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書籍]:<你,很好 接受過去的你,喜歡現在的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很好 接受過去的你,喜歡現在的自己> 艾爾文--著
這本書是在我大學時期看的第一本勵志書籍。
雖然是勵志書籍,但對那個時候的自己來說就好像看到了一本足以安慰以及淨化心靈的寶典。
因為那個時候我正處於人生中最崩潰的時期,面對教授的刁難,專題小組成員之間的不合群以及畢業門檻的壓力對我來說是排山倒海而來,已經完全沒有過多的時間與精力在去做其他事情。
當時的我又是很固執的個性,就算要面對的作業、工作已經超出我的負荷範圍,我總是咬緊牙根撐過去,因為我認為這些只是過渡期,並不會長期一直處於這種狀態,我也相信我能撐過去。然而,就在我以為我可以撐過去的時候,我崩潰了。
壓垮我最後一根稻草是小組成員以及教授對我的不諒解,我當時覺得我的世界是蹦塌的,付出了這麼多的努力,換來的卻是一文不值,我真為自己感到可笑又悲哀。
儘管我在怎麼難過、沮喪、崩潰,我哭完之後,我還是要振作起來,因為,我知道不自己學會從低潮中站起來,也不會有任何人幫自己,這就是現實。
某一天我在逛書店時,無意間看到<你,很好 接受過去的你,喜歡現在的自己>這本書,當時是被這本書的標題吸引住,就慢慢翻了幾頁看。假如當時的自己若是沒有看到這本書,我也無法從這麼沮喪的心情慢慢從中振作。我還記得當時自己站在書架前大概有10分鐘,原因就是因為裡面的內容與我當時的情緒產生很大的共鳴。
我印象最深刻就是裡面有一段寫到 :
“不要想改變討厭的人,不要被討厭的人改變”
在教授面前,我總是期望自己的工作效率可以跟得上;在成員之間,我總是先考慮別人的情緒,卻忘了自己;但我卻忘了我一直在我可以選擇的時候選擇將就,我一直在許多的意見與想法之中,漸漸的忽略自己內心的聲音。於是,我終於活成了連自己都討厭自己的樣子,也活成了最不快樂的自己。
看完這本書之後,我重新正視自己的性格、價值觀、人際關係等等,我發現我缺了做人最基本的底線與原則。我總是把別人的問題與考量優先放在第一位;我總是期望獲得別人的認可,總認為無須計較太多,總覺得幫別人多分擔一些沒有關係,卻不知道這些行為遲早會把自己搞垮。
我的各退一步,別人卻是得寸進尺;我付出的努力,換來的是一文不值。
越是努力的討好他人,迎合他人,只會讓自己活得越不快樂;我們可以在適當的時間適當的事情去幫助別人,而不應該是去承擔對方的責任。
也許是世界太過吵雜,我總是常常忽略自己內心的想法,導致自己心中的天秤開始失衡。當時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現在這樣的自己,斷開外界所有的聲音,傾聽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我該往何處? 我真正想要的生活是什麼? 後來,我的情緒開始慢慢的好轉,我專注的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我的世界,又從崩踏的狀態,建立起新世界。
對於你討厭的人,不要設法改變他的想法,我們要做的是在這過程中維持原本的自己不被他人影響。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可以用 Google Facebook 帳號快速登入後,幫我按Like五下,您就可以不花任何錢,幫助我從Likecoin得到回饋。
您的鼓勵是我創作的動力,無限感激!
avatar-img
2會員
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在繁忙的生活中,許多人忘記了珍惜自己的內心聲音。艾爾文的書籍《陪自己走走》提醒我們,人生不必因一時的挫折而氣餒,應該專注於自己想要的未來,而不應被他人的生活所羨慕。我們的每一步都算數,不論過去的遭遇,我們仍有機會重建自我。讓我們學會用心打理自己的生活,勇敢追求自己的目標。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Pooh分享了她最近閱讀的書籍《對自己也當個好人》。這本書以輕鬆的語調探討了孤獨、自我接納和追求真實自我的重要性。作者通過自身經歷,分析了與他人分享脆弱的感受,並強調在生活的每個階段都應學會接受失敗和孤獨,進而成長。Pooh的感想也鼓勵讀者勇敢嘗試新事物,讓人生更加充實。
Thumbnail
這本書教導讀者如何接受過去的自己,並喜歡現在的自己。提供了一些哲理金句和生活觀念,適合在人生困境時閱讀。希望讀者能夠找到力量讓自己快樂起來。
Thumbnail
這本書分享了作者艾爾文在生命中所面對的困難和挑戰,並提出瞭如何為自己做出更好選擇、過好每一天生活以及接納自己的建議。文章充滿正能量,鼓舞人心,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
(一)否定心理創傷 (二)煩惱全來自人際關係 (三)割捨別人的課題 (四)活在當下 (五)結論
在閱讀認識自己相關的書籍中有遇到瓶頸,就是在關於接受自己的陰暗面,或是接受每個情緒都是自己(特別是負面情緒的部分),在覺察到自己有負面情緒,當自己在自我批評的時候,到底能怎麼做呢?就算告訴自己:到此為止,不要再繼續亂想。也不代表問題已經解決了,甚至時不時又湧上心頭不停回放,又讓自己呈現低氣壓狀態。
Thumbnail
《女孩別再道歉了》這本書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建國皇帝寫的歷史書。很多吹捧自己有多棒、妳應該要怎麼樣做,很諷刺,她主軸是希望女孩不要被世俗眼光枷鎖,但她從書名就先排它,把女生獨立出來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公平應該是不分男女,女孩有焦慮,憑什麼男孩不會有?!
Thumbnail
前幾年有本很熱門的書叫《被討厭的勇氣》,書中強調了勇敢地做自己,並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然而,有些人卻將重點放在「做自己」上,甚至扭曲了這個概念... 這本書的讀者群有一部分是對他人感受較敏感的朋友(或說同理心過於氾濫),對於自己的一舉一動,甚至任何的起心動念,都會在意別人怎麼想、會不會對他人
Thumbnail
2023年的10月透過朋友的推薦和網路資訊,於是打開了這本我觀望已久的哲學心理書。初品此書當下的心境是對於人際、社會、自我感到無力和絕望,不再相信人與人之間有純粹的信任,也不再相信社會是單純的,更不再相信自己有勇氣和能力可以面對困境,但當我翻開第一個章節,簡單明瞭的一句話:生命中所遇到的困境都和人際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討厭及被討厭的勇氣的故事,分享了作者與公司新同事的相處經驗,並探討了對於討厭、被討厭的接納與理解。文章中穿插了作者對於孩子成長的期待,呈現出一種生活哲學的思考。作者通過自身的經歷,探討了人與人之間複雜的情感交織,以及如何勇敢面對和理解這些情感的必要性。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在繁忙的生活中,許多人忘記了珍惜自己的內心聲音。艾爾文的書籍《陪自己走走》提醒我們,人生不必因一時的挫折而氣餒,應該專注於自己想要的未來,而不應被他人的生活所羨慕。我們的每一步都算數,不論過去的遭遇,我們仍有機會重建自我。讓我們學會用心打理自己的生活,勇敢追求自己的目標。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Pooh分享了她最近閱讀的書籍《對自己也當個好人》。這本書以輕鬆的語調探討了孤獨、自我接納和追求真實自我的重要性。作者通過自身經歷,分析了與他人分享脆弱的感受,並強調在生活的每個階段都應學會接受失敗和孤獨,進而成長。Pooh的感想也鼓勵讀者勇敢嘗試新事物,讓人生更加充實。
Thumbnail
這本書教導讀者如何接受過去的自己,並喜歡現在的自己。提供了一些哲理金句和生活觀念,適合在人生困境時閱讀。希望讀者能夠找到力量讓自己快樂起來。
Thumbnail
這本書分享了作者艾爾文在生命中所面對的困難和挑戰,並提出瞭如何為自己做出更好選擇、過好每一天生活以及接納自己的建議。文章充滿正能量,鼓舞人心,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
(一)否定心理創傷 (二)煩惱全來自人際關係 (三)割捨別人的課題 (四)活在當下 (五)結論
在閱讀認識自己相關的書籍中有遇到瓶頸,就是在關於接受自己的陰暗面,或是接受每個情緒都是自己(特別是負面情緒的部分),在覺察到自己有負面情緒,當自己在自我批評的時候,到底能怎麼做呢?就算告訴自己:到此為止,不要再繼續亂想。也不代表問題已經解決了,甚至時不時又湧上心頭不停回放,又讓自己呈現低氣壓狀態。
Thumbnail
《女孩別再道歉了》這本書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建國皇帝寫的歷史書。很多吹捧自己有多棒、妳應該要怎麼樣做,很諷刺,她主軸是希望女孩不要被世俗眼光枷鎖,但她從書名就先排它,把女生獨立出來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公平應該是不分男女,女孩有焦慮,憑什麼男孩不會有?!
Thumbnail
前幾年有本很熱門的書叫《被討厭的勇氣》,書中強調了勇敢地做自己,並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然而,有些人卻將重點放在「做自己」上,甚至扭曲了這個概念... 這本書的讀者群有一部分是對他人感受較敏感的朋友(或說同理心過於氾濫),對於自己的一舉一動,甚至任何的起心動念,都會在意別人怎麼想、會不會對他人
Thumbnail
2023年的10月透過朋友的推薦和網路資訊,於是打開了這本我觀望已久的哲學心理書。初品此書當下的心境是對於人際、社會、自我感到無力和絕望,不再相信人與人之間有純粹的信任,也不再相信社會是單純的,更不再相信自己有勇氣和能力可以面對困境,但當我翻開第一個章節,簡單明瞭的一句話:生命中所遇到的困境都和人際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討厭及被討厭的勇氣的故事,分享了作者與公司新同事的相處經驗,並探討了對於討厭、被討厭的接納與理解。文章中穿插了作者對於孩子成長的期待,呈現出一種生活哲學的思考。作者通過自身的經歷,探討了人與人之間複雜的情感交織,以及如何勇敢面對和理解這些情感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