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信而迷信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就在上個星期我的女友跟我講了段話,直到現在我仍然是記憶猶新;原話是說是台灣人信教信的是相當虔誠,到了近乎迷信的程度。這句話算是勾起我以前的回憶;我的母親就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她帶著我進了教會而我也信了上帝,但最後我選擇不再去教會,轉而獨自堅守並相信上帝。
這邊我想要談談我的經歷,以及雖然我是基督徒但我不再去教會。我的母親從以前就是個重度憂鬱患者,即便跟我父親結婚日子也是貧困;那種一餐沒一餐的生活也是上帝和教義救了我的母親;試想充滿痛苦的日子,唯一能倚靠的就是上帝,我可以說基督教不止是救了我,也給了我一個完整的家;直到現在我仍然感謝上帝,沒有他就不會有正在電腦桌前打字的我。
但也因為我的母親倚靠上帝,她相信一切自有上帝的安排,而我們至今所遭受的苦難,也全在上帝的計畫內。數年前的我無法理解母親的想法,因為在我看來這是不負責任的,幾乎每一件事情都想倚靠上帝解決是錯誤的;也因此我不斷地懷疑我的母親是不是迷信宗教。
其實到了今天我也改變了我些許想法。迷信這個詞常常跟宗教掛在一起,總是有人不斷講著:「迷信宗教,迷信宗教,迷信宗教。」,但我想我們是否也忽略你我是不是也正在迷信科學?其實事情一直是明白的,無非就是每個人選擇自己所相信的,也只有少部分人願意處在矛盾當中;矛盾像是『猶豫』,猶豫要吃哪家早餐店,猶豫車子該不該換,猶豫未來該做的決定,甚至最後轉變成憂鬱;那種對未來的不確定是非常折磨人的,人都很喜歡一個明確的答案和目標,因為這樣做省時、省力、還省腦袋,不用費盡心力的去想著、去憂鬱自己的未來在哪裡。
我們與宗教的距離,全取決於你願意怎樣活著。我也不是真的堅強,我難過的時候也會找上帝、找朋友,甚至我也會找科學、哲學來處理我面對的困難;但是當我是清醒的,我很清楚有些事情不是非黑即白,為了保持我的同理心,我也時常把我的思緒分別放在同一個題目但不同的答案裡,這可以讓我更方便去理解不同的人大概會有怎樣的世界;舉例,自殺對基督教來講是一種罪,因為違背了上帝賦予你的生命,也犯了十戒上的殺人罪;但換到哲學,有些人會告訴你,人的自由意志可以決定自己的一切,當然也包含了自己的死亡。
當你的腦內充斥著兩種答案,而兩邊卻都有它的道理,你能隨意地把其中一個想法刪除嗎?至少我的選擇是全部保留。也因為這樣我了解到自殺到底是不是罪,對我來說是無解的問題;矛盾豐富了我的同理心,卻沒有給我解決的方案,這就是尋求矛盾的代價;所以那些選擇讓自己喘口氣,選擇不再多想的人,迷信宗教或是科學的人,也是人之常情;但對我來說這距離我追求事實的精神、保有憐憫心的精神是有一段距離的,我認為世界本來就是矛盾的,我也不想去接受那些偏頗的說法。 這是我個人的原則,宗教和你我的距離,對我來說就差在與「真相間的距離」;總之每個人也是選擇自己所相信的;了解了這點才不會失去了憐憫以及那顆包容別人的心,我想這點才是最重要的。
    avatar-img
    1會員
    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邁入中年的時光,回首人生的際遇,隨然沒有繼續升學,很早出社會工作,但是感謝我的母親用愛與智慧的包容,帶領我成為基督徒° 小時候,母親曾帶我和妹妹去兒童主日學聽主日學女老師講聖經的故事,然後才第一次聽到了主耶穌基督的事° 然後,父母離婚,我們三個孩子,都是母親用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信仰、家庭和婚姻的文章,講述了作者與妻子在教會信仰上的矛盾與糾結,懷疑教會對家庭關係的負面影響。作者描述了自己對婚姻、信仰的態度和思考,並表達了對家庭和婚姻的渴望。文章意在探討婚姻信仰問題的思考與困境,期待透過理解尋求解答。
    Thumbnail
    我的背景知識構成了現在的自我,這一點無從否認,也不該否認,只能尊重。  但是當我們投身某種信念的時候(不限於宗教),我們是用哪種框架去認識「新的信念」的呢?答案當然是我們的「老我」。 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在生活的苦楚當中遇見上帝,若因此得救,所以認定「信耶穌比較靈驗」。 對,這是標準的多神論異教思
    Thumbnail
    是這樣的,前幾天在網路遇到一個有趣的人,他貼了一段聖經節,然後宣稱既然我們都是神的兒女,那麼我們就是神。 當然,任何基督徒都會跟你說這是無說八道,稍微讀過聖經的大概也能舉出一大堆經文告訴你人絕對不會是神,因為這本來就跟一神論牴觸,連進入神學討論的意義都沒有,完全是異教思想,不是基督教神學,除非你想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的尋找和回歸之路。從童年時對教會的記憶,到後來對信仰的疑問和迷惘,最後透過一位牧師的引導重新認識了基督,找到真正的信仰。文章中深刻訴說了作者的內心轉變和重生,是一篇充滿感動和啟發的見證故事。
    Thumbnail
    我從很小就進入到宗教中,或許是我想逃避當時困難的處境吧! 很多宗教都以家庭當包裝,缺少家庭溫暖、自信、肯定和支持的人就會被吸引,然後進入宗教過一個全新的生活,只要他一直沒有發現表裡不一的地方。 只要有名氣功勞,一定全是宗教的栽培功勞,一旦有了一些失敗失形象的事,那就一定是信徒個人的問題,而為了讓
    如何找到內心的信仰? 其實我對此完全無概念 回頭想想只記得 在我跟家人有很強烈爭執的那幾年 我不斷不斷地告訴自己 我不要跟他一樣 迷信、自傲、總是怪罪別人 希望那個對抗他的想法太強烈 導致我的信念才慢慢衍生出來的 我只相信科學和數字 你的那一些宗教般的信仰 在我這裡是不可行的
    Thumbnail
    邁入中年的時光,回首人生的際遇,隨然沒有繼續升學,很早出社會工作,但是感謝我的母親用愛與智慧的包容,帶領我成為基督徒° 小時候,母親曾帶我和妹妹去兒童主日學聽主日學女老師講聖經的故事,然後才第一次聽到了主耶穌基督的事° 然後,父母離婚,我們三個孩子,都是母親用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信仰、家庭和婚姻的文章,講述了作者與妻子在教會信仰上的矛盾與糾結,懷疑教會對家庭關係的負面影響。作者描述了自己對婚姻、信仰的態度和思考,並表達了對家庭和婚姻的渴望。文章意在探討婚姻信仰問題的思考與困境,期待透過理解尋求解答。
    Thumbnail
    我的背景知識構成了現在的自我,這一點無從否認,也不該否認,只能尊重。  但是當我們投身某種信念的時候(不限於宗教),我們是用哪種框架去認識「新的信念」的呢?答案當然是我們的「老我」。 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在生活的苦楚當中遇見上帝,若因此得救,所以認定「信耶穌比較靈驗」。 對,這是標準的多神論異教思
    Thumbnail
    是這樣的,前幾天在網路遇到一個有趣的人,他貼了一段聖經節,然後宣稱既然我們都是神的兒女,那麼我們就是神。 當然,任何基督徒都會跟你說這是無說八道,稍微讀過聖經的大概也能舉出一大堆經文告訴你人絕對不會是神,因為這本來就跟一神論牴觸,連進入神學討論的意義都沒有,完全是異教思想,不是基督教神學,除非你想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的尋找和回歸之路。從童年時對教會的記憶,到後來對信仰的疑問和迷惘,最後透過一位牧師的引導重新認識了基督,找到真正的信仰。文章中深刻訴說了作者的內心轉變和重生,是一篇充滿感動和啟發的見證故事。
    Thumbnail
    我從很小就進入到宗教中,或許是我想逃避當時困難的處境吧! 很多宗教都以家庭當包裝,缺少家庭溫暖、自信、肯定和支持的人就會被吸引,然後進入宗教過一個全新的生活,只要他一直沒有發現表裡不一的地方。 只要有名氣功勞,一定全是宗教的栽培功勞,一旦有了一些失敗失形象的事,那就一定是信徒個人的問題,而為了讓
    如何找到內心的信仰? 其實我對此完全無概念 回頭想想只記得 在我跟家人有很強烈爭執的那幾年 我不斷不斷地告訴自己 我不要跟他一樣 迷信、自傲、總是怪罪別人 希望那個對抗他的想法太強烈 導致我的信念才慢慢衍生出來的 我只相信科學和數字 你的那一些宗教般的信仰 在我這裡是不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