂寞在這個世界上學走路、在博士吹起的泡泡中泅泳。但終有一日她不再滿足於那份凌駕於一切的安逸,她渴望衝動、追求紊亂,想把穩定二字拆解成碎碎的片段,鑲嵌進肉身,感受那份最原始純粹的「快感」和「痛楚」——日子是在離開了蝸居的角落後才開始發光。當世界以一種超現實、奇妙的方式被重新打開,它所帶來的衝擊力量往往更勝過去的我們所習以為常的平庸:性的感官張力、人性的錯綜複雜,都因為這樣的超現實,而有了被放大和聚焦的機會。貝拉在正常之外的危險邊緣探索,在她生命裡遇到的每個人生活中引起陣陣漣漪、感受的後遺;一切都因為她而失衡、價值觀開始彼此衝撞,直至最後結束,餘韻猶存,我們不得不重新反思起社會價值存在的矛盾和多重可能性。

raw-image
  • 人類、神:我們究竟是人類還是神?


博士是徒手「創造」了生命,而這份巧然的無中生有,把人類和上帝間的界線弄得糊糊的。有那麼一個瞬間,我們也成了上帝、越過了可為與不可為中間的鴻溝,向著那份心中的究極走去。貝拉的誕生,即是人類心中這份嚮往的集合體:矛盾的新生、時間的逆流,原來當我們在創造了文明之後,還能找到更接近上帝、更趨近於完美的生命的創造。

儘管這份創造帶領人類來到了另一種視野的神性,但精神與肉體之上,我們依然沒有超脫;儘管戴上了屬於神的面具,我們仍舊是流淌在七情六慾、看不清自身模樣的存在——當我們無法看清自身的駑鈍與悲淒、甚至不瞭解憤怒的形與嫉妒的狀,卻忙著想抓住萬物的瞬間、思想的不可能,這樣的我們何嘗不是可憐的東西?螢幕之外,觀眾是以另一種老熟的靈魂之姿來看待貝拉的新生,思緒也緩緩成形:關於她的出格與怪奇、性解放、所有與社會價值觀的不協調,以及和死亡的緊密相依,都是能長出思考和疑問的種子,緩緩發芽、延伸出根——自我們最核心的寂寞中生長、逐漸茁壯,最後也跟著嘗試打破權力框架,向「正常」之外的破格走去。


話語至此,發現我們不過是在名為自由的深淵,凝視著枷鎖的壁。看著這樣的靈魂舞蹈著穿梭、跳躍在我們視野可及與不可及之處,才意識到原來我們並不是上帝,以及這雙眼的受限、自我的束縛;《可憐的東西》是散發著珍珠奇異光澤般的潘朵拉之盒,混了一匙哲學、倒入一些女性主義,碰撞眾生的愛恨貪嗔癡,最後融進人人心中欲被填滿的空虛和孤獨。當我們打開,便無法離去,看著貝拉從死亡到重生,我們也像重新活了一次;一場場冒險是塗了如幻彩的繽紛顏料,我們隨之橫越、舞蹈,最後解放。看遍了人類文明的複雜與所有的一言難盡之後——像是掀開包裝在我們最最赤誠的靈魂之外的面具——才會看見那份純粹的、等待一份擁抱的愛。


當我們步行至此,才如瞥見狹縫間的天光,發現人世的不堪與複雜走到極致後也不過如此,那些索求、謊言、暴力、性,都是為了一份最最單純的「愛」而生、而分枝。我們的尋覓到最後是為了找到遺落在心中一隅的熱情和愛,並終於在打破了框架的正常之外安身。最後,身在此處,可憐不再是可憐,而萬物寧和,眾生平等。

raw-image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釀影評|《悲情城市》:失去觀影的「純粹性」是必然的結果一部電影難以(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悲情城市》的幸與不幸是在過去的三十年間,它是談及二二八事件的作品中,名聲最大的一部。影片的美學成就有目共睹,技術面幾無失手,藝術面(時代氛圍的呈現)也讓人著迷。《悲情城市》乘載了大量的讚賞光環,也就無可避免會引來更認真的檢視。
Thumbnail
avatar
香功堂主
2023-02-28
鞋貓劍客2 影評 | 極度富含寓意 成人小孩都適合觀賞的最佳動畫片「當你只剩最後一條命,你會如何過接下來的生活?」 #貓奴必看 沒想到2023年的第一部電影是動畫片,但我覺得《鞋貓劍客2》是一部小朋友大朋友都適合看的動畫片,無論是動畫效果、故事寓意或是鞋貓賣萌,都有一定的水準。一起進戲院看看我們的童年,跟著鞋貓一起經過各種人生轉折吧~
Thumbnail
avatar
Junin's life
2023-01-16
《生活隨筆》第一次參加方格子SEO有獎徵文 + 我觀影的怪癖方格子發佈SEO有獎徵文「我的必推影劇清單」,想著我剛好寫到一篇我最愛的電影「紅磨坊」便想著來投稿看看好了!順便分享我觀影劇的怪癖!
Thumbnail
avatar
Clear Day 亮亮
2022-10-25
【觀影筆記】穎的週末午後片單(黑白篇)大家喜歡看黑白電影嗎? 我個人還蠻喜歡的,有時去除了繁雜的炫目配色,純粹的黑白光影更能訴諸於電影敘事本身。今天就來與大家分享一下穎心目中的好片吧!
Thumbnail
avatar
子穎
2022-03-08
【觀影筆記】穎的週末午後片單(空戰篇)藍天白雲紅飛機! 我個人蠻喜歡 宮崎駿 1992年推出的這部動畫電影,在碧海藍天的亞德里亞海裡,一群帶著戰爭創傷,仍舊擁抱著飛行夢的飛行員們,共享著同一片海天一色。
Thumbnail
avatar
子穎
2021-11-14
【觀影筆記】穎的週末午後片單(殺手篇)今天想跟大家介紹幾部跟1970-80年代著名的恐怖份子『豺狼卡洛斯』(Carlos)有關的影劇作品。 『豺狼』卡洛斯,本名伊里奇·拉米雷斯·桑切斯,委內瑞拉人,是世界公認的頭號恐怖分子,父親是馬克思主義者,母親則是天主教徒。從巴勒斯坦極端主義到日本紅軍,卡洛斯都是無可爭議的核心人物。
Thumbnail
avatar
子穎
2021-11-13
【觀影筆記】穎的週末午後片單(海戰篇)先由「永遠的007」史恩康納萊 鎮樓! 1990年由史恩康納萊、艾歷鮑德溫主演的《獵殺紅色十月》(The Hunt for Red October),描述一名蘇聯颱風級核潛艇的艦長 雷明斯上校,駕駛著新型潛水艇嘗試逃到美國投誠,卻遭到蘇聯海軍的追捕,經由萊恩博士從中穿針引線,最後得到美國軍方的協助,
Thumbnail
avatar
子穎
2021-11-06
Noam | 電影《功夫熊貓》自我夢想與父母期待之間的親子關係看著這個畫面的意涵,給我的訊息感好強烈!像是在說,或許你有熱情、有衝勁、甚至有點天賦與徵兆,但光靠這些,是無法讓你一步走到夢想之地的,你依然要爬上看不到目的地的樓梯,一步一步爬過磨練、挫折與累積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裡,若你依然選擇緊抓、背負著家人、外界的眼光和期待,你是很難爬上去的。
Thumbnail
avatar
Noam
2021-10-06
電影觀後感:《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活著的我還能對所愛之人說:「我愛你」,真是幸福! 《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這部電影感人之處醞釀在許多細節,並非一瞬間了令人嘩啦嘩啦感動落淚的類型,不過,從看完到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依然都能感受到那種胸口發燙且心有悸動的感受,我能不誇張地說:「我好喜歡現在的自己,喜歡身邊的人,喜歡發生在我身邊的事,我喜歡我現在能活在世界上的這種狀態」。
Thumbnail
avatar
Lily Chen
2020-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