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台海軍事常識普及化(10):嘴砲中的「絕對狀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今天來談常見的謠言,不是特定武器或是戰術,而是常見於一般人中的想法,叫做「絕對狀態」。
呃,這什麼鬼?
絕對狀態,要配合前後文閱讀,最常見於:
  • 「中國飛彈打一輪後,台灣機場絕對沒有飛機可以倖免。」
  • 「中國取得空優後,台灣陸軍就絕對會喪失任何機動性。」
  • 「中國要登陸前,必定有絕對的海空優勢。」
  • 「有制空權的中國,絕對可以消滅台灣陸軍所有的坦克。」
  • 「在中國有海空優勢下,台灣守軍絕對只能在灘頭對坦克進行無望的戰鬥。」

技術難談,嘴砲難辯

類似這種,坦白說個別看來都有合理性,整合起來就是胡說的典型。為何這樣講呢?軍方的人可能不大理解,因為年長些的軍人對網路謠言的產製不熟,所以會以為這些謠言來自於專家。其實不是啦,大多來自於嘴砲加嘴砲,以及自以為是的逆向推理。
嘴砲的意思是,為了要在網路上吵架吵贏,或是單純的蠢,以為戰場上的狀態都是「絕對」的:有A就沒有B,有B就沒有A,不能同時存在。逆向推理,是指用武器或是戰術的某一種狀態,反過去推理必定產生某種條件,不然就無法發生。
嗯,沒啥道理,尤其是當你把網路謠言掃過幾十輪後,已經整個人都發懶,不想辯論的狀況。
筆者也認識不少軍人,常常把某些研討會,或是交流的專家說的,當成絕對會發生的狀況。但這很……很難去辯駁,畢竟軍官自己就是這行的專家,當然覺得你反駁起來就是不專業,但實際上這位軍官真的知道,他在講的已經脫離他了解的情況?例如強調登陸戰等等,可有問過空軍,他想像的制空權跟實際的制空權,是同一件事?
多年來筆者發現,同一個名詞,會有很多不同的解讀,有的專業有的則不,有些被意識形態困住,很煩。
物理之壁是克服不了的,只不過每件事情都要討論到超技術細節,沒人聽得懂,而這正是謠言散播的本質原因。

解放軍飛彈無敵論

首先,第一種「絕對性謠言」,就是常見的彈道飛彈無敵論。這在彈道飛彈篇就稍微解釋過,中國不具備足夠的數量,無法一次性的消滅全台灣所有的固定陣地,諸如雷達、機場等等。發射載具也不夠,不足以第一波突襲就毀掉重要的單位,這更不要提機動發射車、雷達車,以及能夠跑掉的戰機。
事實上,台灣空軍的機堡若能全面性加固,中國彈道飛彈的威力將只存在紙面上,至多遲緩機場的修復、增加解放軍戰機搶奪制空權的優勢,而不能「絕對消滅掉台灣的空中力量」。

解放軍飛機無限論

第二個,解放軍的戰機夠多嗎?帳面上夠,但可以用在對台作戰的先進戰機數量,只能說很勉強的跟台灣達到2:1的比例,這還是全國戰機集中到對台作戰的前提下。也因此,此類謠言,會很強調「外國勢力絕對不會介入」,不然就無法把各戰區的戰機集中到台灣方面。
這個謠言的後面,就是無人機改裝類的,也不停強調中國「絕對會做」,但實際上就是沒有去做,為何?因為處在戰爭狀態中的台灣,電子干擾會很強,遠端遙控絕對行不通,這會導致所有改裝的無人機,都只能作為單一次的火箭攻擊用途,類操控更麻煩的是資料鏈的傳輸,只可惜專家講的都太難懂,導致謠言散播太快。
想操作這類飛機來進行消耗防空飛彈的工作,難度極高,用在遠離台灣的外島還有點道理,而若超過100km以上的物理限制,就得要依靠中繼機。所以可行嗎?可行,只是性價比極低而已,畢竟改裝無人機以及安裝飛彈到無人機上,通通都是成本,這種成本若拿去生產其他武器,效果更好。
中國不是笨蛋,但台灣人很多是這樣,以為中國可以不在乎價錢、不考慮維護,只為了打台灣能犧牲一切,「絕對會這樣做」。你還不能質疑,不然就是意志力不夠堅定等等。這其實很怪,但似乎講的人都沒發現。
再說,帳面上存在的武器,現在真的存在?維護戰機的成本很高,台灣是因為戰機都有用,很少被封存,但中國?筆者問過不知多少次,認為舊型戰機改裝的人,到底現在幾台還可以拿來用,引擎沒有壞?
「帳面數字絕對存在,絕對可以飛,絕對可行。」
反正,你不同意,說你是台獨就好。

解放軍絕對空優論

第三個,解放軍取得制空權,就會有「絕對性」。這個「絕對」可多了,筆者發現多數人想像的是,數以百計的解放軍戰機在台灣上空隨時飛來飛去,三不五時就到處丟炸彈之類的。鬧(mài nāu)了啊,各位知道中國的戰鬥機,從中國起飛到台灣上空,可以滯留多久嗎?
「不到1小時。」
你拿筆算就曉得,要維持台灣上空隨時有大批戰機,你要幾架去輪換。這還不去計算尚未取得絕對空優,會一直被陸地防空擊落的數量。實際上各位去看wiki百科就知道,制空權有分等級的,這幾十年來唯一做到絕對制空權的國家,只有美國。波灣戰爭還很勉強的可以說是,科索沃戰爭對上空軍貧弱的南斯拉夫(現在的塞爾維亞),加上沒有要打陸戰也可以說是,其他的案例勒?你不能拿幾乎沒空軍的國家去比。
換言之,以台灣的空戰與防空能力,中國做不到「絕對制空權」,頂多是局部空優。除非彈道飛彈跟所謂的數千台無人機,「絕對消耗掉台灣所有空軍」。
各位有沒發現,謠言必須連貫的理由?因為沒有前面的狀況,後面的絕對條件就不成立。

台灣陸軍絕對無力論

第四,解放軍取得絕對空優後對台發動登陸,屆時台灣陸軍必定難以移動,重裝甲早就被打光,「絕對無法發揮戰力」。呃,看到這邊的應該早就知道,這種中國渡海登陸必定有某種條件的說法,已經多鬼扯了。歷史上取得如此絕對制空權的登陸作戰,如諾曼第跟硫磺島,德軍跟日軍有到完全無法移動?並沒有。
簡單說,解放軍要等到完全制壓台灣的三軍,到可以送上大批登陸部隊,台灣只有步槍可以抵抗的狀況,不知道要幾年,依現狀可能永遠做不到。即使台灣的海空軍已經喪失組織戰力,按照過去的戰例,陸軍也不會慘到連動都不能動。前面就說過,解放軍白天要來攻擊,過去所有的例子,失去空優的部隊會躲在樹林與城鎮中,台灣現在還有稠密的都市,想在當中找到確定的軍事目標很難。
然後,晚上就可以動了,解放軍的夜戰能力過去比台灣還要差,這幾年急速加強下,頂多被認為有同級能力。但想要做到在夜間持續對台軍事單位攻擊,前面也說過,軍機的數量不夠多,尤其當你要低空攻擊飛彈發射車或是坦克,危險性會變得極高。在台灣取得刺針後,這種攻擊將會是極高風險,解放軍的對地攻擊機損失會直線攀升。
再加上,之前也講過,優秀飛行員數量是不可能變多的,台灣戰機被擊落,飛行員彈射後有很大機率會落在本島,要復歸戰場很快。解放軍呢?就算第五縱隊接應,也回不去中國開新飛機,熟練飛行員損失越多,中國就越沒有機會。這點在英倫空戰就可知道,德軍轟炸機組員一旦在英國上空跳機,不是戰死就是俘虜,英軍則是跳傘後,很快就可以搭車回去開新飛機升空。日本在中途島、所羅門海戰失去太多飛行員,也讓日後的作戰損失不停增加。
然後,讀者可以發現,幾乎沒人提這種問題,都要當解放軍飛行員「訓練完整」、「數量充足」,「損失飛行員對整體戰力絕對不是問題」。絕對你個頭,講到這邊還敢講下去的有多心虛或多蠢,就不需要多提。
繞開不利的條件、設定絕對有利的條件,是嘴砲的常態

戰爭沒有絕對:連貫的「絕對情境」,讓你接受下一個謠言

第五,給你解放軍有局部空優,搶灘登陸後,怎樣實施各種佔領作戰?你會見到「中國絕對可以送上重坦克」,「國軍到時候早就被打到沒坦克」,反正一定是要把場景敘述成中國有潮水般多的坦克前進,國軍可憐到只能拿步槍答答答。
為何要塑造這種景象?因為拿步槍對坦克射擊,這場面有多淒美絕望,電影中都有人看過。只要把這種印象深植到台灣民眾腦內,就會對登陸作戰有極大錯誤的想像,不管國軍優勢多少,他心中想到的就是「拿著步槍對坦克射擊」的城鎮戰。
一旦腦內被植入這種畫面,就很難洗掉,其他種類謠言就很好植入。
但實際上的登陸有哪麼簡單?重坦克很難從海灘登入,要攻下港口勢必要衝進城鎮,但解放軍有這種能力,可以在四處都是射擊高度優勢的城鎮,直接奪下港口,進而讓運輸艦靠港嗎?超難的,近乎不可能。
所以,就必須要製造「絕對」的謠言,讓你認為戰爭狀態,一定是一個階段結束後進入下一個。實際上數十年來所有的戰爭,沒有一個是這樣打,都是戰略擬定好,在某一天開始攻擊,第幾天投入陸軍,然後看情況調整進度。
沒有那種,空軍打一打,OK沒問題海軍再上,海軍也沒問題了,陸軍再上。
這真的絕對沒有,因為每一個軍官只要腦袋沒壞掉,都知道「時間」很重要,等你確定戰果百分百沒問題,再進入下一階段,敵方早就做好下個準備,你的預期全部都會落空。
那為何台灣一堆這種謠言?因為太多蛋頭,是用腦內逆向工程,因為有這個戰術,所以必定前面出現了某種狀態,不然不會出現。既然出現這種戰術,就表示敵方絕對有把握達成這個狀態,不然不會去做。
哈哈,各位讀者,你們知道各種常見謠言的那些神兵利器,解放軍真的量產了嗎?還是造出來後就砍掉幾台?不是神兵嗎,為何要砍。
因為解放軍,不會笨到相信在台灣傳播的謠言是真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6.7K會員
1.3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立第二戰研所 的其他內容
今天來談氣墊船謠言,其實這已經不算謠言了,至少……我們碰戰略的,或是軍宅都當成不是,可在一般人中,還是可以聽到這種神奇言論。筆者的觀察是,問題恐怕出在退將,有些人脫離第一線參謀作業太久,資料久未更新,上政論節目時的口條不足,討論風險變成有無二分法。
這篇要談的是「模式」,指的是謠言的產製過程,究竟是怎樣產生的,有意還是無意?這個答案,通常是「有意但無心」。 ……什麼鬼?筆者沒有唬爛你,多半的謠言都來自於善意的提醒。
前兩篇說完在常規戰爭狀態下,中國攻取台灣的困難,這篇要進入結論。所以說,為什麼會有軍事謠言?其實,中國早就打了啦,打了八年你們知不知道。
不管怎麼算,中國要達到渡海登陸,徹底奪下台灣的作戰能力,僅剩下彈道飛彈的海量攻擊,期望可以儘量削弱台灣空防能量,好讓空軍可以執行對地打擊的任務,使得台灣陸軍喪失組織性的抵抗能力,才能保證登陸部隊上岸後,還有可以推進的能力。
本來想講氣墊船一類,比較偏技術性的,但這週遇到比較多人的疑問是,中國真的會用這種「老套」來打侵略戰爭嗎?所以,想想還是乾脆,把中國的對台侵略戰,大體上可能怎樣打,是怎麼個打法,理由跟概念儘量簡單點,算是提供一般人彈藥,去解釋給要被共匪信徒洗腦的對象聽。
千呼萬喚始出來,筆者終於想到,還是有一個歷久不衰的謠言,需要好好解釋,雖然網路上多半當這是笑話,但似乎一般人還蠻信這套的。 這個謠言,是人海戰術的變種:「萬船齊發」。 
今天來談氣墊船謠言,其實這已經不算謠言了,至少……我們碰戰略的,或是軍宅都當成不是,可在一般人中,還是可以聽到這種神奇言論。筆者的觀察是,問題恐怕出在退將,有些人脫離第一線參謀作業太久,資料久未更新,上政論節目時的口條不足,討論風險變成有無二分法。
這篇要談的是「模式」,指的是謠言的產製過程,究竟是怎樣產生的,有意還是無意?這個答案,通常是「有意但無心」。 ……什麼鬼?筆者沒有唬爛你,多半的謠言都來自於善意的提醒。
前兩篇說完在常規戰爭狀態下,中國攻取台灣的困難,這篇要進入結論。所以說,為什麼會有軍事謠言?其實,中國早就打了啦,打了八年你們知不知道。
不管怎麼算,中國要達到渡海登陸,徹底奪下台灣的作戰能力,僅剩下彈道飛彈的海量攻擊,期望可以儘量削弱台灣空防能量,好讓空軍可以執行對地打擊的任務,使得台灣陸軍喪失組織性的抵抗能力,才能保證登陸部隊上岸後,還有可以推進的能力。
本來想講氣墊船一類,比較偏技術性的,但這週遇到比較多人的疑問是,中國真的會用這種「老套」來打侵略戰爭嗎?所以,想想還是乾脆,把中國的對台侵略戰,大體上可能怎樣打,是怎麼個打法,理由跟概念儘量簡單點,算是提供一般人彈藥,去解釋給要被共匪信徒洗腦的對象聽。
千呼萬喚始出來,筆者終於想到,還是有一個歷久不衰的謠言,需要好好解釋,雖然網路上多半當這是笑話,但似乎一般人還蠻信這套的。 這個謠言,是人海戰術的變種:「萬船齊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此次的漢光演習,首度演練去中心化的指揮管制,這其實暗示了,過去曾經隱晦討論過的「終戰指導」已經走入歷史,未來台灣不可能由中央政府一聲令下,選擇投降,而會奮戰到底。過去「終戰指導」會被考慮的原因,在於台灣社會常有一股天真的想法,認為如果打不過,只要投降就能立刻停戰,最少能保住目前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讓子彈飛一下」是中國大陸網民用語。在信息被嚴格管控、又延在信息爆炸的環境,很多無法證實的耳語傳言滿天飛,無論是真是假,讓信息彈片先飛一下,等待塵埃落定,不失為應對的辦法。 但是,「讓子彈飛一下」足夠嗎?我個人覺得:如果想收到正確消息而不被蒙蔽,最好是能夠積極查證。但這也正是最困難
Thumbnail
總算有一本,挑明了假設「台海發生戰爭」的小說。 小說以後設的手法,創作五篇在2047年「獨立戰爭」後20年的短篇小說。
Thumbnail
大海是很難封鎖的,二戰末期就算美軍到處擊沉日本各種船隻,但是依舊有部分船隻安全抵達。中國想封鎖台灣,如果沒有一開始類似偷襲珍珠港的全面打擊,馬上進入戰爭狀態,看到船就打的威脅,要在和平時期進行封鎖台灣,就會被台灣武力一個一個下水餃。 海上封鎖是極為消耗資源的行動,尤其台灣的海島國家是360度環海,
Thumbnail
解放軍於賴清德520就職後開展對臺恫嚇的2024聯合利劍軍演,登上各大國際版面,然而臺灣人的日常生活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這讓許多人直呼臺灣人神經太大條,甚至有專欄直言中國這種「溫水煮青蛙」的做法,有可能直接演轉戰,解放軍可對臺閃電式突襲,讓臺灣在措不及防之下被攻佔,本文便淺談其可行性與戰爭可能前兆。
Thumbnail
我無聊來論,為何美國出兵武力保衛台灣非常重要 這算是基本認知了 不過因為現在無聊,所以我還是想說些幹話,打發時間 台灣,會受到誰的武力攻擊? 當然就是中國共殘黨的軍隊 中國共殘黨,會在什麼情況動用軍隊攻打台灣? 1 真的瘋了,真的瘋了,真的瘋了 2 
Thumbnail
中國不需要入侵來實現台灣的統一 這也可能是美國害怕的-時間緊迫-最好在兩岸沒有統一之前迫使中國攻擊台灣,戰爭才能拖住或延遲中國的發展。 這是美國面臨二戰結束以來最具挑戰性的國際安全環境。 儘管中東戰爭仍在持續並有擴大的危險,烏克蘭戰爭卻仍在激烈進行中。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持續騷擾和恐嚇鄰國...
Thumbnail
看了這個新聞我估計中共2027年也不會武統台灣,因為中共只會用嘴巴說和軍演共機繞台,來威嚇台灣,阿中共已經做到這個地步了,就已經可以開打了中共還不直接開戰,發起戰爭。
哪一種概念是對的?這可能與幕僚的人際關係有關。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需要正確直接的論述來反擊情報操作者的論點。 關於誤判,人們常以為雙方會誤判,所以需要軍事互信機制。在台灣與中國的情況中,有一方不會誤判。 台灣不可能對中國發起戰爭,因此中國不會誤判台灣的任何軍事動作。 中國可能對台灣發起戰爭,所以台灣才會有可能誤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此次的漢光演習,首度演練去中心化的指揮管制,這其實暗示了,過去曾經隱晦討論過的「終戰指導」已經走入歷史,未來台灣不可能由中央政府一聲令下,選擇投降,而會奮戰到底。過去「終戰指導」會被考慮的原因,在於台灣社會常有一股天真的想法,認為如果打不過,只要投降就能立刻停戰,最少能保住目前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讓子彈飛一下」是中國大陸網民用語。在信息被嚴格管控、又延在信息爆炸的環境,很多無法證實的耳語傳言滿天飛,無論是真是假,讓信息彈片先飛一下,等待塵埃落定,不失為應對的辦法。 但是,「讓子彈飛一下」足夠嗎?我個人覺得:如果想收到正確消息而不被蒙蔽,最好是能夠積極查證。但這也正是最困難
Thumbnail
總算有一本,挑明了假設「台海發生戰爭」的小說。 小說以後設的手法,創作五篇在2047年「獨立戰爭」後20年的短篇小說。
Thumbnail
大海是很難封鎖的,二戰末期就算美軍到處擊沉日本各種船隻,但是依舊有部分船隻安全抵達。中國想封鎖台灣,如果沒有一開始類似偷襲珍珠港的全面打擊,馬上進入戰爭狀態,看到船就打的威脅,要在和平時期進行封鎖台灣,就會被台灣武力一個一個下水餃。 海上封鎖是極為消耗資源的行動,尤其台灣的海島國家是360度環海,
Thumbnail
解放軍於賴清德520就職後開展對臺恫嚇的2024聯合利劍軍演,登上各大國際版面,然而臺灣人的日常生活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這讓許多人直呼臺灣人神經太大條,甚至有專欄直言中國這種「溫水煮青蛙」的做法,有可能直接演轉戰,解放軍可對臺閃電式突襲,讓臺灣在措不及防之下被攻佔,本文便淺談其可行性與戰爭可能前兆。
Thumbnail
我無聊來論,為何美國出兵武力保衛台灣非常重要 這算是基本認知了 不過因為現在無聊,所以我還是想說些幹話,打發時間 台灣,會受到誰的武力攻擊? 當然就是中國共殘黨的軍隊 中國共殘黨,會在什麼情況動用軍隊攻打台灣? 1 真的瘋了,真的瘋了,真的瘋了 2 
Thumbnail
中國不需要入侵來實現台灣的統一 這也可能是美國害怕的-時間緊迫-最好在兩岸沒有統一之前迫使中國攻擊台灣,戰爭才能拖住或延遲中國的發展。 這是美國面臨二戰結束以來最具挑戰性的國際安全環境。 儘管中東戰爭仍在持續並有擴大的危險,烏克蘭戰爭卻仍在激烈進行中。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持續騷擾和恐嚇鄰國...
Thumbnail
看了這個新聞我估計中共2027年也不會武統台灣,因為中共只會用嘴巴說和軍演共機繞台,來威嚇台灣,阿中共已經做到這個地步了,就已經可以開打了中共還不直接開戰,發起戰爭。
哪一種概念是對的?這可能與幕僚的人際關係有關。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需要正確直接的論述來反擊情報操作者的論點。 關於誤判,人們常以為雙方會誤判,所以需要軍事互信機制。在台灣與中國的情況中,有一方不會誤判。 台灣不可能對中國發起戰爭,因此中國不會誤判台灣的任何軍事動作。 中國可能對台灣發起戰爭,所以台灣才會有可能誤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