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14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讀書筆記:《為什麼上街頭》(金融篇)

《為什麼上街頭》可說是「佔領華爾街」的紀實與理論基礎,作者格雷伯(很遺憾地,前陣子過世了)則是其精神領袖,他率先了想出一個響遍世界的口號:We are the 99%。
這反映出,參與者主要是為了抗議美國「金融化」的政經走向:貧富差距日漸升高,1%掌握極大的財富、聲量與政治影響力,而其他的99%則吃不飽餓不死,在無人聞問中掙扎度日。
按格雷伯的思路,「發展金融」其實等於「全民負債」:對年輕人而言,好的職缺需要高學歷,而大學學費讓他們一出社會就得拚命還貸款加利息,銀行因此大賺;對有資產的人,加收各式各樣的「管理」稅,表面上是充實政府財政,實際上是拿去還債務黑洞,銀行因此大賺。
當然,其中絕對不乏資本家的龐大獻金,使得政客持續做出對金融業有利的決策,或至少是不打壓。尤其2008次貸風暴,美國政府極力金援各大銀行(儘管有些還是被放棄了),導致金融業景氣好能賺不少、出事情別人買單,正是個極為明顯的例證。
簡而言之,這是政府與資本家合謀的一種壓搾體制。但在種種因素影響下,欠債的金融機構沒多少人深責,個人欠債不還才被視為道德罪惡,有如莊子講的「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 」。
在我看來,這種大趨勢和陰謀論的組合,滿適合拿來當做反映社會現實的教學內容,尤其貧富差距所帶來的影響,應該算是顯而易見。但在論及這類大議題時,實作上容易遭遇到的困難,就是資訊量太多、認知負荷太重,不容易短時間內讓人把全盤輪廓弄清楚。
事實上,就格雷伯的觀察,大家也未必是搞清楚這一切後才選擇上街頭。他們之中的許多人,尤其是早期參與者,幾乎都一再表示:我按照規則行事,大家告訴我該怎麼辦,我就一五一十地照做。現在,看看我淪落到什麼地步!
我認為這很適合用來當切入點,尤其是對學生而言,哪些情況下會導致類似感受,譬如拚命唸書結果成績還是很差之類的。至於他們未來何時會有這種感受,大概就是租房或買房了吧,畢竟這十多年間房價高漲,租金也有上昇跡象,顯然是個人努力難以追上的差距。
也就因為如此,居住問題成了社會大眾的熱門話題。而這所延伸出的題材,如臺灣的社會住宅爭議,以及北京上海等地的蛋殼公寓爆雷,只要再加上一些數據蒐集,就能從焦點議題來反映出重大趨勢。
若照我的風格來設計課程,應該會如此提問:
1.什麼時候,你會有「為什麼我努力照做卻還如此下場」的感受?哪些因素觸發了這類感受?
2.居住成本,應該佔整體收入的百分之多少?如果這個比例顯然太高,導致許多人有這類感受,政府應該做出哪些決策?這些決策各有何利弊?
3.有人說這根本上是「負債化」的問題,所以應該透過定期的陳情抗議,來促使政府做出重大改革,譬如收取資本稅。你同意嗎?什麼原因讓你這麼想?政府的改革可能遭到哪些阻礙?
==
格雷伯(David Graeber),湯淑君等譯《為什麼上街頭》,臺北:商周,2014。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