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27|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又失敗又如何?直視自己的限制與無能

「我又失敗了,我感覺這個過程一直在重複,形成惡性循環。」
元宵節正常上班的下午,工作行程中有一個小小空檔,躲進咖啡店。坐下後打開電腦,卻被隔壁一男與一女的談話吸引住。女方一開始向男方朋友傾訴他睡不著情況又嚴重了,一開始男方以一般人慣有的回應,請她不要想太多,去找精神科醫生。
不過,女方隨即表示「吃藥讓我很難受,像昨天我去運動,在運動中讓我渙散,完全提不勁,也有副作用,昨天我還是覺得不要吃了。」
男性朋友說:「若不吃藥又會怎樣呢?」

自責退步、斷片、沒控制好,完美個性的宿命
女方說:「我會睡不著,不吃藥,我就靠喝酒,但仍無法解決。」
接著女方又滔滔不絕地說:「我感覺我沒有控制好,跟我自己以前差太多了,只有二個字”退步”,那種感覺是我又斷片了。我也一直告訴自己,接受它的存在,接受自己無力,煩惱事情該習慣就習慣,該生活就生活。」
當我在旁聽完女方的陳述後,忍不住轉頭望向女生,她是一位儀容端莊,雖薄施胭脂卻可以看得出不管髮型、妝容、穿著都精心打扮的漂亮女生,端看外表,很難相信剛剛那一席話是從她口中說出。
然而,我也從她的外表打扮,可以感覺出來,她應對自己要求完美,事事都要如她自己標準才算完美,若未能如自己所掌控,日有所思、夜有所想,讓她在夜裡無法放鬆,交感神經在夜裡仍然活躍,促使她睡不著,長期累積下來,內在身體產生不協調,失調更為嚴重,縱使吃藥也無法解決身體上的問題。
我們身體或多或少也有如這位完美女生,一開始可能只是生活中一些小事,如交給長官的報告,長官退回了;原本應該會談成的生意,最後破局了;原本判斷這檔股票會賺,最後因大股災而大賠⋯⋯等等不如自己之意讓自己起煩憂心,這類小挫折不去正視它,累積久了讓它在我們身體內滋養長大,它會如悪魔般在我們腦海裡如影隨形。

保羅.呂格爾:我們生命的偶然與諸多限制
法國當代詮釋學哲學家保羅.呂格爾(Paul Ricoeur)要我們誠實一點面對人的困境「人是活在諸多條件與基礎之上的存有者,所以我們生命就具有偶然性與諸多限制。」因此,我們要勇於承認自己的有限與無能。保羅.呂格爾(Paul Ricoeur)認為古希臘悲劇有一項功能,透過希臘悲劇的苦難情節,讓人可以從中得到觀照生命的智慧,也能透過悲劇主角的苦難理解不可抗拒的命運,進而體認到不應再被命運捆綁而釋懷。

直視自己的失敗感受
隔壁桌這位女性的困擾,有何解決之道?
我想沒有任何人能為她排憂,要走出「失敗」情緒,唯有自己釐清所持價值體系是否有矛盾之處。從事哲學諮商的哲學哲商師們會透過聆聽與對談,讓來談者清楚看見自己的慣性思考那裡出錯了,觀點通常來自個人可能偏頗、俠窄的見解,若能如宋代理學家張載的「大其心則能體天下之物」,所有妄想無非唯心所造,直視煩惱與不安,為自己找出「又失敗」感受的源頭,才是讓自己「睡得著」的根本之道。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