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多多益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品種經過千百年的演變,穿雜各種自然與人為力量的展現,究竟何者才是最優良的成果,實在值得思考。
品種改良與研發是一條漫長的道路。這並不只是因為培育新品種困難,從早期的野生茶到後來逐漸廣為人知、普遍栽種的青心烏龍、金萱、四季春,甚至近年較知名的紅玉紅茶,都有其發展的歷史脈絡。品種與環境的適應性、製程的適製性、產量與市場價格,都是對於一個品種在推廣發展過程的考驗。新栽的茶樹需要三年的生長才有採收的價值,15-20年有可能因為樹齡老化的產量減收,即便在同一個茶園採取扦插苗的做法,也可能出現因為連年栽種導致品質下降的連作障礙[1]。換言之,茶樹的黃金採摘時期大概12年左右。如果茶園沒有適當的規劃管理,對自己的收入也會有很大的影響。
早期的品種改良希望可以找出比青心烏龍更好照顧又具特色的品種,到後來希望兼顧產業發展特色,所以推廣獨特的紅玉紅茶。但目前為止,似乎尚未開發出足以取代青心烏龍的品種,茶業改良場也似乎將新品種的發表當作政績發表,近年幾乎每年都有新品種發表。可是沒有規劃耕種的地點,在製程上也很難有新的突破。當新品種發表卻沒有相呼應的產品,就很難感受到它獨特的魅力,也很難成為消費者記憶,以至於學術和市場的距離開始越來越遠。而且有些推廣的過程也會發生糾紛,例如石門的茶農就曾抱怨農會為了推廣新品種,將原本的硬枝紅心翻耕為新品種,抹煞了原本引以為傲的鐵觀音。當然有可能是基於樹欉老化產量減少或當地人口外移等因素的考量,但茶農或製茶師對於傳統的情感,若沒有充分的溝通就容易造成傷害。
我認為品種應該與比賽結合,打造地方特色,這當然也是一個不容易的大工程,需要政府與茶農之間的溝通配合。但是以現在品種數量過多、製作方式有限的情況下,與其舉辦過多重複性質的比賽,目的只是為了切割經常得獎的常勝軍,不如透過比賽的方式獎勵茶農將新品種與製程的結合,打造地方特色,新品種的優勢才能發揮。這樣一來,可以杜絕外來茶混充的可能性,提升比賽的公信力,而新品種做出的商品也能夠作為台灣茶的亮點,成為產業外銷的生力軍。


[1] 關於茶園老化問題可參見茶改場網站:https://www.coa.gov.tw/ws.php?id=7440&print=Y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7會員
142內容數
這是一個小小的心願,接觸茶業10年以上,總覺得該對業界有所回饋。面對人生的無常,更應該以文字保留思想。 希望透過這種出版形式,一來將自己所學加以整理,二來將茶葉相關的基本知識更加普及,讓茶文化有機會更源遠流長。 頭像為我的父親,現已退休,感謝他多年的教導,以此為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Francis Kao's talkinsofa 的其他內容
茶葉的乾燥/烘焙是自古相傳的古老技藝,隨著工具的改善不斷演進。同時衍生出各種不同的流派、說法。唯一共同的追求是:讓茶變得更好喝、更耐保存。 圖為模擬古代焙籠原理的桌上型小焙籠
"美味"是如何描述的?能不能構細分成各種元素;諸如:香氣、味道,再細分成香草香、水果香、野薑花香,然後再轉化為數字化的評量,成為群體之間共同的認識呢?這中間肯定有很多困難需要克服,但也可能是評價茶葉價值的一個新方向。 (當然,我還是比較主張樂在享受那邊的^^)
台灣每年各茶區大大小小的比賽甚多,春、冬、夏要比,地方全國也比,每一種獎都是一種肯定,卻也不免令人眼花撩亂:究竟比賽證明的是價格還價值? 照片取自網路https://life.tw/?app=view&no=701226
茶葉可利用資源多,又可耐久保存,不論經濟價值或健康價值都優點甚多。然而,綠色革命也帶來其不得不面對的必要之惡-農藥殘留,各國的農藥標準又是怎樣訂出來的?如何看懂農藥報告中各項數值所代表的意義呢?
茶葉有各種不同的造型、等級,是它迷人之處,也可能是令消費者感到卻步之所在。 基本上所有的飲食都有拚配的工法,獨門秘方的老滷汁搭配新食材是一種拚配,威士忌酒桶中的年份與實際出廠的成品也是透過拚配才能穩定出貨的品質。透過調和的方式讓味道更為醇厚、具有層次感,可說是數千年來飲食文化的精華,更是職人
從古至今,秤有各種。當我們追求更精密的方式沖泡茶葉,秤自然是不可或缺的工具。然而,工具有不同單位的精細程度、茶葉有大小不同的顆粒,真的能夠像工業化產品一般地要求嗎?
茶葉的乾燥/烘焙是自古相傳的古老技藝,隨著工具的改善不斷演進。同時衍生出各種不同的流派、說法。唯一共同的追求是:讓茶變得更好喝、更耐保存。 圖為模擬古代焙籠原理的桌上型小焙籠
"美味"是如何描述的?能不能構細分成各種元素;諸如:香氣、味道,再細分成香草香、水果香、野薑花香,然後再轉化為數字化的評量,成為群體之間共同的認識呢?這中間肯定有很多困難需要克服,但也可能是評價茶葉價值的一個新方向。 (當然,我還是比較主張樂在享受那邊的^^)
台灣每年各茶區大大小小的比賽甚多,春、冬、夏要比,地方全國也比,每一種獎都是一種肯定,卻也不免令人眼花撩亂:究竟比賽證明的是價格還價值? 照片取自網路https://life.tw/?app=view&no=701226
茶葉可利用資源多,又可耐久保存,不論經濟價值或健康價值都優點甚多。然而,綠色革命也帶來其不得不面對的必要之惡-農藥殘留,各國的農藥標準又是怎樣訂出來的?如何看懂農藥報告中各項數值所代表的意義呢?
茶葉有各種不同的造型、等級,是它迷人之處,也可能是令消費者感到卻步之所在。 基本上所有的飲食都有拚配的工法,獨門秘方的老滷汁搭配新食材是一種拚配,威士忌酒桶中的年份與實際出廠的成品也是透過拚配才能穩定出貨的品質。透過調和的方式讓味道更為醇厚、具有層次感,可說是數千年來飲食文化的精華,更是職人
從古至今,秤有各種。當我們追求更精密的方式沖泡茶葉,秤自然是不可或缺的工具。然而,工具有不同單位的精細程度、茶葉有大小不同的顆粒,真的能夠像工業化產品一般地要求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雖然不管是什麼茶,都是用茶樹的葉子加工製造的,但是從19世紀後期開始,許多人就意識到這些茶樹可分為「大葉種」與「小葉種」。大葉種怕冷,適合做紅茶;小葉種耐冷,適合做綠茶。 但是,為什麼會有這些差別呢?
Thumbnail
位於南投魚池鄉,海拔700公尺的山區,孕育了一款獨特的台灣原生茶。這款茶屬於紅茶種,由當地的原生山茶樹精心培育而成,夏季是其採集的黃金時期。透過傳統的工法,這些茶葉被細心揉製成黑色帶褐色的細長條索狀,每一片茶葉都承載著山林的精粹。
Thumbnail
國際紅茶採摘等級,成就了紅茶世界化的宏圖霸業 台灣習以比賽茶區分品質等級,無論知名茶區,抑或綠茶,烏龍茶,紅茶,皆是如此! 紅茶發展不若中國綠茶或烏龍茶久遠,僅短短兩百年,即風靡全球百分之七十人口,這得歸功於工業革命時代的荷蘭及英國,定義了紅茶採摘分級劃分&產製規範,促使紅茶品質更趨穩定一致,並
Thumbnail
日式綠茶跟台灣綠茶,在品種上完全不同,雖然都屬於不發酵茶,但台灣的綠茶大多使用「青心柑仔種」,將茶葉萎凋後,使用「炒菁」的工藝加以後製。 而日本綠茶的品種以「藪北種」やぶきた 為主,也就是日本境內,茶佔比 70% 以上的主要品種,而且是用「蒸菁」的方式,做以後製。
Thumbnail
生態茶園不僅是有機農業的更上一層樓,更是與世界長久生活的辦法。本文探討了茶的起源以《茶經》的智慧,介紹茶與蟲的關係,並強調了生態農業的重要性。透過生態農業,我們可以與自然和諧共處,並避免生態毀滅。
Thumbnail
發源於中國的茶樹(Camellia sinensis),從漢朝到現在,經過不斷地選育,有了非常多不同的品系。這些品系,有的光是外觀就非常的不同,如安吉白茶;有些則有特殊的風味。造成這些風味的原因是什麼呢?最近的基因體研究,提供了一些有用的資訊!
Thumbnail
茶葉採收下來,送到工廠,想要製作成茶葉,要經過一道道繁瑣的工序。雖然消費端喝的只是一口清茶,但說真的,要喝上這一口茶,得花上好長、好長的一段時間。那麼,茶葉的價值,就不是只是末端看到的。在正山堂,認識了以往不太熟悉的正山小種紅茶,一群人在八馬茶葉喝到傳說中的大紅袍武夷岩茶。
Thumbnail
煙雨朦朧間,枝芽顯青翠。 從青葉到入喉,是要經過繁複的工序,清香要在嘴裡舒展開,得先把所有的菁華濃縮。當真是歷經百轉回,只為一縷香。
Thumbnail
奇萊山春韻烏龍茶,臺灣在地深耕50餘年老茶莊的積極推薦。茶館推出了「奇萊山春韻烏龍茶」,產地在奇萊山屯原部落,海拔高度在1800M-2000M之間。茶莊與在地茶農合作已超過40年,口碑良好。推出了三種不同價位的茶品供消費者選擇。而「春茶」的重點,是要求茶香飽足、回甘以及入口順滑。
Thumbnail
【本文摘要】 在台灣的茶葉世界中,南投名間的不知春茶顯得尤為獨特。這款茶以其精緻的製作過程和豐富的口感而著稱,特別是採集於冬茶與隔年春茶之間的時期,氣候變化為其添加了獨特風味。採用團揉技術製成,不僅保留了茶葉的完整性,還增強了茶湯的圓潤和飽滿感。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雖然不管是什麼茶,都是用茶樹的葉子加工製造的,但是從19世紀後期開始,許多人就意識到這些茶樹可分為「大葉種」與「小葉種」。大葉種怕冷,適合做紅茶;小葉種耐冷,適合做綠茶。 但是,為什麼會有這些差別呢?
Thumbnail
位於南投魚池鄉,海拔700公尺的山區,孕育了一款獨特的台灣原生茶。這款茶屬於紅茶種,由當地的原生山茶樹精心培育而成,夏季是其採集的黃金時期。透過傳統的工法,這些茶葉被細心揉製成黑色帶褐色的細長條索狀,每一片茶葉都承載著山林的精粹。
Thumbnail
國際紅茶採摘等級,成就了紅茶世界化的宏圖霸業 台灣習以比賽茶區分品質等級,無論知名茶區,抑或綠茶,烏龍茶,紅茶,皆是如此! 紅茶發展不若中國綠茶或烏龍茶久遠,僅短短兩百年,即風靡全球百分之七十人口,這得歸功於工業革命時代的荷蘭及英國,定義了紅茶採摘分級劃分&產製規範,促使紅茶品質更趨穩定一致,並
Thumbnail
日式綠茶跟台灣綠茶,在品種上完全不同,雖然都屬於不發酵茶,但台灣的綠茶大多使用「青心柑仔種」,將茶葉萎凋後,使用「炒菁」的工藝加以後製。 而日本綠茶的品種以「藪北種」やぶきた 為主,也就是日本境內,茶佔比 70% 以上的主要品種,而且是用「蒸菁」的方式,做以後製。
Thumbnail
生態茶園不僅是有機農業的更上一層樓,更是與世界長久生活的辦法。本文探討了茶的起源以《茶經》的智慧,介紹茶與蟲的關係,並強調了生態農業的重要性。透過生態農業,我們可以與自然和諧共處,並避免生態毀滅。
Thumbnail
發源於中國的茶樹(Camellia sinensis),從漢朝到現在,經過不斷地選育,有了非常多不同的品系。這些品系,有的光是外觀就非常的不同,如安吉白茶;有些則有特殊的風味。造成這些風味的原因是什麼呢?最近的基因體研究,提供了一些有用的資訊!
Thumbnail
茶葉採收下來,送到工廠,想要製作成茶葉,要經過一道道繁瑣的工序。雖然消費端喝的只是一口清茶,但說真的,要喝上這一口茶,得花上好長、好長的一段時間。那麼,茶葉的價值,就不是只是末端看到的。在正山堂,認識了以往不太熟悉的正山小種紅茶,一群人在八馬茶葉喝到傳說中的大紅袍武夷岩茶。
Thumbnail
煙雨朦朧間,枝芽顯青翠。 從青葉到入喉,是要經過繁複的工序,清香要在嘴裡舒展開,得先把所有的菁華濃縮。當真是歷經百轉回,只為一縷香。
Thumbnail
奇萊山春韻烏龍茶,臺灣在地深耕50餘年老茶莊的積極推薦。茶館推出了「奇萊山春韻烏龍茶」,產地在奇萊山屯原部落,海拔高度在1800M-2000M之間。茶莊與在地茶農合作已超過40年,口碑良好。推出了三種不同價位的茶品供消費者選擇。而「春茶」的重點,是要求茶香飽足、回甘以及入口順滑。
Thumbnail
【本文摘要】 在台灣的茶葉世界中,南投名間的不知春茶顯得尤為獨特。這款茶以其精緻的製作過程和豐富的口感而著稱,特別是採集於冬茶與隔年春茶之間的時期,氣候變化為其添加了獨特風味。採用團揉技術製成,不僅保留了茶葉的完整性,還增強了茶湯的圓潤和飽滿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