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4|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我今年21歲,將讓您看見不一樣的「龍飛鳳舞」!

原報導於:2018-02-12 編採:賴彥竹 責任編輯:謝增
當我們出國驚豔於日本神社與寺院建築的細膩美感、為歐洲教堂建築的莊嚴偉麗所感動,但對於我們自己的臺灣本土寺廟文化卻不甚了解。
臺灣廟口文化,不只是臺灣好幾代人重要的集體回憶、多元包容的文化環境、富有在地特色與獨特背景脈絡,創造了獨樹一格的臺灣藝術文化與在地生活型態。隨著時代與生活型態轉變,『臺灣廟口文化』似乎只剩特定時刻會去走走、面對外國友人簡單介紹整個祭拜流程...。我們藉由課本可以準確的分辨哥德式、巴洛克式建築;透過觀光甚至買了御守,欣賞錦織布藝美感。卻很少有機會好好欣賞認識我們自己的藝術文化。
「藝術傳承是每個人的責任,我們在為成績與生活努力外,不要輕易犧牲祖先流傳下來的珍貴寶藏。」-廖祖謙
來自彰化花壇的廖祖謙,自小在街上看到廟會,便深受七爺八爺、八家將等神偶舞動衣服的線條著迷。當發現自己興趣的時候,15歲便隻身一人至嘉義學習廟宇彩繪,18歲踏入廟宇工地,從學徒開始做起,20歲勇敢地透過畫筆描繪出傳承廟宇文化彩繪的重擔、調配出積極創新的色彩,勾勒出錦和堂廟宇彩繪工作室。
在學徒時期,廖祖謙無論寒暑,都必須要廟宇落成後的一到兩個月內完成整座廟宇彩繪,穿梭在鷹架之間,無論是曲面立體的燈籠、平面壁畫的歷史傳奇人物,就連廟埕前鎮廟除煞的石獅、雕樑畫棟的龍與鳳、令人肅立起敬的魁梧武將,或是八家將臉譜,皆須透過師傅一筆一畫,為其畫龍點睛,展現威嚴氣概、華麗端莊。技藝精湛的老師傅因年邁、漸漸難以負荷長時間、需要體力的工作,廖祖謙也期待能夠吸引更多人能接觸了解臺灣廟口文化,揉合美術班西式畫法與老師傅傳承傳統技法,有鑑於廟宇工地必須快速完成彩繪,在希望能在有限作業時間內,讓線條、色彩、飽和度更加精緻,他透過調整配色、運用明暗漸層等手法,使整體化作更加立體;傳奇人物與動物的動作,也更加生動與充滿力量。以象徵權勢、高貴尊榮的「龍」為例:廖祖謙針對龍的五官、立體視覺點、骨架,皆有稍微調整,色澤則更鮮豔,非僅選用飽和的紅綠色。
左為其他師傅的傳統畫法作品,右為經廖祖謙創新改良後的龍燈籠。他表示,主要針對龍的五官,使其變得更立體生動,色彩也更鮮豔。 (圖/錦和堂廟宇彩繪工作室提供)
不僅在創作技法融合東西方、傳統與現代的優點,在顏料與繪畫材質也著手創新改良。以牆面為例,過去牆面或是樑枋上色後,日後若較少保養維護容易附上灰塵,因此他在調配顏料時,會再加上防塵的添加物,已達防塵效果。他再舉例,在廟會繞境時,常將供桌前的桌裙與神明一同出陣頭,但布製的桌裙在放鞭炮時,時常會意外燃燒,為了以防危險發生,將卓裙材質改為厚木板。木板即使被鞭炮射擊時,僅會留下一點點黑色的燒焦痕跡。
至今已學習七年彩繪的他,畫筆秉持傳承、創新的使命,積極推廣廟口藝術文化創意化。在雜學校展覽中,提起畫筆為參展民眾譜上廟宇文化的樣貌,引來不少民眾圍觀、排隊等待畫上圖騰。他期盼藉由雜學校能讓更多人認識、進一步喜愛臺灣廟口傳統文化。在雜學校展覽期間接觸了大量的臺灣年輕人,展後也將繼續將臺灣廟口文化介紹給更多臺灣年輕人認識,目前想將一些廟口彩繪圖騰線條、傳奇人物、龍與鳳等主題,繪畫至手機殼上,或製作一些小物,期盼能喚起年輕人對廟口彩繪藝術的興趣,使廟宇文化永續流傳。
廖祖謙運用不會傷及皮膚之特殊顏料,在雜學校展場,捲起袖子,替對廟宇文化感興趣的民眾,畫上臉譜。(圖/錦和堂廟宇彩繪工作室提供)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