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智能社會:進退兩難》:看懂社群怎麼操控消息跟我們的思想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看這個紀錄片時讓我想到前幾天跟一個Z世代的人聊天,他說不懂為什麼美國要對TikTok下禁令,我說為了保護美國人民個資被中國竊取吧……他表示不懂其中的關聯,我回答在App輸入的基本資料、短片裡露出的臉、使用者習慣都是公司可取得的資料,如果不清楚公司會怎麼使用那就蠻危險的。他對此表示很驚訝,他以為這資訊只有私人看得到而已。
對我來說上述的內容都算基本常識,所以我也蠻意外這位經常直播的Z世代不曉得。同時這次對話讓我思考或許很多人還是沒有這個意識的。
《智能社會:進退兩難》根據谷歌、臉書、 推特、 Instagram等公司前主管跟員工的訪問,探討智能科技便利背後的隱憂,以及社群、網路媒體怎麼操控言論跟我們的思想。紀錄片進一步說明網路如何導致政治兩極化、社會信任度下降、青少女自殺率上升等社會問題。

如何竊取最昂貴的資源:我們的時間

工具的設計都是「為了讓我們的生活更方便」,智慧型手機跟社群的立意也都是良善的,但不知不覺社群已經轉型成以商業跟新聞為主的平台。越發成熟的商業模式,是讓一切逐漸失控的起頭。當商業模式凌駕在人性上,「從你身上賺錢」成為演算法的主要考量,社群的運作就不在是為了滿足使用者。演算法也無所不用其極,滿足社群的客戶—那些花錢投資者,想辦法讓我們花更多時間在這些平台上,並讓他們有機會賣更多廣告。
如果你沒有花錢買產品,你自己就是產品。
Photo by mikoto.raw from Pexels
《智能社會:進退兩難》揭開演算法的運作模式,並穿插一個家庭的生活,模擬演算法如何根據我們在什麼內容、花多少時間,來判斷我們的興趣,並利用這個在首頁推薦更多符合我們喜好的貼文。乍聽之下很符合人性,但造成的結果是推薦的資訊很片面化。而當我們使用時間越長,等於餵更多資料給演算法,人工智慧就會推薦更吸引我們的內容。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下,就會產生周圍跟自己想法很類似的錯覺,甚至覺得不同意自己觀點的人是笨蛋。
真正的產品是讓你的行為和觀點,開始慢慢有無法察覺得細微變化。
這也導致現在政治傾向更加兩極化。除此之外,2016年劍橋分析事件(Cambridge Analytica)爆出劍橋分析公司運用臉書用戶資訊,精準投放符合不同用戶理念的競選廣告,藉此影響美國總統大選。這個結果顯示只要有資金,有心都可以操弄社群上的想法。

新聞掌控在懂規則的玩家

《智能社會:進退兩難》也提到假新聞的傳播速度是真新聞的6倍,這個影響力更不能小看。這代表只要掌握什麼性質的消息,容易被大眾關注,就可以操控民眾的想法。這個現象其實在傳統媒體早就有了,只是社群加速跟擴張這樣的模式。雖然紀錄片沒有說明,我認為主要有三個原因導致現在假新聞的亂象。
  • 媒體追求速度、流量(為了賺錢)
  • 不審核資料來源的惡習
  • 民眾容易被誇張的標題、故事吸引
萊恩•霍利得在《被新聞出賣的世界》一書提到,媒體有截稿期限的壓力,加上需要供應24小時的新聞,在部落格或論壇上具有話題性、討論度的故事,容易被抄下來當新聞,也因時間限制,許多記者不會審核「消息的可靠度」。
當然除了假新聞的傳播速度,操控跟掩蓋新聞也是媒體界長期存在的問題。雖然紀錄片中裡提到「真相很無聊」,所以大家才喜歡關注勁爆的假新聞,但我不完全同意這種說法。
許多值得我們關注的新聞,其實早就悄悄得被掩蓋住了。例如:美國體操界庇護一個長期性侵犯選手的醫生長達三十年(閱讀全文);《驚爆焦點》裡爆料教會有系統的掩蓋神父性侵教會裡的孩子約二十幾年;知名好萊塢製片人哈維·溫斯特的性侵事件也藏了三十年(剛好最近都在讀這些案子)。從上述可以得到一個簡單的結論,「只要有錢或權力,想要埋掉一個消息,都辦得到。」
而「掩蓋真相」和「創造假新聞」兩者交互影響,造成的結果就是讓我們對真相的理解更扭曲。現今社群媒體逐漸變成主要新聞來源之一,也使得操縱消息更加容易。
紀錄片最後以一個比較樂觀的方式收尾,沒有明確的說解決方法是什麼,也很方便的把Netflix排除在外。雖然有些小缺點,我還是很推薦《智能社會:進退兩難》。紀錄片對智能社會的分析很犀利,在智慧型手機跟應用程式息息相關的日常生活中,了解這些的軟體怎麼運作、影響我們,以及有意識地去接收消息,更顯得重要。我認為是一部每一個人都需要看的電影。
  • 電影名稱:The Social Dilemma(美國)/ 《智能社會:進退兩難》(台灣)
  • 上映日期:2020年9月9日
  • 片長:1小時34分
  • 導演:傑夫奧羅奇(Jeff Orlowski)

追蹤J.H禾和寫電影閱讀更多電影解析及專題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幫我拍手5下支持我的創作~只要花30秒用FB或Google登入就可以支持我了。LikeCoin基金會會把Like數轉換成虛擬硬幣回饋給作者,讀者是不用付費的。你的拍手也是鼓勵我持續創作的動力喔!
延伸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3會員
44內容數
《J.H禾和寫電影》透過解析電影內容、拍攝手法跟社會背景,帶你一起用電影理解社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H禾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想結束這一切》改編自伊恩里德的心理驚悚小說,由查理卡夫曼執導,描述露西一直對她跟男友傑克的關係感到疑慮,但還是一起踏上拜訪他父母的公路旅行。在抵達傑克父母家後,屋子裡發生的種種怪事都令露西不安……。 
愛情,是渴望和追求自身的完整。《青春未知數》是一部很溫馨又真實的青少年電影。主角楚艾莉是個深櫃亞裔青少女,意外的被保羅拜託寫情書追求他心儀的女孩艾斯特。一封情書,也開啟了一段美好的友誼。隨著兩人的日夕相處,保羅也發現似乎不只有自己喜歡艾斯特......。
無知是造就不幸的開端,但利用少女的無知去侵犯她們的是披著人皮的野獸。Netflix《體操A級醜聞》透過無數個採訪和回顧歷史揭露美國體操界的不堪,還有長期潛藏在這個體系的危機,並探討為什麼這樣的罪行可以在美國體操界被隱瞞三十年之久。
在一段分崩離析的感情中,大家總想找出失敗的原因,或是造成失敗的元兇,彷彿全部的錯都可以推給一個人似的。戀愛交往、分手說來容易,但靠法律結合的婚姻,要分開並不是不愛了就能結束。
《我想結束這一切》改編自伊恩里德的心理驚悚小說,由查理卡夫曼執導,描述露西一直對她跟男友傑克的關係感到疑慮,但還是一起踏上拜訪他父母的公路旅行。在抵達傑克父母家後,屋子裡發生的種種怪事都令露西不安……。 
愛情,是渴望和追求自身的完整。《青春未知數》是一部很溫馨又真實的青少年電影。主角楚艾莉是個深櫃亞裔青少女,意外的被保羅拜託寫情書追求他心儀的女孩艾斯特。一封情書,也開啟了一段美好的友誼。隨著兩人的日夕相處,保羅也發現似乎不只有自己喜歡艾斯特......。
無知是造就不幸的開端,但利用少女的無知去侵犯她們的是披著人皮的野獸。Netflix《體操A級醜聞》透過無數個採訪和回顧歷史揭露美國體操界的不堪,還有長期潛藏在這個體系的危機,並探討為什麼這樣的罪行可以在美國體操界被隱瞞三十年之久。
在一段分崩離析的感情中,大家總想找出失敗的原因,或是造成失敗的元兇,彷彿全部的錯都可以推給一個人似的。戀愛交往、分手說來容易,但靠法律結合的婚姻,要分開並不是不愛了就能結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正在閱讀文章的你,如同現代社會的每個人都深陷在一個無法逃避的數位環境中。透過智慧手機和各類社交平台,如:TikTok、WeChat 等等,我們隨時隨地接觸資訊、分享生活,並獲取新聞。然而,認知操控的風險也正逐漸顯現。演算法、大數據分析,以及背後隱藏的商業利益與政治意圖,讓數位世界不再是中立的資訊來源
Thumbnail
當智能技術用於水軍話題營銷炒作,虛假數據會驅逐真實輿論,以後話語權會掌握在大公司手中,給你看什麼,你只能看什麼,你說一句不喜歡,就會引起汪洋大海般的機器回復,根本說不過,更可怕的是,現在用粉圈、娛樂圈輿論作測試,未來可能會應用到社會輿論和政治輿論帶節奏顛倒黑白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幾乎人人都透過網路作爲取得新聞資訊的主要管道。除了透過網路平台取得新聞媒體發佈的消息,也常常仰賴直播節目獲取消息。合法的新聞媒體,大多對於未加查證的消息發佈非常謹慎而且保守,良莠不齊的自媒體則不然。
Thumbnail
社群媒體會導致「過濾氣泡」和「同溫層效應」。也就是說,這只會讓用戶只看到符合其既有觀點和興趣的內容,從而錯過多樣化的信息。 如果要做出更妥善的市場判斷,除了需要在即時的數據和長期的品牌價值之間找到平衡,也要提醒大家要及時『抽身』回到真實的世界中,才能避免陷入數據迷戀和演算法偏見。
摘要問題意識:在今年的1月31日美國科技業的五大社群媒體的ceo被傳喚到美國參議院司法委員會的聽證會,還被連番砲轟。因為他們認為這些老闆使用手法吸引青少年上癮,還危害了他們的心理健康,極因為疏忽導致青少年被詐騙甚至性侵。那我們有要採取什麼樣的措施?和自救?
Thumbnail
當今網路科技進步,帶來了處理大量資訊的挑戰,對個人如此,對企業更是如此。本文探討了從企業決策到日常生活都適用的資訊處理流程,以及因應之道,協助你對資訊「接收≠接受」,避免盲目接受資訊而做出錯誤決策!
Thumbnail
人工智慧系統正在慢慢影響我們的生活,並在不同的產業和產品中得到應用。目前使用的系統大多是基於狹義人工智慧。狹義人工智慧與通用人工智慧有很大不同。 狹義人工智慧的創建是為了專注於特定任務,一個例子就是聊天機器人。
Thumbnail
社群媒體對人們的負面影響與操縱已成為矽谷巨頭公司前骨幹成員討論的焦點。透過這些平臺,使用者的時間與個人資料被轉化成商品販售給廠商,因此社群媒體平臺為了獲取更多商業利益,不惜一切手段搶佔使用者的注意力。此外,社群媒體的出現導致了青少年的自殺率上升,讓人更脆弱、焦慮、憂鬱。同時,社群媒體還無形中建立同溫層,讓人無法接受外面的世界,更容易被操縱。這些市場行為和效應不僅對個人,甚至可能對國家和世界產生深遠的影響。
Thumbnail
政治操作市場風向,但市場邏輯不可小看。TikTok成全球前五大社群之一,87%廣告主願意在TikTok行銷。影音世代流量密碼是「誠意」,5G快速網絡讓影像傳輸更便利。短影音平臺如reels和short也在修正,搶佔未來市場一席之地。
Thumbnail
你是否也察覺到資訊碎片化、變造的謠言與社群媒體的演算法正在不同群體間創造資訊屏障,透過擴大人與人之間的分歧慢慢地撕裂我們所處的民主社會,面對科技與集權主義交織形成的威脅,作為人民是否有自主的草根力量捍衛我們的生活
Thumbnail
正在閱讀文章的你,如同現代社會的每個人都深陷在一個無法逃避的數位環境中。透過智慧手機和各類社交平台,如:TikTok、WeChat 等等,我們隨時隨地接觸資訊、分享生活,並獲取新聞。然而,認知操控的風險也正逐漸顯現。演算法、大數據分析,以及背後隱藏的商業利益與政治意圖,讓數位世界不再是中立的資訊來源
Thumbnail
當智能技術用於水軍話題營銷炒作,虛假數據會驅逐真實輿論,以後話語權會掌握在大公司手中,給你看什麼,你只能看什麼,你說一句不喜歡,就會引起汪洋大海般的機器回復,根本說不過,更可怕的是,現在用粉圈、娛樂圈輿論作測試,未來可能會應用到社會輿論和政治輿論帶節奏顛倒黑白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幾乎人人都透過網路作爲取得新聞資訊的主要管道。除了透過網路平台取得新聞媒體發佈的消息,也常常仰賴直播節目獲取消息。合法的新聞媒體,大多對於未加查證的消息發佈非常謹慎而且保守,良莠不齊的自媒體則不然。
Thumbnail
社群媒體會導致「過濾氣泡」和「同溫層效應」。也就是說,這只會讓用戶只看到符合其既有觀點和興趣的內容,從而錯過多樣化的信息。 如果要做出更妥善的市場判斷,除了需要在即時的數據和長期的品牌價值之間找到平衡,也要提醒大家要及時『抽身』回到真實的世界中,才能避免陷入數據迷戀和演算法偏見。
摘要問題意識:在今年的1月31日美國科技業的五大社群媒體的ceo被傳喚到美國參議院司法委員會的聽證會,還被連番砲轟。因為他們認為這些老闆使用手法吸引青少年上癮,還危害了他們的心理健康,極因為疏忽導致青少年被詐騙甚至性侵。那我們有要採取什麼樣的措施?和自救?
Thumbnail
當今網路科技進步,帶來了處理大量資訊的挑戰,對個人如此,對企業更是如此。本文探討了從企業決策到日常生活都適用的資訊處理流程,以及因應之道,協助你對資訊「接收≠接受」,避免盲目接受資訊而做出錯誤決策!
Thumbnail
人工智慧系統正在慢慢影響我們的生活,並在不同的產業和產品中得到應用。目前使用的系統大多是基於狹義人工智慧。狹義人工智慧與通用人工智慧有很大不同。 狹義人工智慧的創建是為了專注於特定任務,一個例子就是聊天機器人。
Thumbnail
社群媒體對人們的負面影響與操縱已成為矽谷巨頭公司前骨幹成員討論的焦點。透過這些平臺,使用者的時間與個人資料被轉化成商品販售給廠商,因此社群媒體平臺為了獲取更多商業利益,不惜一切手段搶佔使用者的注意力。此外,社群媒體的出現導致了青少年的自殺率上升,讓人更脆弱、焦慮、憂鬱。同時,社群媒體還無形中建立同溫層,讓人無法接受外面的世界,更容易被操縱。這些市場行為和效應不僅對個人,甚至可能對國家和世界產生深遠的影響。
Thumbnail
政治操作市場風向,但市場邏輯不可小看。TikTok成全球前五大社群之一,87%廣告主願意在TikTok行銷。影音世代流量密碼是「誠意」,5G快速網絡讓影像傳輸更便利。短影音平臺如reels和short也在修正,搶佔未來市場一席之地。
Thumbnail
你是否也察覺到資訊碎片化、變造的謠言與社群媒體的演算法正在不同群體間創造資訊屏障,透過擴大人與人之間的分歧慢慢地撕裂我們所處的民主社會,面對科技與集權主義交織形成的威脅,作為人民是否有自主的草根力量捍衛我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