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5/22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書摘|閱讀是需要努力不無聊的

在閱讀的時候想要保持清醒,或昏昏入睡,主要看你的閱讀目標是什麼。如果你的閱讀目標是獲得利益—不論是心靈或精神上的成長—你就得保持清醒。這也意味著在閱讀時要盡可能地保持主動,同時還要做一番努力—而這番努力是會有回饋的。 好的書,小說或非小說,都值得這樣用心閱讀。把一本好書當作是鎮靜劑,完全是極度浪費。不論睡著,還是花了好幾小時的時間想要從書中獲得利益—主要想要理解這本書—最後卻一路胡思亂想,都絕對無法達成你原來的目標。
莫提默.艾德勒(Adler, M.J.)、查理.范多倫(Doren, C.V.)(2016)。如何閱讀一本書(How To Read A Book) (郝明義、朱衣譯)。新北市:臺灣商務。(原著出版年:1972)。頁53。
我記得自己高中時就曾看過《如何閱讀一本書》的舊版,超薄、超小本,所以當我看到新版的書時,嚇了一跳,整個變成可以拿來砸人的厚度。但也成為一個玩笑:到底該如何閱讀《如何閱讀一本書》?

是看過後說無聊,還是下意識說無聊?
《老人與海》封面 Image from|Wikimedia
下筆此刻,大家都在吵某市市長與《老人與海》的關係,但個人認為這番言論若是他閱讀後的心得,其實沒什麼好吵的(不過亦有論者指出他身為市長這麼說,就與推廣閱讀的初衷背道而馳,所以這麼說話其實不太對;為避免離題我在此先暫且擱置)。
相反地,如果他沒看過《老人與海》卻脫口而出「我覺得很無聊」,那我就覺得很麻煩了。因為我彷彿看到台灣社會意識的濃縮,在這個理工至上價值觀充斥的大環境下,不是《老人與海》真的太無聊,而是感性成分較多的人文、藝術或文學作品從一開始就不被看重。
這也不是新聞了,我想起某猴大的眾多「仇文組的理工知識分子」,一想到這些各種貶低與看輕人文社科領域的屁孩們(對不起,我就是要說屁孩,這還算客氣的,各位不會想知道他們在網路上用什麼詞彙形容我們文組生),將在未來的二十年間成為台灣社會的棟梁就不禁冷汗直流,打著「文組無用」、「科學治理」之類的口號,總感覺既視感十足。
抱歉,這個世界遠比你們想像的還要複雜。有些事物不是手術刀或科學公式就能解決的,任何的社會處境都有其脈絡需要梳理。

滑著螢幕使思考已死
再者,某市市長另一句話也是令人深思,他說自己花最多時間看YouTube,讀書時間很少,我覺得這才是大問題。我昨日去市立圖書總館處理書籍逾期事宜,經過資料查詢區時,走過一格格的位置,不分年紀老少,電腦螢幕上全是眼花撩亂的網紅;搭車回家時,每個人都對著掌上的螢幕滑呀滑,無一例外。
是的,我們生活在一個極度缺乏閱讀的國家,根據《聯合報》去(2019)年的調查,約有四成的民眾一整年(2018)都沒看過書,而其中這個群體最近一次看書平均是7年前。另外,根據公共圖書館統計系統的數據,國人去年每人借閱量平均才3.49本書。
雖然這些數字都不能當作臺灣閱讀力的唯一指標,但我們如果花最多時間在看YouTube,只會讓那些被包裝、篩選過的資訊侵蝕我們的獨立思考能力。最近一直覺得,與其看一堆來路不明的網路影片,不如花同樣的時間去觀賞Netflix的自製影劇還來得有意義些。如同《如何閱讀一本書》的作者提到的,吸收資訊與理解資訊完全是兩碼子事,我們不能止於被動的吸收資訊,而沒有主動的啟發自身。
我想這就是為何某市市長會說很無聊的原因,因為他只有被動吸收文句,而沒有從中理解到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想傳遞的東西。

結語:勝利者需要努力不無聊地閱讀
我不是要戰文理,我們彼此的頭腦帶給這個世界不同的觀點,自己很幸運認識許多理工組背景的優秀青年,他們都有豐富且獨特的價值;而我也不是反對YouTuber,看影片也確實是快速吸收知識的方法,況且許多版主是相當認真在傳遞某些事物。
但世界的組成與運作是結構性的、具時間性的,同時也是複雜的且有溫度的,當我們喪失了深度理解與思考的能力,便會將視角扁平化、過度概化,那麼就也只能以一種輕率的態度說出「看過程幹什麼,浪費時間!」
《老人與海》若沒有故事的鋪陳,結局就毫無意義。沒有深刻的理解,就算直接翻到最後一頁看結局,看似勝利,卻是「一無所獲」。
老實說,我不覺得閱讀《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的過程很有趣,但我還是會繼續看下去。因為問題在,我們有沒有練習保持清醒,並且付出心力主動閱讀,讓每本好書都在自己的生命中變得「不無聊」?

 Su-Hong  於臺灣.高雄.灣仔內  2020.07.17 21:16 完稿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