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台灣第一部以iPhone拍攝的劇情長片,《怪胎》跳脫了傳統攝影器材的窠臼,回歸到如何把一個故事說得有趣的基本功。 本片的色彩運用鮮豔,場面調度精準到偏執的程度,多少彌補了今年魏斯安德森新片無限期延後上映的遺憾;銀幕的框架切換,也不禁讓人想到札維耶多藍《親愛媽咪》主角的心境變化。而顯得與多數國片不同的是,《怪胎》的背景被連貫的配樂填滿,且均為沒有人聲的純配樂,不易因為嗓音或是演唱出現高低起伏而造成觀影時的情緒抽離。像是愛樂電台的古典樂總是能讓我在開車時心情平靜,本片配樂也讓人更加專注銀幕上的影像敘事。 很喜歡電影一開始藉由張少懷飾演的醫師點出強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主題,讓人明白不分職業地位,或多或少都有各自的難言之隱。為了將與停車格的間距控制在33.3公分,不惜花完早晚班間隔幾個小時的空檔只為讓自己內心安穩。此外無意義地聞手以及重複性地確認車門鎖上,甚至是不直接用手碰觸電梯開關的動作細節,不也有可能發生在你我之間? 開頭其實是本片的前導《停車》,在2019年FiLMiCFest世界手機影展獲得首獎。像是熱身一般,導演彷彿要我們先撇除對於特定行為的偏見,才將劇情導入正題。林柏宏與謝欣穎分飾出門需穿戴防塵衣的OCD患者柏青與陳靜,在逛超市時意外發現互相了解對方而相愛。然而看似全世界只有你懂我的穩定戀情,卻因為柏青的症狀意外痊癒,讓兩人關係受到考驗。 透過兩位討喜的男女主角,以及精準的置中對稱,將OCD患者內心狀態詮釋得逗趣可愛。其實片中的OCD僅是一個隱喻的象徵,是同是天涯淪落人的革命情感,是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浪漫。然而當關係片面改變,卻也讓先前的穩定一去不返。 「熱戀時,所有缺點都是優點,但不愛時,所有承諾都成了致命傷。」 片末雖然是開放式結局,但藉由女主角對於預想結果因此提前分手的思考,已給了一個呼之欲出的答案。幾年前當紅的偶像劇說不被愛的人才是第三者,然而更現實的是,在沒有第三者出現之前,不被理解的對象已然成為跟普羅大眾無異的局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