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傳導的速度有多快?跟飛機一樣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人類的神經纖維種類相當繁多,傳導速度最快的神經纖維每秒可達70~120公尺,換算時速約250~430公里,相當於飛機的飛行速度。
分支神經以及內臟神經的傳導速度則稍慢一些,每秒約10公尺,換算時速約36公里,相當於奧運百米賽跑選手的跑步速度。傳導速度最慢的末梢神經,每秒只有0.6~2公尺,換算時速約2~7公里,相當於走路到慢跑的速度。
一般人的反應速度,要從神經訊號傳導速度較慢的末梢神經,依序傳遞到神經傳導速度較快的粗神經纖維,神經訊號輸入腦神經後,經過處理後再從腦神經、粗神經依序傳到運動神經。
整個連續動作的反應速度普遍需0.3秒左右,並且將隨著年紀增加逐漸拉長。
從手機螢幕看到訊息到大腦指揮手指觸碰螢幕,反應速度約短到0.2秒。從腳踩到地面經過大腦指揮改變步伐,則往往需要0.4秒。
運動員經過練習後,對於特定訊號的反應速度可以縮短到0.2秒以內,目前科學界公認最快反應的速度是0.1秒。
開車時聚精會神留意車道是否有危險性,是否需要煞車或者轉向的判斷,其影像由眼睛傳入大腦,並且經由意識處理之後的應變動作,反應極限是0.2秒。
開車時突然遇到落石,轉身突然看到蛇,或其它藉由經驗感受到極度危險的直覺反應,這些訊號由眼睛傳入大腦皮層處理,但是並未進入意識處理的緊急動作,所以反應速度又更快,極限是0.1秒。
膝跳反射,這些訊號不經過大腦,而是在更低位(小腦、腦幹、脊髓)就進行處理,是一種意識無法控制的反應,反應速度非常快,只需0.05秒。
以上的0.3秒~0.05秒的反應時間,都是在高度專注的狀況下量測到的最佳反應速度。事實上,根據統計,高速公路開車時,從看到前方事故、意識到要煞車再到實際踩下煞車,經常需要1.6秒。疲勞駕駛、酒駕、服用藥物等狀況,有可能會拉長到3秒以上。
以時速100公里行駛的狀況下,1.6秒的應變就已經前進了45公尺,相當於9個車身,如果沒有保持安全距離,前方發生車禍事故而趕緊踩煞車,後方車輛緊接著撞上的連環事故,也就很可能發生了。

以上內容引自《圖解人體奧秘:其實你不夠了解你的身體》
還有更多有趣的壽命冷知識內容,趕緊入手這本書吧!
Readmoo讀墨電子書:《圖解人體奧秘:其實你不夠了解你的身體
Amazon Kindle 電子書:《圖解人體奧秘:其實你不夠了解你的身體
歡迎關注我們的粉絲團:健康醫療福利社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各種有趣的科普冷知識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般人眼感受色彩的細胞可以分為三種,分別看到紅色、綠色和藍色,因此一般人的彩色視覺又稱「三原色視覺」。 單一原色視覺可以看出100種深淺不一的顏色變化,雙原色視覺可以看出100 X 100種,約是1萬種顏色,而三原色視覺則增加到100萬種顏色。
為了能咬碎食物,牙齒的垂直耐壓能力很強,但牙齒間的耐重能力卻很脆弱。換句話說,牙齒非常堅硬,但鑲崁著牙齒的牙齦卻是相當不牢固的結構。
出生第10個月的寶寶開始懂得玩有按鈕的機器與玩具。這代表寶寶已經可以理解「按下開關,機器就會動」,或是「按下按鈕,燈就會亮」。而這個動作也代表著寶寶可以一邊預測結果,一邊嘗試下一步行動,藉著簡單的因果關係逐步探索世界。這個時期的寶寶也能迅速掌握按了會動,再按了一次會停的邏輯。
在學會爬行以前,寶寶只對眼前的東西感興趣。在八個月大左右,寶寶學會爬行,就開始朝著視線所及的地方爬過去探索。這個時期,寶寶會開始練習判斷哪些是手碰得到的距離,哪些是手碰不到的距離,得繼續往前爬。
六個月的寶寶正在建立最早的記憶,當寶寶開始察覺到東西離開視線,並不表示東西真的消失不見時,會有反覆把東西從桌面推落的行為,他們想再三確認東西真的沒有不見,並經常開心地認為「我就知道沒有不見!」。也因為這樣,這時期會持續上演著你丟我撿的遊戲,讓新手父母哭笑不得。
出生六個月之前的寶寶,只要母親用手遮住寶寶的視線,寶寶就會覺得母親不見了;再把手掌移開,寶寶就會因為母親又出現了而感到驚喜。出生六個月之後的寶寶已經有了「看不到不代表不見」的觀念,用手掌遮住寶寶的視線再移開,他們的視線並不會轉移,只會開心地確認:母親果然還是在這裡。
一般人眼感受色彩的細胞可以分為三種,分別看到紅色、綠色和藍色,因此一般人的彩色視覺又稱「三原色視覺」。 單一原色視覺可以看出100種深淺不一的顏色變化,雙原色視覺可以看出100 X 100種,約是1萬種顏色,而三原色視覺則增加到100萬種顏色。
為了能咬碎食物,牙齒的垂直耐壓能力很強,但牙齒間的耐重能力卻很脆弱。換句話說,牙齒非常堅硬,但鑲崁著牙齒的牙齦卻是相當不牢固的結構。
出生第10個月的寶寶開始懂得玩有按鈕的機器與玩具。這代表寶寶已經可以理解「按下開關,機器就會動」,或是「按下按鈕,燈就會亮」。而這個動作也代表著寶寶可以一邊預測結果,一邊嘗試下一步行動,藉著簡單的因果關係逐步探索世界。這個時期的寶寶也能迅速掌握按了會動,再按了一次會停的邏輯。
在學會爬行以前,寶寶只對眼前的東西感興趣。在八個月大左右,寶寶學會爬行,就開始朝著視線所及的地方爬過去探索。這個時期,寶寶會開始練習判斷哪些是手碰得到的距離,哪些是手碰不到的距離,得繼續往前爬。
六個月的寶寶正在建立最早的記憶,當寶寶開始察覺到東西離開視線,並不表示東西真的消失不見時,會有反覆把東西從桌面推落的行為,他們想再三確認東西真的沒有不見,並經常開心地認為「我就知道沒有不見!」。也因為這樣,這時期會持續上演著你丟我撿的遊戲,讓新手父母哭笑不得。
出生六個月之前的寶寶,只要母親用手遮住寶寶的視線,寶寶就會覺得母親不見了;再把手掌移開,寶寶就會因為母親又出現了而感到驚喜。出生六個月之後的寶寶已經有了「看不到不代表不見」的觀念,用手掌遮住寶寶的視線再移開,他們的視線並不會轉移,只會開心地確認:母親果然還是在這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在現代社會中,失眠、焦慮等問題日益普遍,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神經傳導物質對睡眠與情緒的影響。本文將深入探討三種重要的神經調節物質:GABA、色胺酸(血清素)與褪黑激素,解析它們在人體中的獨特功能與相互關係。
背景介紹:UFO神經連結計畫 「UFO神經連結計畫」中的「UFO」縮寫代表的是「Ultimate Functional Overhaul」,意指一種極致的功能改造技術。這項計畫是由暗影代碼組織秘密推行,目標是開發一種能夠直接對接人類神經系統的逆向工程技術。核心在於
Thumbnail
每個人身上都會有獨一無二的振動頻率,而我們的振動頻率快慢,大多是取決於我們日常生活中所接收到那些來自外在的資訊刺激,然後經由我們每個人的信念系統濾鏡下產生的情緒振動,或者我們吃進去的東西、使用在自己身上的東西也都會影響我們自身頻率振動快慢。
Thumbnail
探討大腦的訊息傳遞機制,包括神經元之間的電化學信號如何影響情緒與反應。此外,文章還分析了大腦的不同區域功能,從額葉到杏仁核的作用,並強調飲食對大腦健康的重要性。特別是Omega-3脂肪酸、蔬菜水果、堅果及維生素B等食物對維持認知能力的影響。瞭解這些知識有助於我們改善飲食,支持大腦功能,提升生活品質。
Thumbnail
這幾年我非常重視自己的情緒,因為我認為心情的好壞會影響身體的健康以及舒適度,因此,讓自己保持好心情真的太重要了,尤其今年感覺又是特別忙碌的時期,更是要好好關照情緒啊。
Thumbnail
「每秒公尺是速度還是速率?」你問 「是速度也是速率。」我答 「那速度與速率有何不同?」你再問 「速度有方向性,速率沒有;速度是向量,速率是純量。」 沒有方向感的人生,是繞圈的速率 從起點又回到原點,有了移動的距離,卻未曾有過位移 找到方向感的人生,有了移動的距離,也有實質的位移 那種每
2024年5月2日,我在Amazon JP 訂購一本名為「神速時短」的工作類書籍。 神速時短(しんそくじたん)是表達「極度高效率且迅速完成任務的方式」, 其中「神速」意味著非常快的速度,幾乎如神般迅速, 而「時短」則直譯為「縮短時間」。 神速時短介紹了一個四階段的循環:
Thumbnail
從海外留學到開展人生,一步步領受大能者最好的禮物! 本書將教你如何用英文禱告、看懂聖經、用英文與其他國籍的基督徒交流、用英文認識新朋友和傳福音!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在現代社會中,失眠、焦慮等問題日益普遍,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神經傳導物質對睡眠與情緒的影響。本文將深入探討三種重要的神經調節物質:GABA、色胺酸(血清素)與褪黑激素,解析它們在人體中的獨特功能與相互關係。
背景介紹:UFO神經連結計畫 「UFO神經連結計畫」中的「UFO」縮寫代表的是「Ultimate Functional Overhaul」,意指一種極致的功能改造技術。這項計畫是由暗影代碼組織秘密推行,目標是開發一種能夠直接對接人類神經系統的逆向工程技術。核心在於
Thumbnail
每個人身上都會有獨一無二的振動頻率,而我們的振動頻率快慢,大多是取決於我們日常生活中所接收到那些來自外在的資訊刺激,然後經由我們每個人的信念系統濾鏡下產生的情緒振動,或者我們吃進去的東西、使用在自己身上的東西也都會影響我們自身頻率振動快慢。
Thumbnail
探討大腦的訊息傳遞機制,包括神經元之間的電化學信號如何影響情緒與反應。此外,文章還分析了大腦的不同區域功能,從額葉到杏仁核的作用,並強調飲食對大腦健康的重要性。特別是Omega-3脂肪酸、蔬菜水果、堅果及維生素B等食物對維持認知能力的影響。瞭解這些知識有助於我們改善飲食,支持大腦功能,提升生活品質。
Thumbnail
這幾年我非常重視自己的情緒,因為我認為心情的好壞會影響身體的健康以及舒適度,因此,讓自己保持好心情真的太重要了,尤其今年感覺又是特別忙碌的時期,更是要好好關照情緒啊。
Thumbnail
「每秒公尺是速度還是速率?」你問 「是速度也是速率。」我答 「那速度與速率有何不同?」你再問 「速度有方向性,速率沒有;速度是向量,速率是純量。」 沒有方向感的人生,是繞圈的速率 從起點又回到原點,有了移動的距離,卻未曾有過位移 找到方向感的人生,有了移動的距離,也有實質的位移 那種每
2024年5月2日,我在Amazon JP 訂購一本名為「神速時短」的工作類書籍。 神速時短(しんそくじたん)是表達「極度高效率且迅速完成任務的方式」, 其中「神速」意味著非常快的速度,幾乎如神般迅速, 而「時短」則直譯為「縮短時間」。 神速時短介紹了一個四階段的循環:
Thumbnail
從海外留學到開展人生,一步步領受大能者最好的禮物! 本書將教你如何用英文禱告、看懂聖經、用英文與其他國籍的基督徒交流、用英文認識新朋友和傳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