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雜談】說說開放式徽章(OpenBadges)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5 分鐘
raw-image

筆者彙整開放式徽章相關資訊,淺談開放式徽章之定義、優勢、未來應用等,提供教學者、學習者、線上課程業者參考,本文有五個重點:

1. 開放式徽章(OpenBadges)是數位課程的一種認證標準。
2. 學習者擁有之徽章具有知識累積、跨平台流通、學習成就紀錄等特性。
3. 使用開放徽章架構(OBI),且具有發布者(Issuer)、獲得者(Earner)、展示者(Displayer)三種角色。
4. 徽章蒐集有效提升學習者學習動機,並更具體的展現學習狀態。
5. 數位徽章展現學習者的真實能力,且不限於正規教育的學習領域。

一、前言
近年來數位學習蓬勃發展,在開放教育資源(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OER)的倡導下,開放式課程(Open Course Ware, OCW)的內容越來越多,藉由互動性的提升、學習的條件降低、教育的轉型改革,逐步擴展成大規模開放式線上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MOOC)。對應大量線上課程的發展,透過多種數位平台規範不同的學習課程,然而在課程認證上的發展卻相對遲至,即使數位平台擁有各自訂立的認證規章,卻並無發展跨平台的課程認證標準。

開放徽章計畫(Open Badges Project)為非營利組織Mozilla在2011年發表的一項計畫。目的是希望透過免費且標準化的開放徽章,使學習者在不同學習平台完成課程後,有相同的認證標準(Mozilla Wikipedia, 2016; Wikipedia, 2016)。透過蒐集徽章與社群分享功能,激發學習者投入更多的學習活動,控制自我的學習歷程,以達到終身學習的目的。

二、開放徽章之概念
由Mozilla推行的開放徽章(OpenBadges),是一個讓學習者在線上呈現由不同學習平台(含正式與非正式、實體與線上的學習)獲得之技能或知識的認證標準(Mozilla Wikipedia, 2016; Glover & Latif, 2013; Glover, 2013)。

開放徽章延伸數位徽章(digital badges)的概念,不僅是視覺上的圖樣,而透過可信可靠的組織所頒發的徽章,賦予學習者擁有相對應之興趣、知識、技能或成就的價值証明(Mozilla Wikipedia, 2016; Glover, 2013)。這些組織可能是傳統的教育團體、技術的專門協會、學習型組織、社群媒體等,所賦予的徽章認證也包含外顯與內在的技能表現(Wikipedia, 2016)。

raw-image

開放徽章計劃(open badges project)的目的在於,希望透過不同領域的徽章認證,幫助各年齡層的學習者學習21世紀須具有的知識技能,且展現學習者之真實能力,擴大學習者終身學習的精神,藉由社群媒體的管道,幫助學習者在未來有更多的工作與教育機會(Mozilla Wikipedia, 2016; Wikipedia, 2016; Glover & Latif, 2013; Goligoski, 2012)。

(一)開放徽章之特性
Mozilla OpenBadges的網站(www.openbadges.org)指出,開放徽章的特性包含下列四種:

  1. 免費且開放的技術標準(Free and open):開放徽章屬於非私有的營利軟體,任何組織皆可以設計、創造、頒發、驗證自我的徽章。而開放資源的特性,降低套用至不同學習平台的困難(Glover & Latif, 2013)。
  2. 具有累積的特性(Stackable):學習者可以將不同學習平台蒐集的徽章放入自己的徽章背包(backpack),依據徽章的特性分類至不同組別,整合出一系列或完整的技能或學習成就(如學習歷程紀錄),且針對潛在的對象(如雇主或專案管理者)展示相對應的徽章組別(Mozilla Wikipedia, 2016; Glover & Latif, 2013)。
  3. 具有流通的特性(Transferable):學習者依據分類的徽章組別,依據對象(如同儕、專家)的不同,分享至不同的社群媒體或求職網站。潛在對象可以透過被分享的徽章,了解當事人過往的學習歷程、擁有的知識技能(Mozilla Wikipedia, 2016; Glover, 2013);反之,學習者也可以透過觀摩他人之徽章,了解自我的學習需求與目標。
  4. 資訊驗證的特性(Evidence-based):開放徽章呈現的不僅是圖案,每個徽章皆有超連結至特定且重要的後設資料(metadata),包含此徽章的標準、頒發者、頒發條件、頒發日期等(Wikipedia, 2016; Glover, 2013)。參閱者透過後設資料了解此徽章相關的學習活動(如學習情境、學習意義、學習結果),幫助對獲得此徽章詳細資料的理解(Gibson et al., 2013; Glover & Latif, 2013; Goligoski, 2012)。

學習者透過多種管道所獲得的徽章,蒐集至徽章背包並分類,透過不同的社群網站或媒體分享他人,藉由後設資料告知參閱者徽章的意義與獲得的相關內容。此過程不僅是客製化自我的徽章組別,更反應學習者自我的學習歷程檔案,由複習過往的學習活動,延伸未來的學習目標,使學習者自我確認自己的學習成長(Glover & Latif, 2013)。

(二)開放徽章之優勢
開放徽章為一種新的學習成就標準,免費且開放資源的特性有效降低導入不同學習平台的困難,整合性的徽章背包統一管理,進行徽章的有效分類分組,使學習者混合並創造自我的學習歷程檔案(Glover, 2013)。藉由社群媒體的分享,扮演學習者與參閱者的角色,透過後設資料的輔助,在回顧學習歷程、規劃學習活動,未來學習目標等,皆會有更近一步的認識。

除此之外,當蒐集徽章成為學習者一種炫耀或價值的展現時,開放徽章即提供一個創新的策略使學習者更加投入學習,激勵學習者克服不擅長的學習活動,有效地鼓勵學習者不斷參與網路學習行為(Gibson et al., 2013; Glover, 2013)。

三、開放徽章的運作方式
任何一個徽章的頒發者,皆可以頒發已認證的徽章給學習者,當獲得徽章的同時,學習者可以從自我的徽章背包進行管理,透過不同的社群網站、個人網頁、求職網站等管道,展示自己的學習成就、知識或技能,創造在求職、學習等更多的可能性(Mozilla Wikipedia, 2016)。

為達到上述開放徽章之功能,Mozilla提出開放徽章架構(Open Badges Infrastructure, OBI),希望透過開放的軟體策略,提供結構且標準化的環境去實行數位徽章的特色。此外,開放徽章架構提供了一個平台,使不同的徽章發布者與使用者去創造、驗證、管理、蒐集徽章(Mozilla Wikipedia, 2016; Gibson et al., 2013)。Mozilla在2015年已推出1.1版本的開放徽章架構,其架構運作如下圖所示。

raw-image

由上圖可知,開放徽章架構中有三種角色:

  1. 發布者(Issuer)
    徽章的開放特性,使每個人或組織都可以成為徽章的發布者。發布者在設計徽章的過程,應考量教學內容,指出學習者需完成的學習任務、應達到的目標、取得的知識或能力,始能獲得認證的數位徽章(李青、于文娟,2014; Goligoski, 2012)。
    目前參與徽章計劃的發布者有Mozilla、NASA、Disney-Pixar、4-H、DigitalMe等。結合數位徽章應用之平台包含:TotaraLMS(v2.4)、Moodle(v2.5)、Blackboard(servicepack12)、PBS、P2PU、Intel、Wordpress、BuzzMath等(Wikipedia, 2016)。
  2. 獲得者(Earner)
    學習者可以從不同的領域獲得數位徽章,包含線上與離線、正式與非正式的組織。透過數位徽章的搜集,學習者可以證明自我的知識技能、學習成就等能力,後設資料的連結說明徽章的相關指標。目前徽章背包的身份認證是Persona,以個人化數位背包的方式,管理數位徽章的類別與隱私設定(Gibson et al., 2013; Goligoski, 2012)。
  3. 展示者(Displayer)
    學習者可以透過不同的社群網站,展示與分享他們累積的數位徽章,如LinkedIn、Wordpress、Blogs、Twitter等,建立自己的能力認證、學習歷程檔案去獲得更多學習與工作的機會,開發自己的潛能(Gibson et al., 2013; Goligoski, 2012)。

四、結論與未來發展
開放徽章架構以開放、標準化的技術,輔助學習者認證從不同學習平台中獲得的知識技能。以徽章背包作為平台,統一管理徽章的類別、隱私與連結,而點選、參照、分享等動態性的功能更易融入社群媒體之中。此外,架構中的三種角色,並無相互衝突,身為徽章的發布者同時也可以是徽章的獲得與展示者,對如此彈性動態化的輔助工具,學者Gibson等人(2013)提出數位徽章對教育的影響

  1. 學習動機(Motivation)
    以徽章蒐集的方式,可以促進學習者持續投入線上的學習活動。這些已被設計逐步達到學習目標的徽章,一系列的步驟就像信號般地指引學習者完成學習活動,而此步驟也行程一種學習路徑的模組,透過社群分享的方式,讓其他使用者更清楚學習目標與先備知識的要求,促發學習動機產生良性競爭(Glover, 2013; Glover & Latif, 2013)。
  2. 學習狀態的確認(Status recognition)
    學習狀態的確認在本質上有點像學習成就的認證,但更重視學習者所經歷的學習過程。數位徽章提供的不只有外在成就的結果,也提供使用者在學習過程中,所完成的學習活動、擁有的學習知識、精熟的能力、展現的技能程度等,顯示學習者擁有的內在技能(Glover, 2013)。
  3. 學習成就的認證(Evidence of achievement)
    數位徽章透過後設資料的連結,提供學習者在技能、學習、知識上的認證。藉由徽章反映學習的歷程路徑,是一個以學習者中心的概念向外延伸,展示自我真實能力(Glover, 2013)。
  4. 教育研究的實行(Research implications)
    數位徽章作為一種遊戲化(Gamification)的要素融入教學中,提供一種標準化的認證,徽章的獲得並不限於正式教育的領域,更多是分布在其他學習平台與技能認證的領域,融入至不同的學習情境與任務。徽章背包視為一種學習歷程的檔案,在認證這些知識能力或成就的同時,正規教育的角色也必須重新定義,因為徽章所代表的不只是學習者的學習成就,某些潛在的實務表現幫助學習者對自我能力的理解(Glover & Latif, 2013; Goligoski, 2012)。

開放徽章除了上述對教育領域的影響,運用在不同學習活動中必須設計相應的策略。學者Glover與Latif(2013)指出,發布徽章的方式應該採不平均、不固定的策略,避免降低徽章的信賴程度與價值(如某些特殊成就的徽章,只能給予那些真正優秀的學習者)。其他如:

  • 是否可以相互認證?
  • 是否需要進行能力的重新認證?
  • 已獲得的徽章是否有期限的限制?
  • 是否有其他的第三方團體認證徽章的價值?
  • 身為徽章頒發者在設計徽章標準時獲得的標準該如何判斷?
  • 是否有程式協助徽章的搜尋減少學習者在徽章認證上的困難?
  • 針對相同的學習內容,不同徽章頒發者所認證的標準是否相同?
  • 特殊徽章的獲得是否有學習上的指引(如提供已擁有初階徽章才推薦學習此課程)?

因此,融入開放徽章應用的同時,需考量許多面向的設計,避免造成學習者的額外負擔。

五、參考文獻

  • Gibson, D., Ostashewski, N., Flintoff, K., Grant, S., & Knight, E. (2013). Digital badges in education. Educ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20(2), 403-410.
  • Glover, I. (2013). Open Badges: A Visual Method of Recognising Achievement and Increasing Learner Motivation. Student Engagement and Experience Journal, 2(1), 2047-9476. doi: 10.7109/seej.vlil.66
  • Glover, I., & Latif, F. (2013). Investigating Perceptions and Potential of Open Badges in Formal Higher Education. EdMedia: World Conference on Educational Media and Technology (pp. 1398-1402). Victoria, Canada.
  • Goligoski, E. (2012). Motivating the Learner: Mozilla’s Open Badges Program. Access to Knowledge: A Course Journal, 4(1), 1-8.
  • 李青、于文娟(2014)電子徽章規範:Mozilla Open Badges 解讀。現代遠程教育研究,1,100-106

※註:本文撰寫於2016年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虛虛的沙龍
1會員
17內容數
到處說說天南西北
虛虛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3/20
筆者2018年底彙整國內旅遊業面臨之觀光困境,並針對體驗型的旅遊業者,提出消費者在意的事項。本文有4個重點: 1. 2017年國內旅遊三大指標皆負成長 2. 國內旅遊的3結構性問題 3. 個人化、學習型、體驗型的旅遊較受旅客青睞 4. 親友旅遊口碑將高度影響旅遊地點與規劃 ※註:本文撰寫於2018年
Thumbnail
2022/03/20
筆者2018年底彙整國內旅遊業面臨之觀光困境,並針對體驗型的旅遊業者,提出消費者在意的事項。本文有4個重點: 1. 2017年國內旅遊三大指標皆負成長 2. 國內旅遊的3結構性問題 3. 個人化、學習型、體驗型的旅遊較受旅客青睞 4. 親友旅遊口碑將高度影響旅遊地點與規劃 ※註:本文撰寫於2018年
Thumbnail
2020/09/15
筆者彙整少子化議題相關數據,並針對親子餐廳的產業發展狀況,融合自身經驗提出服務之消費痛點,供相關業者參考,本文有三個重點。
Thumbnail
2020/09/15
筆者彙整少子化議題相關數據,並針對親子餐廳的產業發展狀況,融合自身經驗提出服務之消費痛點,供相關業者參考,本文有三個重點。
Thumbnail
2020/09/05
2015年中小企業白皮書:企業家二代如何接班轉型 筆者彙整2015年中小企業白皮書之接班轉型相關內容,指出中小企業進行接班與轉型的重要性,及轉型過程中可能遭遇的困難,本文有三個重點。
Thumbnail
2020/09/05
2015年中小企業白皮書:企業家二代如何接班轉型 筆者彙整2015年中小企業白皮書之接班轉型相關內容,指出中小企業進行接班與轉型的重要性,及轉型過程中可能遭遇的困難,本文有三個重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臺大開放式課程(NTU OCW) 自2009年開放式課程網站建立至今,十多年來已經累積了超過300門的課程,透過與均一教育平台的交流,期待透過共同合作,推出有助於豐富高中多元課程的線上課程,讓學生能更深入認識大學相關學群的課程,進而幫助他們在自我探索、選擇科系以及生涯規劃上有更多元的認識。
Thumbnail
臺大開放式課程(NTU OCW) 自2009年開放式課程網站建立至今,十多年來已經累積了超過300門的課程,透過與均一教育平台的交流,期待透過共同合作,推出有助於豐富高中多元課程的線上課程,讓學生能更深入認識大學相關學群的課程,進而幫助他們在自我探索、選擇科系以及生涯規劃上有更多元的認識。
Thumbnail
在來賓回饋的環節,我們邀請到國教院、教育部高教司、國教署與教育部十二年國教新課綱推動專案辦公室等委員,來對我們的觀察報告所提出的問題給予回饋。
Thumbnail
在來賓回饋的環節,我們邀請到國教院、教育部高教司、國教署與教育部十二年國教新課綱推動專案辦公室等委員,來對我們的觀察報告所提出的問題給予回饋。
Thumbnail
歡迎來到Kangaroo的blog! 今天要來分享高中全科型的學習資源喔!任何科目皆可適用喔~ 那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Thumbnail
歡迎來到Kangaroo的blog! 今天要來分享高中全科型的學習資源喔!任何科目皆可適用喔~ 那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Thumbnail
邱允文 的使命是改善教育機會和學習 我們的使命是改善每個人的教育機會和學習 教育,通常有廣義和狹義兩種概念。廣義的教育泛指一切傳播和學習人類文明成果,即各種知識、技能和社會生活經驗,以促進個體社會化和社會個性化的社會實踐活動,產生於人類社會初始階段;狹義的教育專指學校教育,即制度化教育。廣義的教育則
Thumbnail
邱允文 的使命是改善教育機會和學習 我們的使命是改善每個人的教育機會和學習 教育,通常有廣義和狹義兩種概念。廣義的教育泛指一切傳播和學習人類文明成果,即各種知識、技能和社會生活經驗,以促進個體社會化和社會個性化的社會實踐活動,產生於人類社會初始階段;狹義的教育專指學校教育,即制度化教育。廣義的教育則
Thumbnail
青山回歸清淨 觀察中小學教育部實施停學不停課,實際上線上教育系統面臨頻寬不足與線上互動疲乏的問題,不僅是長期盯著螢幕,學生學習意願降低、繳交作業進度緩慢、缺課、曠課等,更甚的是學生不開鏡頭、亂開喇叭、玩手機、玩手遊、聊天等不守紀律。線上教學學習者需要強大的毅力與自制力免除3C手遊通訊軟體的誘惑,配合
Thumbnail
青山回歸清淨 觀察中小學教育部實施停學不停課,實際上線上教育系統面臨頻寬不足與線上互動疲乏的問題,不僅是長期盯著螢幕,學生學習意願降低、繳交作業進度緩慢、缺課、曠課等,更甚的是學生不開鏡頭、亂開喇叭、玩手機、玩手遊、聊天等不守紀律。線上教學學習者需要強大的毅力與自制力免除3C手遊通訊軟體的誘惑,配合
Thumbnail
而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說 2012 年是 The Year of the MOOC ,面對國際潮流,華文世界也有許多開放教育資源,這篇將介紹的「ewant 育網開放教育平臺(以下簡稱 ewant)」如何推廣在地服務。
Thumbnail
而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說 2012 年是 The Year of the MOOC ,面對國際潮流,華文世界也有許多開放教育資源,這篇將介紹的「ewant 育網開放教育平臺(以下簡稱 ewant)」如何推廣在地服務。
Thumbnail
想到學習,你想到的是考試,還是作業?你知道心智圖思考法、關聯聯想記憶法對學習的成效嗎?當你厭倦了老師台上授課,台下紙筆抄錄的學習模式,試試看新鮮的體驗式教學吧!在雜學校展覽中,中華學習體驗分享協會以醒目、簡單的白字搭配紅紫色的背板,將創辦核心概念明確、清楚地讓大眾看到。
Thumbnail
想到學習,你想到的是考試,還是作業?你知道心智圖思考法、關聯聯想記憶法對學習的成效嗎?當你厭倦了老師台上授課,台下紙筆抄錄的學習模式,試試看新鮮的體驗式教學吧!在雜學校展覽中,中華學習體驗分享協會以醒目、簡單的白字搭配紅紫色的背板,將創辦核心概念明確、清楚地讓大眾看到。
Thumbnail
  雖然在新型冠狀病毒的威脅下,大部分的「聚眾活動」都取消或延期了,但是這些星期六下午在台北古亭站附近的演講依舊照常舉行,歡迎家裡有17歲以下孩子的家長一起來討論,108課綱實施後,我們開如何協助孩子學習。雖然演講的內容會剪輯掛在網路上,但是為了鼓勵大家能出席一起來討論,我會準備我的書送給大家包括1
Thumbnail
  雖然在新型冠狀病毒的威脅下,大部分的「聚眾活動」都取消或延期了,但是這些星期六下午在台北古亭站附近的演講依舊照常舉行,歡迎家裡有17歲以下孩子的家長一起來討論,108課綱實施後,我們開如何協助孩子學習。雖然演講的內容會剪輯掛在網路上,但是為了鼓勵大家能出席一起來討論,我會準備我的書送給大家包括1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