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軒醫師說:一堆防疫模擬,聼誰的比較靠譜?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最近閱讀歐洲疫情,忽然發現除了西班牙🇪🇸和法國🇫🇷,又起了波浪🌊⋯⋯有網友問:奇怪?意大利🇮🇹呢?當初歐洲,就是從意大利🇮🇹,揭起波濤的。我最近很有興趣去認真看,當時恐襲的倫巴底,現在的意大利🇮🇹控制很好,幾乎是一條平坦缐條!
發現了意大利🇮🇹他們很用心,用醫療模擬在防疫措施的推算。咦!最近只要有説到COVID19 大家都一直在用醫療模擬研究報告,互相說科學研究誰的比較可信?
我忘了,好像是有人說過:

“大家都活在模擬世界中”


什麽叫“流行病學模擬”

模擬,是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征,創設一個相似的模型,然後通過模型來間接研究原型的一種形容方法。根據模型和原型之間的相似關系。
例如COVID19 傳染病,主要特徵就是看:
1.易染疫者(Susceptible, “S”)
2.被染疫者(Exposed, “E”)
3.染疫者(Infective, “I”)
4.恢復者(Recovery, “R”)
就形成了【“SEIR模擬】的演算了!
(一般民眾,知道這樣就可以了,科學家會用電腦大演算一番)

意大利🇮🇹的模組推算

意大利🇮🇹科學家就是使用【“SEIR流行病學模型】,應用於意大利🇮🇹發生的SARS-CoV-2疫情上。他們鎖定三大重點城市:
倫巴底(Lombardy)、皮埃蒙特(Piedmont)和威尼托(Veneto)。
他們分析了意大利地區的官方數據和自己流行模擬預測趨勢,並將結果與西班牙和韓國的數據和預測結果進行了比較。 他們還參考Google上的人們手機定位系統,將模型方式與意大利人在這三個城市都行動模式變化聯繫起來。
這篇文章,還不錯,我只抓幾點重點,其他可以詳看原文:
1.在威尼托(Veneto),模擬預測的死亡人數比倫巴底(Lombardy)低十倍,恢復的死亡率低五倍。
模擬預測趨勢為什麽會如此?
answer :
意大利🇮🇹科學家認為數據似乎證實,儘管倫巴底(Lombardy)和皮埃蒙(Piedmont)都採用了和威尼托(Veneto)類似的方法就是:【隔離政策】和【商店關閉】,但威尼託(Veneto)的策略,通過更早地已經對【有症狀和無症狀的病例進行了廣泛的檢測】,並結合了積極的【檢疫措施】來限制傳染,以及【追踪潛在】因素。
2.實際上,威尼托(Veneto)隔離的高峰期,在倫巴底(Lombardy)和皮埃蒙特(Piedmont)之前。 威尼託(Veneto)的下降曲線,也比其他兩個區域的下降趨勢更陡峭。
3.最近的一項分析指出 (Lessons from Italy’s Response to Coronavirus ;
依據疫情後的檢討:
意大利🇮🇹當局的中央政府的防疫中心,對倫巴底嚴重災情的行動,採取了保守的方法:就是主要【只針對有症狀】的病例做出診治。 他們認為,威尼托的行動措施最大程度地,減少了醫院的負擔,因為提早篩檢出哪些需要去醫院哪些人待在家即可,這樣的措施,大大地減少了在醫療機構中擴散風險。
4.文章指出:大流行一開始的【防疫政策】會左右了疫情。
以威尼托(Veneto)例子那樣,量身定制的「微防疫管理策略」(tailored capillary) ,似乎比整個區域封鎖,更具有好的效果。

什麼是防疫微管理

通過觀察許多城市中不同的社區,里巷中,宣佈為“紅色警戒”,說明這些小社區的差異,與其他社區相比,由於有感染高傳播疑慮,除採取了【更多限制性措施】。也在【紅色小社區】,針對當地流行病學情況,採取了【廣泛篩檢】的政策。
相反,在皮埃蒙特(Piedmont)和倫巴底(Lombardy),沒有建立「紅色社區」,但是對範圍內的居民,只採取限制性的社交安全距離措施。
5.文章中讚揚威尼托(Veneto)模式,因為威尼托(Veneto)模式,比其他意大利的城市,具有【更快的檢測能力】,意大利🇮🇹専家認為:這是當地【醫生和衛生機構】之間協同作用非常強。 才會顯示出較低的死亡率(κ0),這(κ0)的結果,就是來自治療患者衛生系統效率高,再加上測試數量多的原故

模擬研究的提醒


任何人在做COVID19 模擬研究或引用COVID19 模擬的文章,當要知道:
1.「衞生系統結構不同」.國家政策不同,模擬研究也會不同的。假設印度人或美國人或英國人研究成果,不一定適合臺灣,而台灣的推論研究成果,也不一定適合印度🇮🇳,英國🇬🇧或美國🇺🇸的。
2.一個人“R”了,恢復了,我們的模擬演算,把他們算是康復者,而模擬是否有計算到這些“R”者,也可能會又再變成“S”者或“I”者...?
3.個人「環境因素」例如死亡參數,也可能是當地空污,或抽煙,導致他們呼吸道敏感,而易轉成是“S”者或“I”者?
( The model does not consider that the exposed "category" may have a partial infection ability, nor distinguishes symptomatic from asymptomatic people )
4.不同「方式計算」,會有不同的精準預測
使用【隨機方法 (Stochastic approach) 】或【確定性方法 (Deterministic approach ) 】去模擬演算,會有不同的精準預測。意大利科學家在此文使用隨機方法(Stochastic approach) (例如PSO方法)推算此流行病。


一堆防疫模擬推論,聼誰的比較精準 ?

文章最後提醒大家:必需要根據不同國家政策,實證結果進行防疫。這些防疫模擬推論落實才會比較精準
中央的防疫中心,應依當地實際情況,調整防疫措施、而且一定要著重於衛生系統,可以和各部門【組織整合】;與時俱進,【簡化防疫】規範,而不是固定依靠著模擬研究報告,而脫離了疫情的現實變化”。

一切是“推論”,而不是“結論”

如果你已經看到最後 : 【免費支持我】

幫我按下方的 [拍手五下],我有機會獲得內容創作的酬勞喔~
創作不易啊...

來源: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86會員
    452內容數
    醫學博士 微創內視鏡重症醫師/專欄作家/古文愛好者/2023年全球傑出僑生2019年中華十大傑出校友2015年僑大60週年𠎀出僑生校友2012年師大𠎀出校友2023年中科大𠎀出校友👨🏻‍🎓。 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可以用科學來提醒大家... 「用生命看健康❤️,用生活過健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黃軒醫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世界衛生組織 秘書長(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22號表示:  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讓5000萬人喪命,花了兩年的時間才抑止。有鑑於目前的技術不比往日,相信COVID 19能在2年內,甚至更快的速度可以在全球抑止新冠疫情。 但是,英國緊急科學諮詢小組(SAGE)成
    臺灣有位比利時工程師(案469)經確診後住院治療,有做胸部X光和和斷層掃瞄,沒有發現肺部浸潤現象;但醫院替工程師做了肺部換氣功能檢查,發現功能有下降,跟正常人相比偏低⋯⋯ 先看看,以前的coronavirus 對肺功能造成障礙的情況。 冠狀病毒🦠的肺功能 SARS 2005年香港發表的報告顯示
    最近8月14日,有一篇發表在國際期刊 (Science Advances, 科學發展 ) 引起我的注意。文章研究報告幾乎重新復習了COVID19 病毒🦠的潛伏期! 我們為什麼要知道明確的潛伏期天數呢?因為這牽涉到這些染疫者,該隔離多少天才安全呢? 冠狀病毒🦠家族成員潛伏期 在一開始爆發COV
    臺灣無症狀者無採檢流程? 一名長居美國的台籍少年回台探親,沒有症狀,居家檢疫期間由地方政府採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宣布他確診新冠肺炎。外界質疑,居家檢疫者沒有症狀為何需要採檢。這可使臺灣的流程複雜化了,因為之前臺灣指揮中心,只允有症狀者,採檢個案包含要符合通報條件的: 肺炎或嗅覺、異常 發燒
    這個太有趣了。不是「小外星生物」的存在,而是「小外星生物」的樣子,我個人看起來,真的太可愛了。真的很像「小外星生物」! 今天唸文章,唸到這種「小外星生物」,可以對COVID19 事件的可能性的影響。 故記錄一下,自己的閱讀。 小外星生物叫 [ 噬菌體 ] 這是一種病毒🦠!而且専門殺細菌的病毒
    從卡介苗(BCG)疫苗 一系列文章談起 :  1.APRIL ( 4月 ) 卡介苗(BCG)疫苗 文章 : 4月6日刊登在《醫學假設》(Medical Hypothesis)的文章就探討全球卡介苗接種率與COVID-19大流行間的關係。研究者從統計上發現,無論是COVID-19的感染率或死亡率,有
    世界衛生組織 秘書長(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22號表示:  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讓5000萬人喪命,花了兩年的時間才抑止。有鑑於目前的技術不比往日,相信COVID 19能在2年內,甚至更快的速度可以在全球抑止新冠疫情。 但是,英國緊急科學諮詢小組(SAGE)成
    臺灣有位比利時工程師(案469)經確診後住院治療,有做胸部X光和和斷層掃瞄,沒有發現肺部浸潤現象;但醫院替工程師做了肺部換氣功能檢查,發現功能有下降,跟正常人相比偏低⋯⋯ 先看看,以前的coronavirus 對肺功能造成障礙的情況。 冠狀病毒🦠的肺功能 SARS 2005年香港發表的報告顯示
    最近8月14日,有一篇發表在國際期刊 (Science Advances, 科學發展 ) 引起我的注意。文章研究報告幾乎重新復習了COVID19 病毒🦠的潛伏期! 我們為什麼要知道明確的潛伏期天數呢?因為這牽涉到這些染疫者,該隔離多少天才安全呢? 冠狀病毒🦠家族成員潛伏期 在一開始爆發COV
    臺灣無症狀者無採檢流程? 一名長居美國的台籍少年回台探親,沒有症狀,居家檢疫期間由地方政府採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宣布他確診新冠肺炎。外界質疑,居家檢疫者沒有症狀為何需要採檢。這可使臺灣的流程複雜化了,因為之前臺灣指揮中心,只允有症狀者,採檢個案包含要符合通報條件的: 肺炎或嗅覺、異常 發燒
    這個太有趣了。不是「小外星生物」的存在,而是「小外星生物」的樣子,我個人看起來,真的太可愛了。真的很像「小外星生物」! 今天唸文章,唸到這種「小外星生物」,可以對COVID19 事件的可能性的影響。 故記錄一下,自己的閱讀。 小外星生物叫 [ 噬菌體 ] 這是一種病毒🦠!而且専門殺細菌的病毒
    從卡介苗(BCG)疫苗 一系列文章談起 :  1.APRIL ( 4月 ) 卡介苗(BCG)疫苗 文章 : 4月6日刊登在《醫學假設》(Medical Hypothesis)的文章就探討全球卡介苗接種率與COVID-19大流行間的關係。研究者從統計上發現,無論是COVID-19的感染率或死亡率,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英國劍橋大學和西班牙馬德里康普頓斯大學及聖卡洛斯臨床醫院科學家於2024年8月2日在發表了《心血管疾病和covid-19:系統評價》,對繼發於新冠肺炎 的急性和慢性心血管併發症進行系統回顧。。。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一個月前,我們知道“FLiRT”這個來調情的新冠變種,一個月後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CNBC報導,FLiRT變種的病例在美國和歐洲正在上升。該組的主要病毒株是KP.2,截至5月11日兩周內所有病例的28.2%。FLiRT變種也侵入台灣,本土與境外占比分別為6%及11%。而國內三大病毒肆虐,急診一度
    上一集我們分享了疫情期間興起的線上運動課程和實體課程的差異,點 這邊 看 這一次要來討論皮拉提斯對於確診後的康復訓練是否有所幫助?或者針對確診痊癒後出現的長新冠症狀能否改善呢?   (圖片出處:衛生福利部)   世界衛生組織在2021年公佈的官方聲明中,將新冠肺炎後遺症,又稱新冠長期症狀定
    Thumbnail
    2024年4月29日 美東時間下午1:41, 美國《時代》報導了關於 COVID-19 的“FLiRT”變種的知識,目前看起來科學不確定性仍高。不過,這個變種的名字還真希望能如其所名,來調個情就走,不要和人類糾纏。目前已知的大概是: 屬於JN.1家族,是omicron的遠親。根據美國CDC。。。
    Thumbnail
      在距今673年前、1348年的佛羅倫斯,同樣發生一場難以控制的瘟疫(黑死病)。當時瘟疫(Pandemic)席捲全歐洲,至少造成7,500萬~2億人死亡(占當時歐洲人口30%~60%)。《十日談》(Decameron, 1351)的背景,內容講述為了躲避黑死病而前往佛羅倫斯郊區居住的7女3
        新型變種寄生型病毒。似乎已經入侵美洲大陸了?」高樓的電視牆上播報著新聞。 紐約市街頭流串一股令人不安的恐懼感......
    Thumbnail
    這裡策展的是 2020 年公民科學事件簿:#長新冠(#Long Covid) 一文的精選圖。補充英文版於文末。 長新冠教科書由民眾發起: 「長新冠」一詞是由倫敦大學考古學家艾爾莎・佩雷戈(Elsa Perego)在推特上推廣來自患者創造的術語而興起的。” 從一條相當不起眼的推文。。。
    Thumbnail
    肺炎鏈球菌已經在台灣銷聲匿跡二十幾年有了!如今好像死灰復燃了?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英國劍橋大學和西班牙馬德里康普頓斯大學及聖卡洛斯臨床醫院科學家於2024年8月2日在發表了《心血管疾病和covid-19:系統評價》,對繼發於新冠肺炎 的急性和慢性心血管併發症進行系統回顧。。。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一個月前,我們知道“FLiRT”這個來調情的新冠變種,一個月後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CNBC報導,FLiRT變種的病例在美國和歐洲正在上升。該組的主要病毒株是KP.2,截至5月11日兩周內所有病例的28.2%。FLiRT變種也侵入台灣,本土與境外占比分別為6%及11%。而國內三大病毒肆虐,急診一度
    上一集我們分享了疫情期間興起的線上運動課程和實體課程的差異,點 這邊 看 這一次要來討論皮拉提斯對於確診後的康復訓練是否有所幫助?或者針對確診痊癒後出現的長新冠症狀能否改善呢?   (圖片出處:衛生福利部)   世界衛生組織在2021年公佈的官方聲明中,將新冠肺炎後遺症,又稱新冠長期症狀定
    Thumbnail
    2024年4月29日 美東時間下午1:41, 美國《時代》報導了關於 COVID-19 的“FLiRT”變種的知識,目前看起來科學不確定性仍高。不過,這個變種的名字還真希望能如其所名,來調個情就走,不要和人類糾纏。目前已知的大概是: 屬於JN.1家族,是omicron的遠親。根據美國CDC。。。
    Thumbnail
      在距今673年前、1348年的佛羅倫斯,同樣發生一場難以控制的瘟疫(黑死病)。當時瘟疫(Pandemic)席捲全歐洲,至少造成7,500萬~2億人死亡(占當時歐洲人口30%~60%)。《十日談》(Decameron, 1351)的背景,內容講述為了躲避黑死病而前往佛羅倫斯郊區居住的7女3
        新型變種寄生型病毒。似乎已經入侵美洲大陸了?」高樓的電視牆上播報著新聞。 紐約市街頭流串一股令人不安的恐懼感......
    Thumbnail
    這裡策展的是 2020 年公民科學事件簿:#長新冠(#Long Covid) 一文的精選圖。補充英文版於文末。 長新冠教科書由民眾發起: 「長新冠」一詞是由倫敦大學考古學家艾爾莎・佩雷戈(Elsa Perego)在推特上推廣來自患者創造的術語而興起的。” 從一條相當不起眼的推文。。。
    Thumbnail
    肺炎鏈球菌已經在台灣銷聲匿跡二十幾年有了!如今好像死灰復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