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堂筆記】Day1 進入農村模式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慢島學堂首次見面會

2021慢島學堂 生活18天之1

清晨微微太陽光伴隨著毛毛細雨,在一道美麗的彩虹下,揭開慢島學堂2021春季班首次見面會!
踏入學堂不到八點,學務主任楊文全大哥一邊煮著開水,一邊慢慢收拾桌面做最後整理,閒聊幾句之後,小編開始動手準備見面會的茶飲及點心。煮茶時往窗外一看,有位學員提早來報到,獨自享受一人在屋外的悠閒時光。來到宜蘭似乎有一種魔力,會令人不自覺地放慢腳步;遠眺百岳山頭,近看水田風光,連呼吸都覺得是一件很美妙的事!
開課日巧遇彩虹
從學員們自我介紹當中,會來報名慢島學堂春耕班的起心動念,每一位的故事都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丁同學說的這一段話,「很愛日本文化以及當地生活方式,日本人對待每日三餐,是懷著感謝食物的心情下進行,也不會浪費食物;相對地在台灣吃飯速度太快,眼睛不是看著食物,而是看著3C產品吃飯;因為有計劃生小孩,想讓孩子從小在自然的環境中長大,所以來上這堂課」。
下午實際訪踏深溝村,學員們身體五感慢慢甦醒,進入農村模式。當停留在學習田區,看著田邊的福壽螺以及稗草,開始盤算著到底春耕後要面對撿螺還是除草的挑戰呢?了解三官宮在地方農民心中的重要性之後,點燃起六柱香,不禁崇敬起掌管天、水、地的三官大帝;最後來到月光莊,聽著典子小姐熱情分享發酵食,每位學員眼睛都亮起來,好像發現新大陸一樣的新鮮有趣;這一路上不就是從農開始串起土地與食物的連結呢?
當自己有尊敬食物的覺醒, 自然而然就會想了解食物來源以及產地,吃膩了超市架上一成不變的蔬菜,就自己來種吧!「農」只是一個連結點,相信學員們一定可以在這18堂課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訪踏深溝村
從農開始串起土地與食物的連結
撰文 陳慧鈞
攝影 陳祥豪
編輯 宋若甄

更多有關慢島生活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3會員
    42內容數
    慢島生活自2021年春天開辦慢島學堂 為嚮往鄉村生活的人們 開一條更寬廣平坦的路 留一條更可追尋的路 學堂筆記紀錄這個入門過程的點滴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和歌山縣南部町的三週生活,沒有任何預想,無比精彩。 梅園的工作之餘還經歷了些什麼事呢?
    Thumbnail
    2014年,我們萌生移居鄉下、自耕自食的念頭。那年第一次來到台東海岸線,覺得這裡跟台灣其他地方的鄉下很不一樣,大概有一種世外桃源的感覺吧。藍天白雲,一望無際的大海,還有美麗的海岸山脈。尤其長濱這裡更是有種與世隔絕之感,離大城市花蓮和台東,都要兩個小時的車程。沒有高樓大廈,沒有工廠的污染...
    Thumbnail
    農村社區、休閒農場、休閒農業區傻傻分不清楚? ▍農村社區:農村社區通常指的是一個小型的農村聚落,是農民和農村居民居住和生活的地方。 ▍休閒農場:休閒農場是一個提供給遊客休閒娛樂和農業體驗的場所。 ▍休閒農業區:休閒農業區是一個結合了農業、休閒和觀光等多種元素的綜合性場所。
    Thumbnail
    如果有一所學校,可以花一至兩年的時間學習有機農耕或針對社會人士,以每季(三個月)的小小離職時間的短期研修或利用每個週末三天兩夜,持續八個月,到某個清靜的地方學農業,為某種未來歸田園居做準備、身心調整,你會去嗎? 我想這蠻有意思的。
    Thumbnail
    第二屆T planner地方創生班的首堂課於今年3月31日展開,邀請到地方創生組織「大小港邊熱帶漁林」營運長呂佩芸和大家分享她在地方創生的經驗與心得。呂佩芸分享在地方創生的心得,以及她從事相關工作的經驗。課程最後,大家進行了關於「城市與鄉村」的小組討論,討論年輕人應該選擇怎麼樣的生活環境。
    Thumbnail
    遊佐町農友以稻豐為基礎,一步步打造循環農業及能源自給,從提攜稻米到推進養豬事業,並以品牌推廣酒造業。過程中發生多個大事小情,展現著在地生活俱樂部生協與遊佐町農友間的緊密合作與共同成長。
    Thumbnail
    踩在不同的田裡,和背景迥異的農友或地主說話,逐漸意識到外人以為單純的農村,或許早已是截然不同、由更多追求「生活」、「自然」的人們,所刻意組成的集合。他們以各自的方式耕作幾塊田,將理念與生命經驗種進土壤,在夏日收穫稻穗。
    Thumbnail
    最近因為媽媽來台中住一段時間,我興起要為她在陽台開闢小農場,讓她有時可以隨手摘採新鮮的生菜、香料(蔥、九層塔)及香草入菜泡茶,同時沒事看看菜菜的成長、享受收成的快樂,這美好的小確幸在繁雜的都市中也是一種療癒吧!🌻 📝我成了自耕農😄~以下是陽台小農場的記錄
    放寒假是不是很開心啊!? 我其實很想上學,但是我參加學校的城鄉交流的活動,我覺得超好玩的! 為什麼?因為我們去跟花蓮縣卓溪鄉卓樂國小(是布農族)的同學一起交流,我們了解了 他們布農族的禁祭、神話故事等等,我們還去爬玉山國家公園的瓦拉米古道,我們再爬的時候知道這個古道是之前日本人做的,我們的目的
    Thumbnail
    和歌山縣南部町的三週生活,沒有任何預想,無比精彩。 梅園的工作之餘還經歷了些什麼事呢?
    Thumbnail
    2014年,我們萌生移居鄉下、自耕自食的念頭。那年第一次來到台東海岸線,覺得這裡跟台灣其他地方的鄉下很不一樣,大概有一種世外桃源的感覺吧。藍天白雲,一望無際的大海,還有美麗的海岸山脈。尤其長濱這裡更是有種與世隔絕之感,離大城市花蓮和台東,都要兩個小時的車程。沒有高樓大廈,沒有工廠的污染...
    Thumbnail
    農村社區、休閒農場、休閒農業區傻傻分不清楚? ▍農村社區:農村社區通常指的是一個小型的農村聚落,是農民和農村居民居住和生活的地方。 ▍休閒農場:休閒農場是一個提供給遊客休閒娛樂和農業體驗的場所。 ▍休閒農業區:休閒農業區是一個結合了農業、休閒和觀光等多種元素的綜合性場所。
    Thumbnail
    如果有一所學校,可以花一至兩年的時間學習有機農耕或針對社會人士,以每季(三個月)的小小離職時間的短期研修或利用每個週末三天兩夜,持續八個月,到某個清靜的地方學農業,為某種未來歸田園居做準備、身心調整,你會去嗎? 我想這蠻有意思的。
    Thumbnail
    第二屆T planner地方創生班的首堂課於今年3月31日展開,邀請到地方創生組織「大小港邊熱帶漁林」營運長呂佩芸和大家分享她在地方創生的經驗與心得。呂佩芸分享在地方創生的心得,以及她從事相關工作的經驗。課程最後,大家進行了關於「城市與鄉村」的小組討論,討論年輕人應該選擇怎麼樣的生活環境。
    Thumbnail
    遊佐町農友以稻豐為基礎,一步步打造循環農業及能源自給,從提攜稻米到推進養豬事業,並以品牌推廣酒造業。過程中發生多個大事小情,展現著在地生活俱樂部生協與遊佐町農友間的緊密合作與共同成長。
    Thumbnail
    踩在不同的田裡,和背景迥異的農友或地主說話,逐漸意識到外人以為單純的農村,或許早已是截然不同、由更多追求「生活」、「自然」的人們,所刻意組成的集合。他們以各自的方式耕作幾塊田,將理念與生命經驗種進土壤,在夏日收穫稻穗。
    Thumbnail
    最近因為媽媽來台中住一段時間,我興起要為她在陽台開闢小農場,讓她有時可以隨手摘採新鮮的生菜、香料(蔥、九層塔)及香草入菜泡茶,同時沒事看看菜菜的成長、享受收成的快樂,這美好的小確幸在繁雜的都市中也是一種療癒吧!🌻 📝我成了自耕農😄~以下是陽台小農場的記錄
    放寒假是不是很開心啊!? 我其實很想上學,但是我參加學校的城鄉交流的活動,我覺得超好玩的! 為什麼?因為我們去跟花蓮縣卓溪鄉卓樂國小(是布農族)的同學一起交流,我們了解了 他們布農族的禁祭、神話故事等等,我們還去爬玉山國家公園的瓦拉米古道,我們再爬的時候知道這個古道是之前日本人做的,我們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