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我們該不該日更呢?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多年前我教《部落客也能賺大錢》實體課程的時候,我設定了三個關卡,第一關的魔王是「每日更新」,當時我認為入門者要先衝文章數量,因為 Google 喜歡頻繁、固定更新的網站,讀者也會養成固定的收看習慣,但日更很難,所以是魔王,不是每個人都能克服的。隨著網路上好內容越來越多,Google 也一再調整 SEO 運算法,「文章數量」和「更新頻率」的權重慢慢下降,Google 越來越在乎「文章品質」,內容夠好的文章才有 SEO 能見度,也因此,許多網路專家說,其實我們不需要日更,每天寫一些不知所云的垃圾廢文,還不如集中精力去寫出一篇驚天動地的優質作品,如果當天沒有 feel 就不要硬寫,別讓「日更」變成一種包袱,讓寫作變成一種壓力。因為在網路上,只有最好的才會被看見,所以有沒有日更,不是你成名的關鍵因素,乍聽之下,他是有道理的。

我從 1997 年開始日更,寫日記,當時是寫在日記本上,今年邁入第 24 年,加上自從一年半前,我的日更開始收費,所以我想我是很有資格來談談「日更」這件事,究竟我們該不該日更呢?我們先來看一個小故事,這個故事是來自一本書叫《Art & Fear》(中文叫《開啟創作自信之旅》)裡面提到的:

raw-image

有位陶藝老師在開學時把全班分成兩組,所有在教室左邊的人,會根據他們創作的作品「數量」來評分,而右邊的人則完全根據作品「質量」來評分。評分方式很簡單,學期末時,他會帶磅秤來秤「數量」組的作品,這組同學把所有作品放到秤上,越多作品就越重,就越高分。「質量」組的同學們則不需要秤重,只需要嘗試做出一個完美的陶器,作品越棒,分數就越高。

結果最好的作品是來自「數量」組,原因是他們大量製作,並從錯誤中學習,而「質量」組卻坐在那裡思考、推理,「完美」該怎麼做,最終除了浮誇的理論和一堆壞陶土外,他們的努力沒有多少可以展示的。無論是陶藝、攝影、健身、還是寫作,大量實作才是王道。英文說「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這個故事證明了只要你去做某件事,你就會越做越好。如果我們想要精進寫作,想寫出最棒的作品,我們需要持續學習,而最好的學習來自於實作,而不是陷入過度思考,用模擬的,等待靈感的降臨,繆斯女神不會平白無故的出現,唯一召喚她出現的方式就是你大量寫,在文字產出的同時,你的靈感就會出現。

沒有人一開始什麼都會,所以初期的作品很爛是正常的,日更的初期你可能不知道要寫什麼,所以在別人眼中可能都是垃圾廢文,但慢慢的,正因為這些垃圾廢文的推疊,質感就會上升,某天就會從垃圾中提煉出黃金。以我自己為例,我當初在寫日記時,只是心情的抒發,沒有想要寫給誰看,漸漸的,我自己也會想變化,而且有些內容我自認還蠻厲害的,所以把好的部分化成可公開文字,發布在部落格上。也就是說,我心中的那些垃圾被我倒出來,但我為了公開分享,把這些垃圾美化了一下,組織分類了一下,重新排版了一下,竟轉化成一篇「可以看的垃圾」,然後慢慢的,隨著經驗累積、文字技巧增進、讀者反饋,從「可以看的垃圾」升級成「可以看的文章」,再到「很好看的文章」,再到「可以收費的文章」。我想說的是,你得回頭來看這件事,想要寫出偉大的作品,前提你寫過很多平庸的作品,而在那之前,你一定寫過很多垃圾的作品,然而,在那之前,你得開始寫。

Quantity leads to quality,量變產生質變,從一竅不通到登峰造極的祕密就是去大量練習,你越關注數量,你就會變的越好,因為每次你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你都會想下一次如何做得更好一點。一開始可能會很尷尬,但你若能克服最初的不自在,堅持下去,你就會變得更好。想像你在爬山,我們都很想快點爬到山頂,但除非你有直升機,不然每個人都像你一樣慢慢爬。如果你在起點仰望山頂,你可能覺得路途遙遠而放棄,如果你在半山腰,你可能會質疑自己為什麼爬那麼久了還沒到,到底還要走多遠,而放棄這個過程。根據我(經驗不多)的爬山經驗,你其實不用想太多,就一步一步的前進,調整好呼吸,適時的休息補充飲食,總有一天會攻頂的(比喻啦,因為天黑爬山很危險)。

而且如果你剛剛開始,沒有多少人會關注你,你可以承受在一個小舞台上搞砸。幾年前碧昂斯在舞台上摔倒,雖然很糗被很多人笑,如果她因為在這件事而停止工作,那大家就會一直談論它,對她的印象停留在此,但是她繼續努力創作新的作品,不但不受任何影響,還變得更紅,把"失敗"轉為記憶點。我們文字工作者也是一樣,日更的過程中一定會聽到很多閒言閒語,特別是那些「完美主義者」,你要把這些"挫折"或"失敗"想成你未來的記憶點,當有一天你紅了,你都可以拿出來說嘴。

我最近開始重訓,一週去兩三次,慢慢的,我會增加重量,因為之前的重量已經變的太輕鬆,以前年輕時我可以舉非常重,但由於中間隔了二三十年,我的「可負重量」要慢慢調回來。寫作跟重訓、健身、跑步一樣,「相關肌肉」需要時間先喚醒,再活化,然後經常使用它,如果這些肌肉很少用,它就不再靈活,無法保持顛峰狀態。日更就是確保你的「寫作肌群」有耐力,和爆發力,藉由每天寫點什麼東西,來維持你的思考銳利,靈感充沛,你內建的「成長心態」會逼你找到正確的方式,一步一腳印的進步。

所以我們該不該日更呢?我的答案是「YES」,就我看來,日更百利而無一害,所以日更不是你想不想的問題,而是你做不做得到的問題。


  • 即將開設收費出版專題,先追蹤我以接收最新消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于為暢的沙龍
96會員
26內容數
在《創作者事業帝國》裡,我會更新涵蓋個人品牌、社群行銷、國內外大師案例、產業趨勢等豐富內容,將我多年累積的 Know-how 傳授給你,助你發展創作者事業,一步一步建構你的商業大帝國。
于為暢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7/20
當我還在職場工作時,由於總經理的日理萬機,我那時會想:「如果我有時間,我很想寫一本書」,想歸想,我總覺得事情忙不完,寫書這事就擱在一邊,直到我辦了【百萬部落客】,圓神出版社來找我出書,書約簽下去之後,主編給了我一個「繳稿日」
Thumbnail
2021/07/20
當我還在職場工作時,由於總經理的日理萬機,我那時會想:「如果我有時間,我很想寫一本書」,想歸想,我總覺得事情忙不完,寫書這事就擱在一邊,直到我辦了【百萬部落客】,圓神出版社來找我出書,書約簽下去之後,主編給了我一個「繳稿日」
Thumbnail
2021/04/20
你可能聽過有些公司週五不上班,週休三天,例如圓神出版社。還有日本微軟在去年 8 月實施週休三日,結果員工生產力比前一年的 8 月增加 40%,公司用電量減少 23%,紙張列印也減少 58%。員工效率增加,公司節能環保,老闆、主管、同事都開心。
Thumbnail
2021/04/20
你可能聽過有些公司週五不上班,週休三天,例如圓神出版社。還有日本微軟在去年 8 月實施週休三日,結果員工生產力比前一年的 8 月增加 40%,公司用電量減少 23%,紙張列印也減少 58%。員工效率增加,公司節能環保,老闆、主管、同事都開心。
Thumbnail
2021/04/16
自律是需要練習的,正常來說,沒有人可以逼你,只有你自己可以逼你自己。但若你做事還需要別人來逼,當沒人下指令時,你多半會停滯不前。我雖然自由慣了,但還是會逼我自己做以下 7 件事,嘗試變成習慣,有些是每天做,有些是每週做,或是每月至少做 一次。
Thumbnail
2021/04/16
自律是需要練習的,正常來說,沒有人可以逼你,只有你自己可以逼你自己。但若你做事還需要別人來逼,當沒人下指令時,你多半會停滯不前。我雖然自由慣了,但還是會逼我自己做以下 7 件事,嘗試變成習慣,有些是每天做,有些是每週做,或是每月至少做 一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小時候的我喜歡寫作,只覺得可以從一個字、一句話、一段文字、最後拼湊成一篇文章的過程實在神奇,但我沒有持續寫,有靈感才寫,甚至在音樂創作上,我也常抱持著「有靈感」才能創作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今年二度挑戰文字日更 去年我曾經一度文字日更,但大概撐了不到三個月就宣告放棄。直到今年,我再次挑戰給文
Thumbnail
小時候的我喜歡寫作,只覺得可以從一個字、一句話、一段文字、最後拼湊成一篇文章的過程實在神奇,但我沒有持續寫,有靈感才寫,甚至在音樂創作上,我也常抱持著「有靈感」才能創作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今年二度挑戰文字日更 去年我曾經一度文字日更,但大概撐了不到三個月就宣告放棄。直到今年,我再次挑戰給文
Thumbnail
身為月光的讀者都知道,月光有每天日更的習慣,也在慢慢的累積文章的篇數。每天都可以看到月光的全新文章,有什麼新的想法也都會寫在文章裡。而這樣的模式也運作數年,表示是可行的。有專家會認為,日更所寫出來的文章內容會很水,因為輸入時間不夠,因為缺乏特別的主題。這可以分兩個層面來談,第一個層面,就是每天都要維
Thumbnail
身為月光的讀者都知道,月光有每天日更的習慣,也在慢慢的累積文章的篇數。每天都可以看到月光的全新文章,有什麼新的想法也都會寫在文章裡。而這樣的模式也運作數年,表示是可行的。有專家會認為,日更所寫出來的文章內容會很水,因為輸入時間不夠,因為缺乏特別的主題。這可以分兩個層面來談,第一個層面,就是每天都要維
Thumbnail
我喜歡寫, 邀請您 👉 點這裡 📥 訂閱電子報, 用生活體驗取代滿滿乾貨。您好, 這是 ⟪下班後的創富人生⟫ 週報第 4 期 (2023W16), 在每一個週末, 從三個不同的角度, 用最貼近當下的思考, 為人生增添更多可能, 邀請您暫停 5 分鐘, 留給閱讀。
Thumbnail
我喜歡寫, 邀請您 👉 點這裡 📥 訂閱電子報, 用生活體驗取代滿滿乾貨。您好, 這是 ⟪下班後的創富人生⟫ 週報第 4 期 (2023W16), 在每一個週末, 從三個不同的角度, 用最貼近當下的思考, 為人生增添更多可能, 邀請您暫停 5 分鐘, 留給閱讀。
Thumbnail
當初在設定這個目標的時候,並不會覺得很困難,因為我看到很多人也是每天寫文章。但是實際上在執行的時候,還真的會遇到寫不出來的情形。於是參考了歐陽老師的方法,大致把文章分為三種,分別是工作專業教學文章、日常分享文章,以及閱讀心得文章。想要日更文章,也可以參考這三個方向,每天應該都會有題材可以書寫。
Thumbnail
當初在設定這個目標的時候,並不會覺得很困難,因為我看到很多人也是每天寫文章。但是實際上在執行的時候,還真的會遇到寫不出來的情形。於是參考了歐陽老師的方法,大致把文章分為三種,分別是工作專業教學文章、日常分享文章,以及閱讀心得文章。想要日更文章,也可以參考這三個方向,每天應該都會有題材可以書寫。
Thumbnail
寫作的好處很多,它豐富了我的生活與思考。我從 2019 年開始在網路上發表文章,中間經歷過許多低潮與困難,也收穫許多意想不到的成果。我不只想要分享好的一面、更想要分享其中的辛酸過程。網路上任何一件看起來美好的事物,背後必定是由無數努力的夜晚累積而成的結果。只講好的一面沒意思,寫點真實的才更有價值。
Thumbnail
寫作的好處很多,它豐富了我的生活與思考。我從 2019 年開始在網路上發表文章,中間經歷過許多低潮與困難,也收穫許多意想不到的成果。我不只想要分享好的一面、更想要分享其中的辛酸過程。網路上任何一件看起來美好的事物,背後必定是由無數努力的夜晚累積而成的結果。只講好的一面沒意思,寫點真實的才更有價值。
Thumbnail
相信許多人都以「日更」為目標,也深知其困難之處,光是每天要想出一個主題來寫,就像是自己當作文老師出題目給自己,有時候恰巧有許多想法急欲表達,有時候卻像是自己在為難自己,也因此許多人放棄了「日更」這件事,決定以更適合自己步調的方式去進行寫作。
Thumbnail
相信許多人都以「日更」為目標,也深知其困難之處,光是每天要想出一個主題來寫,就像是自己當作文老師出題目給自己,有時候恰巧有許多想法急欲表達,有時候卻像是自己在為難自己,也因此許多人放棄了「日更」這件事,決定以更適合自己步調的方式去進行寫作。
Thumbnail
說實話我是個三分鐘熱度的人,從有記憶以來就不斷被提醒要進步就要持續做某些事,尤其是每天都要,可是就是沒一個持續,不論在減肥、不要拖延或新年願望這些都是。
Thumbnail
說實話我是個三分鐘熱度的人,從有記憶以來就不斷被提醒要進步就要持續做某些事,尤其是每天都要,可是就是沒一個持續,不論在減肥、不要拖延或新年願望這些都是。
Thumbnail
我從 1997 年開始日更,寫日記,當時是寫在日記本上,今年邁入第 24 年,加上自從一年半前,我的日更開始收費,所以我想我是很有資格來談談「日更」這件事,究竟我們該不該日更呢?我們先來看一個小故事...
Thumbnail
我從 1997 年開始日更,寫日記,當時是寫在日記本上,今年邁入第 24 年,加上自從一年半前,我的日更開始收費,所以我想我是很有資格來談談「日更」這件事,究竟我們該不該日更呢?我們先來看一個小故事...
Thumbnail
雖然連續30天的日更失敗了,但這一個月是挺好的寫作體驗和反思機會;雖然不知道自己寫的東西能帶來多大價值,也不知道哪段文字會在哪個角落觸及哪個有緣的人,但在寫作這條路上,相信應該不會是孤單的,是吧?: )
Thumbnail
雖然連續30天的日更失敗了,但這一個月是挺好的寫作體驗和反思機會;雖然不知道自己寫的東西能帶來多大價值,也不知道哪段文字會在哪個角落觸及哪個有緣的人,但在寫作這條路上,相信應該不會是孤單的,是吧?: )
Thumbnail
  我不得不承認有目的的寫總是痛苦的。尤其是當你想完成一個佳作,無論是詩、小說或者劇本,「想要變得更好」是一個好的想法,但做到是另一回事。   在寫作的時候,我們因為達不到預期的高度感到痛苦,但人們不會因為缺乏練習跑步而跑不動感到痛苦,我們會知道這是因為懶惰、缺乏練習或其他的原因,可是我們很少覺得
Thumbnail
  我不得不承認有目的的寫總是痛苦的。尤其是當你想完成一個佳作,無論是詩、小說或者劇本,「想要變得更好」是一個好的想法,但做到是另一回事。   在寫作的時候,我們因為達不到預期的高度感到痛苦,但人們不會因為缺乏練習跑步而跑不動感到痛苦,我們會知道這是因為懶惰、缺乏練習或其他的原因,可是我們很少覺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