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對於某國立大學社工所研究生實踐「情緒勞動」的看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截圖來自ETTODAY新聞雲

截圖來自ETTODAY新聞雲

媒體報導有某位國立大學社會工作所研究生「在寒假期間化身『XXXX』,提供家教課輔、情感陪伴與社工專業助人等服務,但其主打的『社工價值』,卻在校園和實務工作者圈中引起討論。」看了相關新聞之後,有些看法在這裡分享。

我好奇他的動機到底是什麼,又跟後來的手段有沒有一致。如果只是寒假沒事想賺點生活費,倒也無所謂,但為什麼要打著社工的旗號出來?他不曉得這可能會被專業領域批評。

報導也去採訪了現職社工師的意見,還有專業團體領導人的看法,大致的看法是他的行為會混淆社會對於社工專業定位的態度,讓一般大眾「社工=志工」、「社工就是很有愛心」等看法,繼續強化。此外也扭曲社工的服務內容,一方面把很多不相關的,都變成社工服務,像家教課輔、陪聊天,社工服務可能包括這部份但不是主業,好的社工應該是找資源解決服務對象的需要,不一定什麼都要自己跳下去做。

另一方面也窄化了社工服務的內涵,不只是「情緒勞動」,還包括實際問題的解決、案主處境的改善,有時候服務對象的心理狀態反而其次,很多時候找上社工都是不情願,譬如說家暴加害者、無行為能力的兒童青少年、精神障礙者......等,他們上門情緒狀態恐怕都不好,甚至到結案可能還是沒改善,但這未必是社工要負責處理的,這部份交給心理師或精神科醫師去解決比較妥當。社工看重的是案主問題的解決、狀況的進步,心理狀態只是有沒有改善的一部份指標,而不是全部。

新聞事件當事人提到他這麼做另外一個動機,是社工勞動權益。但他是把自己扔到自由市場機制,有點任由服務對象出價,雖然他自己有釐訂價格,但很多人沒按這個給他錢。那如果把社工的薪資任自由市場機制去訂價,勞動條件會更好還是更淒慘?

社工的服務或許多社會福利服務,是高度價格管制的,沒有什麼自由市場機制,如果開一間餐廳或一間超商,除了消防建管法規,或者賣食物必須符合衛生規定之外,關於空間、人力、設備就任經營者自己做了,只要你放的下,餐廳幾張桌子隨便擺,服務生店員要請幾個無所謂,但是社福機構就不行了,要嚴格遵守各種「機構設置標準」、「人力配置標準」,甚至社工要找什麼人作,還得依法規辦理,必須找社工相關科系,具證照或相關訓練時數者。

當然,管制存在,不表示一定都能按這樣的價格去執行,否則衛福部一規定委託服務、標案的社工薪資調昇,就應該天下太平才對,事實上沒有,回捐、不給加班費、起薪就偏低還是層出不窮。但回到前面所講的,如果新聞事件當事人想為社工權益發聲,那他的作法完全反其道而行?因為他讓市場去訂價,結果並不好,等於沒有達到發聲目的。

從新聞當事人的行為,倒是可以讓我們反思專業體制與勞動條件的關係。在社工師制度以及各種社工專業規範推動時,受到許多學生和基層勞動者的反彈,認為這對社工的服務條件、專業地位、職業聲望,以及社會對這個行業的認識都沒有幫助,只是讓補習班和某些老師有錢賺而已。

可是如果要讓社工勞動條件提昇,就勢必要證明自己「不一樣」,這個行業有存在的價值和必要,否則可替代性如果非常高,為什麼社會要掏錢出來買服務(即使不是直接付費)?證照或服務資格在學經歷上的限制,就是一種市場管制,如果通通不要,打破這種限制,任勞動市場去決定我們的報酬會比較好嗎?

如果證照不可行,甚至有點排他性的服務專業資源都被認為是邪惡的,動輒說是「專業霸權」,那要靠一本《勞動基準法》,就可以提昇勞動條件和專業地位嗎?這是在「情緒勞動」新聞事件之後,更值得我們省思的部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若無其事的活著的沙龍
112會員
93內容數
身為一個愛看電影的社工,過去也曾經在部落格寫過一些「長的像影評」的心得文,希望能用社工的觀點,提供一些對於電影不同的角度。當然,有些電影跟社工領域,八百竿子打不著,就純粹是表達自己的感覺、想法而已。
2024/12/09
之前勞動部霸凌事件,隨後中央到地方社政單位都傳出,發生過類似事件,難道是社工社福背景的公務員,人格特別惡劣或低下?深究原因,社福、社政單位壓力過大,人事流動頻繁,容易發生劣幣逐良幣的事情,個性溫和、軟弱的人容易被「凹」,要不全接下來,做到受不了走人;或者據理力爭,武裝自己,變成惹不起的刺蝟.....
Thumbnail
2024/12/09
之前勞動部霸凌事件,隨後中央到地方社政單位都傳出,發生過類似事件,難道是社工社福背景的公務員,人格特別惡劣或低下?深究原因,社福、社政單位壓力過大,人事流動頻繁,容易發生劣幣逐良幣的事情,個性溫和、軟弱的人容易被「凹」,要不全接下來,做到受不了走人;或者據理力爭,武裝自己,變成惹不起的刺蝟.....
Thumbnail
2024/06/14
政府服務不再委託服務,並非民間就沒有活力,剛好相反,民間團體要從招標、委託案的窠臼中解放,活力才能重現。台灣社會福利運動蓬勃發展的1990年代至本世紀初,是民間活力能量最強大的時期,推動了許多制度變革。當福利服務大量委外,推動變革的民間組織,瞬間矮化為一般《政府採購法》的「廠商」..........
Thumbnail
2024/06/14
政府服務不再委託服務,並非民間就沒有活力,剛好相反,民間團體要從招標、委託案的窠臼中解放,活力才能重現。台灣社會福利運動蓬勃發展的1990年代至本世紀初,是民間活力能量最強大的時期,推動了許多制度變革。當福利服務大量委外,推動變革的民間組織,瞬間矮化為一般《政府採購法》的「廠商」..........
Thumbnail
2024/06/13
收信平安 去年碰到妳本人那次,很欣慰,只是當時日夜作息顛倒,非回家睡覺,所以沒什麼交流,遺憾,希望有機會見面多聊一點。 但初次見面的粗淺印象,我已可以理解,為什麼你在那個社運小團體,尤其是T的底下作事,會那麼痛苦.......
Thumbnail
2024/06/13
收信平安 去年碰到妳本人那次,很欣慰,只是當時日夜作息顛倒,非回家睡覺,所以沒什麼交流,遺憾,希望有機會見面多聊一點。 但初次見面的粗淺印象,我已可以理解,為什麼你在那個社運小團體,尤其是T的底下作事,會那麼痛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如果你正在考慮社會工作這個科系/工作,或是想瞭解一些關於社會工作的,可以在這裡做一點參考:1)什麼是社工;2)社工系學什麼;3)社工做哪些工作。
Thumbnail
如果你正在考慮社會工作這個科系/工作,或是想瞭解一些關於社會工作的,可以在這裡做一點參考:1)什麼是社工;2)社工系學什麼;3)社工做哪些工作。
Thumbnail
昨天1117當年受助少年的分享 當有社工系同學提問到怎樣算好的社工 前任受助少年說,要隨時找得到人,很爛的社工就是下班就換帳號,訊息未讀未回,但他也坦承自己會故意半夜三點去丟訊息,看社工是否會回訊息,是否會在乎自己。他表示他知道他們家庭關係不太好的,會和社工有依附關係。 嗯,講得出"依附關係"四個字
Thumbnail
昨天1117當年受助少年的分享 當有社工系同學提問到怎樣算好的社工 前任受助少年說,要隨時找得到人,很爛的社工就是下班就換帳號,訊息未讀未回,但他也坦承自己會故意半夜三點去丟訊息,看社工是否會回訊息,是否會在乎自己。他表示他知道他們家庭關係不太好的,會和社工有依附關係。 嗯,講得出"依附關係"四個字
Thumbnail
每到畢業、升學考試時期,年輕學生需思考未來想從事行業、就讀大學科系。只是台灣官方的教育部曾想參考就業率、畢業薪資,當作大學退場、減招機制標準,讓人力長期不足、薪資偏低的台灣社工界擔心,社工系可能因此廢系?
Thumbnail
每到畢業、升學考試時期,年輕學生需思考未來想從事行業、就讀大學科系。只是台灣官方的教育部曾想參考就業率、畢業薪資,當作大學退場、減招機制標準,讓人力長期不足、薪資偏低的台灣社工界擔心,社工系可能因此廢系?
Thumbnail
若沒熱情卻當社工,是很無趣的。我看到不少社工前輩建議,如要當個好社工,一定要有熱情。因為處遇過程中,得持續投入不少心力,找各種可行方式,才有效保障服務對象的福利權益,尤其大部分社工的接案量不少,沒熱情是不容易做得好。
Thumbnail
若沒熱情卻當社工,是很無趣的。我看到不少社工前輩建議,如要當個好社工,一定要有熱情。因為處遇過程中,得持續投入不少心力,找各種可行方式,才有效保障服務對象的福利權益,尤其大部分社工的接案量不少,沒熱情是不容易做得好。
Thumbnail
新聞事件當事人提到他這麼做另外一個動機,是社工勞動權益。但他是把自己扔到自由市場機制,有點任由服務對象出價,雖然他自己有釐訂價格,但很多人沒按這個給他錢。那如果把社工的薪資任自由市場機制去訂價,勞動條件會更好還是更淒慘?
Thumbnail
新聞事件當事人提到他這麼做另外一個動機,是社工勞動權益。但他是把自己扔到自由市場機制,有點任由服務對象出價,雖然他自己有釐訂價格,但很多人沒按這個給他錢。那如果把社工的薪資任自由市場機制去訂價,勞動條件會更好還是更淒慘?
Thumbnail
媒體報導,成員主要是智能或精神障礙的低收入戶、高風險家庭出事,及獨居老人堆放雜物不清理,或過世一段時間才被發現事件,部分民眾、網友、議員問:社工為何不早些強制處理?關懷訪視都在做什麼?為何媒體採訪時,不願透露處理情形?因此懷疑社工打混。 依我的工作經驗及所學知識,並請教其他社工前輩,就來回應...
Thumbnail
媒體報導,成員主要是智能或精神障礙的低收入戶、高風險家庭出事,及獨居老人堆放雜物不清理,或過世一段時間才被發現事件,部分民眾、網友、議員問:社工為何不早些強制處理?關懷訪視都在做什麼?為何媒體採訪時,不願透露處理情形?因此懷疑社工打混。 依我的工作經驗及所學知識,並請教其他社工前輩,就來回應...
Thumbnail
台灣社工界需思考,如何界定社福相關工作職稱及工作內容,並避免連帶造成社工界內部對立,及如何讓民眾認識社工專業?
Thumbnail
台灣社工界需思考,如何界定社福相關工作職稱及工作內容,並避免連帶造成社工界內部對立,及如何讓民眾認識社工專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