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經典閱讀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日前閱讀一篇名家散文,乍見「我和父親……」,我覺得有點彆扭,想了一想,習慣上應是「父親和我……」較為妥當。尊人抑己本是應有的禮貌,何況並提之人為尊長,自當在「我」之前,作者大剌剌的將「我」列於父親之前,未免粗魯。這絕非腐朽的封建禮儀,而是有意識地注意人我份際,提醒自己時時謙卑。當然,若過份講究尊卑形式,弄到人際互動僵化也不好。總之,把握住基本原則,就不會錯到那裡去。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瑣事,但疏忽了總是有點可惜。
我隱隱有個印象,似乎在某本書看過類似的情節。回想最近閱讀的小說,有了,答案是勞倫斯.卜洛克的推理小說《在死亡之中》。沒牌照的私家偵探馬修.史卡德,依照雇主指示,前往住家向雇主太太收費,兩人談著談著,雇主的大女兒下樓:「媽咪,我和珍妮佛要……」「珍妮佛和我。」小女孩誇張的重複:「媽咪,珍妮佛和我要……」。後來,馬修和隨著前妻生活的兒子通電話,「……我和麥克……」「珍妮佛和我。」「什麼?」「沒事。」

離婚之後,馬修與安妮塔關係尚稱平和,但不可避免地,時光飛逝,馬修逐漸與兩個兒子疏遠,電話聯絡彷彿成了不得不的應酬,對馬修、對兒子都是,他對兩個兒子的功能幾乎只剩下給錢、送禮物的聖誕老人。偶爾不太滿意兒子的言行,馬修卻因失去了父親的尊嚴,很少直接教誨,比如天外飛來的「珍妮佛和我。」無法承擔父親職責的落寞躍然紙上。
想起這個故事,我突然覺得某些偏見或許有誤,大家總愛說西方人儘管物質發達,精神層次卻不如東方人崇高悠遠,但既然連通俗小說都示範一段禮儀教養,看來西方人未必如我們想像的「不講究」精神層次。倒是開口閉口五千年文化的華人,未必人人將禮儀落實於生活。
勞倫斯.卜洛克是美國知名推理小說家,馬修.史卡德系列尤其膾炙人口,我也很喜歡。日前先生自馬六甲培中圖書館借閱《在死亡之中》,他是第一個借書之人。我多年前應該讀過這本書,卻對故事毫無印象,沒印象的書,就是新書。讀完之後確認,它是一本讀者不容易印象深刻的書。這樣說吧,假使你只打算看兩本馬修.史卡德系列,奉勸跳過《在死亡之中》,它屬於粉絲。所以,《在死亡之中》不受培中學生青睞其來有自,無須過度解讀。
照理說,一般人應盡量閱讀經典作品,取法乎上,利於學習。不過,非經典作品倒不是毫無價值,畢竟學習因人而異,至少對我來說,即使是相對不太精彩的《在死亡之中》,與生活對照之下,我仍頗有一番體會。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1會員
    32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YI Ping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有個小小的發現:「若四月過的不好,有人會感嘆四月是最殘酷的月份。」先生說:「文青才這樣說啦。」原來這是美國詩人艾略特名詩《荒原》的第一句。我喜歡閱讀卻不算文青,「四月是最殘酷的月份」是從推理小說《惡魔預知死亡》看來的。不知文青喜歡什麼?猜想大約是村上春樹、木心、舞鶴或者瑞蒙.卡佛,總之輪不到通俗的
    一位相貌平庸、肥胖的中年女子,可以作為小說主角嗎?非洲女人有足夠的智慧當偵探嗎?看過《堅強淑女偵探社》的讀者都明白,寶惜.蘭馬翠至少擔任了六本小說的主角,證明以上的偏見是錯誤的。魅力未必專屬於年輕貌美,非洲人絕非全都孱弱愚昧,從馬蘭翠姐身上,讀者看見非洲人光明美好的另一個面貌。 故事發生在非洲西南部
    日前至某獨中圖書館借書,先生表示對《流》這本小說有興趣,我知此書得過芥川獎,亦獲得許多日本知名作家具名推薦,應該值得一讀。 《流》是華裔作家東山彰良的日文小說。他五歲時隨父母舉家自台灣遷居日本,期間雖曾短暫回台居住,但大部分歲月畢竟在日本度過,妻子亦為日本人,應該算是日本作家吧。東山彰良自承其中文程
    看完從台灣帶回來的推理小說《戰前酒》,我很想知道後來怎樣,迫不及待尋找丹尼斯.勒翰這個派崔克/安琪系列的下一本,也對其他小說如《神秘河流》很有興趣。喜歡一本小說,順藤摸瓜連帶閱讀作者的其他作品,相信亦是很多書蟲的經驗,與青少年追捧歌手演員的心情差不多,書蟲自有專屬的明星。  先生在網路搜尋一陣,告訴
    先生提起新版《漫長的告別》,書末附有村上春樹的長文,他頗感興趣。可惜家裡早有舊版,為了一篇文章買書,未免奢侈。無奈此文於網路遍尋不著,只怪我們都不會日文,無法自日文世界尋寶,看來只好花錢買一本。我很少蒐集版本,然而,錢德勒可以破例,儘管不愛《漫長的告別》,但我很喜歡《大眠》、《再見,吾愛》,不介意多
    難得回台灣娘家,我抓緊時間四處訪友,某日與朋友相約在墨林二手書店碰面。我一向喜歡與人相約書店,先到就看看書,等人無須焦慮。我和先生提早去墨林逛逛,轉了一圈,吸引我的書不多,直到發現《狂亂人生》,忍不住拿去讓先生瞧瞧,我又找到芮尼克探長。  說來奇怪,舊書店常見《冷光》、《荒蕪年歲》相鄰,這回在墨林也
    我有個小小的發現:「若四月過的不好,有人會感嘆四月是最殘酷的月份。」先生說:「文青才這樣說啦。」原來這是美國詩人艾略特名詩《荒原》的第一句。我喜歡閱讀卻不算文青,「四月是最殘酷的月份」是從推理小說《惡魔預知死亡》看來的。不知文青喜歡什麼?猜想大約是村上春樹、木心、舞鶴或者瑞蒙.卡佛,總之輪不到通俗的
    一位相貌平庸、肥胖的中年女子,可以作為小說主角嗎?非洲女人有足夠的智慧當偵探嗎?看過《堅強淑女偵探社》的讀者都明白,寶惜.蘭馬翠至少擔任了六本小說的主角,證明以上的偏見是錯誤的。魅力未必專屬於年輕貌美,非洲人絕非全都孱弱愚昧,從馬蘭翠姐身上,讀者看見非洲人光明美好的另一個面貌。 故事發生在非洲西南部
    日前至某獨中圖書館借書,先生表示對《流》這本小說有興趣,我知此書得過芥川獎,亦獲得許多日本知名作家具名推薦,應該值得一讀。 《流》是華裔作家東山彰良的日文小說。他五歲時隨父母舉家自台灣遷居日本,期間雖曾短暫回台居住,但大部分歲月畢竟在日本度過,妻子亦為日本人,應該算是日本作家吧。東山彰良自承其中文程
    看完從台灣帶回來的推理小說《戰前酒》,我很想知道後來怎樣,迫不及待尋找丹尼斯.勒翰這個派崔克/安琪系列的下一本,也對其他小說如《神秘河流》很有興趣。喜歡一本小說,順藤摸瓜連帶閱讀作者的其他作品,相信亦是很多書蟲的經驗,與青少年追捧歌手演員的心情差不多,書蟲自有專屬的明星。  先生在網路搜尋一陣,告訴
    先生提起新版《漫長的告別》,書末附有村上春樹的長文,他頗感興趣。可惜家裡早有舊版,為了一篇文章買書,未免奢侈。無奈此文於網路遍尋不著,只怪我們都不會日文,無法自日文世界尋寶,看來只好花錢買一本。我很少蒐集版本,然而,錢德勒可以破例,儘管不愛《漫長的告別》,但我很喜歡《大眠》、《再見,吾愛》,不介意多
    難得回台灣娘家,我抓緊時間四處訪友,某日與朋友相約在墨林二手書店碰面。我一向喜歡與人相約書店,先到就看看書,等人無須焦慮。我和先生提早去墨林逛逛,轉了一圈,吸引我的書不多,直到發現《狂亂人生》,忍不住拿去讓先生瞧瞧,我又找到芮尼克探長。  說來奇怪,舊書店常見《冷光》、《荒蕪年歲》相鄰,這回在墨林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閱讀馬修史卡德,自然不做他想地選擇馬修史卡德的初登場,一切看來理所當然的順理成章,卻可以瞞著自己,逃避又怠惰地拖延了三年多,在大書桌前,我汗顏的回想了一下那蒼白無知的過去。馬上換個視窗,查了一下博客來,這套書的發行日期是2014.2.25日,而且當時還跟人家搶購到「限量木盒精裝版的馬修史卡德
    Thumbnail
    我本想跟她說這不是我的錯,但想到我已經跟老闆說過這話了,就忍住沒說。這沒什麼意義。無論如何,人總是多多少少有錯。──《異鄉人》,29 頁。
    Thumbnail
    20、2023年\《馬修‧史卡德自傳》\THE AUTOBIOGRAPHY OF MATTHEW SCUDDER 「我究竟記得什麼?當你已經連續好幾年想著某件事情,當你對自己和別人描述這件事的細節無數次時,你想起的究竟是什麼?是事件本身嗎?還是對於那起事件的回憶?」 ——馬修‧史卡德
    Thumbnail
    19、2019年\《聚散有時》\A Time to Scatter Stones 早過了退休年齡的史卡德,感受光陰流逝──依舊保持清醒,日復一日──他深知在他最後一次沉淪之後,酒精不再是過日子的唯一理由。伊蓮有天跟他提及,一個姐妹遇到偏執的恩客,不肯讓她脫身,伊蓮建議她尋求另類協助。或許史卡德有辦法
    日常生活中,我們時時受到故事所圍繞。史蒂芬 · 平克 (Steven Pinker ) 指出,兒童從兩歲玩起裝扮遊戲,便開始理解和創作故事。生活變成了故事,有時候故事卻主導著生活。警察世家,其成員代代相傳,而商人家庭大多由長子繼承。但也不乏例外,比如說,德國作家湯瑪斯 · 曼,出身於商家,處女作
    完全的自我,不管我如何寫,我還是自己。真的不知如何再下筆,除非瑪麗對我說他是最好的一個人!我又思考:兒子說他要發展自我,不走父親的老路。父親當然就不高興了,父親的自我跟他說:我的發展模式才是正確的。兒子說:父親你放過我們可以嗎?誰沒有自我! 要做一個最好的人容易,我就是最好的人!是瑪麗,他說了。我
    Thumbnail
    二   對於父親,我是陌生的,因為生為幼子,童年時期幾乎都是繞著母親轉。真正有意識到對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男人,是在我小學時代。原來在他落魄的當口,他留在家的時間變多了,我跟他的接觸也慢慢地頻繁。可是,這樣一位父親,仍然對我不多聞問。有時候,我會跟母兄抱怨父親好像不怎麼關心我,反而把他的專注力傾注
    Thumbnail
    11、1993年\《惡魔預知死亡》\The Devil Knows Youre Dead 一名律師被人槍殺在夜暗的紐約街頭,而警方找到的凶手是一名終日遊晃街頭精神有問題的遊民,整個城市引起一陣恐慌,議論不斷,但是嫌疑犯的弟弟不相信受越戰刺激的哥哥會是凶手,央求史卡徳協助緝凶。
    Thumbnail
    故事描述主角默爾索在母親死後犯下一起殺人案件。作為經典文學作品,翻譯之後的文字雖然淺白,但這部作品困難的地方應該是在於我難以理解主角的內心。
    Thumbnail
    巴西人居住的社區邀請誠治與剛從阿爾及利亞返鄉的兒子阿學,帶著未婚妻納迪婭一同前往派對,舉辦這場派對的目的,是要回報他們對巴西青年馬科斯出手相救的恩情,馬科斯的單親母親與兒時玩伴艾瑞卡熱情款待著三人,唯有馬科斯不知該如何與日本人交談,因為他的父親就是死於日本人當年造的發財夢,阿學試著打開話題問起馬科斯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閱讀馬修史卡德,自然不做他想地選擇馬修史卡德的初登場,一切看來理所當然的順理成章,卻可以瞞著自己,逃避又怠惰地拖延了三年多,在大書桌前,我汗顏的回想了一下那蒼白無知的過去。馬上換個視窗,查了一下博客來,這套書的發行日期是2014.2.25日,而且當時還跟人家搶購到「限量木盒精裝版的馬修史卡德
    Thumbnail
    我本想跟她說這不是我的錯,但想到我已經跟老闆說過這話了,就忍住沒說。這沒什麼意義。無論如何,人總是多多少少有錯。──《異鄉人》,29 頁。
    Thumbnail
    20、2023年\《馬修‧史卡德自傳》\THE AUTOBIOGRAPHY OF MATTHEW SCUDDER 「我究竟記得什麼?當你已經連續好幾年想著某件事情,當你對自己和別人描述這件事的細節無數次時,你想起的究竟是什麼?是事件本身嗎?還是對於那起事件的回憶?」 ——馬修‧史卡德
    Thumbnail
    19、2019年\《聚散有時》\A Time to Scatter Stones 早過了退休年齡的史卡德,感受光陰流逝──依舊保持清醒,日復一日──他深知在他最後一次沉淪之後,酒精不再是過日子的唯一理由。伊蓮有天跟他提及,一個姐妹遇到偏執的恩客,不肯讓她脫身,伊蓮建議她尋求另類協助。或許史卡德有辦法
    日常生活中,我們時時受到故事所圍繞。史蒂芬 · 平克 (Steven Pinker ) 指出,兒童從兩歲玩起裝扮遊戲,便開始理解和創作故事。生活變成了故事,有時候故事卻主導著生活。警察世家,其成員代代相傳,而商人家庭大多由長子繼承。但也不乏例外,比如說,德國作家湯瑪斯 · 曼,出身於商家,處女作
    完全的自我,不管我如何寫,我還是自己。真的不知如何再下筆,除非瑪麗對我說他是最好的一個人!我又思考:兒子說他要發展自我,不走父親的老路。父親當然就不高興了,父親的自我跟他說:我的發展模式才是正確的。兒子說:父親你放過我們可以嗎?誰沒有自我! 要做一個最好的人容易,我就是最好的人!是瑪麗,他說了。我
    Thumbnail
    二   對於父親,我是陌生的,因為生為幼子,童年時期幾乎都是繞著母親轉。真正有意識到對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男人,是在我小學時代。原來在他落魄的當口,他留在家的時間變多了,我跟他的接觸也慢慢地頻繁。可是,這樣一位父親,仍然對我不多聞問。有時候,我會跟母兄抱怨父親好像不怎麼關心我,反而把他的專注力傾注
    Thumbnail
    11、1993年\《惡魔預知死亡》\The Devil Knows Youre Dead 一名律師被人槍殺在夜暗的紐約街頭,而警方找到的凶手是一名終日遊晃街頭精神有問題的遊民,整個城市引起一陣恐慌,議論不斷,但是嫌疑犯的弟弟不相信受越戰刺激的哥哥會是凶手,央求史卡徳協助緝凶。
    Thumbnail
    故事描述主角默爾索在母親死後犯下一起殺人案件。作為經典文學作品,翻譯之後的文字雖然淺白,但這部作品困難的地方應該是在於我難以理解主角的內心。
    Thumbnail
    巴西人居住的社區邀請誠治與剛從阿爾及利亞返鄉的兒子阿學,帶著未婚妻納迪婭一同前往派對,舉辦這場派對的目的,是要回報他們對巴西青年馬科斯出手相救的恩情,馬科斯的單親母親與兒時玩伴艾瑞卡熱情款待著三人,唯有馬科斯不知該如何與日本人交談,因為他的父親就是死於日本人當年造的發財夢,阿學試著打開話題問起馬科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