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諾藝文談地方創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19年行政院推動的「地方創生元年」,正式宣告:台灣人口失衡的危機,需透過國安層級的「地方創生國家戰略計畫」才可能妥善解決。國家戰略計畫目標希望在2022年達到地方人口移入移出相等、2030年達到地方人口回流。

對於人口快速老化並且少子化嚴重的花蓮來說
地方創生更是一個當下非常重要的議題
門諾藝文2月份邀請謝子涵來分享她的新書
"抓住風一樣的人:政藝少女的日本地方創生官僚見習"
謝子涵是地方創生議題非常重要的網路意見領袖
除了因為她很早就開始關注這個題目
更重要的是她親自前往日本做議題研究以及實習
並且與日本許多在從事地方創生的公務員直接交流
所以能帶回非常寶貴的第一手資料
在她這本書中其實有好幾個案例
是面臨嚴重少子化及天災頻繁的花蓮可以借鏡的
像是北海道寫真甲子園-東川町
如何透過地方創生在20年內讓移居人口增加14%
高知縣黑潮町如何建立自主防災文化
進行「防災創生」總體戰
都是很值得花蓮去學習的經驗

在講座後的交流
也談到了關係人口的連結
這也是未來台灣地方創生工作的一個重點方向
不管是在花蓮念書的大學生
或是喜愛花蓮頻繁來這旅行的人
都可能成為能對花蓮有更多連結的關係人口
這對門諾在醫療與長照的服務
還有對弱勢者的幫助上
也提供了不同角度的思維與啟發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8會員
110內容數
分享花蓮的後山生活,這裡有台灣最美的山海景緻,幾乎永遠綠燈的空氣品質,還有許多用心耕耘的小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連竟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天是2021門諾藝文的首發場 很榮幸能邀請到蔡育豪大哥 他更為人所知的名字是張大魯 在無名小站與明日報的哪個年代 他的流量可是全站前五十名的 2017後他因緣際會成為蘋果日報蘋中人專欄的作家 在2019.2020也透過他的訪談 讓廖基元醫師與陳鴻斌矯具義肢師 這兩位非常棒的門諾人 有機會透過蘋中人
之前人資部的夥伴 有建議我去申請模範團隊的競賽 我沒有考慮的原因在於 團隊的夥伴在我心中早就超越模範 或著說,我們的目標並不在這個上面 這幾年在門諾的傳播工作上 我覺得團隊做的最棒的 就是讓努力及有價值的人與工作被看見   在醫院中,醫護人員是主體 但一間醫院的運作 其實還有更多
今天是醫師節 我想起了去年蒙主的薄柔纜醫師 一生中四十年奉獻給台灣與門諾醫院 為門諾奠定最重要的根基 也透過他的典範傳承信念給許多醫者 成為門諾最重要的核心價值 過去我會想,這樣的典範還會有嗎? 台灣還需要或還會有薄柔纜醫師嗎? 這些年觀察下來我的想法是 不會再有薄柔纜醫師 但會在這個時代有新的典範
門諾醫院所負責的卓溪鄉A級個管 是台灣第一批最早開始的長照服務2.0 這邊的個管師常常需要十項全能 因為部落中長照與身障照護的需求太多 而且因為經濟狀況普遍不佳 也需要更多外部資源的協助 這次我們協助的家庭位在崙山部落 從台九線玉里段進山區爬升四公里的部落 八十幾歲長輩與六十幾歲的同住者 都是行動
門諾不是很有前瞻性 而是總能著眼在弱勢者的需要 今年是我到門諾工作的第18年 這幾年一直覺得門諾是個神奇的地方 明明資源有限人才招募困難 但有些服務與專業卻都是走在台灣的最前端 72年前在門諾還沒有籌建醫院時 門諾會的宣教士們 就早已開著退役的美軍巴士 穿梭在花蓮最偏遠的部落中提供巡迴醫療服務
在海邊的花蓮門諾醫院 誠摯且熱情的招募復健科醫師 醫院提供有醫師專屬的家庭式宿舍 旁邊就是能吹著海風的超大田徑場 每天都能望著太平洋散步上班 這,都還只是附加的 門諾醫院雖然只是區域教學醫院 但在復健領域與相關的長照及社區工作上 有很多與眾不同且卓越的服務 門諾有矯具義肢中心 能自行客製化患者需要
今天是2021門諾藝文的首發場 很榮幸能邀請到蔡育豪大哥 他更為人所知的名字是張大魯 在無名小站與明日報的哪個年代 他的流量可是全站前五十名的 2017後他因緣際會成為蘋果日報蘋中人專欄的作家 在2019.2020也透過他的訪談 讓廖基元醫師與陳鴻斌矯具義肢師 這兩位非常棒的門諾人 有機會透過蘋中人
之前人資部的夥伴 有建議我去申請模範團隊的競賽 我沒有考慮的原因在於 團隊的夥伴在我心中早就超越模範 或著說,我們的目標並不在這個上面 這幾年在門諾的傳播工作上 我覺得團隊做的最棒的 就是讓努力及有價值的人與工作被看見   在醫院中,醫護人員是主體 但一間醫院的運作 其實還有更多
今天是醫師節 我想起了去年蒙主的薄柔纜醫師 一生中四十年奉獻給台灣與門諾醫院 為門諾奠定最重要的根基 也透過他的典範傳承信念給許多醫者 成為門諾最重要的核心價值 過去我會想,這樣的典範還會有嗎? 台灣還需要或還會有薄柔纜醫師嗎? 這些年觀察下來我的想法是 不會再有薄柔纜醫師 但會在這個時代有新的典範
門諾醫院所負責的卓溪鄉A級個管 是台灣第一批最早開始的長照服務2.0 這邊的個管師常常需要十項全能 因為部落中長照與身障照護的需求太多 而且因為經濟狀況普遍不佳 也需要更多外部資源的協助 這次我們協助的家庭位在崙山部落 從台九線玉里段進山區爬升四公里的部落 八十幾歲長輩與六十幾歲的同住者 都是行動
門諾不是很有前瞻性 而是總能著眼在弱勢者的需要 今年是我到門諾工作的第18年 這幾年一直覺得門諾是個神奇的地方 明明資源有限人才招募困難 但有些服務與專業卻都是走在台灣的最前端 72年前在門諾還沒有籌建醫院時 門諾會的宣教士們 就早已開著退役的美軍巴士 穿梭在花蓮最偏遠的部落中提供巡迴醫療服務
在海邊的花蓮門諾醫院 誠摯且熱情的招募復健科醫師 醫院提供有醫師專屬的家庭式宿舍 旁邊就是能吹著海風的超大田徑場 每天都能望著太平洋散步上班 這,都還只是附加的 門諾醫院雖然只是區域教學醫院 但在復健領域與相關的長照及社區工作上 有很多與眾不同且卓越的服務 門諾有矯具義肢中心 能自行客製化患者需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今年 76歲的布萊恩.伊諾(Brian Eno)總是給人一種正襟危坐的嚴肅形象,在過去五十年裡,他的多重身分更是令多數人頂禮膜拜:專輯製作人,環境音樂先驅、電影配樂作曲家、音樂廠牌創始人,這些成就導致人們常常忽略,他在七〇年代的某一刻是個喜愛豹紋、臉上塗抹著妖豔妝容、雙手操弄合成器的華麗搖滾明星。
Thumbnail
臺灣正面臨人口老化、城鄉差距等問題,地方創生的議題討論隨之而來,看似只談論「地方」,背後卻牽動著永續發展,除此之外,還有許多臺灣品牌同樣在這片土地上默默耕耘。被譽為地方創生教母的陳美伶,攜手花蓮將軍府1936主理人任聿新,於11/29《2024 臺灣當代人物論壇》上,共同談論地方創生相關議題與未來。
Thumbnail
臺灣正面臨人口老化、少子化、城鄉差距等問題,地方創生的議題討論隨之而來,看似只談論「地方」,背後卻牽動著永續發展,還有許多臺灣品牌同樣在這片土地上默默耕耘。被譽為地方創生教母的陳美伶,攜手花蓮將軍府1936主理人任聿新,於11/29《2024 臺灣當代人物論壇》上,共同談論地方創生相關議題。
Thumbnail
政策面挹注的資源,建設到工廠,涵蓋不到家戶。許多家庭缺乏基本的養育環境,孩子在髒亂的環境下每天一餐。有些隔代教養,甚至隔兩代教養,得不到知識與能力去突破現況。 與其等待由上而下的分配,門諾醫院團隊捲起袖子開拓資源,開上車子走進家戶,提供聯評、早療、教育,將資源運用在效率極大化,逐年提升服務到的人數。
Thumbnail
臺灣少子化問題日益嚴重,導致人口結構高齡化,社會福利制度崩毀,家庭結構變遷等問題。文章討論臺灣少子化的現況及相關數據、可能的原因以及可能的解決方案。指出少子化問題根源於社會結構和價值觀唸的改變,提出需要從教育體制、生活品質和生活壓力等多個方面入手解決問題。
Thumbnail
我們常說,教育是地方創生最後一哩路,那麼走在教育創生的路上,我們可以提出甚麼樣的解方呢?我們又可以提出甚麼樣的行動策略呢?如何透過教育手段讓民眾更認識自己的社區、進而愛惜自己的社區,讓社區成為一座大教室甚至是一座有特色的學校。
Thumbnail
銘師父餐廰精心現場烹煮的雞蓉粥 還有驚喜加碼的京醬肉絲fit超好吃口袋餅 另外還有痣男與一青苑 使用當季芒果所做的芒果冰沙 這是2024年6月門諾安寧迦南病房好食光的菜單 在去年底第一次嘗試後 本來四月就要準備來啟動 但地震改變了一切 當大家的心安定了我們也重新開始安排 從這個月開始 每個月迦南病
Thumbnail
如果我是政客 我一定開許多支票,花蓮縣位於台灣東部,擁有壯麗的山水和豐富的自然資源。隨著時間的推移,花蓮在保護自然環境的同時,也積極發展經濟、教育和文化。10年後有我參與政治的話,也就是即2034年的美好願景。天祥有50萬人居住。 綠色城市與永續發展 花蓮將成為一個綠色城市,全面推動永續發
Thumbnail
所有的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 這是我在今天活動開場的一句話 感謝今天來門諾藝文的朋友們 其中八成是3/18也在現場卻無緣聽Jill張瀞仁演講 但今天再次專程來聆聽 衷心感謝大家的參與 震後的這段時間 醫院有些專業演講也取消 因為對於地震後的花蓮依然有些擔憂 其實這都是可以理解的 但在花蓮慢慢復原的這
Thumbnail
知名藝術家優席夫,自2016年為門諾醫院創作的「生命樹」畫作,象徵愛心灌溉培育東部護理人員的精神寓意。昨日,他應邀參與門諾醫院舉辦的天使藝術營,親自帶領醫護人員運用鮮明色彩繪畫,共同分享愛的故事。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今年 76歲的布萊恩.伊諾(Brian Eno)總是給人一種正襟危坐的嚴肅形象,在過去五十年裡,他的多重身分更是令多數人頂禮膜拜:專輯製作人,環境音樂先驅、電影配樂作曲家、音樂廠牌創始人,這些成就導致人們常常忽略,他在七〇年代的某一刻是個喜愛豹紋、臉上塗抹著妖豔妝容、雙手操弄合成器的華麗搖滾明星。
Thumbnail
臺灣正面臨人口老化、城鄉差距等問題,地方創生的議題討論隨之而來,看似只談論「地方」,背後卻牽動著永續發展,除此之外,還有許多臺灣品牌同樣在這片土地上默默耕耘。被譽為地方創生教母的陳美伶,攜手花蓮將軍府1936主理人任聿新,於11/29《2024 臺灣當代人物論壇》上,共同談論地方創生相關議題與未來。
Thumbnail
臺灣正面臨人口老化、少子化、城鄉差距等問題,地方創生的議題討論隨之而來,看似只談論「地方」,背後卻牽動著永續發展,還有許多臺灣品牌同樣在這片土地上默默耕耘。被譽為地方創生教母的陳美伶,攜手花蓮將軍府1936主理人任聿新,於11/29《2024 臺灣當代人物論壇》上,共同談論地方創生相關議題。
Thumbnail
政策面挹注的資源,建設到工廠,涵蓋不到家戶。許多家庭缺乏基本的養育環境,孩子在髒亂的環境下每天一餐。有些隔代教養,甚至隔兩代教養,得不到知識與能力去突破現況。 與其等待由上而下的分配,門諾醫院團隊捲起袖子開拓資源,開上車子走進家戶,提供聯評、早療、教育,將資源運用在效率極大化,逐年提升服務到的人數。
Thumbnail
臺灣少子化問題日益嚴重,導致人口結構高齡化,社會福利制度崩毀,家庭結構變遷等問題。文章討論臺灣少子化的現況及相關數據、可能的原因以及可能的解決方案。指出少子化問題根源於社會結構和價值觀唸的改變,提出需要從教育體制、生活品質和生活壓力等多個方面入手解決問題。
Thumbnail
我們常說,教育是地方創生最後一哩路,那麼走在教育創生的路上,我們可以提出甚麼樣的解方呢?我們又可以提出甚麼樣的行動策略呢?如何透過教育手段讓民眾更認識自己的社區、進而愛惜自己的社區,讓社區成為一座大教室甚至是一座有特色的學校。
Thumbnail
銘師父餐廰精心現場烹煮的雞蓉粥 還有驚喜加碼的京醬肉絲fit超好吃口袋餅 另外還有痣男與一青苑 使用當季芒果所做的芒果冰沙 這是2024年6月門諾安寧迦南病房好食光的菜單 在去年底第一次嘗試後 本來四月就要準備來啟動 但地震改變了一切 當大家的心安定了我們也重新開始安排 從這個月開始 每個月迦南病
Thumbnail
如果我是政客 我一定開許多支票,花蓮縣位於台灣東部,擁有壯麗的山水和豐富的自然資源。隨著時間的推移,花蓮在保護自然環境的同時,也積極發展經濟、教育和文化。10年後有我參與政治的話,也就是即2034年的美好願景。天祥有50萬人居住。 綠色城市與永續發展 花蓮將成為一個綠色城市,全面推動永續發
Thumbnail
所有的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 這是我在今天活動開場的一句話 感謝今天來門諾藝文的朋友們 其中八成是3/18也在現場卻無緣聽Jill張瀞仁演講 但今天再次專程來聆聽 衷心感謝大家的參與 震後的這段時間 醫院有些專業演講也取消 因為對於地震後的花蓮依然有些擔憂 其實這都是可以理解的 但在花蓮慢慢復原的這
Thumbnail
知名藝術家優席夫,自2016年為門諾醫院創作的「生命樹」畫作,象徵愛心灌溉培育東部護理人員的精神寓意。昨日,他應邀參與門諾醫院舉辦的天使藝術營,親自帶領醫護人員運用鮮明色彩繪畫,共同分享愛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