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特務|專訪苗可麗:痛並快樂著爽演《做工的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raw-image

去年跨足音樂、舞台劇,今年連續端出《做工的人》與《若是一個人》等台劇作品,苗可麗在《做工的人》飾演模版包商老闆娘「昌嫂」,這次的角色不再嘴巴不饒人,反而是個處處饒人、時刻體恤他人的工地女菩薩。當然,是會比中指的那種。

實際接觸苗可麗本人,果然不簡單。可麗姐的入世修行道行極高,雖然不說大道理,但每一句話都洋溢著細膩思考過人生的真心。除了演戲時強大的氣場和討喜度,她在採訪現場帶來的和善渲染力,根本一點都不「公車萍」;倒是令人熟悉的招牌銀鈴聲線帶來滿滿正能量。

也許是天賦,苗可麗有著連罵人都能讓人感覺到舒服的本事;又或許戲裡戲外她都知道、並秉持著「世道難過,藝人是要讓大家都好過」的處世哲學。

【台灣惡女代言人,妙遇觀眾求被罵】

苗可麗 2002 年因在《台灣霹靂火》飾演「公車萍」走紅,成為家喻戶曉的反派女演員、惡女始祖代言人,其連珠砲似的台語罵人法震驚台灣。因為飾演反派,反而受到肯定,苗可麗坦言當初演公車萍的時候也很抒壓:「身為演員幸運的一點是,很多時候,我們的情緒是有出口的。畢竟誰能沒事動不動就罵別人『你去死』然後又不被打?甚至還可以獲得掌聲。」藝人得到了表演的免責權,可以做正常能量釋放。苗可麗賊笑說:「誰知道?搞不好演員今天罵人的時候,是剛好真的很不爽。」

苗可麗至今依然不懂為什麼大家會這麼喜歡公車萍?也很驚訝自己演這個角色,在外面沒被討厭過。既沒有被丟雞蛋、也沒有被路人罵。反之,很多太太遇到她會要求苗可麗替她罵老公!苗可麗說:「我還有遇到要求我罵他一下的 XD。當下我心裡的 OS 是,人應該都不喜歡被罵,但為什麼會要求我罵你?真的是太可愛了。」

可愛的或許是她。採訪現場真有粉絲闖入、求可麗姐一罵,而她也真從善如流,端出幾秒潑婦罵街的即興演出。

raw-image

【苗可麗 a.k.a 公車萍,是恩人也是綽號】

對苗可麗而言,「公車萍」從來就是光環,不是陰影。侃侃而談自己是直到遇到公車萍這個角色,才終於被路人認識、記住苗可麗這個名字。「在這之前,我在路上頂多是被問『你是哪個藝人對不對?』演了公車萍之後,我永遠記得有一次在忠孝東路敦化南路口,順成麵包門口,有人直接叫出我的名字『欸!你苗可麗!』那時候很感動。終於有人可以叫出我的名字了。」苗可麗講得輕鬆,可被叫出名字的那一刻,距離她出道的時間,已熬了十幾年。

「所以我很感謝公車萍,從來也沒有想過演壞人有什麼不好。但的確會陷入觀眾先入為主的狀況,我到現在十幾年了,演了那麼多戲了,尤其現在我到南部,還是被叫公車萍。」

公車萍成為苗可麗的另一個名字,但其實早已被去善惡化,就是個中性的名字。苗可麗說,演了《含笑食堂》以後,有一些人會叫她含笑。《含笑食堂》是苗可麗成為金鐘獎視后的得獎作品:「到了《含笑》,大家才知道原來我可以不罵人也能演好戲。」而從「公車萍」到「含笑」,又是過了十幾年。

【豬哥亮教會苗可麗為台灣人帶來正向力】

不只演戲,苗可麗也主持節目和演歌舞劇。但說到底,就是做好她娛樂觀眾的工作。這份職業使命,來自於豬哥亮給她的啟發:「我有一次跟豬大哥在節目上面對一個個案,我們兩個一人坐一邊,因為個案處境不好,聊到一半的時候我哭了,當時豬大哥看我這樣,就換位置過來,把我與個案隔開。下台以後,他跟我說『不要讓人哭,我們是要給別人快樂的。』這一點打到我。」從此,苗可麗不論是參加公益活動還是主持節目,即便遇到個案處境再悲慘,她都會忍住,並提醒自己一定要拿出正向的情緒去鼓勵他們,給出正能量,助他們去改變自己的人生。

「現在台灣人壓力太大,加上疫情帶來的恐慌,其實社會真的很需要正面的力量。」可麗姐不只認為能帶給別人歡樂是很重要的事情,她自己也很需要,所以也希望未來能多多演出喜劇:「演員演的戲雖然是假的,但是情緒是真的,身體會感覺到演出時的情緒狀態。一個演員如果要演悲情戲,那一天就要培養情緒,確保自己一上戲就可以哭出來。我們不可能上一秒笑,下一秒 action 就哭,所以要讓身體一直處於低氣壓,才能把悲情戲演好。」處在負面情緒久了,身體會對你的情緒當真,容易生病。而演喜劇除了對演員身體較好之外,也能影響更多觀眾跟著一起笑。苗可麗煞有介事地說:「人需要靠免疫系統對抗疫情。而且以吸引力法則來講,不開心的靈魂就會吸來不好的東西,喜劇真的太重要了。」

raw-image

【發揮藝人影響力的社會使命】

接演《做工的人》則又是另一種心思。回憶當初遇到這齣戲的時候,可麗姊工作滿檔,覺得再接演就太累了。但她正色聊到:「可是看完劇本之後我就覺得,我應該要去談一談。想想進到演藝圈 30 年,現在能擁有這一切,也都是很多人支持、成就我的。」既然身為藝人、現在有一點點的影響力,加上剛好《做工的人》就是苗可麗想帶大家去關心,讓大家看到勞工朋友故事,因此她就去和導演、製作人聊。聊完發現果然大家理念一樣,都是想為基層勞工朋友發聲,希望社會不要用那麼刻板的眼光去看待他們。

《做工的人》的工地是真實台南的工地,在裡面拍戲的苗可麗笑說:「工地現場像是古裝劇,危機重重、暗箭難防。連牆壁都還扎出一根根的鋼筋。我們拍戲時還可以用螢光棒在每根突出來的鋼筋綁一根,演員能注意到,看到牆壁哪裡有發亮,就不要靠過去!」但真實世界中,連夜趕工的工人們可沒享有這種待遇。台灣的發展,就是這些做工的人所撐起來的都市和建設,苗可麗感嘆那都是勞工朋友賣命,用危險換來的。

【人生沒有巧合只有選擇,選擇痛並快樂著】

看了《做工的人》,苗可麗也透露了自己的心得:「笑完以後,內心是酸酸的,安靜的,會反視自己的人生。甚至會想要對別人多付出一點關懷和溫暖。」人生充滿無奈,但必須面對。現在人每天或許都會面對很多的失敗,有時可能會忍不住鑽牛角尖、覺得生命不公平。苗可麗感性分享:「人生沒有巧合,只有選擇。選擇留下來,或是離開。不爽當然可以走人,但如果走不了呢?真得留下來的話,你要很痛苦地去過日子嗎?當然不要吧。所以唯一的答案就是只好轉念,給自己一點正面的力量,讓自己撐下去。」

一路走來,苗可麗對於人生這場戲,自有一套看法:「經驗告訴我,不論當下你的機運好不好,或是遇到困境,那都可能只是一時的。」但所謂的一時,在苗可麗眼中似乎都是十年起跳。看看她舉的例子:「我以前年輕時候學了很多自己當時覺得『又沒有用、幹嘛要學?』的事情。十幾年後,我才發現當時學的東西,是用在現在。要到後來,你才知道過往的經歷是禮物。」過去十年的辛苦,可能是未來十年後的禮物。

「有時候,設定一個目標,會讓自己現在的苦都可以撐下去。我自己是上有父母下有女兒要照顧,自己將來人生也還有好多事要做、還沒有完成,所以覺得現在辛苦都是應該的。這些信念,會長出更多力量來支撐你度過。所以難免痛並快樂著。」
raw-image

【演戲看戲所求的都是同一件事】

這次在劇中飾演游安順的老婆,苗可麗坦言:「我跟他不熟,只知道他很會演。他的戲很生活化。有些演員就是演技已經到達了『他不用去演那個角色,他就是那個角色』,《做工的人》裡的阿昌,他不是游安順。」可麗姐把演戲比喻為打籃球,想要投籃,就需要隊友把傳球給你。當然你也要把球傳出去,大家輪流投球才會好看,光是只有一個人投球的球賽,也不會好看。

身為演員,苗可麗認為有些細微的情緒反應是需要很自然流露、演不出來的。跟游安順對戲表演的時候,最棒的就是自己也不用刻意演:「他演的角色總會比你以為的更可愛、更滑稽、更多一點,會讓對手演員給他很真實的情感回饋。」

不只演員演戲追求一份真實的情感展現,看戲的觀眾也是在尋找感同身受的觀影感知:「我們在看戲的時候,看的是別人的故事,但腦袋浮現出來的,是觀眾自己的人生。觀眾會懂角色,會能夠同理。」《做工的人》裡面的角色們過得苦哈哈,但他們每天還是笑哈哈,劇中每個人都是失敗就再拍拍屁股站起來,沒有放棄的條件:「他們必須趕快想辦法,再嘗試其他的。那種單純、簡單的相信生命找得到出路的個性,讓我覺得很感動。」苗可麗如是說。

【吃虧就是佔便宜】

《做工的人》的昌嫂是個很會做人的人。生活上,舉凡包容老公和老公的朋友,就連工人同事受傷,她也會第一個衝去探視;職場上,即便發工資時昌嫂被抽了一兩張錢,她也懂得維持表面的和平。苗可麗認為這個女性角色擁有強大的穩定力量:「她很清楚這些男人亂來卻其實很努力的初衷,都是為了要給家人好的生活。女人就是這樣,會默默心疼這幾個男人,願意支持他們。包括其他工人的狀況,她都會去關心。就像小孩想要做什麼,媽媽都會願意支持。」

苗可麗繼續舉劇中昌嫂遇到的例子:「長官抽了你 2 張,你能怎麼辦?如果跟他理論以後,他要你走人呢?有時候,被佔便宜還不能張揚。」這就是現實。「為了生存,那已經是一種默契。」默契在於女性總是會努力找到讓事情可以圓滿解決的方法,就算方法頗消極,只能當作吃虧就是佔便宜。畢竟她沒有餘裕承受抗爭的後續風險,頂多就只能轉個彎,轉個念。

raw-image

苗可麗回想自己 15 歲出道,到現在 30 幾年,很多事情在當時看起來是妥協,是轉彎,但其實老天爺都安排好了:「如果我以前唱歌出道有走紅,就不會去演戲。沒有前面那些過程,就沒有現在的苗可麗。以前的不順利會幫你的人生調整方向,調整到最後,就有今天的樣子。」

跟苗可麗相處,一個鐘頭卻只像一刻鐘,驟覺時光飛逝。開心的餘韻會讓人立馬期待下次再見到她的時光──這種滿檔的觀眾緣,難怪台灣演藝圈需要她。

採訪、撰稿、攝影:雀雀
劇照提供:大慕影藝

看更多專為影癡而生的好內容,就一起來支持【釀電影】吧!

釀電影除了臉書粉絲專頁,最近也設立了 IG 帳號,以及 Line@ 帳號,不同平台會以不同方式經營、露出,並提供不一樣的優惠活動,請大家記得追蹤鎖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4/19
​奧地利導演約瑟夫・哈德(Josef Hader)繼柏林入圍競賽片《放生員工請注意》後,再次以《女警撞到夫》入圍柏林影展大觀元單元。《女警撞到夫》不僅是一部對現代社會深刻觀察的作品,更是一篇反鄉村浪漫化寫實宣言,電影將由東昊影業代理,於 4/25 正式上映。
Thumbnail
2025/04/19
​奧地利導演約瑟夫・哈德(Josef Hader)繼柏林入圍競賽片《放生員工請注意》後,再次以《女警撞到夫》入圍柏林影展大觀元單元。《女警撞到夫》不僅是一部對現代社會深刻觀察的作品,更是一篇反鄉村浪漫化寫實宣言,電影將由東昊影業代理,於 4/25 正式上映。
Thumbnail
2025/04/04
「我覺得我們兩個都有同樣的共識,演員是很脆弱的。在各個部門裡,最脆弱的應該就是演員了,因為我們使用的不只是腦力或體力,而是更多的感受,因此,離開角色的過程也同樣適用於沒有工作的時候。我必須還原自己是一個人,還原本來的生活和興趣,主動思考自己想用怎樣的方式理解世界,這和角色相遇、道別是同樣重要的。」
Thumbnail
2025/04/04
「我覺得我們兩個都有同樣的共識,演員是很脆弱的。在各個部門裡,最脆弱的應該就是演員了,因為我們使用的不只是腦力或體力,而是更多的感受,因此,離開角色的過程也同樣適用於沒有工作的時候。我必須還原自己是一個人,還原本來的生活和興趣,主動思考自己想用怎樣的方式理解世界,這和角色相遇、道別是同樣重要的。」
Thumbnail
2025/03/30
一直到十三年後因為《狗陣》入圍一種注目單元,真正走上紅毯,回到當年《翻滾吧!阿信》去坎城時到過的海灘,我才想起來自己曾經有這樣一個願望。而演員很多時候得要相信自己,但演員同時也經常懷疑自己,擁有不安全感,擁有脆弱。但在這個過程你只能自己成長、相信,相信自己願意將生活放進表演,相信自己想要表達的心。
Thumbnail
2025/03/30
一直到十三年後因為《狗陣》入圍一種注目單元,真正走上紅毯,回到當年《翻滾吧!阿信》去坎城時到過的海灘,我才想起來自己曾經有這樣一個願望。而演員很多時候得要相信自己,但演員同時也經常懷疑自己,擁有不安全感,擁有脆弱。但在這個過程你只能自己成長、相信,相信自己願意將生活放進表演,相信自己想要表達的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文長劇透,第二篇一樣很長,還請大家耐心看完 坎離小姐寫信的畫面以及信件的內容,仍然歷歷在目,因為太感動了。 上一篇文章以坎離小姐為出發點,逐步解析四位角色在故事中發揮哪些作用,四位角色的關係有不同的組合,相互影響,讓彼此情感的厚度越來越深,甚至坎離小姐絕對是....
Thumbnail
※文長劇透,第二篇一樣很長,還請大家耐心看完 坎離小姐寫信的畫面以及信件的內容,仍然歷歷在目,因為太感動了。 上一篇文章以坎離小姐為出發點,逐步解析四位角色在故事中發揮哪些作用,四位角色的關係有不同的組合,相互影響,讓彼此情感的厚度越來越深,甚至坎離小姐絕對是....
Thumbnail
櫃台小姐出身的美季,是大家口中的交際花、老頭殺手,說話有點嗲嗲的,對每個人都來者不拒,穿著打扮上又走比較性感的風格,自然成為不少女生討厭的對象,被認為是靠女色在職場生存的人。但其實美季...
Thumbnail
櫃台小姐出身的美季,是大家口中的交際花、老頭殺手,說話有點嗲嗲的,對每個人都來者不拒,穿著打扮上又走比較性感的風格,自然成為不少女生討厭的對象,被認為是靠女色在職場生存的人。但其實美季...
Thumbnail
她們創業的那些鳥事 「賣命給老闆,不如賣命給自己」,《她們創業的那些鳥事》獻給在職場打拼多年的上班族們,描述社畜心聲,「你有想過你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嗎?」 台版《三十而已》?同樣是三個奔三都市女性的故事,不過劇中的年代背景、家庭價值觀、現實職場競爭,都更加貼近我們的生活。由林心如、陳意涵、簡嫚書
Thumbnail
她們創業的那些鳥事 「賣命給老闆,不如賣命給自己」,《她們創業的那些鳥事》獻給在職場打拼多年的上班族們,描述社畜心聲,「你有想過你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嗎?」 台版《三十而已》?同樣是三個奔三都市女性的故事,不過劇中的年代背景、家庭價值觀、現實職場競爭,都更加貼近我們的生活。由林心如、陳意涵、簡嫚書
Thumbnail
總是習於滿足別人,她現在是否有自己的渴望?沈默半晌,她才小小聲地說,「我很想要被看見。看見我可以有不一樣的表現,這不單單是為了賺錢,演戲讓我很開心。」她絕對有想完成的事情,只是習慣將自己的需求擺到後面。原來不只身形,她處世的方式也是,不想給人添麻煩似的,不佔空間。
Thumbnail
總是習於滿足別人,她現在是否有自己的渴望?沈默半晌,她才小小聲地說,「我很想要被看見。看見我可以有不一樣的表現,這不單單是為了賺錢,演戲讓我很開心。」她絕對有想完成的事情,只是習慣將自己的需求擺到後面。原來不只身形,她處世的方式也是,不想給人添麻煩似的,不佔空間。
Thumbnail
【Come·偷嗑】這次特別邀請《迷走廣州》的兩位演員苗可麗與葉寶雯,她們倆在片中飾演一對關係疏離的母女,雖然兩人首次合作,但不僅從大銀幕上體會到她們的情感,就連訪談中,都能感受到她們因為這次合作而培養出的默契。
Thumbnail
【Come·偷嗑】這次特別邀請《迷走廣州》的兩位演員苗可麗與葉寶雯,她們倆在片中飾演一對關係疏離的母女,雖然兩人首次合作,但不僅從大銀幕上體會到她們的情感,就連訪談中,都能感受到她們因為這次合作而培養出的默契。
Thumbnail
記得那天在忙碌的行程中,看到了朋奉哥的消息,腦子一度凍結,回去翻了翻和他的訊息紀錄,那麼黑色幽默的靈動對話,每個階段對我的人生指引,開玩笑說我適合演黑道、說我適合去演武打戲、幾年前還說我一定會鍍金,這些玩笑話居然都慢慢地成真,但去年在金鐘獎後台,說好明年一定會一起演戲的這句,他怎麼忘了⋯⋯
Thumbnail
記得那天在忙碌的行程中,看到了朋奉哥的消息,腦子一度凍結,回去翻了翻和他的訊息紀錄,那麼黑色幽默的靈動對話,每個階段對我的人生指引,開玩笑說我適合演黑道、說我適合去演武打戲、幾年前還說我一定會鍍金,這些玩笑話居然都慢慢地成真,但去年在金鐘獎後台,說好明年一定會一起演戲的這句,他怎麼忘了⋯⋯
Thumbnail
我覺得是因為這樣真實的客製化,給予觀眾開放性的選擇,所以近期的台劇能夠引起這麼大的共鳴。但,容易入戲太深的演員,我們的使命是什麼?如果觀眾會跟著我們的詮釋,去投射出對善惡的選擇,那我們自己身在其中的時候,會不會也影響了三觀,演員會不會越活越糊塗呢?
Thumbnail
我覺得是因為這樣真實的客製化,給予觀眾開放性的選擇,所以近期的台劇能夠引起這麼大的共鳴。但,容易入戲太深的演員,我們的使命是什麼?如果觀眾會跟著我們的詮釋,去投射出對善惡的選擇,那我們自己身在其中的時候,會不會也影響了三觀,演員會不會越活越糊塗呢?
Thumbnail
《做工的人》自開播以來話題不斷,不光因為是《我們與惡的距離》的製作團隊具備品質保證,更因為演員表演、故事情節與內容的精彩,以及與現實社會的扣連、寫實性,讓討論度持續高漲。
Thumbnail
《做工的人》自開播以來話題不斷,不光因為是《我們與惡的距離》的製作團隊具備品質保證,更因為演員表演、故事情節與內容的精彩,以及與現實社會的扣連、寫實性,讓討論度持續高漲。
Thumbnail
對苗可麗而言,公車萍從來就是光環,不是陰影。「在之前,我在路上頂多是被問你是哪個藝人對不對?演了公車萍之後,我永遠記得有一次在忠孝敦化路口,順成麵包門口,有人直接叫出『欸!你苗可麗!』那時候很感動。終於有人可以叫出我的名字了。」苗可麗講得輕鬆,可被叫出名字的那一刻距離她出道的時間,已熬了十幾年。
Thumbnail
對苗可麗而言,公車萍從來就是光環,不是陰影。「在之前,我在路上頂多是被問你是哪個藝人對不對?演了公車萍之後,我永遠記得有一次在忠孝敦化路口,順成麵包門口,有人直接叫出『欸!你苗可麗!』那時候很感動。終於有人可以叫出我的名字了。」苗可麗講得輕鬆,可被叫出名字的那一刻距離她出道的時間,已熬了十幾年。
Thumbnail
五月一日勞動節這個國定假日,是專屬於每一個勞動者們的休息時間,慰勞這些日子以來,為工作付出心力、勞苦功高的人們。其實各行各業都有不為人知的辛苦面——有一些工作,是在光鮮亮麗的外表底下,藏有難以言述的委屈與壓力;有些工作卻是在胼手胝足的勞動以外,偶爾在社會大眾的既定印象內,還被帶有特殊濾鏡看待。
Thumbnail
五月一日勞動節這個國定假日,是專屬於每一個勞動者們的休息時間,慰勞這些日子以來,為工作付出心力、勞苦功高的人們。其實各行各業都有不為人知的辛苦面——有一些工作,是在光鮮亮麗的外表底下,藏有難以言述的委屈與壓力;有些工作卻是在胼手胝足的勞動以外,偶爾在社會大眾的既定印象內,還被帶有特殊濾鏡看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