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自始至終陪著走完;當陪你的人要下車時,即使不捨也該心存感激,然後揮手道別。
——宮崎駿
〈六番目の駅〉是以鋼琴為主調、小提琴為輔的電影插曲。作曲者,是多次與宮崎駿大師連袂演出的「久石讓」先生。
宮崎駿歷來的作品中,這部神隱少女(千與千尋)為人所討論非常熱烈;一是謠傳動畫背景取自台灣的九份、二是其中藏有許多晦澀難解卻又美麗的謎題。
千尋與家人經過如〈桃花源記〉中出現的山洞後,抵達另一個未知的世界。可惜的是,他們並不是邁向另一隅的理想烏托邦,而是刻畫著醜陋人性的失序空間。
千尋為了解救昔日多次援助自己的白龍,於是沿著海濱,獨自步上鐵軌走往未知的前方。
此時的她無欲、也無懼,僅是純粹想還報曾經的恩德。而險些被這醜陋世界徹底污染的「無臉男」也跟在後頭,兩人相依相伴,隨著海上列車駛向寧靜的遠方。
鋼琴聲悄悄地譜出海的寧靜、小提琴則具象浪花拍打的意象。歌曲結尾處,鋼琴單音鍵鍵深沉,重複而似是強調乘客下車後負重不堪的腳步,一級一級地,返回固有的雜沓黑白生活。
闃黑的臉、寬厚的身材、低下一言不發的愁容⋯⋯這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深深地,擊潰世上嚮往自由的所有人。
沿途停靠無以具名的車站,幾許人手持行李陸續下車;雖說是乘客,但更像這偌大宇宙的匆匆過客;他們沒留下什麼,也不想做些什麼,只是靜靜地走完了自己的旅程。
最後,剩下千尋和無臉男持續著旅途。
我想,千尋曾疑惑著,究竟是怎樣的機緣讓她與其他乘客共處一車。但是,她可能永遠也找不到她想要的答案。
但真正的問題,是不會有答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