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說了很多關於為什麼我使用這個平台、及為什麼喜歡這個平台的原因,也該是時間來看看這個平台在使用的功能上,對於我而言有什麼便利處。
一、借閱功能的使用
這個功能我主要是用在「台北市立圖書館」,其主要原因只是因為它提供「線上申請借書證並即時可用」,故也成為我借書時的主力圖書館。
1.該怎麼借書?
首先,要先選擇新增你有借書證的圖書館,之後登入他的線上借書平台(都可以在app裡操作),找到你想借的書,之後,有兩個方式你可以借閱
a.可以「立即借閱」:
在你每個月的借閱上限中,選擇你想要的書借閱,借後會扣除你當月的借閱額度,以台北市市立圖書館為例,每個月上限6本,每本有15天的借閱期,在借閱時間結束後會歸到「已到書歸還」的的書架上,若你還想再借也可以在這裡重新借閱。
b.不能立即借的可以「馬上預約」?
就等於圖書館的圖書預約,只是不用去圖書館領書這樣,只是我到現在都還沒有哪本書已經排到過了(嘆),這也是為什麼他有「線上瀏覽」的功能開啟。
2.「線上瀏覽」跟「借閱」有什麼不同?
或許有人會好奇,既然都可以線上看了為什麼要借閱?我的答案是:app的使用功能不同。
不同在哪呢?
a.借閱可以註記、可以書籤,線上瀏覽不行
b.借閱可以筆記、畫線,線上瀏覽不行
c.借閱不能聽書,但線上瀏覽可以
簡言之,除了聽書這個功能,「借閱」可以達成百分之90的紙本書閱讀體驗,且雖然是借來的書,卻可以毫無顧忌的畫上線,標上書籤,再重新回看的時候再標注及書籤欄位都能直接顯示之前的用功痕跡,這部分優於真正的紙本書借閱體驗。
3.「收藏」功能
這個功能用來標注並分類出你喜愛的書籍,也可以視做「待看書籍」的延伸,只是收藏後,用在借書上,卻不能直接進入原本可以「線上瀏覽」的頁面,只能選擇「預約」或「立即借閱」,也許之後會改進也不一定。
4.Free!體驗
這個部分讓我體驗了一把我夢寐以求的「多媒體整合」書籍,那就是「CNN互動英語」(當然不是一定要是這本,只是他剛好就在體驗架上,主題講的是「米蘭」而我剛好又住在米蘭,所以就掉坑了哈)。
這「互動」的說法其實我持保留態度,但由於CNN本身就是新聞台,可以使用的新聞影片都是本來就有版權的,所以他做到了「影片、聽書、閱讀」合一的語言學習教材,對我而言,甚至在他的影片中還能聽到「義大利口音」的英文,對於只要變了口音就不知所措的英語學習者而言,是一項很好的聽力練習。
所以我認爲電子書既然要成為「電子」書,就不能再是紙本書的思維,用在學習工具上的編輯邏輯,應該要更廣角,且更整合。
當然,難度更高,我指得是素材授權或自行創造素材且不僅止於此;但這,一定是個趨勢。
二、購買書籍該怎麼做?
目前hyread平台app尚未整合購書功能,所以想要購書或租書,都要使用網頁版。
這部分就跟博客來的操作功能沒有太大的差別,在選擇要購買的書籍之後,下載(同步)到你的閱讀載具上,例如PC,或i-Pad。
三、Hyread未來可能的功能升級(之我的想法)
先說,這是由我自己的使用體驗之後的「希望」升級功能,而不是Hyread說的,所以大家不要太興奮嘿。
1.整合購書介面在現有的app上
現在的機制是,除了圖書館借書之外,購書或租書功能必須要在網頁上操作,之後再下載至載體閱讀,不能直接在appa上購買,這或許是平台不想失去流量,而做出的區隔,但針對手機用戶相對來說,若能直接在app上購買,會更能夠完整的體驗並增加便利度,讓使用者的忠誠度更高,因為人性都是偏向安逸的,能畢其功於一役,自然更有意願使用。
2.提供平板或PC讀者的筆記/標記/書籤的匯出功能
目前我尚無法將借閱的書上做的筆記或書籤匯出(如果有人可以,也請不吝賜教),就我所知是只能使用他家出產的Gaze閱讀器,才能有匯出功能,這點與Kindle是一樣的,差別在,是以繁體書籍作為月讀文本的,因為身在國外尚未取得這個載具,相信體驗之後必然會是一個更完整的閱讀體驗。
目前還是希望未來能將app閱讀的匯出功能整合,那就太棒了。
3.「聽書」功能可以整合「真人念書」的有聲書方向發展
相信不是只有我才有「在捷運上站著讀書覺得手很忙」及「書太多眼睛很痠」這樣的問題,漸漸的我也開始喜歡上可以「解放雙手及雙眼」的「聽書」趨勢,而這podcast正夯的時代,或許已經開放聽書功能更可以擴充成「真人唸書」,給予讀者及視障者更多的選擇及更多元的閱讀/聽書體驗。
4.支援「背景念書」的功能
若能同時也能開啟「背景聽書」的功能,如同對岸的「喜馬拉雅」及「Audible」這樣的功能,則能將現有的閱讀體驗整合並臻至完美。
寫到這裡,也差不多將我所體驗的Hyread功能給說完了,當然一定有我尚未體驗也肯定很棒的點,這就留待大家去發掘吧。
走筆至此,我要說:這系列文章不是業配文喔!
我只是一個默默無名的愛用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