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3/05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第 235 話:從疫情看科學傳播的「敘事憂鬱」

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爆發之後,公共衛生議題也因此受到大眾關注。(來源 Unsplash)
(本文作者非公共衛生專業人士,敬請小心服用)
從去年(2020)年初「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a.k.a. 武漢肺炎)疫情爆發到現在,雖然各家疫苗陸續上市,似乎出現了一線曙光,但到底何時會平息,變數仍多。這大概是台灣有史以來公共衛生議題最受到大眾矚目的時候了。之前當然不是沒有這種重大公衛事件,只是現在加上社群網路傳播的推波助瀾,讓這個議題變成全民隨時都在關注的焦點。
筆者去年三月發表了一篇探討普篩的文章,在國內算是很早提出「為什麼不普篩」的論述,所以也引起不少注意與媒體的報導。不過影響顯然有限,因為接下來幾乎一整年的時間,台灣社會與媒體還是為了要不要普篩吵個不停,也是每次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必定會登場的問題。主張普篩的一方認為,台灣之所以確診案例這麼少,不是防疫厲害,而是因為沒有普篩,導致很多確診案例沒有被抓出來,結論就是,指揮中心蓋牌!掩蓋疫情!
疫情指揮中心以及醫療與防疫單位的各位,真是辛苦了...
這種說法買單的人應該也不少,所以才能吵上一整年。這陣子吵普篩的狀況慢慢消失,不是大家終於弄懂那些「偽陰性」、「偽陽性」、「貝式定理」這些東西,而是有「疫苗」這個新戰場可以吵了,每天的指揮中心記者會上,換成疫苗問題天天跳針...
疫情期間,民眾對於公共衛生的關注程度是前所未有的高,照理說應該是推廣公衛知識的大好時機,但是真的做起來為什麼這麼難?
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敘事」。
自古以來人類都愛聽故事,甚至有論者認為,人類的大腦在演化的過程中,已經被形塑成一個「愛聽故事的大腦」了。而所謂的「故事」又是什麼呢?
好萊塢的編劇大師勞伯‧麥基(Robert Mckee)在他的名著「故事的解剖」中,提出了所謂的「麥基三角」,總括了故事情節的三種類型:主情節(archplot,或「原型」情節)、微情節(miniplot)以及反情節(antiplot)。
「主情節」是所有故事的原型,遵循「古典敘事模式」的故事,也就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起承轉合」的結構,也就是 Randy Olson 在「怎樣談科學」(Why Science Needs Story)書中提倡的「ABT:...And...But...Therefore...」架構,可見這個「古典敘事模式」,不管在東西方都一樣可以成立。幾乎所有能在大眾間流傳的故事與傳說、暢銷的小說、漫畫以及影視作品,都是屬於這類:先敘述故事所在的世界以及主要角色(起),再來一段在主角們在這個舞台上的日常(承),然後根據這個主角與世界觀的設定,我們會預期「差不多該出現某一類的問題了」,果然在醞釀一陣子之後,問題就爆發了(轉)!此時劇情開始加速,編劇跟導演開始盡情的虐待主角,最後各方力量匯聚到一點,把「問題」給解決了(解決方式有好有壞)!在故事的最後,世界重回平靜,但是在發生了這一切之後,世界可能會變得不太一樣,角色也可能變得不太一樣...
不信的話找一本「格林童話」來看就知道,幾乎都是從「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開始,然後「有一天,突然...」,最後「...終於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這樣。
大部分的主流作品都是這類結構,當然每個故事可能會有一些調整與特色,不過大架構是不變的。問題是,如果所有的故事都走這種套路,大家難道不會看膩嗎?這種千篇一律的東西還能稱為創作嗎?其實大家還真的看不膩,這種故事架構最大的好處,就是「符合預期」,作者跟閱聽者不需要花很多力氣溝通磨合,馬上就可以進入故事裡的世界。創意的部分,就留給「要把什麼東西放進這個架構裡」吧!
麥基三角,故事情節的三種類型。
那麼「微情節」是什麼?它跳脫了主情節的限制,可以有跳躍式的劇情、開放式的結局、更多內心衝突的描述,聽起來更有創造性與藝術價值吧?是的,「藝術電影」、「純文學小說」就是屬於這類。它們可能會得到比較高的藝術評價,但是免不了「曲高和寡」,能欣賞的人必定比「主情節」那種商業作品少很多,創作者得勒緊褲帶過日子。舉例來說,「意識流」的作品就是屬於這類,雖然我們大部分的人所有的活動大體上都能在大腦的指揮下具有一定的條理與邏輯,但事實上大腦裡不斷浮現出來的意識往往是不斷在各種面向間進行不連續的跳躍,是經過「處理」後才轉化成我們有理路可循的言行舉止。如果我們忠實的把大腦裡的東西全部紀錄下來,成為長篇累牘的獨白或是內心戲,或許才是人類最真實的描寫,但是對於閱聽者而言,非常難以理解。這種作品能跳脫傳統敘事的束縛,當然有其藝術價值,不過必定無法大受歡迎。
「微情節」的敘事模式,通常是「起承承承承...」或是 Olson 說的「AAA」模式(...and...and...and...一路一直 and),上焉者「意識流」,下焉者「流水帳」。
「反情節」就不用說了,這是為了打破一切既有規則,為了創新而創新的作法,就像是 20 世紀初期的「達達主義」,把小便斗倒過來掛在美術館的牆壁上展出並且稱之為藝術,能夠接受的人就更少了吧。(所以本文不討論)
等等,我們不是在講科學傳播與公共衛生的難題嗎?怎麼變成講起編劇課本來了...稍安勿躁,我們馬上進入正題。
這場台灣防疫戰爭的序盤,走的是「主情節」路線:
  1. 起:疫情之初,因為近年來各種疫情大多發生在開發中國家,歐美各國由於有先進的公衛體系,沒有受到什麼影響,每年固定發生的流感也都能控制住,加上之前跟這次很像的 SARS 疫情,也沒有擴散到歐美,因此一開始歐美各國一副事不關己,隔岸觀火的態度。此外,各國認為台灣跟中國距離近、交流又頻繁,上次 SARS 也一起中標,因此鐵定會是這波疫情的重災區。
  2. 承:疫情在武漢逐漸擴大,也開始有零星案例在各國出現。WHO宣稱尚無人傳人之證據,也不建議關閉邊境。
  3. 轉:全世界疫情大爆炸,歐美災情慘重,台灣卻因為完全不信任中國以及 WHO,斷然採取關閉邊境以及成立口罩國家隊等措施,擋住了疫情。這個發展完全跟 (1) 裡面的預期相反。
  4. 合:在全球疫情持續蔓延中,台灣是少數能過著正常生活的地方,不僅如此,經濟成長也大有斬獲。
其實我們都知道,到這裡為止故事還沒完,還有續集繼續上演,所以那個「合」看起來確實不太像「結局該有的樣子」。不過可以看得出來,「主情節」跟「微情節」最大差別的那個「BUT」,在這裡有出現,也就是 3,敘事有發生「扭轉與衝突」,這是大家愛看的「古典敘事商業電影」模式,所以到目前為止,我們這些「觀眾」(也是劇中人)都相當滿意。
政府的防疫表現十分傑出,但是有時候「施政良好」跟「人民買單」是兩回事。這次的「防疫首部曲」的過程,符合我們大腦吸收訊息的模式,也是這次「政府人民齊心防疫」的原因之一。(避免誤會,在此強調一下,這不是在說我們的防疫靠的是「敘事」,而是說由於過程符合較能被大眾接受的模式,因此民眾也更能體會並且配合。)
可是接下來就沒這麼好過了,因為後面台灣的疫情發展以及防疫措施,注定要變成「微情節」的模式:既然防線已經守住,就沒有必要改變整體方針,基本上都是照著「謹小慎微」的SOP:「入境→檢疫」、「確診→疫調→匡列→隔離」的模式在走,每天召開的防疫記者會,大體上都是類似的劇情,我們身為「劇中人」,看的時候當然會因為疫情持續受控而感到高興,但是如果是以「觀眾」的角度來看的話,這一段紮實而持續的「防疫二部曲」,已經變成「AAA」式的「藝術電影」或是「流水帳」了。
相對的,普篩派的論述是「疫情全世界蔓延,而台灣現在看起來防疫好像很好,但是那可能是因為疫情被掩蓋,一旦普篩下去,可能會發現台灣根本跟其他地方一樣,已經爆炸了。」看到那個「但是」(BUT 又來了)就知道,這是一個有轉折、有衝突的「主情節」敘事,比較容易進入多數人「愛聽故事的大腦」中。要反駁這種說法,就必須搬出之前說的「偽陰性」、「偽陽性」、「貝氏定理」這些抽象的統計理論,可惜的是,至今人類應該是沒有演化出多數人「愛聽抽象理論的大腦」,不然物理課應該會比好萊塢電影還受歡迎才對呀!(可惜並沒有)
所以雖然網路上的同溫層會嘲笑每天跳針普篩的記者沒知識,但是每天這麼洗,你說有沒有效,因為這種「主情節」敘事的傳播力與煽動力,訊息很容易被接收,「接收」久了有時候就「接受」了,對台灣防疫成果會因此由「相信」轉為「存疑」。
這就是標題「科學傳播的敘事憂鬱」,因為科學傳播限制很多:事實要正確、邏輯要清楚、論述要完整、知識含量要夠...因此超容易變成「微情節」的流水帳敘事模式,就不太容易鑽進大眾「愛聽故事的大腦」內,傳播效果當然就不會好。像「防疫首部曲」這種一開始就符合「主情節」,能夠一下子就被大眾接收並接受的科學事件少之又少。
在第一批疫苗到達台灣後,「防疫三部曲」即將展開,我不太樂觀的預估,在言論市場上,這又將會是一場「微情節」對「主情節」之戰,防疫方還是一開始就會落在比較不利的位置上。
待續...
  • 超中二物理宅雜記
  • 等我征服世界就把科學傳播列為全人類必修 (這樣我就不怕倒課了)
  • 生命宇宙與萬事萬物什麼都馬跟物理有關
  • 話都給我講就好 其之235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