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繪寫給孩子閱讀的書籍,這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我天生有聽力問題,而書本對我來說是通往世界之窗。
Kitty Crowther於比利時居住及工作。1970年生,母親是瑞典人,父親是英國人,她是有兩個兒子的媽媽。自1994年起開始創作繪本,她認為繪本是一個能夠傳達她的疑惑與情感的天地。
「我不太嘗試創作取悅型的繪本,而是能觸動我心深處的故事。不是我來決定故事,而是故事選擇了我。」
因此,她的故事中帶有一份神秘感和奇怪的生物,引領讀者進入一個餘音繚繞的宇宙,充滿幽默、精巧和無限的溫柔。
她的作品在比利時和法國還有其他國家很早就吸引童書評論家的注目與獲獎,像是Grand Prix Triennal插畫雙年展大獎,巴黎童書展Baobab獎。其繪本被翻譯成20幾個語言,她經常受邀到是界各地舉辦演講和工作坊。
2010年榮獲林格倫獎
「
Kitty Crowther對於為我們帶來簡單或者複雜的故事,並不感到滿足,她想要尋求這世界的美麗與魅力。不論是動物、植物,甚至礦物都是活生生與我們共存在同一個世界。她也會故事中的困境最後帶來一絲希望。
Kitty Crowther與她書中的角色反映出深刻的人性精神,這個概念貫穿了她所有的作品。」 Jury ALMA
創作中的「自由」
在
Kitty Crowther的故事與圖畫中總是看得到一種「自由」,一種創作自由度。自由這個議題很觸動她內心,也讓她感到欣喜。這是一個她深愛的東西,而且無時不刻在尋找它。她說,當她的腦袋在很混亂的時候,沉思是最好的解決方式。她很喜歡Joyce Carol Oates的一句話 : 「一本小說非始於紙頁,而是始於沉思與幻想,透過想想,不是書寫…」。沉思是一個我們能與自己最接近的地方,誠實面對自我。有時候創作還是會有卡關的恐怖狀況,這時候她會等待。
曾榮獲林格倫獎的殊榮,給予她的文字與繪畫很高的肯定。她自述獲獎後最大的好處就是能保證找得到出版社出版她的書,不論是在法國或者其他國家。而林格倫獎就像一個大家庭,成員們(評審)會持續關注和關心得獎者的新作品。
《 FARWEST 遠方西部》
在繪本《 FARWEST 遠方西部》中,法國作家Peter Elliott 以寫歌詞的方式撰寫,他想到一句流傳很久的法語諺語「qui va à la chasse perd sa place」,意思大概是「出去打獵的人,就會失去自己的位置」。Peter從這句話思考,當一個人離開自己的位置、所在之處之後,有另一個人來佔據的話,這是否能代表更多意涵?如果我們對佔據的人說聲:「歡迎」呢?這個想法與Peter喜歡接觸人,與人互動不謀而合。擅長音樂的他,也將文字表現得像有樂曲、節奏感。
繪圖的詮釋,Peter找來了一起在布魯塞爾的聖盧克藝術學院求學的
Kitty Crowther。Kitty的詮釋,相當精彩,除了主人翁,他身邊一匹擁有強壯美麗體態的紅色馬兒和一條表情豐富有趣的小狗約拿。Kitty是昆汀·塔倫提諾(Quentin Tarantino)的粉絲,也很喜愛老西部電影、追捕手、野生動物、美國現實主義作家傑克·倫敦(Jack London)、美國傳奇女士Calamity Jane、比利小子(Billy the Kid)…,
Kitty喜愛一切與美國西部有關的歷史和元素。
於是Kitty將圖像敘事帶入「移民」的概念(甚至殖民),書名頁裡,她使用炭筆繪畫,一位美國原住民騎著馬,和他的狗,這黑白的畫面,就是故事的開啟。
Kitty在書中設計了許多遠景,希望讀者能從繪畫中感受到世界無疆。
人物設計也有其背後隱含的意義,例如:第一位黃臉人的角色靈感來自波蘭動畫導演Max Fleischer的動畫裡的Koko、第二位出現的人物靈感來自Rosa Parks,她美國黑人民權行動主義者。隨著故事中出現的眾多名字,Russell Means,社會活動家,提倡保障印地安人人權與政治自由。Elizabeth Cochrane Seaman,筆名Nellie Bly,為美國早期的調查記者,她最廣為人知的事蹟是採訪布萊克韋島上女精神病院的故事。帕蒂·史密斯(Patti Smith),美國創作歌手和詩人,她將垮掉派詩歌表演和車庫樂隊搖滾結合在一起,因此被譽為「龐克搖滾桂冠詩人」和「龐克教母」。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King),美國牧師、社會運動者、人權主義者和非裔美國人民權運動領袖,也是1964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是昆汀·塔倫提諾(Quentin Tarantino)電影裡的角色Django,這來自一位傳奇非裔美國人BassReeves。
原本翻閱時因為節奏輕鬆愉快,以為這只是一部幽默、無厘頭的輕鬆繪本,沒想到原來蘊含這麼多關於移民與社會正義,等待讀者自己再去細細挖掘。明白這些背景故事後,更感受到Peter與Kitty想要傳遞的人道關懷精神,強烈又溫暖。作者Peter也為了這首歌製作了一首歌曲「FARWEST Wonderful People」,在書封底附上一個QRcode,可以連結到歌曲。
《Le petit homme et Dieu 男子與神》
而在《 Le petit homme et Dieu 男子與神》這本繪本中,一天早晨,男子在樹林中散步,他在小路旁遇到「一個東西」!
「別怕」那個東西說。說的容易,男子心裡想:「您是誰呢? 」他禮貌地問。
「我是神。」「您是神?上帝?我沒想過您是長這樣子。」「首先,我不是上帝,我是神。」男子記著這資訊,接著他問:「有很多神嗎?」那東西回:「就跟天上的星星一樣多,甚至更多!」
於是男子與全身閃閃發橘光的神一同在樹林中散步,開啟許多對話。過程中可以稍微猜測出一些端倪,不確定這是否是作者想要表達的,但可以看到男子應該是一人獨居一段時間,生活平靜,鮮少與他人接觸互動。
當神變化成各種形體時,最讓男子開心的是神變成像他父親的樣子,我們又能猜出小男子的父親可能已經離世。神對於男子的平凡的日常生活感到新奇和新鮮,彷彿他第一次到人間來,男子因為交到朋友,十分享受這樣的相處時光,他們的關係在這個時刻像是父親兒子一般。
故事末尾,神道別離開,兩人身處的世界已經布滿了神身上的橘光。男子想起神不知他姓名,想告訴他,沒想到神竟然說祂知道男子名叫「提奧」,也稱為「帝爾(Dieu)」,意思是神。神離開後,男子身上帶著橘光,神情愉悅地獨自在家廚房洗碗,神也回到家中與太太相聚。彼此在這一天的相處中,得到的平凡愉悅的滿足。
這本書中的螢光橘非常特別 (印刷上也稱為特別色),給予人一種溫暖但不炙熱的感覺,非常符合男子平淡的生活和平靜的情緒。原本的生活也過得去,但遇到神之後,感受到的與人互動交流的溫度與光。
Kitty的繪本掌握住對大人和兒童都很重要的主題,她很喜歡大人繪本這個概念,但不是寫給大人的繪本。繪圖搭配文句,文字風格柔和,情感豐富。
她時常遇到一些大人對她說 : 「你的書不是給小孩看的」。Kitty對此非常驚訝,究竟什麼是「給小孩看的書」。每個讀者都不一樣,有些小孩比大人還更像大人。也有些大人很幼稚*看不懂她的繪本)。她認為讀者的多樣性是肯定的,有時候無法以年齡區分。
︿︿︿︿︿︿︿︿︿︿︿︿︿︿︿︿︿︿︿︿︿︿︿︿︿︿︿︿︿︿︿︿︿︿︿Copyright © 所有童里的文字與圖像皆為童里文創生活事業社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和複製,亦不得以盈利或商業目的(包含商業空間)做任何他用。如欲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 Copyright © All texts and images are copyrighted by Maison Temps-Rêves Co.. Unauthorized excerpting and copying are prohibited, and any other use (including commercial space) for profit or commercial purposes is prohibited. If you want to share, please repost in full and indicate the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