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事件簿之二:杜爾沙事件和難以控制的社群後座力/詹太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TikTok擁有與現今三個主流平台全然不同的次文化,上面的創作者和用戶,有不少甚至是2000年後才出生的。筆者相信,TikTok就是那個會在全世界網路社群掀起新波瀾的第四大平台;或許現在該是我們好好認識這個新世界的時候了。

話說先前我寫了〈微軟併購TikTok:主流社群媒體平台將從「三大」變成「四大」〉這篇文章之後,隔不到幾小時就在美國NBC政治記者Josh Lederman的Twitter發文上,看到一則這樣的快訊:
川普告訴在空軍一號上的記者們,說他打算禁掉TikTok。
而在同一時間,TikTok也發表了官方聲明影片,表達回應立場:
我們哪裡也不去。
We’re not planning on going anywhere.
接下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就是華爾街日報寫的那樣:微軟已經暫停與TikTok的磋商。

到底中間發生了什麼事?

華爾街日報獨家披露了更多細節:其中引述多位匿名知情人士的說法,指出兩家公司正在努力弄清白宮的立場。
更簡潔一點的說法是:本來這兩家公司想的是「理論上這項交易應該符合白宮期待吧?」;既然是的話,那整件事的進度應該很快。甚至動作再快一點的話,當時預期8月3日(星期一)左右就可以定案了。
但結果並不是這樣。
總統川普表示,他的態度更偏向「完全禁止使這個app」。他說:「我們正要禁止TikTok在美國營運,因為我就是有那個權力。」
“As far as TikTok is concerned we’re banning them from the United States,” he said. “Well, I have that authority.”
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的說法:這一連串混亂的訊息,反映出白宮內部對此事的意見分歧。
報導指出,美國財政部長努欽(Steven Mnuchin)和國務卿彭佩奧(Mike Pompeo)贊成TikTok賣給微軟。
但另一方面,白宮也有其他人士反對以「由美國企業併購」的方式來處理TikTok;例如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就敦促川普,對TikTok採取更強硬的立場。
目前TikTok在美國約有1,500名員工,用戶數約1億;而且因為資金都作為「獲客成本」用途,所以也就沒獲利。
知名科技分析家Ben Thompson認為,TikTok一直讓川普那麼不爽,有很大部分是因為「杜爾沙事件」的意識形態而來。

「杜爾沙事件」與「社群後座力」

所謂的「杜爾沙事件」,就是川普總統今年6月20日在美國奧克拉荷馬州的杜爾沙(Tulsa)市舉辦造勢活動時,有大量年輕人透過TikTok展開惡作劇社群計畫:號召大眾註冊登記活動,到了當天統統缺席。
這件事有多慘烈呢?根據《富比士》(Forbes)雜誌引述當地消防局的數字,整個預計有19,000人出席的場子,結果到場的竟然不到6,200人,整件事就炸開了。
故事的教訓是,社群是聚眾的,但社群是難以控制的。
事件中,一位「抖音阿嬤」(TikTok Grandma)成為全球的焦點:她是51歲的 Mary Jo Laupp。她玩tikTok,但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大咖網紅;在這事件之前,她的粉絲數到現在不過就是20.7K,基本上應該沒有多少地球人聽過這個名字。
翻查她帳號上的一系列影片,會發現沒什麼TikTok上常見的「跳舞片」、也沒有創作音樂,內容形式普通到不行,最多的就是對著鏡頭巴拉巴拉講話;觀看數平均也是落在幾千個、甚至才幾百左右,只有少數幾支影片破萬。
但她的名字被挖出來,被確認就是那個「搞串個party」的搞手,因為她運用TikTok社群發布影片,做了一件事:
她的影片語速超快,但聽懂一個重點就好:呼籲粉絲們,快去申請杜爾沙集會的門票,但是到了活動當天,拜託千萬不要出現。拜託拜託拜託。
我們可以想像一個場景:如果是在台灣,操作「社群行銷」,一定會想說「才兩萬粉能幹嘛啊?」但結果就是真的做到了:這一位僅有兩萬粉的歐巴桑,就這樣搞砸了川普的造勢大會。
集會後的隔天,Mary Jo Laupp又錄了一段影片。她在影片中說:
我的一個朋友在Facebook上標註我說,「你看那些空蕩蕩的座位!」

我說,蛤?然後趕快上網查新聞。天哪,你們做了什麼!對於二十幾歲,甚至十多歲的你們,你們要記住這個時刻,記得這個感覺!

要記住,你們人生中或許有喪志的時候,但是只要你們持續分享訊息,就會帶來影響力!

或許你認為政治離你很遠,但其實不是。一定要發聲,一定要持續發聲!你可以做到!
這位歐巴桑不但高調的出來承認這一切作為,還拍片鼓勵年輕人一定要持續在社群上發言;現在,她已經轉投川普對手拜登(Biden)的陣營。
Ben Thompson認為,要理解川普對TikTok的態度,必須從杜爾沙事件看起。因為這正好反映出TikTok雖是社群工具,卻與某一種意識形態深深連結,而這對川普團隊也造成了衝擊與影響。
也正因此,TikTok不能留。

網紅與社群其實是一種「言論產品」

無論你同不同意,你都得承認一件事:
網紅與社群販售的就是「言論影響力」,所以它是「言論產品」,不完全是「娛樂」。
這種影響力不只影響人們的衝動購物行為,也會影響購物之外的事:像是政黨偏好、投票意向等等。
兩萬粉絲就有兩萬人的影響力,二十萬有二十萬人的影響力。但就如同Mary Jo Laupp所說的,只要持續發聲,就會帶來影響。
所以網紅與社群不是只有「賣貨」或「業配」,他們其實能運用己身的影響力做到更多事:在川普的杜爾沙事件中,那就是選舉;這恐怕是當時很多人始料未及的。
美國發展「網紅」與「社群」,比台灣早了很多年;目前的三大主流平台Facebook、Instagram、TouTube也都源自美國。許多發生在美國的案例,不一定會發生在台灣,卻值得我們思考與借鏡。
回顧2016年,中國「抖音」正式上線;2017年,字節跳動以10億美元併購「musical.ly」。2018年8月2日,TikTok與musical.ly合併,一個龐大的影片社群從此開始。
相對於那個時候的Facebook,YouTube生態系已經逐漸成熟,而TikTok才剛剛開始進入這個世界。如果用擬人化的比喻,那就像是有著十多歲年齡代溝的兩大群體,在各自的小宇宙中並行著。
當時問題不大,但現在這兩個宇宙,卻開始發生一些在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方面的碰撞與衝突。
在台灣,社會與政治結構與美國不同,民情各異,所以表現在政治訴求的行為上也不一樣。
在台灣社會,相對也比較看不到社群次文化對社會造成這麼激烈的衝擊。但就操作社群行銷或網紅行銷而言,我認為某種程度上也必須先理解「言論產品的嚴肅性」,無論是商業上的或是政治上的。
這些工具與應用場景,都是這幾年出現的新題材,很多事情我們沒有經歷過。從一開始的野蠻生長,到立法規範、運作成熟,是一個很長的過程。
美國「杜爾沙事件」是一個轉戾點,加上選舉和中資背景,中美衝突讓很多過去被忽略的議題一次攤開。
TikTok是一個擁有與三個主流平台全然不同次文化的新世界,上面的主力達人、創作者、以及用戶,有不少是1995年後、甚至2000年後才出生的。所以我還是相信,TikTok就是那個會在全世界網路社群掀起新波瀾的第四大平台。
好吧,或許現在該是我們好好認識那個世界的時候了。

參考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4K會員
2.0K內容數
為您送上頂尖作者的最新管理與科技產業思維。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最近傳聞源自中國「抖音」的「TikTok」即將由微軟併購;如果併購成立,對全球行銷圈的啟示是什麼呢?那就是TikTok將會很快成為崛起的第四大社群平台,而且立刻形成規模可觀的商業價值。
年初肺炎疫情爆發之後,美國許多州都實施「就地避難」,學校停課,孩子們待在家裡不再出門;在大人們用視訊會議工作時,孩子們則前往Roblox網站維持社交活動。意外的疫情宛如為Roblox增加了一個風口、甚至加上了一雙翅膀。
日前本站刊出了〈如果硬體不賺錢,光靠軟體和服務就可以嗎?〉這篇文章。文章不短,但卻似乎好像沒提到一些關鍵字;那麼就讓筆者來做一些觀念上的補充,同時也進一步討論不同模式之間的異同與案例。
自從小米創辦人雷軍的「風口論」廣為流傳之後,「羊毛出在豬身上,狗來埋單」這種論調,對硬體創業者的影響非常大;特別是有過網路相關行業背景的人,更非常熱衷於這種模式。但是,這樣真的能讓每個人都賺到錢嗎?
Roblox認為,自己雖然是一家遊戲公司,但在商業模式方面更像是YouTube這類的社群網站。在繼續觀察Roblox的商業模式之前,讓我們先回顧幾家知名社群網站的過去與現在,以及它們的成敗原因。
過去,「網紅」在商務方面的產值並沒有經過實證的定論,不過今年第二季有幾份報告出爐,可以清楚反映KOL與網友口碑所反映的「商業言論市場」價值。本文就來針對這些報告的內容,告訴您網紅究竟有多「值錢」。
最近傳聞源自中國「抖音」的「TikTok」即將由微軟併購;如果併購成立,對全球行銷圈的啟示是什麼呢?那就是TikTok將會很快成為崛起的第四大社群平台,而且立刻形成規模可觀的商業價值。
年初肺炎疫情爆發之後,美國許多州都實施「就地避難」,學校停課,孩子們待在家裡不再出門;在大人們用視訊會議工作時,孩子們則前往Roblox網站維持社交活動。意外的疫情宛如為Roblox增加了一個風口、甚至加上了一雙翅膀。
日前本站刊出了〈如果硬體不賺錢,光靠軟體和服務就可以嗎?〉這篇文章。文章不短,但卻似乎好像沒提到一些關鍵字;那麼就讓筆者來做一些觀念上的補充,同時也進一步討論不同模式之間的異同與案例。
自從小米創辦人雷軍的「風口論」廣為流傳之後,「羊毛出在豬身上,狗來埋單」這種論調,對硬體創業者的影響非常大;特別是有過網路相關行業背景的人,更非常熱衷於這種模式。但是,這樣真的能讓每個人都賺到錢嗎?
Roblox認為,自己雖然是一家遊戲公司,但在商業模式方面更像是YouTube這類的社群網站。在繼續觀察Roblox的商業模式之前,讓我們先回顧幾家知名社群網站的過去與現在,以及它們的成敗原因。
過去,「網紅」在商務方面的產值並沒有經過實證的定論,不過今年第二季有幾份報告出爐,可以清楚反映KOL與網友口碑所反映的「商業言論市場」價值。本文就來針對這些報告的內容,告訴您網紅究竟有多「值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美國已於4月23日通過 TikTok 禁令法案,要求字節跳動公司九個月內出售 TikTok 給其他非中國公司,否則全面下架。 而抖音以「違憲」為由以「言論自由」、「創新精神」等美國核心價值拉攏廣大美國TikTok用戶成為他們的護身符及捍衛者,反對該禁令。 雖然美國憲法修正第一案(保障
Thumbnail
2024年的4月23日,美國眾議院通過了持有和控制Tiktok的最大股東的中國公司字節跳動需要將該移動程式出售,否則將會被禁止。星期三當天總統已經簽署該法案,使之成為法律。該法案的內容是,因為Tiktok於中國公司和中共的關係,中共會利用Tiktok獲取美國用戶信息等數據影響國家安全為由,需要Tik
TikTok的崛起與特色 快速普及的社交平台 TikTok作為一個短視頻分享平台,迅速在全球范圍內崛起。它以其獨特的功能和優秀的算法,吸引了大量用戶,特別是年輕一代的青睞。TikTok不僅提供了一個讓用戶分享生活和創作內容的平台,還通過其豐富多樣的創意功能,讓用戶能夠展示自己的才華和創造力。
TikToK一個風靡全球的社交媒體平台 TikTok是一個在全球迅速流行的社交媒體平台,允許用戶分享短視頻,與其他用戶互動,並參與各種挑戰和趨勢。   TikTok的隱私問題 數據收集 TikTok面臨著各種隱私問題,這些問題已經引起了政府機構和用戶的關注。 TikTok收集了用戶的
Thumbnail
美國眾議院通過了禁止TikTok的法案,原因主要包括數據隱私、國家安全、經濟和政治等因素。TikTok方面則否認屬於中國公司,並強調保護用戶數據,尋求法律救濟並尋找美國買家。
Thumbnail
TikTok作為一個全球性的短視頻平臺,對人們的社交、心理和文化產生了多方面的影響。本文將從社交、心理和文化等方面分析TikTok對人們的影響。
Thumbnail
1.TikTok的演算法對美國的青少年形成了非常負面的影響,但相對的TikTok 的國內版抖音上最受歡迎主題和TikTok 卻是天差地遠,充滿正能量,到底在牆內的抖音上面最常見的影片主題和美國使用者看到的有什麽不同,這難道只是巧合嗎
Thumbnail
本文探討美國試圖禁止TikTok所引發的美中科技競爭再度升溫的情況。分析美國與中國在國家安全、數據隱私與全球貿易保護主義等議題上的立場及擔憂,並討論對全球秩序和數字經濟發展的可能影響。
Tik Tok在美國營運一直遵守美國法案, 為何美國國會「The ANTI-SOCIAL CCP ACT」法案,擬禁止TikTok在美國經營業務? 這可以說是高科技業版的「印第安人遷移法」(The Removal of Act, 1830立法), 美國1830年期間對原住民Indians的這些行
Thumbnail
美國禁止抖音Tiktok,中國大陸政府卻幫不上這個企業,再這樣下去,中國大陸的企業家選擇中國還是美國?中國大陸政府這樣子軟弱,想起清朝末年胡雪巖與英國商人商戰落敗的故事。 假設抖音Tiktok的董事會屈服於美國的壓力,撤掉中國資金,那麼美國的資金就會進來,抖音Tiktok就會變成一間美國公司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美國已於4月23日通過 TikTok 禁令法案,要求字節跳動公司九個月內出售 TikTok 給其他非中國公司,否則全面下架。 而抖音以「違憲」為由以「言論自由」、「創新精神」等美國核心價值拉攏廣大美國TikTok用戶成為他們的護身符及捍衛者,反對該禁令。 雖然美國憲法修正第一案(保障
Thumbnail
2024年的4月23日,美國眾議院通過了持有和控制Tiktok的最大股東的中國公司字節跳動需要將該移動程式出售,否則將會被禁止。星期三當天總統已經簽署該法案,使之成為法律。該法案的內容是,因為Tiktok於中國公司和中共的關係,中共會利用Tiktok獲取美國用戶信息等數據影響國家安全為由,需要Tik
TikTok的崛起與特色 快速普及的社交平台 TikTok作為一個短視頻分享平台,迅速在全球范圍內崛起。它以其獨特的功能和優秀的算法,吸引了大量用戶,特別是年輕一代的青睞。TikTok不僅提供了一個讓用戶分享生活和創作內容的平台,還通過其豐富多樣的創意功能,讓用戶能夠展示自己的才華和創造力。
TikToK一個風靡全球的社交媒體平台 TikTok是一個在全球迅速流行的社交媒體平台,允許用戶分享短視頻,與其他用戶互動,並參與各種挑戰和趨勢。   TikTok的隱私問題 數據收集 TikTok面臨著各種隱私問題,這些問題已經引起了政府機構和用戶的關注。 TikTok收集了用戶的
Thumbnail
美國眾議院通過了禁止TikTok的法案,原因主要包括數據隱私、國家安全、經濟和政治等因素。TikTok方面則否認屬於中國公司,並強調保護用戶數據,尋求法律救濟並尋找美國買家。
Thumbnail
TikTok作為一個全球性的短視頻平臺,對人們的社交、心理和文化產生了多方面的影響。本文將從社交、心理和文化等方面分析TikTok對人們的影響。
Thumbnail
1.TikTok的演算法對美國的青少年形成了非常負面的影響,但相對的TikTok 的國內版抖音上最受歡迎主題和TikTok 卻是天差地遠,充滿正能量,到底在牆內的抖音上面最常見的影片主題和美國使用者看到的有什麽不同,這難道只是巧合嗎
Thumbnail
本文探討美國試圖禁止TikTok所引發的美中科技競爭再度升溫的情況。分析美國與中國在國家安全、數據隱私與全球貿易保護主義等議題上的立場及擔憂,並討論對全球秩序和數字經濟發展的可能影響。
Tik Tok在美國營運一直遵守美國法案, 為何美國國會「The ANTI-SOCIAL CCP ACT」法案,擬禁止TikTok在美國經營業務? 這可以說是高科技業版的「印第安人遷移法」(The Removal of Act, 1830立法), 美國1830年期間對原住民Indians的這些行
Thumbnail
美國禁止抖音Tiktok,中國大陸政府卻幫不上這個企業,再這樣下去,中國大陸的企業家選擇中國還是美國?中國大陸政府這樣子軟弱,想起清朝末年胡雪巖與英國商人商戰落敗的故事。 假設抖音Tiktok的董事會屈服於美國的壓力,撤掉中國資金,那麼美國的資金就會進來,抖音Tiktok就會變成一間美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