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新年賀詞。
但是你是否想過,為什麼「始」會是「女」字邊呢?
面對這個問題,首先當然有請文字學的神主牌:《說文解字》。許慎說:「始,女之初也。」這句話好像看得懂,但是女之初又是什麼呢?性本善?
這時就要參考另一本古代辭典《爾雅》來幫忙了,《爾雅》:「女子同出,謂先生為姒,後生為娣。」意思就是說姐姐稱為「姒」,妹妹叫作「娣」。
「姒」跟「始」是同一個字嗎?
是的,我們現在看到的「台」字,在最初的時候是「以」的左邊:「㠯」。
「以」這個字,本來是一個人拎著提包的樣子,人在「以」的右邊,提包「㠯」就是「以」的左邊。要怎麼簡單畫一個提包呢?很簡單,寫個阿拉伯數字「6」就行啦。這個「6」寫得草一點就變成「ㄙ」,後來古人在底下加上了「口」,成了「台」,剛好跟「臺」的異體撞在一起。
《說文解字》說:「台,說也。从口,㠯聲。」這個「說」是「悅」,也就是「不亦說乎」的那個「說」。「喜悅」與「怡然」意思相近,而「怡」的右邊就是「台」。簡而言之,「台」本來是唸「以」的,「怡」是為了表示喜悅,加了心字邊的結果。
既然「台」是「以」的左半加上口,那麼「姒」跟「始」可以說是一個字的分化,只是加口不加口的區別而已。古人有時會給文字加一些沒用的裝飾部件,有些起了區別作用,有些沒什麼差別。如「同」,本來並沒有下面的口,像側面看一個「筒」的樣子。(今天的筒,正是竹+同)
總而言之,先是有個「以」字,然後加個「女」字邊形成「姒」字。又因為「以」又省寫出另一個異體「台」,所以「姒」也跟著複製出一個異體「始」。而幸運的是,「始」有用途廣泛之便,最終取得了統治優勢。「姒」作為古姓,最終把路越走越窄,成為了個生僻字。
回到「一元復始」,學者猜測上古時期仍有母系社會的殘跡,商代甲骨文中「姒」意謂尊貴的婦女。如同「伯」是排行之首,也是尊貴的族長。簡單說就是,長兄為伯,長姐為姒;伯為領袖,姒為初始。
「姒」,在金文中寫成左「台」右「女」(古文字左右互換多半沒什麼區別),推測可能本來有長姐的意思,從首生者引申為開始、第一。儘管脫離了女性的意涵,「始」卻未將「女」去掉,這也就是今日為何「一元復始」的「始」要有個「女」字旁了。
雖然漢字有很多對女性有偏見的字,像是「姦」、「奸」等字,但也還是有少數意義較好的漢字,不要一竿子打翻一船字啊!
一年之始,女字當頭,小邦周要祝各位邦君,新年康樂,萬事大吉,多福繁釐!
參考資料:裘錫圭:〈說㚸(提綱)〉,《裘錫圭學術文集(甲骨文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