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10/31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普普藝術X流行文化,音樂、廣告、電影......從1950延續至今的不敗設計

    普普藝術以玩世不恭的嘲諷態度,和大膽多變的美學視野震懾了世界。1950 年代它在倫敦初試啼聲,至1960年代在大西洋兩岸步入鼎盛期,影響力至今持續不墜,視覺文化圈從街頭藝術到高級時裝,從出版業到電影製片,無不存在普普藝術的身影。迄今它依舊是二十世紀以降最吸睛、最多人認得的藝術流派。
    普普藝術是一個世紀之中從前衛運動誕生的第一個通俗寫實主義流派。受到現 代大眾傳媒的鼓舞和工業量產技術的刺激,普普藝術徹底拋棄抽象性,投向生 動具象的圖案以吸引觀者的目光,就是要讓自己變得直接好懂,容易親近。第一次有一群藝術家像普普藝術家這樣,完全吸納廣告語彙毫無保留。作為消費者的我們,對這套語彙自然也不陌生,因此馬上就能欣賞普普藝術,喜愛普普藝術。

    跨界流行音樂專輯設計

    普普藝術家在1960和1970年代創作出幾張最著名的唱片專輯視覺意象。1968年,英美普普藝術家夫婦彼得.布雷克和珍.霍沃斯,為史上最暢銷的流行樂團「披頭四」設計了有 史以來最貴的專輯封面。布雷克和霍沃斯在當時以令人難以置信的三千英鎊酬勞,利用攝影蒙太奇手法設計了色彩繽紛、如今已成為經典的《胡椒軍曹寂寞芳心俱樂部樂隊》,畫面裡包含了超過五十位名人(其中有九位其實上是蠟像),這件作品為他們贏得1968年的葛萊美獎最佳專輯封面 設計。
    一如諸多領域皆少不了沃荷的身影,1950年代在他還是一位默默無聞的商業設計師時-當時仍叫作安德魯.沃荷拉(Andrew Warhola),率先將普普藝術與流行樂專輯(或不妨稱為大量生產的音樂專輯)搭上線。他也設計、手繪過幾張古典音樂唱片封面,而他的第一張專輯作品,是在21歲為墨西哥音樂所作的設 計。沃荷在藝術界聲譽鵲起後,在工廠名氣最盛期間,為「地下絲絨樂團與妮可」(The Velvet Underground & Nico)1967年的首張專輯創作了一根極為挑逗、有如陽具的香蕉。不過他最出名的一件作品,當屬 1971年為滾石樂團的《黏黏手指》(Sticky Fingers)設計的專輯封面,牛仔褲的褲襠,引誘人往下拉的拉鍊,拉鍊旁的陰莖輪廓清晰可辨。
    《地下絲絨樂團與妮可》,安迪‧沃荷(圖/《普普藝術,有故事》)
    《地下絲絨樂團與妮可》,安迪‧沃荷(圖/《普普藝術,有故事》)
    在沃荷生涯最後二十年裡,他幫幾位暢銷流行樂手創作可觀的專輯封面和內頁音樂家肖像。1976年他和歌手保羅.安卡(Paul Anka)合作,設計了專輯《畫家》(The Painter)。接下來幾年,他幫麗莎.明妮莉製作《卡內基音樂會》(Live at Carnegie Hall, 1981),黛安娜.羅斯的《真絲電力》(Silk Electric, 1982),艾瑞莎.弗蘭克林的《艾瑞莎》(Aretha, 1986),和黛比.哈利的《搖滾鳥》(Rockbird, 1986)。

    「廣告狂人」:他們是商業藝術家

    好幾位最著名的普普藝術家,都從擔任美國1950年代廣告業裡的「狂人」(Mad men)起家,這絕非偶然。年輕藝術家需要賺錢謀生,另一方面,這些早期職場生涯裡的經驗,也磨鍊出他們得以在幾小時內完成一幅藝術畫作的能力,奠定日後的風格成就。普普藝術不僅是對商品市場視覺意象的強力回應-通常也帶有諷刺意味-也反映出十分誘人的廣告圖像技巧。
    詹姆斯‧羅森奎斯特在紐約市繪製廣告看板(圖/《普普藝術,有故事》)
    李奇登斯坦一開始在職場裡擔任商業繪圖師和設計師,先後任職過電器產品公司、鋼鐵公司、宴會服務公司和一家百貨公司。克萊斯.歐登柏格一開始為殺蟲劑廣告畫昆蟲;埃德.魯沙在加州從事商業繪畫。安迪.沃荷在一家女性製鞋廠擔任廣告繪師,公認為紐約最厲害的插畫家。詹姆斯.羅森奎斯特在史特勞斯廣告公司(Strauss Sign Corporation)擔任時代廣場的廣告看板畫家,1958年的一本產業雜誌將他譽為「百老匯的頭號畫家」(Broadway's Biggest Painter)。普普雕塑家克里莎同樣對時代廣場極為心儀,也試圖取得時代廣場商標畫師的工作,卻沒有成功。同時期在倫敦,普普藝術家彼得.布雷克也一樣是平面設計師。一個不約而同的明顯特徵是,這時期的藝術家對於嘲諷付錢給他們的產業都顯得樂此不疲。早在1956年4月,美國的諷刺雜誌《瘋狂》(MAD)就惡搞了萬寶路香菸在1954年以粗獷的牛仔風格重新打造極為轟動的品牌形象。萬寶路是數以百萬計癮君子的愛菸,其中也包括幾位新興普普藝術家;過不了多久,香菸和它獨樹一幟的品牌塑造方式,也毫無例外地被吸納為普普藝術的代表意象。例如普普藝術家湯姆.衛塞爾曼在1960年代後期創作的一系列畫作《嘴唇》(Mouth),後來發展成《吸菸者》(Smoker)系列。這些畫裡微開的雙唇叼著香菸,嘴唇塗上鮮艷的口紅—性意味再直接不過。正如廣告界所通曉的事實:有性,就好賣。
    普普藝術在還沒被藝評家正式定義前,就已經以商業藝術的形式存在。普普藝術是商業藝術,而「廣告狂人」多半也是普普藝術家。即便到了 1980年代,沃荷仍然聲稱:「我仍然是一名商業藝術家。我過去一直都是商業藝術家。」

    工廠:「安迪.沃荷企業」總部

    安迪.沃荷的紐約工作室,以「工廠」的稱號聞名於世,在這裡舉辦過題材廣泛的前衛「偶發藝術」,製作過充滿爭議的影片,當然更少不了生產雕塑品和絹印版畫。沃荷在1966年1月安排了第一場偶發藝術活動《不可避免的塑料爆炸》(Exploding Plastic Inevitable),以自己拍攝的片子作為背景,配上地下絲絨樂團(Velvet Underground) 的現場演奏,參與的名人包括Edie Sedgwick,Joe Dallesandro, Candy Darling和Paul America,眾人在刻意營造的詩意渦流裡,如癡如醉地搖動著身體直至渾然忘我,活動的名氣,絲毫不下於賓客迷醉的程度。
    沃荷在工廠所製作的電影,最賣座的一部當屬《雀西女郎》(Chelsea Girls),拍攝於1966年夏天並於同年9月發行。片子分為左右兩個銀幕播放─左邊彩色,右邊黑白—演員包括了歌手Nico,藝術家 Brigid Berlin,演員Ondine,模特兒International Velvet(蘇珊.博托利﹝Susan Bottomly﹞),變裝秀演員馬里歐.蒙特茲(Mario Montez)等超級巨星。電影在倫敦發行時,平面設計師艾倫.奧爾德里奇(Alan Aldridge)設計了一張超現實海報,裸體的16歲藝術家克萊爾.申斯東(Clare Shenstone),身上開啟了好幾扇窗戶正在向外觀看。
    「工廠」舉辦的一場派對(圖/《普普藝術,有故事》)
    從1962到1984年間,「工廠」先後在曼哈頓下城三個不同地點設立,提供沃荷與朋友聚會的場地與跟他的創作繆斯見面,也是生產大量商品的「安迪.沃荷企業」總部。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