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惹.卡爾特斯《非關命運》:命運的限制?自由的權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筆者攝影

筆者攝影

時代烙印下來「悲哀的註記」,意味著「在各種令人疲憊的真相狂流中,一個新的個人聲音」。」(頁215。)

因惹.卡爾特斯的《非關命運》,書寫了一部屬於猶太人與集中營的時間記錄。關於這類型題材的作品,其實有很多,如果常閱讀西方文學作品的讀者,馬上可以聯想到《安妮的日記》、《夜:納粹集中營回憶錄》等作品,但《非關命運》的寫作手法卻很特別,也可以發現因惹.卡爾特斯之所以獲得2002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原因。這部作品筆者將拆解成三個結構來分析。

  • 第一個結構,是著墨在男主角卡維.葛爾卡的「正常」生活。為什麼要強調「正常」呢?因為卡維.葛爾卡是匈牙利的一名猶太人少年,他的「正常」生活是屬於猶太人的生活——如果離開家門,胸前必須配戴黃色星星,鄭明自己的種族身份;到麵包店買麵包,一定會比別人小許多;晚上出門是一種違法的行為;又或是可能在某天夜裡,得知有親人隔天必須前往勞動營等。「正常」的猶太人生活,是在日常生活中習慣一切的不平等,一切的歧視。而在全書一開始就寫出這樣的「正常」生活,為之後的一切不平等埋下了伏筆。
  • 第二個結構,是書寫卡維.葛爾卡進入與前往集中營的過程,以及如何在集中營裡享受新的「正常」生活。因惹.卡爾特斯在營造集中營可怕分為的筆法,是與其他納粹文學的作品不同,他擅長營造不寒而慄的的恐怖,透過話語權的被剝奪、自由的消逝,勾勒出令人窒息卻必須生存的痛苦。卡維.葛爾卡一開始受盡集中營的執法者折磨,開始懷疑自我生存的意義;後來拿到就連拿到1/2的麵包、洗一次溫水澡、成為病人休息,都讓他感受到滿足、奢侈,這樣「正常」的集中營生活,在習慣之後,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對生命的奢求只要活著就好,令人發自內心的恐懼著。
  • 最後一個結構,最為精彩,是本書的第八章,可以說已經脫離了小說的故事本身,是小說本身的後設討論,也就是因為這一章節,使得這本書不同於其他納粹作品,展現出諾貝爾文學獎作品的高度。這一章,可以特別注意到卡維.葛爾卡跟福萊曼、史坦兩位老鄰居的對話。兩位老鄰居不斷提醒他「你要把所有可怕的事忘掉」、「你才好繼續生活下去啊」、「自由自在地生活」,兩位老鄰居的態度,是習慣遺忘的,因為忘卻痛苦繼續生活是容易的,也是猶太人「正常」生活的一部份。然而聽到這些話,卡維.葛爾卡想到的是命運與自由的選擇題,如果繼續選擇遺忘,就可以在命運的安排下,繼續「正常」生活;如果選擇面對、嘗試改變,一切的生活將使他受盡折磨、難以生存,得為有如此才可能獲得「自由」的權力。兩位老鄰居代表了普遍大眾處理集中營痛苦的態度,如果猶太人們依舊如此保持沉默,是否也間接承認著他們不需要自由呢?這一章節很值得深入閱讀,很少看到能如此運用後設視角於文本之中的小說。

後設指的是一種對於問題提出的問題,《非關命運》的第三層結構,就是對於猶太人為什麼沉默?大眾為什麼選擇遺忘?為什麼容許這一切?就是針對這些問題所提出的問題。

這本書其實還有一個隱藏的結構,貫連全書,也就是因惹.卡爾特斯一直刻劃的一個問題:如何在集中營、火車上打發時間。又或是:湯、麵包的送餐時間。整部小說的核心其實環繞著時間在走,卡維.葛爾卡只是時間洪流中的一位記錄者,他記錄了猶太民族被迫害的時間,記錄了一段不該被提出的歷史。

《非關命運》就是一本時間的記錄,屬於猶太人的「命運」時間記錄,屬於猶太人「自由」時間的記錄。


本文閱讀版本:因惹.卡爾特斯(Imre Kertesz)著、周從郁譯,《非關命運》,臺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2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程冠培的沙龍
47會員
21內容數
本專題將以書評的方式,適時結合簡單的文學理論,並運用上位後設思考的模式,分析文學作品、理論專書。 上位後設思考,是藉由分析文章的架/結構、象徵/意象、技巧與作品內涵,但不涉及內容的分析法,屬於後現代的閱讀與分析模式。這樣的思考模式,是筆者正在大量推廣的文本分析法,邀請讀者一同加入新興閱讀人的行列!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活出意義來》Man’s Search for Meaning作者是心理學家、精神科醫生維克多·弗蘭克,他在此書分享自己在納粹集中營的經歷;並分析集中營倖存者的心理特徵。 整本書以敘事性的方式講述作者在集中營看到的故事,讓讀者透過這些故事及心理分析的內容去尋找「自己人生的意義」。   書中一段
Thumbnail
《活出意義來》Man’s Search for Meaning作者是心理學家、精神科醫生維克多·弗蘭克,他在此書分享自己在納粹集中營的經歷;並分析集中營倖存者的心理特徵。 整本書以敘事性的方式講述作者在集中營看到的故事,讓讀者透過這些故事及心理分析的內容去尋找「自己人生的意義」。   書中一段
Thumbnail
《活出意義來》這本書的作者維克多·弗蘭克,曾經在二戰納粹集中營中,經歷了如同地獄般的生活,但是在那極度惡劣的環境中,他因為心裡強大而活下來 這本書是他在倖存後的回憶,第一部分書寫在集中營中的經歷和想法;第二部分則是談到意義療法 以下列出書中部分的內容,以及我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活出意義來》這本書的作者維克多·弗蘭克,曾經在二戰納粹集中營中,經歷了如同地獄般的生活,但是在那極度惡劣的環境中,他因為心裡強大而活下來 這本書是他在倖存後的回憶,第一部分書寫在集中營中的經歷和想法;第二部分則是談到意義療法 以下列出書中部分的內容,以及我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跟風買的書,沒想到這麼沉重,沒看幾頁就需要停下來懷疑一番。作者是集中營生還者,而這本書是他的第三本書,目的在反省這些惡行。連讀這些文字都需要瘋狂深呼吸,真有點無法想像究竟要多大的意志才能將這些經歷寫成文字,即便是聽聞的他人經驗,都讓人不忍卒睹,一點也不誇張。 集中營的相關記述中,這段真的像是詛咒一樣
Thumbnail
跟風買的書,沒想到這麼沉重,沒看幾頁就需要停下來懷疑一番。作者是集中營生還者,而這本書是他的第三本書,目的在反省這些惡行。連讀這些文字都需要瘋狂深呼吸,真有點無法想像究竟要多大的意志才能將這些經歷寫成文字,即便是聽聞的他人經驗,都讓人不忍卒睹,一點也不誇張。 集中營的相關記述中,這段真的像是詛咒一樣
Thumbnail
前言: 在這之前時常聽見卡夫卡這神秘的作者在我耳外環繞四周,使我既熟悉又有一股陌生感,在一次的因緣際會下,使我開啟第一次與卡夫卡的相遇。 心得: 當存在世上沒有價值,那還有存在的理由嗎? 相關資料: ISBN:9789863843900 作者: 法蘭茲.卡夫卡 原文作者: Franz Kafka
Thumbnail
前言: 在這之前時常聽見卡夫卡這神秘的作者在我耳外環繞四周,使我既熟悉又有一股陌生感,在一次的因緣際會下,使我開啟第一次與卡夫卡的相遇。 心得: 當存在世上沒有價值,那還有存在的理由嗎? 相關資料: ISBN:9789863843900 作者: 法蘭茲.卡夫卡 原文作者: Franz Kafka
Thumbnail
《非關命運》從主角卡維家中生意變化,到無故送往營區,敘述不僅鉅細靡遺,連情緒也具體得彷彿親臨現場,飢餓、過度勞動和惡劣環境,讓人不敢直視這場悲劇,但作者卻絲毫沒有要「放過」讀者,不斷地提醒讀者卡維的年紀有多「輕」,「十五歲的我在做什麼?」一旦細想,便能深刻地比對他慘澹的命運。 慘敗
Thumbnail
《非關命運》從主角卡維家中生意變化,到無故送往營區,敘述不僅鉅細靡遺,連情緒也具體得彷彿親臨現場,飢餓、過度勞動和惡劣環境,讓人不敢直視這場悲劇,但作者卻絲毫沒有要「放過」讀者,不斷地提醒讀者卡維的年紀有多「輕」,「十五歲的我在做什麼?」一旦細想,便能深刻地比對他慘澹的命運。 慘敗
Thumbnail
「我們已了解人類真正的本質。人類發明了奧許維茲毒氣室,同時也抬頭挺胸、口中念著主禱文或猶太祈禱文步入毒氣室。」[1] 這是歷經二戰集中營浩劫的維也納心理醫師維克多‧弗蘭克(Viktor E. Frankl)所寫下的一段話,可謂濃縮了《向生命說Yes!》(…trotzdem Ja zum Leben
Thumbnail
「我們已了解人類真正的本質。人類發明了奧許維茲毒氣室,同時也抬頭挺胸、口中念著主禱文或猶太祈禱文步入毒氣室。」[1] 這是歷經二戰集中營浩劫的維也納心理醫師維克多‧弗蘭克(Viktor E. Frankl)所寫下的一段話,可謂濃縮了《向生命說Yes!》(…trotzdem Ja zum Leben
Thumbnail
要守望相助還是互相攻奸不擇手段讓自己得以「上位」留在相對安全的處境;要讓所有人都齊齊整整的完成任務還是忍痛放棄會拖累所有人的人,這些都是大時代下對我們的一些黠問。
Thumbnail
要守望相助還是互相攻奸不擇手段讓自己得以「上位」留在相對安全的處境;要讓所有人都齊齊整整的完成任務還是忍痛放棄會拖累所有人的人,這些都是大時代下對我們的一些黠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