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有個偶然的機會,和其他夥伴共同開發了一套新課程:走讀南門。
「走讀」兩個字代表「走出教室去學習課本上沒有教的知識」,
有感於孩子對周遭的人、事、物漠不關心,對自己身處的社區也缺乏認同感,
我們安排了一系列的課程,帶著學生走出校園、走進地方,
認識地方文物與歷史古蹟,逐步培養學生的自我認同。
從「認識地方」開始,進而「理解地方」,接著「認同地方」,最終進行「地方行動」。
新課程的研發,最辛苦的總是「從無到有」的過程,
但也因為這種無限性,讓這段開發的歷程顯得更有意義。
身為主任,身上總是肩負著行銷的責任。
所以即便這堂課未滿一年,我們仍討論要以形成性評量的精神,把實施的經驗寫成行動研究送件比賽。
但是,資料畢竟不夠完整,在撰寫時常常苦於素材不足,
加上背負著「得獎」的壓力,讓這次的徵件寫作更顯得格外辛苦。
直到上周四去聽完北市彈性課程發表會後,
才發現自己又落入了「線性思維」的陷阱中而不自覺。
能夠站上彈性課程發表會講台的,都是獲獎的特優學校,
基本上彈性課程都至少實施了4-5年,
課程兼顧完整性、主體性、實踐性外,更體現了研發的「長期性」。
每所學校,在發表結束前無一不強調「耐心」對於發展新課程的重要性,
讓我開始反思:「我們是否太過著急了?」
若以線性思維來看課程的生命,
從發想、共備、實施到得獎,
用盡全力衝刺的結果,就是後勁不足,團隊的夥伴跟不上,課程最後逐漸凋零,
這種例子放眼望去,各校比比皆是;
但若以循環思維來審視課程,
開始前先自問:「我要用幾年的時間來發展這門課?」
再用這段時間累積教學心得和課程經驗,
不斷蒐集師生回饋,持續潛心經營、改良,
不求所謂的「登頂」或是「完成」,
而是造就一個能夠越來越好的課程文化,
「感飢十二」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如果以此角度切入,「得獎」或許才是課程發展的最大阻礙吧!)
「線性必有終點,循環才能永續。」
雖然自己理智上知道,但還是一個不小心又落入了這個陷阱。
時時提醒自己,「做課程不是百米賽跑,而是一場馬拉松。」
唯有循環思維,課程才能永續(Sustain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