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致親愛的你 系列】有一種保存期限,叫生活。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洗手做羹湯,幾乎是出外人的基本能力,幾年下來,你自然也不例外養成這習慣,雖做不了大器的滿漢全席,三五好友來作客時倒也能招呼得宜,最重要的,是足夠填飽自己的肚子。
偶爾對面或身旁會有個對象陪伴,有人照顧就不必每回親力親為,可一個人的好處,就是不必顧慮合不合誰的胃、端上桌的擺盤需不需要體面。
既然在外,為了刻意營造家的儀式感始終讓你願意多費心思,不過時日久了,難免會有發懶的時候,你就會去超市,買幾個罐頭回家配白飯,鍋碗瓢盆也能少洗樂得輕鬆,架上的鐵罐整齊排列、內容物五花八門,天曉得這次選的會不會在入口之後令你喜出望外、又或食之無味。
你盡量不重複買吃過的,為了把所有的口味都嚐鮮一遍,雖然翻到後面的標籤時,你常疑惑到底為什麼罐頭的價格其實也沒有新鮮食物便宜,甚至還讓你有點為錢包感到不值,只是既然想偷懶,就當作得付出多些代價了。
生活的樣態應該都要有期限的,和那些罐頭一樣,你最近時常有這種體悟,不會過期的罐頭就好像一成不變的生活沒有盡頭,根本難以忍受;不然,就試著增添新意,才不致了無生趣。
在某一任以「你根本還沒定下來!」毅然提出分手時,你就知道你們之間注定沒有後來,更不用說婚姻和家庭出現在你的字典裡。
上一回在台北待了二年七個月,發覺大城市似乎就得琢磨太多庸人自擾的是非,於是這回你決定搬來日本青森一陣子,暫時過著深居簡出的日子。
想起那些日子不算長,卻經常有人以為你就是出生在那座城市的人,剛巧那時你買了許菁芳的「臺北女生」,裡頭敘述的倒也真的和自己有幾分像,大抵是一種褒揚,形象恰如其分的模樣,可只有你自己明白在這裡觸及的人情冷暖、善意與黑暗,於是某一天你準備吃這個罐頭的時候,發現隔天就到期了,那便是你離開的時候。
你也不是不戀家,否則不會這麼在乎如何彰顯家的氛圍這件事。
曾經搬回家裡三年多,最後還是因為太渴望出走而搬離熟悉的環境,那樣子的安定感沒什麼不好,可要這樣仰賴著、後面的日子如出一轍地浮上眼簾時,你就會希望它照樣能夠過期。
旅居也不是浪漫的,語言、水土、工作收入、居住,所有一切都得承擔著,看不到接下來的生活長怎樣,背負著壓力可也讓你感到放鬆,在家鄉原本的人事物都充斥著熟悉,有時你會害怕這樣的慣性而難以適應,想待在一個沒有人認識你的地方,直至寂寞增生,才會開始考慮回鄉的需求性。
還沒去思考要在這裡多久,接下來要去什麼地方,有幾個列在口袋名單內,但無論哪裡都會是未知的變數,你會有規劃卻不喜歡被預想困住,心知所向去哪都好,解決完罐頭晚餐,或許計劃明晚該準備哪些食材是眼下最值得你關注的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15會員
146內容數
散文與短篇、小眾文學集散地,生活揉捻成故事,用文字賦予靈魂重量,來一趟人間,得活得盛放燦爛,連遺書都要寫得浪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陳然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因為本來有期待才讓我覺得接下來的生日有些存在意義,我不想在那個當下那個場景,傷感著這裡應該兩個人一起來才對,我才不想當黎耀輝。」 這次你笑了,嘴角輕輕上揚,「沒事,就算每個人的寂寞都很相像,也不要讓他當你的何寶榮。」
在說這個關於你的故事之前,思考著要從哪落筆才好,可正如沒人能替誰稀釋痛苦一般,我也無法寫實陳述經過和你的心情,我知情卻片面,畢竟,我想你也最不需要他人的憐憫和慰藉⋯⋯
她會寫字送給一個人,代表對方舉足輕重的心底位置,只有她明白,自己只為在乎的人締結與文字的關係。 他是如此地有存在感,近乎和文字同等。 寧可相信這些人世間必經的離合皆是情有可原,遇見他是,被迫停下來喜歡也是,終究他想回去繼續好好愛著,自己注定錯過他,都是剛剛好的安排⋯⋯
「我做了很糟的事,他說他還是喜歡我,可不會原諒我做的那些。」你說。 「很糟的事是指⋯⋯?」我問。 「謊言和背叛。」果不其然聽到感情裂痕中最常見的關鍵字。 「你知道如履薄冰之所以危險是為什麼嗎?」忍不住嘆了一口氣,「假設你用一點謊言和隱瞞踐踏信任會怎樣?」⋯⋯
不想和別人共享自己,或是剝離些許自我去迎合另一個靈魂,交友軟體裡的交集錯落,很適合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多一點歡騰,假使偶爾覺得寂靜過份喧嘩的話⋯⋯
她不會為了只能喜歡他這件事道歉 ; 如果還繼續待在他的世界,那她曉得後來一定會變得一樣可惜。如果誰不愛誰,而另一個人還愛著,就像一場貓與老鼠的追逐賽,曾經以為他很美好,美好得接近她所要 ; 後來才知道美好的是愛,如果不愛了,所有的魔法都會失效⋯⋯
「因為本來有期待才讓我覺得接下來的生日有些存在意義,我不想在那個當下那個場景,傷感著這裡應該兩個人一起來才對,我才不想當黎耀輝。」 這次你笑了,嘴角輕輕上揚,「沒事,就算每個人的寂寞都很相像,也不要讓他當你的何寶榮。」
在說這個關於你的故事之前,思考著要從哪落筆才好,可正如沒人能替誰稀釋痛苦一般,我也無法寫實陳述經過和你的心情,我知情卻片面,畢竟,我想你也最不需要他人的憐憫和慰藉⋯⋯
她會寫字送給一個人,代表對方舉足輕重的心底位置,只有她明白,自己只為在乎的人締結與文字的關係。 他是如此地有存在感,近乎和文字同等。 寧可相信這些人世間必經的離合皆是情有可原,遇見他是,被迫停下來喜歡也是,終究他想回去繼續好好愛著,自己注定錯過他,都是剛剛好的安排⋯⋯
「我做了很糟的事,他說他還是喜歡我,可不會原諒我做的那些。」你說。 「很糟的事是指⋯⋯?」我問。 「謊言和背叛。」果不其然聽到感情裂痕中最常見的關鍵字。 「你知道如履薄冰之所以危險是為什麼嗎?」忍不住嘆了一口氣,「假設你用一點謊言和隱瞞踐踏信任會怎樣?」⋯⋯
不想和別人共享自己,或是剝離些許自我去迎合另一個靈魂,交友軟體裡的交集錯落,很適合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多一點歡騰,假使偶爾覺得寂靜過份喧嘩的話⋯⋯
她不會為了只能喜歡他這件事道歉 ; 如果還繼續待在他的世界,那她曉得後來一定會變得一樣可惜。如果誰不愛誰,而另一個人還愛著,就像一場貓與老鼠的追逐賽,曾經以為他很美好,美好得接近她所要 ; 後來才知道美好的是愛,如果不愛了,所有的魔法都會失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雖然我在台灣已經生活很長一段時間了,不過每次回香港過農曆新年時,還是會習慣買各種伴手禮回去分送會遇見的親朋好友,而且因為差不多一年才回一次,所以初期會買比較知名及旅遊時會買的伴手禮回去,後來倒有點變成每年選購不同店家回去,看看哪一款比較受好評才回購......
Thumbnail
從18歲到32歲這段約14年的時間裡,我幾乎每個月都吃2-3次CoCo壹番屋的咖哩,最忙的時候一周甚至能吃到3-5次。無論是雨天、風天、忙碌的一天、疲憊的一天,甚至是被戀人甩了的那一天,我都會去吃CoCo壹番屋的咖哩。CoCo壹番屋就是我的生命線。
Thumbnail
許久未寫了。在台南的咖啡催促下,簡單回憶一下這些日子。昨天喝得多,與加拿大朋友和海地的朋友聊政治和夢想。早些在語言交換上認識一位一半巴拉圭血統的漂亮日本女生。我學了點福岡道地話。今天一位日本阿伯問我三個最推薦的東西,去花園夜市可以吃的。他確實試了炸蝦,但不是蝦捲。而且最後還是...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旅行中的美食探索的文章,作者在市集中發現了各種商品和美食,並在選擇吃什麼時經歷了一番掙扎。最後,作者選擇了壽司和期待已久的雪糕聖代。
跟我一樣從別的縣市飄來的北漂仔,大概都有類似這樣莫名其妙的體驗:假期節慶時,我說我要「回家鄉」,回到家鄉,家鄉的人又問你什麼時候要「回台北」,到底我是要回哪,回到哪裡才是我的基地,哪裡才是回家?有句歌詞說「台北不是我的家」,這句話怪怪的,原來身為台北活人,哪裡都是家。
Thumbnail
我把吃飯分成兩種,「生存」與「生活」。聊聊我最近迷上的「東港飯湯」,還有我對平民美食的熱愛。
小時候在台灣的鄉下地方, 只有過年節的時候母親買來雞隻煮成白斬雞祭祀才有可能喝到鮮美的雞湯。 那雞湯的香氣遠遠的在外邊就聞到, 會令人好奇地跑去廚房一看究竟, 自多年前媽媽生病去世, 這兒時美味記憶也就隨著消失了。 2003年的冬天, 因工作初到上海, 整個人還在適應當地的工作環境以及飲食文化,
Thumbnail
對於長年住在國外, 一年回台灣1〜2次的我來說, 其實有點搞不懂我回台灣, 究竟是「回家」還是「出國玩」。 剛來日本的前兩年還很有新鮮感, 休假就喜歡到處跑, 但日子久了, 加上疫情期間生活變成三點一線, 家裡, 公司跟超市。疫情期間不方便約朋友出門的情況下, 三年沒約了也變得不太好約, 結果
Thumbnail
一開始閱讀洪愛珠的文字,便想起自己在研究所時為逃避學業,每日上菜市場和在人稱美食沙漠的新竹四處尋找好吃食物的日子,那陣子也很常在臉書上寫一些紀錄食物的短文。在作者的書寫下,更加強了我一直以來的理論。食物啊,味覺啊,嗅覺啊,是跟一個人的童年記憶、家庭背景、成長過程分不開的。
Thumbnail
小時候覺得這些食物都只是生活家常菜,但現在長大了,卻是再回憶曾經的點點滴滴。可能過個幾年,人去樓空,自己腦中對童年記憶會漸漸淡忘,但記錄下來的這些經歷,會是不想被遺忘的記憶。
Thumbnail
雖然我在台灣已經生活很長一段時間了,不過每次回香港過農曆新年時,還是會習慣買各種伴手禮回去分送會遇見的親朋好友,而且因為差不多一年才回一次,所以初期會買比較知名及旅遊時會買的伴手禮回去,後來倒有點變成每年選購不同店家回去,看看哪一款比較受好評才回購......
Thumbnail
從18歲到32歲這段約14年的時間裡,我幾乎每個月都吃2-3次CoCo壹番屋的咖哩,最忙的時候一周甚至能吃到3-5次。無論是雨天、風天、忙碌的一天、疲憊的一天,甚至是被戀人甩了的那一天,我都會去吃CoCo壹番屋的咖哩。CoCo壹番屋就是我的生命線。
Thumbnail
許久未寫了。在台南的咖啡催促下,簡單回憶一下這些日子。昨天喝得多,與加拿大朋友和海地的朋友聊政治和夢想。早些在語言交換上認識一位一半巴拉圭血統的漂亮日本女生。我學了點福岡道地話。今天一位日本阿伯問我三個最推薦的東西,去花園夜市可以吃的。他確實試了炸蝦,但不是蝦捲。而且最後還是...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旅行中的美食探索的文章,作者在市集中發現了各種商品和美食,並在選擇吃什麼時經歷了一番掙扎。最後,作者選擇了壽司和期待已久的雪糕聖代。
跟我一樣從別的縣市飄來的北漂仔,大概都有類似這樣莫名其妙的體驗:假期節慶時,我說我要「回家鄉」,回到家鄉,家鄉的人又問你什麼時候要「回台北」,到底我是要回哪,回到哪裡才是我的基地,哪裡才是回家?有句歌詞說「台北不是我的家」,這句話怪怪的,原來身為台北活人,哪裡都是家。
Thumbnail
我把吃飯分成兩種,「生存」與「生活」。聊聊我最近迷上的「東港飯湯」,還有我對平民美食的熱愛。
小時候在台灣的鄉下地方, 只有過年節的時候母親買來雞隻煮成白斬雞祭祀才有可能喝到鮮美的雞湯。 那雞湯的香氣遠遠的在外邊就聞到, 會令人好奇地跑去廚房一看究竟, 自多年前媽媽生病去世, 這兒時美味記憶也就隨著消失了。 2003年的冬天, 因工作初到上海, 整個人還在適應當地的工作環境以及飲食文化,
Thumbnail
對於長年住在國外, 一年回台灣1〜2次的我來說, 其實有點搞不懂我回台灣, 究竟是「回家」還是「出國玩」。 剛來日本的前兩年還很有新鮮感, 休假就喜歡到處跑, 但日子久了, 加上疫情期間生活變成三點一線, 家裡, 公司跟超市。疫情期間不方便約朋友出門的情況下, 三年沒約了也變得不太好約, 結果
Thumbnail
一開始閱讀洪愛珠的文字,便想起自己在研究所時為逃避學業,每日上菜市場和在人稱美食沙漠的新竹四處尋找好吃食物的日子,那陣子也很常在臉書上寫一些紀錄食物的短文。在作者的書寫下,更加強了我一直以來的理論。食物啊,味覺啊,嗅覺啊,是跟一個人的童年記憶、家庭背景、成長過程分不開的。
Thumbnail
小時候覺得這些食物都只是生活家常菜,但現在長大了,卻是再回憶曾經的點點滴滴。可能過個幾年,人去樓空,自己腦中對童年記憶會漸漸淡忘,但記錄下來的這些經歷,會是不想被遺忘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