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根會客室|你有勇氣為自己工作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職涯規劃 -創業就是有勇氣創造跟別人不同的事業

常常有人跟我說:我這把年紀了,可以像你一樣創業嗎?你好有勇氣,我很想但不敢;我年紀這麼大,去大陸發展會太晚嗎?;我都這麼老了,還能做什麼?

這樣的聲音常常出現,尤其是討論到「年紀」。

什麼是創業「適合」的年紀?

20世紀發展心理學家Erik Erikson的研究成果支持40多歲是創業高峰年齡的這個說法。他說過,40~64歲是一個特殊的時期,人在這個時期中擁有創造力和經驗優勢,同時也普遍會產生改善生活的渴望。「創業」正是許多人追求Erikson所謂的「再生力」的一種表現,人們希望在有生之年不留遺憾,積極成就一番事業。

一份由MIT史隆管理學院、華頓商學院、美國全國經濟研究所與美國普查局在2018年共同推出的調查報告指出,「成功新創創辦人的平均年齡,是45歲。」

所以,除了年輕人可以創業外,正值中年的你,更是創業的黃金年齡。

什麼是創業「核心」的能力?

李開復曾說過創業者需要具備十項能力,其中我認為很重要的是「想要實現自己人生目標的慾望」及「超乎想象的忍耐力」。美國風險投資家Paul Graham認為「創業唯一需要的東西就是勇氣」「真正重要的是你這個人,而不是你何時動手」。他的觀點深深的影響我,也是我一直在分享及記在心中的。

所以,只要你本人的素質夠傑出,在經濟危機中你也能成功。

只要開始,永遠不嫌晚

美國企業家Dan Lok說:

You don’t have to get it right.

你不需要做對每件事。

You just have to get it going.

你只需要開始去進行。


創業過程很辛苦,如果連開始的勇氣都沒有,那我勸你回到原來的生活,安份守己的過也很好。沒有什麼對錯或好壞,就是選擇一種你想要的生活方式

如果你能回答自己為什麼要創業,知道自己想做什麼,行動的時間永遠是現在

如果評估後覺得自己不適合,同樣可以在正職工作外,開展斜槓技能,也是另一條創業的路。因為創業是「創造自己想要的事業」,有各種可能性去開展。

我有很多文章在討論如何做斜槓,大家有興趣可以參考看看。

斜槓進行曲:https://vocus.cc/meganslashie/home?nav=60164994fd897800013337df

如果對Dan Lok Video 有興趣可以參考:https://www.facebook.com/DanLokChinese/posts/72805755457404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梅根的斜槓人生沙龍
1.4K會員
495內容數
前世界500強HR高階主管|策略顧問合伙人|跨界整合20年人才管理經驗X藝術療癒心理技術|獨創「認知升級+能量管理」雙軌破局模型|專破:35歲瓶頸期及職場情緒內耗|用策略思維點亮你的職業發展地圖|分享職場心理與成長心得,帶你解鎖職場與生活的美好,一起向光而行!
2025/05/08
許多職場主管習慣壓抑情緒、過度照顧他人,其實源自童年未被好好對待的創傷經驗。這篇文章揭示「討好型領導」背後的心理根源,並提供三階段修復策略:從覺察壓抑、練習表達需求,到重建自我價值,幫助你從創傷中走出,成為能真實連結、自我照顧的成熟領導者。
Thumbnail
2025/05/08
許多職場主管習慣壓抑情緒、過度照顧他人,其實源自童年未被好好對待的創傷經驗。這篇文章揭示「討好型領導」背後的心理根源,並提供三階段修復策略:從覺察壓抑、練習表達需求,到重建自我價值,幫助你從創傷中走出,成為能真實連結、自我照顧的成熟領導者。
Thumbnail
2025/05/07
你不是因為不夠好才拼命努力,而是因為太害怕「不夠好」。這篇文章寫給那些在職場上總是撐起一切、卻撐不住自己的你。透過心理、自我對話、職場界線與生活儀式感的建立,幫助你從過度努力的惡性循環中走出來,重新找回內在平靜與真正的價值感。
Thumbnail
2025/05/07
你不是因為不夠好才拼命努力,而是因為太害怕「不夠好」。這篇文章寫給那些在職場上總是撐起一切、卻撐不住自己的你。透過心理、自我對話、職場界線與生活儀式感的建立,幫助你從過度努力的惡性循環中走出來,重新找回內在平靜與真正的價值感。
Thumbnail
2025/05/06
職場中,許多拼命三郎式的員工背後,隱藏著「條件式價值感」:只有完美表現才配被接納的焦慮。文章從心理學切入,提出3個溫暖解法:用「存在性反饋」替代績效評價、為失敗鍍金、說「人話」的溝通。提醒管理者:真正的領導力,是讓員工相信——「你無需燃燒,本就耀眼」。
Thumbnail
2025/05/06
職場中,許多拼命三郎式的員工背後,隱藏著「條件式價值感」:只有完美表現才配被接納的焦慮。文章從心理學切入,提出3個溫暖解法:用「存在性反饋」替代績效評價、為失敗鍍金、說「人話」的溝通。提醒管理者:真正的領導力,是讓員工相信——「你無需燃燒,本就耀眼」。
Thumbnail
看更多