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馬鈴薯田中的土地課,雲林斗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像是大自然裡的裝置藝術一般的馬鈴薯田。
從小鎮移動到鄉村上班的途中,總會有一些新奇的發現。
一期稻作將至,學校的土地課程也即將啟動。在沒有課的日子裡,我騎著車晃悠在田野小徑,希望能從一片片的田地中,搜集一些自己對於土地的好奇。不論是知識的吸收者、轉譯者,抑或知識的提供者,保有對於事物的好奇心,都是能夠拉近彼此距離最自然的方式。
時常覺得田地像是一個大自然的展場,種植在當中的農作物們,就是一批又一批的藝術品,靜靜的在那兒。換展時也悄然無聲,猛一回神,什麼時候換了一批展品,也無從得知。 昨日騎著摩托車經過這片田地時,一顆顆的馬鈴薯都還埋在地底,今天再經過時,已經變成一箱又一箱,準備送到市場的農產品了。暗自歡喜昨天和今天都有幸進入這片田野,用著破破的台語跟田裡的農婦聊上幾句,感覺自己彷彿跟著這片土地一起長大了一些些。

昨日經過這片田地時,看見這名婦人手上提著大大的袋子,好整以暇的輕輕踢著地上的沙土,從中挖出一顆顆的馬鈴薯,拿起來仔細端詳一番。然後一顆放進袋子中,一顆放回田地中,如此這般地重複地、仔細挑揀著。
好奇心作祟,便把車子停在婦人的車子後方(田間小路都很小條,該停在什麼地方才不會影響用路人,也是要入境隨俗,好好觀察的小細節),用著一口破台語走向前開啟對話。
「我常常看到有人說可以到田裡『撿馬鈴薯』,可是妳要怎麼知道這片田的馬鈴薯已經可以撿了?我有時候都很怕去撿到人家還沒收成完的耶。」
農婦聽了笑一笑,指向前方那片田地,「像那種草都還在的,那種就是人家還沒有挖的。還沒有挖,你當然不能給人家撿啊。挖完了,好的都載走了,剩下這些就是人家不要的,就可以來撿。
前方這些花和莖、葉尚存的馬鈴薯,就是田主還沒有來採收的作物。
稍微綠綠的,可能就有毒素了,像這樣的馬鈴薯,就讓它回歸到土裡,成為下一期作物的天然養分吧。

接著,她開始撿起沙土上的馬鈴薯,教我如何挑選還能食用的馬鈴薯。「像這種綠綠的吼,就是有毒了,挖出來曬到太陽就會變綠。還有這一顆,裂掉了,這種我們也不要撿。來,像這顆就很水,這個我們就可以撿起來。這顆給妳。小粒也沒有關係,反正自己吃吼,吃健康就好。
接著,農婦開始一顆又一顆熟練地挑揀著,直到我的手再也拿不下更多的馬鈴薯。

阿哩有袋子某?
「有喔,摩托車那裡有。」
賀,哩去拿來。

於是,我們一邊聊著天,她一邊幫我挑著地上的馬鈴薯,沒多久,袋子已經變得沉甸甸的。我才猛一回神的問她:「啊妳都撿給我了,那妳要撿什麼?」
我只要撿大顆的,要炊粿用的。這裡大顆的我都撿得差不多了啦。」然後農婦開始跟我分享起自己買了一台食物調理機,「就是可以把汁跟渣分開那種。那個渣啊,拿去日頭下面曬,曬到乾了之後,就變成粉,就可以拿那種十人份的大電鍋炊粿。妳有呷過菜頭粿某?就像是菜頭粿一樣啦,只是我放的是馬鈴薯粉。
講得我垂涎欲滴的,她緊接著補充,我的這些小顆馬鈴薯也很好做料理。「妳們上班比較忙,沒有時間弄我這些,你可以把馬鈴薯炊熟之後,放蛋放沙拉,放冰箱慢慢吃。不然就放到電鍋炊,熟了之後放一些鹽巴、撒胡椒,也很好吃啦。
後來我們一路聊到摩托車邊,她說還要去下一片田撿。
「阿你都怎麼知道哪裡可以撿?」地理觀幾乎可以說是由google map所建構出來的的九〇後女子,超好奇這些連地圖也找不到的答案,已經做嬤的農婦是如何習得的。
阿就歐兜麥騎著,附近迺迺欸,捺欸找無?

【後記】
滿載而歸的回家後,今日再次經過這片田地,關於昨天問農婦「如何判斷哪一片田的馬鈴薯可以撿」的問題,答案好像不證自明了。
昨天還開滿馬鈴薯花的田地,今天午後已經放上一個個箱子,準備將挖出來的馬鈴薯,進行品質的篩選。
今天在田裡的農婦們,跟昨日遇見的她有著相近的裝束,大概用著兩倍的速度挑揀著地上的馬鈴薯。她們是田主找來幫忙篩選馬鈴薯品種的婦人,用著自己的經驗判斷哪些是特選級,哪些是中等。如此這般的一遍又一遍的篩選過後,田地才成了我們昨天看到的樣子。
這裡今天下午應該都會撿完啦,妳若有要來撿,明天之後再來。」想起昨天農婦說的,馬鈴薯曬到太陽,就會開始變得綠綠的,吃進身體有毒素。所以篩選馬鈴薯的工作自然不能拖得太長、曬到太多太陽。就在這個時刻,突然茅塞頓開啊。
想起昨天來撿馬鈴薯的時候田裡的樣子,再看看今天採收的樣子,突然可以明白昨天我問了問題之後,農婦臉上那抹不經意的笑容是什麼意思了。田裡的答案,端看自己走得多深、踏得多勤、看得多細。然後騎著摩托車漫無目的的繼續在田野間晃著,果然就這樣看到了一片又一片可以撿馬鈴薯的田地。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追蹤我的專題《安妮的田野攝影日誌》,我將不定期發佈新的文章。也歡迎拍打(綠色按鈕)餵食(愛心),給予創作者一些支持,讓我有更多的動力把日常的觀察落地成文字,跟更多的人分享喔,謝謝 :)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6會員
36內容數
2017年,因著NGO計畫來到雲林,任教於一所田間小學。設計土地課程的過程跌跌撞撞,才發現許多土地的事情,跟著相機Zoom in 走進去,才能夠讓眼前所見,在心底產生漣漪。在專題中,我期待用底片的色溫、異鄉人的思考,跟著妳/你一同走進鄉村。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nnie Cho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當處在單一的文化之中時,我們難以察覺文化的存在;當多元的文化注入時,我們又容易掉入文化比較的陷阱裡。學校重視學生多元興趣的發展,希望透過不同的文化刺激,讓學生建構更大的世界觀。然而,在更大的世界觀之下,在地的文化卻受到了衝擊。作為一個異鄉人,我能夠以什麼樣的視角和姿態,與在地文化式微這件事相處呢?
「空間是由無數個故事穿插其中而成的。」—Doreen Massey 一個地方若有信仰文化,是很美的一件事。 空間的魅力若有了故事的加持,就像是把眼前這個蒙上灰塵許久的古董茶壺重新擦拭一樣,擦亮之後,自然熠熠生輝。
雲林縣口湖鄉,一個幾近台灣最西邊的鄉鎮。那天,與朋友相約到成龍溼地遊玩,中午想先在口湖找個地方吃頓便飯,沒想到餐廳之難找,這也讓我更好奇當中的原因了。 驅車前往濕地的途中,在寂寥的街上,碧藍色的天空下,一大片像是夕陽一般地橘紅色景緻映入眼中,讓我們忍不住駐足欣賞。
當處在單一的文化之中時,我們難以察覺文化的存在;當多元的文化注入時,我們又容易掉入文化比較的陷阱裡。學校重視學生多元興趣的發展,希望透過不同的文化刺激,讓學生建構更大的世界觀。然而,在更大的世界觀之下,在地的文化卻受到了衝擊。作為一個異鄉人,我能夠以什麼樣的視角和姿態,與在地文化式微這件事相處呢?
「空間是由無數個故事穿插其中而成的。」—Doreen Massey 一個地方若有信仰文化,是很美的一件事。 空間的魅力若有了故事的加持,就像是把眼前這個蒙上灰塵許久的古董茶壺重新擦拭一樣,擦亮之後,自然熠熠生輝。
雲林縣口湖鄉,一個幾近台灣最西邊的鄉鎮。那天,與朋友相約到成龍溼地遊玩,中午想先在口湖找個地方吃頓便飯,沒想到餐廳之難找,這也讓我更好奇當中的原因了。 驅車前往濕地的途中,在寂寥的街上,碧藍色的天空下,一大片像是夕陽一般地橘紅色景緻映入眼中,讓我們忍不住駐足欣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2014-06-09 這是一回在做台灣繁殖鳥類大調查時時被我採回來當成藝術品擺在書架上 來自已經割完的稻田旁水溝裡的一叢水稻 當時站在這水稻旁,心想.... 若是水稻有知,它可能會想: 還好我沒有站在稻田的框框裡! 不過最後的下場還是被我採回來當裝飾品!! 談水道的一
Thumbnail
這幾天下午放學後,都會帶孩子們到收割好的田裡跑跑。前幾天,還能在小小草堆間玩躲貓貓,但是昨天,擔心颱風來襲吧,草屋、草堆們大部分都被收起來了,本想帶著阿妮的好朋友一起玩草堆迷宮的,看來只能等下一期收割了。無損興緻,一下車,正男像小火箭般等不及的來回衝刺,妮妮細心地帶著第一次跟我們一起踩田的好朋友,三
Thumbnail
踩在不同的田裡,和背景迥異的農友或地主說話,逐漸意識到外人以為單純的農村,或許早已是截然不同、由更多追求「生活」、「自然」的人們,所刻意組成的集合。他們以各自的方式耕作幾塊田,將理念與生命經驗種進土壤,在夏日收穫稻穗。
Thumbnail
最近因為媽媽來台中住一段時間,我興起要為她在陽台開闢小農場,讓她有時可以隨手摘採新鮮的生菜、香料(蔥、九層塔)及香草入菜泡茶,同時沒事看看菜菜的成長、享受收成的快樂,這美好的小確幸在繁雜的都市中也是一種療癒吧!🌻 📝我成了自耕農😄~以下是陽台小農場的記錄
Thumbnail
一早走在鄉間路上 看到一片已插秧的稻田 告訴我們春天已經來了 農民開始忙碌了 現代的小孩很少接觸農田 所以有些單位辦農田體驗營活動時,都很快就額滿 記得小孩還小時,參加這種插秧活動,邊彎腰插秧邊倒退嚕,弄得滿身泥巴,玩得非常開心,還可以體驗農民的辛苦 了解「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
Thumbnail
從整地、除草、土質培育、翻土到播種、澆水,這樣還沒有完,還要天天巡視、看田水,一遍又一遍的除草,灑肥料、農藥,最後收割,聽起來很複雜吧,對!它就真的滿難的且大多都是體力活,但好玩也是真的好玩,能夠勇不同的心態、角度去看世界,去學習種田這門深奧的學問。
Thumbnail
春節連假結束後,覺得還玩不夠嗎?2/18(日)這個週末一起去逛市集!體驗馬鈴薯三明治DIY、馬鈴薯沙拉DIY吧~活動地點在台中市潭子區農會東寶倉庫旁的馬鈴薯田,雖然挖馬鈴薯活動已報名額滿,但現場還是有小農市集可以逛逛,現場消費滿200元,蓋滿集章卡,就可以免費體驗DIY喔~(名額有限,換完為止)
Thumbnail
我是2015年底移居台東後,才開始認識植物的。之前,只是個書呆子,沒種過植物。現在,很意外的成了農婦,每天花好幾個小時在農場上摸泥土、種植物。真是好大的轉變!雖是務農新手,但八年來摸過數十種植物,倒也學到一些心得,也深深迷上種植的樂趣和成就感。泥土和植物,真是上帝美好的創造物
Thumbnail
#生活旅行seeingtheworld 看到新聞的消息,讓我想起萬丹的旅行,那時到處都是田地,但是看不到稻米,反而到處都是一畝畝的小草,這情形讓我倍感奇怪,也好奇是怎樣情形。 請問這都是什麼啊? 紅豆啊!(原來不是雜草) 這怎麼採收呢? 機器啊!(不是一顆顆摘) 曾住台南彰
Thumbnail
2014-06-09 這是一回在做台灣繁殖鳥類大調查時時被我採回來當成藝術品擺在書架上 來自已經割完的稻田旁水溝裡的一叢水稻 當時站在這水稻旁,心想.... 若是水稻有知,它可能會想: 還好我沒有站在稻田的框框裡! 不過最後的下場還是被我採回來當裝飾品!! 談水道的一
Thumbnail
這幾天下午放學後,都會帶孩子們到收割好的田裡跑跑。前幾天,還能在小小草堆間玩躲貓貓,但是昨天,擔心颱風來襲吧,草屋、草堆們大部分都被收起來了,本想帶著阿妮的好朋友一起玩草堆迷宮的,看來只能等下一期收割了。無損興緻,一下車,正男像小火箭般等不及的來回衝刺,妮妮細心地帶著第一次跟我們一起踩田的好朋友,三
Thumbnail
踩在不同的田裡,和背景迥異的農友或地主說話,逐漸意識到外人以為單純的農村,或許早已是截然不同、由更多追求「生活」、「自然」的人們,所刻意組成的集合。他們以各自的方式耕作幾塊田,將理念與生命經驗種進土壤,在夏日收穫稻穗。
Thumbnail
最近因為媽媽來台中住一段時間,我興起要為她在陽台開闢小農場,讓她有時可以隨手摘採新鮮的生菜、香料(蔥、九層塔)及香草入菜泡茶,同時沒事看看菜菜的成長、享受收成的快樂,這美好的小確幸在繁雜的都市中也是一種療癒吧!🌻 📝我成了自耕農😄~以下是陽台小農場的記錄
Thumbnail
一早走在鄉間路上 看到一片已插秧的稻田 告訴我們春天已經來了 農民開始忙碌了 現代的小孩很少接觸農田 所以有些單位辦農田體驗營活動時,都很快就額滿 記得小孩還小時,參加這種插秧活動,邊彎腰插秧邊倒退嚕,弄得滿身泥巴,玩得非常開心,還可以體驗農民的辛苦 了解「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
Thumbnail
從整地、除草、土質培育、翻土到播種、澆水,這樣還沒有完,還要天天巡視、看田水,一遍又一遍的除草,灑肥料、農藥,最後收割,聽起來很複雜吧,對!它就真的滿難的且大多都是體力活,但好玩也是真的好玩,能夠勇不同的心態、角度去看世界,去學習種田這門深奧的學問。
Thumbnail
春節連假結束後,覺得還玩不夠嗎?2/18(日)這個週末一起去逛市集!體驗馬鈴薯三明治DIY、馬鈴薯沙拉DIY吧~活動地點在台中市潭子區農會東寶倉庫旁的馬鈴薯田,雖然挖馬鈴薯活動已報名額滿,但現場還是有小農市集可以逛逛,現場消費滿200元,蓋滿集章卡,就可以免費體驗DIY喔~(名額有限,換完為止)
Thumbnail
我是2015年底移居台東後,才開始認識植物的。之前,只是個書呆子,沒種過植物。現在,很意外的成了農婦,每天花好幾個小時在農場上摸泥土、種植物。真是好大的轉變!雖是務農新手,但八年來摸過數十種植物,倒也學到一些心得,也深深迷上種植的樂趣和成就感。泥土和植物,真是上帝美好的創造物
Thumbnail
#生活旅行seeingtheworld 看到新聞的消息,讓我想起萬丹的旅行,那時到處都是田地,但是看不到稻米,反而到處都是一畝畝的小草,這情形讓我倍感奇怪,也好奇是怎樣情形。 請問這都是什麼啊? 紅豆啊!(原來不是雜草) 這怎麼採收呢? 機器啊!(不是一顆顆摘) 曾住台南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