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長輩年輕時做生意做得還不錯,賺了不少錢,為了將來避免太多的遺產稅,想說在還可以規劃的年紀,開始將部份財產分給3個兒子。為了公平起見,每個人給現金1000萬,其他的財產長輩自己養老,其他以後再說。
大兒子分得1000萬,他很開心買了自己和老婆小孩要住的新房子。因為不想有太重的房貸負擔,他把1000萬全部投入,再加上一點自己的存款,開心的入住自己裝潢美美的新房子。
二兒子分得1000萬,因為家裡有得住,他想終於可以買入自己夢想中的跑車,其他大部分資金投入股票,剩餘的進入定存。
三兒子分得1000萬,他還是決定住家裡,把1000萬分成4-5份,用只付頭期款的方式,買了2間地段好的中古公寓。其他資金投入穩定配息的股票、保險、定存等。
10年之後,你猜誰的使用方法可以讓生活過得更輕鬆?(看到最後公布答案)
在有人向沐妮拋出這個問題之前,老實說,我從沒認真想過「如果有了1000萬,會怎麼使用?」
其實這個數字,算多還是算少,在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但是當下的第一個念頭,你想到的是什麼呢?
買一個很想買的東西,例如車子、包包?還是想著投入股市、房市?趕快還清負債?或者就存在銀行放著?甚至拿來創業?每個人的想法不同,有些人可以把它順勢變大,有些人隨著時間把它消耗殆盡。端看怎麼使用這1000萬。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測試自己的腦袋,到底是偏向富人腦、一般人腦、還是窮人腦的問題。
以雙北的消費和房價來,1000萬是個說多不多,說少不少的數字。單憑1000萬,似乎也讓人難以安心退休。所以,規劃得宜可以讓未來生活無慮,規劃不當,那這筆數字也只是過眼雲煙。
上面的故事,是真實發生在身邊長輩的案例。最後,
大兒子生活還可以,但是這10年來,得靠薪水來支撐生活費、小孩的教育費用等等。
二兒子擁有一部跑車,開得很開心,但是10年後,跑車價格跌價,每年維修費用還很高。另外,這10年股市沉浮,最後結算投資損益打平。定存方面,也為了支付生活開銷,比起10年前減少許多。
三兒子,10年來公寓價值上漲,這期間他還出租賺得租金來繳房貸。他並沒有頻繁進出股市,穩定配息的股票,至今還在股市中,股息再投入。由於10年後公寓有上漲,他決定賣掉其中一間,然後把賣公寓後的所得,拿去換買自己要住的電梯大樓。另一間公寓持續出租,看看有無機會都更。
故事說到這,你覺得誰未來生活輕鬆的機率比較大呢?
當然,我們一般人沒有富爸爸,也很難一下子就擁有1000萬,但是即使只有1萬,或是1000元,我們還是有「怎麼使用這筆錢」的決定權。
即使只有1萬好了,你買入的東西是會讓你的資產變大,未來生活越輕鬆,還是資產變小,生活負擔變重?這個就是養成自己富人腦,還是窮人腦的過程中,該好好想想的問題。
之前有人問我,為什麼去上課呢?因為在上課前,我是一個不清楚自己消費習慣的人,想買什麼,覺得可以負擔,就刷卡買下去。也因為虛榮,買過幾個上萬元的包包…。
對於錢該怎麼分配使用,年輕時沒有太大的想法。後來透過一些財務課程、理財書、相關文章、節目,多了解在財務上相對過得比較輕鬆的人的想法,漸漸建立自己的理財模式。
有人可能會說,那位三兒子剛好碰上房市漲的年代,接下來的10年、20年,房市還可能漲嗎?
沒有人能準確預測整體的經濟走向,就連預言大師,也不一定說得準,我們只能自己每天觀察國際上發生大小事、台灣的政策走向、經濟發展狀況來評估是否要做各種理財的決定。
所以說,我是覺得也不用吵房子漲還是不漲了,因為每分鐘發生的事都是瞬息萬變的。會買的人還是會買,不想買的人還是不會買。
至於哪個決定好,只要對自己的決定負責、不後悔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